靖明

靖明 第26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蒲子通皱着眉。
如果现在就把青叶桥毁掉,那无异于断严大牛后路。但现在因为唐培宇没起到依托岣嵝峰镇守着衡山城南下通往衡阳城的湘水西岸通道,顾仕隆的大军正沿湘水两岸稳稳南来。
暂时已经动手攻寨的,只有唐培宇。
“也罢,本就没指望他们!”
蒲子通下了命令,一刻钟之后,青叶桥的桥底,两声巨大的爆炸先后轰鸣起来,然后已经屹立在此不知多少年的石桥轰隆倒塌入水。
衡阳城外的百姓早已被迁入城中避祸,现在城墙上有守城军械,城墙下的河边也都是守军。北面、东面空阔的河面,既是衡阳城天然的护城河,也是一道最佳的防线。
这边的动静显然让烝阳水寨那边有了影响,蒲子通微眯着眼,只听得那边铳声不绝、喊杀震天。
是真刀真枪在干。
过了一会,远远望着一队小小的人影冲出了大营,直奔敌阵。悍勇之处,竟一时让唐培宇所部慌乱起来。
而后便是大营里更多的人冲杀出去,那边的场面混乱至极。
但顾仕隆安排在湘水西岸的军队丝毫没有往那边增援的意思。
“看来是顾仕隆受降后,给唐培宇下了死命令,要他戴罪立功拔除烝阳大营。”蒲子通给出了自己的判断,“要么战死,要么立功,这样才免灭族之祸。”
詹华璧嗤笑一声:“大都督这也信?檄文发出去两个月了,他家小送到哪去了,大都督都不知道把?至于亲族,既然已经举旗,哪还会顾及那些?”
蒲子通只是想不通唐培宇为什么叛了又降,他可是檄文里有名有姓的人物,顾仕隆都不敢擅自受他的降,只能擒获!
而且……严大牛是真的在拿命打。
这些天,随着广西大军和宁远卫合军东推、广东大军进逼,再加上之前对衡山上三洞九寨的“招降赐封”,衡州府、永州府交界处的阳明山,还有南岭山的诸多匪寇确实有总共千余人来投,都被编到了严大牛麾下。
如今仅仅十数日,严大牛已经在蒲子通眼皮底子下靠着这些桀骜不驯的匪寇冲散了唐培宇麾下千余众——蒲子通说到做到,真没短了唐培宇的粮饷军资供应。毕竟感觉他已经走投无路,若要在自己这边站稳脚跟,是必定需要帮着守住衡州府、立下大功、建立威望的。
蒲子通是真有些爱才之心,既然已经是实质上的义军首领了,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文臣班底,都认为应该把格局打开,不拘一格信用人才。
所以哪怕当日听了那锦衣卫湖广行走的挑拨,虽然明知城中还有锦衣卫细作,蒲子通也没有去大肆查问,以免城中人心不安。
就在此时,城北河边守军从西面驰来一骑,到了城下之后就大声喊道:“大都督,烝阳大营罗将军捷报,严参将阵斩叛将唐培宇!罗将军请命,大胜在即,然衡山已失守,青叶桥已毁,烝阳大营能不能弃寨渡河增援烝水以南城西大营?”
“唐培宇战死了?”
“严参将中了三弹,众目睽睽之下先射杀了唐培宇亲卫五人,再冲入敌阵拔刀斩下的唐培宇头颅!”
蒲子通看了看詹华璧,只见詹华璧也没说什么。
而且现在,是蒲子通派到烝阳大营督军的游击将军罗茂贵来请命的。先报大捷是为了鼓舞士气,可是青叶桥已毁,烝阳大营若不能渡河到南面来,迟早被杀个干干净净。
要渡河,还得蒲子通这边同意、派船去接运。
罗茂贵出身衡州府本地大族罗氏,是蒲子通不能轻易放弃的对象。何况,现在烝阳大营已经拿战功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在城北城墙上下的部下众目睽睽之中,蒲子通沉声说道:“准!”
如果严大牛又帮着城西大营守住了来自广西大军和宁远卫的攻击,那就再无不可信之处。
到黄昏之时,顾仕隆的大军终于逼近了烝水和湘水对岸,湘水以东的两个大营的战事已经开始。
罗茂贵带着唐培宇的头颅入了城,他身上还带着血迹:“大都督,严参将身中三弹虽无大碍,可有一箭是透过裙甲胫甲的缝隙射中了右腿。城西大营围而未攻,足有六千众!”
蒲子通看着面前这个还瞪着眼但已经死透了的熟悉面孔,闻言只是轻轻问了一句:“你这是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把他收拢的“归义军”单独剥了出来?难道是给他的前军都督还不够?
但战死当场,又能得到什么?
“长沙卫残军呢?”他随后才问了一句。
罗茂贵回报道:“俱已溃散!归义军也死伤惨重,现在退入城西大营,古参将又安排烝阳大营守第一阵。严参将发热昏过去了,他们谁都不服,恐怕有乱!”
他的表情是急迫的。
对他来说,也已经立下一场大功。归义军已经证明了自己,长沙卫残军已经是被打没了。看到城西大营之外那六千余众之后,罗茂贵既想入城休整一下,也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大都督,据城而守,更能消耗敌军兵力士气。城西可没有烝水天险啊!”
詹华璧也开了口:“依你之见,严参将可信?”
城西大营内,是詹华璧的常德卫嫡系。
新归附的匪寇与之共处一营,那边的守将趁归义军首将昏迷之时令他们连续接战,这十分不妥。
罗茂贵愣了一下,随后才有些愤怒地说道:“亲临敌矢,身先士卒啊!大都督,既要令义军归附,不可多疑!”
詹华璧回忆着那严大牛豪迈的性格,再看罗茂贵替他大为不忿的样子,想着那些新降匪寇也都对严大牛敬服不已的情况,点了点头:“不论是防着他真与唐培宇做戏,还是免了城西大营后顾之忧,都应先让他入城来。烝阳大营既已不复存在,可重新编入各门守军,驻守于城外。严参将伤好之后,再做安排便是。”
他没有提城西大营直接弃守,但先把那些归降匪寇打散,让他们休整一阵,这没问题。
重要的是那个严大牛。只要他入了城,养伤期间尽可再观察一二,而且也不至于让他和被打散的匪寇串联起来在城中生什么乱。
蒲子通又看了一眼唐培宇的头颅,才对詹华璧说道:“就这么办。”
他也想问问严大牛,唐培宇在那边攻杀之前有没有说什么,为什么又降了朝廷、冒着阵前战死的风险做先锋。
图啥?
第254章 天子南巡
说来惭愧,自诩正统的“义军”所斩获的第一个重大军功,立功的人是归附的匪寇,击败的是从“义军”中反叛的前军都督所部。
但烝阳大营虽然也死伤不少,毕竟是渡河南撤回到了衡阳城。
大敌当前,蒲子通和詹华璧也必须要用他们的大捷来鼓舞士气,同时强调一下反叛的后果——被当做炮灰,被砍下头颅。
他们的注意力暂时分到了城东城西剩余三座大营中的战事。
严大牛则被接到了“大都督府”先养伤。
作战时,他身穿的山文甲是挡住几枚弹丸,但是那火铳近距离射出的弹丸还是有不小的冲击力。五脏六腑不见得无恙,更重的伤却是那枚箭矢。
膝盖上方,大腿外侧,伤口做不得假。只是箭杆先被折断了,箭矢还在肉中。
罗茂贵也陪在这里——烝阳大营先被打散编入各门守军后备,他这个督军暂时无事,也需要休息一下。
对严大牛,罗茂贵是心存感激也非常喜欢的——毕竟严大牛性格豪迈,勇武过人却又极擅长与人交往。
大概这就是原先匪寇头领的异样魅力。
唐培宇率人攻来时,青叶桥被毁的爆炸声传到烝阳大营,罗茂贵一度心沉到谷底。
烝水可不好渡,而且烝阳大营的守军也并没有配备船只。衡阳城附近的舟船都已被征用,由那个来投蒲子通的卜知府负责调度转运粮草。
是严大牛带头冲出大营,悍不畏死地以最快速度击垮了唐培宇的军队,这才能够在顾仕隆大军赶到之前有充足时间坐船南渡撤回来。
要不然,只要唐培宇在那里先拖住烝阳大营,他罗茂贵也必定战死沙场。
“大夫,怎么样?”
除了罗茂贵,严大牛的两个亲兵也坚持要随他一起入城。
现在,他们都担心地询问着大夫。
“严将军体格健壮,这一箭虽入了肉,毕竟被裙甲也稍稍阻了阻,没伤到筋骨。”
“那就好,那就好!”罗茂贵连声说道,而后先将严大牛的两个亲兵拉出了房门,“让大夫专心给严哥治伤。”
到了房外,这两个亲兵又忧切又愤怒:“兄弟们立了大功,不说升官吧,还把弟兄们全拆散了!说什么都打过仗,要散到各队做主力,糊弄人呢?行走江湖,义字当先!既然信不过我们,等大哥伤好了就回山上继续逍遥自在好了!”
“大都督的安排也有道理!”罗茂贵虽然心里也有类似的看法,但还是劝着他们,“既已归附义军,万不可再胡说什么又回山上了!这只会害了严哥!”
“要害大哥?”有个亲兵吓了一跳的模样,举步就要莽撞地往房里闯,“我得去看着那大夫!”
罗茂贵连忙拉住他:“不是这个意思!”
不论出于这么多天相处和这一场血战的感情,还是出于“义军”的大局,罗茂贵都得跟他们好好讲讲道理。
虽然有点难,毕竟这些人原来都是山上不怎么讲规矩的匪寇。
要他们服从严大牛以外的人,服从指挥和调令,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结果对他们好生讲了一下其中利害,另一个好像聪明些的亲兵就眼中精光一闪:“这么说,俺们只听大哥的,对大都督来说反而不是好事了?如果真害了大哥,我们还更好用一点?”
罗茂贵目瞪口呆。
说实在的,看如今对烝阳大营的安排,他都不怎么好反驳。
如果此时严大牛重伤不治,剩下的匪寇们群龙无首,在衡州卫和常德卫的压制下也绝不可能翻起大浪。与此同时再以高官厚禄收买,蒲子通似乎更方便消化这些悍勇的匪寇。
“……我得去看着那大夫!”莽撞亲兵再度举步。
“绝不会如此!”罗茂贵只能又一次拉住他,“这里是大都督府,怎么可能在这里害了严哥!你们都先听我的,要是严哥真被害了,我一命赔一命便是!”
“……”聪明亲兵看了他一会之后就说道,“那大哥的衣食汤药,都要过我的手!”
罗茂贵无可奈何:“行!我做主,回头向大都督请示。”
已经有了情谊,哪怕功利一点讲,罗茂贵也希望归义军不散,这样他能跟严大牛一起立下很多功劳。
对蒲子通听了詹华璧的要求这样来安排,罗茂贵也不无怨意。
只不过罗茂贵能理解他们对于归义军的忠诚始终会有的顾忌,还有蒲子通必须尊重詹华璧意见的道理。
好在经过了大夫的救治,到了第二天午前,严大牛就醒了过来。
蒲子通闻讯也赶回了府中,走到严大牛窗前就关切地问道:“严兄弟,现在感觉如何?好些了吗?”
“……些许皮肉伤,不碍事。”严大牛咧嘴一笑,“要不是过河时候摔了一跤跌入了水中,怎么会发热起来?现在好多了,我看明天就能下地!”
蒲子通笑着捶了他肩膀一下:“伤筋动骨一百天,虽然你没伤到筋骨,也别说什么明天下地的浑话,好好养上几日,想吃什么吩咐下去就是。”
收了笑容之后才聊起正题,他先是叹了一口气:“你们烝阳大营是立了大功,但毕竟是跟唐培宇一起到衡州来的,结果唐培宇却背叛王师。我先将你部下打散了编入各门守军,这也是要顾忌其他人的担心,你可明白?”
严大牛沉默了一会,然后才说道:“末将明白,没想到唐将军是这样的人。”
“他为何反叛,你可知晓?”
严大牛又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他为什么又降了,末将不知道。但九月十三,他曾命人前来传令,要末将率兵前去增援衡山城。大都督是命末将镇守烝阳大营,陛下之命也是让唐将军统军而不可擅自调兵,末将就拒绝了。”
这件事蒲子通也知道,唐培宇那时候就是奉他之命要下山去增援衡山城的。唐培宇想让严大牛跟他一起去,蒲子通拒绝了,然后便是唐培宇背刺衡山守军。
因此蒲子通摇了摇头:“他岂能临阵再与顾仕隆谈好归降之事?唐培宇投降,应该比九月十三要早得多。在你阵前,他没说什么吗?”
“就是说末将也是背信弃义之辈,更是归附叛军堪称首恶,若是开营投降仍可戴罪立功之类的话。”严大牛愤愤不平,“他得听大都督的,难道我能不听大都督的?最先还是我助他一路走到衡州府!他骂得难听,青叶桥一炸,我气不过又担心兄弟们的安危,就带头杀出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