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靖明 第22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眉州。”万清简短地回答。
高克威点了点头,狞笑一声:“你不用跟我去新都,拿这道公文,先把他这个巡水御史给我抓回成都来!”
“老爷,他是祭旗的?”万清很兴奋地问。
从一个牢头被高克威提拔为司狱的万清仍旧用着旧称呼。
“对!”高克威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守着这把力气和狠勇!多少公侯伯,祖上都只是别人瞧不上的泼皮!天下将乱,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小的最清楚不过!”万清眼睛亮得无比,“小的和藩司、成都府、县里的吏卒们来往,早从他们嘴里听了不知道多少回官绅大户们的恨!如今蜀王和费督台、阳武侯、成安伯既然肯举事,那就有兵有粮!对了,藩台大人那边呢?”
高克威只是笑了笑:“我和杨藩台平日里与费督台有多亲近,你不是一清二楚吗?”
万清激动不已:“大事成矣!小的这就点齐人马赶到眉州去!”
等他也离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壮汉走到高克威面前行礼:“臬台大人,亲兵已点齐!”
“让你家仆把这封信连夜送回松潘卫和行都司!天下这回非乱不可,这些年来你们尽享四川茶盐马市之利,若不想这种好日子到头,那便见信行事!”高克威拿出最后一封短信递给他,随后就戴上了自己正三品的官帽,大踏步往外,“走!”
堂堂按察使公开行事,在没有圣旨和京里上差奉命而来的情况下,是一种势不可挡的状态。
杨君林自然遣了人来看高克威的动静,听到回报说高克威真的摆出了按察使仪仗浩浩荡荡往北而去了,杨君林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走了十多趟。
“哎!”他最后也只能一拍大腿,大声吩咐道:“备轿……不,备马!去都司衙门!”
臬台大人出行,藩台大人去都司衙门,差役奉命出城办差,这些对成都府的老百姓来说,这只是每日里都可能见到的情况。
尽管他们的神色都有些紧张匆忙,但这些老爷们操劳的都是大事嘛,很正常。
总督衙门不远处隔了两条街巷的一个小档口里,笑得憨厚的汉子守在蒸笼旁边,等着这一笼黄粑蒸好了再去过过油。
外面,是一个与他聊着闲天的邻居。
忽然,有一个穿着奴仆衣着模样的年轻人匆匆赶来了:“鲁店家,有没有早就做好的陈粑粑?我家老爷想要一整笼!”
“……哎呦,这么急着要啊?”姓鲁的汉子神情微愣,随后又客套着问,“你家老爷若要已放凉一夜的陈粑粑,那须得跟我进屋去取。”
邻居立马说道:“不耽搁你做买卖了,老鲁。”
“诶!夜里一起耍哈。”
姓鲁的汉子笑着跟他打了个招呼,等这年轻人跟他进了屋,转身之后他才陡然变脸。
“一整笼?”
说的似乎还是黄粑的事,但年轻人焦急地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说道:“卫里的兄弟虽然来了已经有五天了,但调派人手还需要些时间。现在您这边的消息只怕还没汇起来,可十分不对劲。蝉主大人,行走大人让我来通知您。如今非常时刻,他要名单,宁错勿漏!”
内察事厂在四川的蝉主正是这个做黄粑的鲁定武,现在他霍然转身:“我还在等提督命令!另外,你们行走不是不知道,要把名单交给你们,我还需要费公的题字!”
“来不及了蝉主大人!”那年轻人急得不得了,“你们内厂传递消息隐蔽,自无法大张旗鼓地一路急行。费督台恰于此时去巡茶课了,怎么等他给您的店题字用印?高克威的心腹全都出了城,他往新都去了,杨君林进了都司!再不做决断,万一出了大乱子呢?”
鲁定武凝眉思索一会之后断然摇头:“不行!各地锦衣卫行走与内厂蝉主如何共事皆有条例,上命未到,手续不齐,我不能给你!”
“哎呀!”那个年轻人就是锦衣卫四川行走与内厂之间联系的唯一一根线,现在面对执拗的鲁定武完全无可奈何。
鲁定武忽然笑了笑:“不过你可以快去找一个人。”
“谁?”
“年初从神机营调到成都左护卫的指挥同知庞麟!”
第219章 造个屁的反
杨君林牢记着自己的任务:先稳住薛伦,不让他太早知道高克威去干什么了。
侯爵超品,左右布政使都是从二品。
不论是论品级还是身份,又或者是年龄,杨君林都很谦恭:“督台大人离了府城已有三日,也不知何时能回来。薛侯,我这也是急啊。”
从成都府城去新都县,距离不过四十余里。
便是用双腿急行,有两个时辰也就够了,府城周围的道路不算难走,成都府也大多是平坦地势。
薛伦有些奇怪地看着他,进门之后客套好多轮,现在还没说到重点。
他开口问道:“杨藩台,不知何事如此着急,还请明言。”
“四川地广路险,各族民风彪悍。全赖薛侯总镇四川,威服各卫!”杨君林继续拍着马屁,再次摆出了欲言又止的神情有几息,随后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想必督台和侯爷都是关心的。万寿圣节,王爷及阳武侯、成安伯都要入京。算算时日,只怕是八月就要动身,那之后正是秋收时节。这四川军务,怎么办?”
“杨藩台,此事急也急不来。”薛伦只是平静地回答,“八月才动身,这不是还有数月吗?陛下会有安排的。”
“是,是。”杨君林点着头,“只是薛侯此次入京后,以薛侯之德高望重、功勋卓著,必定另有重用。四川都司情形复杂,我实在担心届时会出乱子。当然,我知道对薛侯而言,此时冒然请奏军务安排之事恐节外生枝。但为四川百姓着想,为了夏粮秋粮着想,我不得不关心这件事啊!”
薛伦微微皱着眉思索着,随后狐疑地看了杨君林一眼。
杨君林被他看得心里一咯噔,随后苦笑道:“薛侯勿怪,去年今年,督台大人都倡议官绅自缴田赋。去年情形,薛侯是知道的。今年若都司不稳,那我这边就更难了。”
“既如此,杨藩台自可与费公商议,上疏请奏啊。费公得到了消息,自会尽快回成都府。”
薛伦狐疑的是这个时间点。还有几个月呢,费宏还没回来,急急忙忙地商量什么?
费宏总督四川军政大事,杨君林这属于额外多操心了?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夏粮秋粮出了问题,跟他这个总兵有什么关系?那是杨君林的工作。
“这事也离不开薛侯。”杨君林试探地看了薛伦一眼,“薛侯,我与张伟不熟悉,不知他为何会谋逆啊?”
薛伦心头一凛站了起来:“我身在四川,如何知晓?杨藩台,都司之事,我自会请奏,藩台与费公若担忧,也可上疏。若无它事,我还有军务要忙。”
杨君林人虽然来了,但还是这么扭扭捏捏。
那样的话敢随便试探吗?说出口了就已经是反意昭然!
现在薛伦一听他似乎想闲聊一下张伟谋逆的事,马上就是这个反应,杨君林心头一寒。
避之唯恐不及的这模样,真的会像高克威认为的那样被架上去了就下不来台吗?
在薛伦的“礼送”下,杨君林讪笑着到了门口。
贵为一省左布政使,哪怕大着胆子到了这里,这件拖延一下薛伦的“小事”也没做好。
就在此时,他看到了一个武将快马赶来。
定睛一看,这是今年年初刚刚从京里随郭勋一起被“赶”出神机营的庞鳞,如今成都左护卫的卫指挥使。
这成都左护卫,原先是蜀王三卫之一。一开始是中卫和右卫被并入了南京留守卫,后来,左卫也更名为成都左护卫,归四川都司管辖。
庞鳞到都司衙门口勒住了马,下马把缰绳交给了门口杂役,而后先到门房那边通报:“成都左护卫指挥庞鳞请见总兵,有紧急军情!”
先说完了才回头转身走到杨君林这边来行礼:“末将见过藩台!”
“……庞指挥,成都左护卫能有什么紧急军情?”杨君林正色道,“莫非眉州那边张御史出了什么事?”
成都左护卫的驻地在成都府南六里,眉州在成都西南方,杨君林这就是随便找了个原因,以显得自己过问一下军情是因为担心政务。
“请藩台恕罪!”庞鳞仍旧守着礼,没多说,也没多看他。
“庞指挥,侯爷请你速速上堂禀报!”
就这简短的客套之间,薛伦的亲兵已经接到消息赶到了门口,让庞鳞赶紧进去。
庞鳞对杨君林再拱了拱手,大踏步地往都市衙门的正堂赶去。
“……老爷,是仍旧骑马回去,还是坐轿子?”
杨君林听到随从的话却充耳不闻,双眼惊疑不定地看着都司衙门的大门里面。
没可能的,古往今来,哪有文官造反能成的?
高克威觉得大家都已经是必死了,可是……就连杨君林这个帮李翔与郑家牵线搭桥了的人,这个费宏在四川的“旧党骨干”之一,都感觉并非全无活路。
大不了转投新党嘛,之前只是对新法要义没有领悟透嘛!
杨君林往都司衙门的门口踏出了一步之后又停了下来。
可是高克威不怕自己出卖他来立功吗?
是了,接任四川左布政使这两年多,高克威知道自己太多把柄了。
这家伙为什么胆子敢那么大?他是不是做了什么比自己为李翔与郑家牵线搭桥还要严重的事?
现在,高克威的行径已经是彻彻底底的造反,他若不成被擒,定会攀咬自己是同谋!
被裹挟了啊!
要出卖他,也该是之前高克威离开了布政使司衙门就立刻到薛伦这里来直接告发!
现在再去,已经多添一道确实有过想拉拢薛伦的罪责。
“老爷?”他的随从疑惑地再问了一句。
只见杨君林浑身陡然一哆嗦,汗珠从额角沁出来。
他迈出了一步,这一步还踉跄了一下,明显是退有点软。随后,他就快步赶往都司衙门,直接就往正堂赶。
“藩台大人,侯爷正在……”
“我有紧急军情!”杨君林陡然想通了一般,跑着奔到了正堂门口,还没进去就大声喊着,“薛总兵,大事不好,快率兵赶去新都,高臬台要谋反!”
……
时间虽然只过去了一个时辰多一点,但从成都府到新都的快马早已抵达。
高克威并不在这里,来的只有一骑。
这一骑到了新都县,没有奔杨家而去,而是转到了县郊的一个宅子里。
他进了院子立刻喊道:“许家主何在?”
一个四十来岁士绅模样的中年人很快从后院赶到了正堂,看着这个人。
“臬台大人亲笔信!”
他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递过去,中年人赶紧拆开了信封,抽出里面的东西之后,只见有两份。
一份是一张盖好了印的公文,另一张则是真正的信。
中年人看到了信的内容,脸色阴晴不定。再看了看公文,他咬了咬牙对管家说道:“把臬司衙门的袍服都找出来,让大家伙换上!速速把细软收拾好!”
管家脸色也是一变,然后一言不发匆匆离开。
这时,中年人才对来送信的这人说道:“你还有一封信要送吧?去了之后,告诉他,让他率商队在新繁县外龙藏寺等我们,一定要备好一路抵达松潘的口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