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靖明 第22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之前新法还只是在官绅赋役上动刀,现在竟对藩王、勋戚也有了动作。
天下之田,三品以上的文官心里大致是有本帐的。
皇庄不论,天下宗室的免赋庄田,明里暗里加起来应该总数在大几万顷——这个数字除非全国彻底清丈田土才能得出。
宗室之后,勋戚也有庄田。以勋戚之贵,以其任各处武官之便,明里得赐的庄田,买到的田,暗里得到的军屯份子,还有姻亲名下的田,加起来总数则能到二十万顷吧?
杨君林不确定这些数字,但他清楚宗室勋戚对新法也会动到他们头上的抗拒。
“若陛下打的是以谋逆的大帽子逼着一些藩王勋戚屈从新法,现在压得更狠,将来反噬便越严重!”
高克威听他说完这句话,把眼睛瞪大了:“将来?如今是现在的事!刀已经抽出来了,等得到将来吗?”
他担忧的是他们这些旧党的命运。
因此,他对费宏也更加恨起来!
看似当初是因为广东的烂状让皇帝怒而决意支持新党,实则后来越看越不对劲。
广东新法得以推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明记!皇明记与张孚敬配合默契,真的存在皇帝对新党的顾忌吗?
反倒是费宏这个旧党党魁,除了当初还担任阁臣时与新党针锋相对斗了数个月,到了四川之后就一个字:忍!
杨家在当地的一些把柄要不要拿来弹劾?忍:这只会让陛下觉得我们用下作手段搞党争。
广东去年赋税涨了不少怎么办?忍:我们四川让陛下看看,不动那么大,官绅自缴也能富国。
茶课、盐课、清整水利……费宏这个旧党党魁,以竞争的姿态,在四川行的不也是变法之事吗?只是还没广东那么变动极大而已。
“官绅自缴,缴着缴着就缴成定例了!如今已经明了,新法根本就是陛下决意,咱们都被费子充骗了!宗室勋戚入京,我不信你看不出来这就是一把快刀!”
高克威目露凶光:“陛下要的不可能是等到天下已经烽烟四起了再动刀,唯有先发制人,慑服余众!做这种事,唯有先找到个名义,再有一份名单。你要想一想,这两年多来,费宏那里已经有多大一份名单了!”
杨君林猛然转头看着他:“安知这不是计,赚天下不满新法者先跳出来?前年去年还能上疏谏新法之弊,今年只看宰上疏会否获罪便可!万不可就这么轻举妄动!你当京营是白练的?你臬司衙门几个兵而已,你怎能如此胆大?”
高克威冷笑一声:“军屯的份子,勋臣可以假装不存在,担子却在卫所头上。朝廷既然演戏,我们也演好了!杨廷和挟持陛下戕害勋戚,如今连京营也控制了,还要将天下藩王勋戚一网打尽!人家举起了快刀,我们还要再等等?清君侧正当其时!”
杨君林心神俱震:“你疯了?”
“蜀道之难,谁人不知?阳武侯与成安伯,若我以他二人之名铲了杨家祖坟,这两个勋臣还能有回头路吗?陛下会信吗?杨廷和能放过他们和费宏吗?”
高克威目光凶狠地看着杨君林:“你怎么说?”
“……非志同道合,如何能成事?”
高克威摇着头:“畏首畏尾。在新法一事上,志同道合者何其众?都怕事而已!如今是新法之势有多大,一旦登高一呼,就会有怎样一番云集景从!你不敢,我敢!”
第218章 与其死,不如搏一搏
清君侧也好,靖难也好,这是一项很专业的活。
能成为一省按察使,高克威自然不是蠢蛋,会这样傻乎乎地直接开始行动。
他只是比杨君林看得更透:本质上现在是与时间赛跑。
谁敢赌费宏手上、朝廷手上有没有一份名单?借着张伟谋反之名,先把一批人抓了杀了再说,剩下的恐怕大多都会变成杨君林这样子,瞻前顾后!
新法是会夺了很多人的利益,都说夺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胆子、有能耐去报不共戴天之仇。
高克威盯着杨君林:“我既已决意如此,你跑不了!别忘了,为张伟女儿和李翔牵线搭桥的,是你!”
杨君林面如土色。
“如今,是一刻都不能多等的!旨意既已到了四川,你知道诏狱里张伟招了没有?缇骑也许顷刻便至!我是按察使,各兵备道、关隘,我都能派亲信去掌着!你要去劝说薛伦和郭瓒,还有蜀王!若不想回京之后被稀里糊涂地夺了爵,就一定要一起联名请奏四川都司安排事宜!你只用帮我拖着他们,趁费宏不在,我直接去新都杨家!”
杨君林死死拉住他的袖子:“而后呢?这是何等大事,臬司的兵岂敢尽数听命于你?若薛伦和郭瓒不敢共事,顷刻就能调兵围剿你我!”
“你怎么就不懂!”高克威恨铁不成钢地揪着他的衣领,“不管费宏是不是帮着朝廷在演戏,陛下既敢命天下藩王勋戚齐齐进京,那便是圣意已决!四川旧党云集,你我必皆在清除之列,以儆效尤!都已经是必死之局了,懂不懂?我就是要以薛伦、郭瓒之名铲了杨家祖坟,就算薛伦郭瓒不敢举事,他们难道不怕杨廷和将来报复?”
“你冒名行事,他们既剿灭了你我,立功之后呈报上去,杨廷和会恨谁?他又不傻!”
“糊涂!”高克威连连跺脚,眼睛血丝毕露,“四川有费宏,有蜀王,有戎马半生的勋臣!你我只是点火之人,天下只缺一个为首之人了!消息一传出去,他们不是首领,也成了首领!天下旧党皆奉费宏为首,天下心有不甘之勋臣皆以薛伦为首!众口铄金,你以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解释得清?”
“湖广、江西、福建、河南、山西……哪里没有藩王,哪里没有勋臣?”
“四川一动,天下遍地狼烟!粮赋断绝,兵灾四起,乱,才是你我求活之道!”
高克威压低着声音咬牙切齿地说了这么多,杨君林眼里却憋出了一些泪水,惊惧地反问:“可你有没有想过,若湖广、江西、南直隶、浙江那边的人为求活命,不敢参与其事又如何?”
“哎呀!”高克威气极,“其他事我不管,如今事由是李翔尸劾!和这件事脱不开干系的,至少有你我!你不拼一拼,还以为届时能保全一条性命?定下的罪名是谋逆!”
和这样的软骨头一起,怎么做得了大事呢?
高克威一把推开了他,狠厉地说道:“你做与不做,我去了新都就一句话:奉总督、总兵、藩台之命,抄灭逆贼杨廷和满族!”
说罢,他就大踏步地往外走了。
杨君林失魂落魄地站在那手足无措。
不等等看孟春怎么说吗?
不需要衍圣公那边,东南那边,还有湖广江西等地一起定下来如何策应吗?
四川这样暴烈地一动,真能引得天下云集响应一起“清君侧”?
杨君林心里不是那么有把握,而后果则……
……
平日里,总督和三司衙门自然都分开办公。
成都府城有成都、华阳二县附墎,新都县则位于成都府城北面。
高克威是真的觉得后脖子上有一抹刀刃在时刻迫近着。闻所未闻的旨意,所代表的信息会让一些人猜来猜去,但高克威只认一个理:张伟是没理由造反的。就算是参与了党争,为什么要定成谋逆的罪名?
既然旧党反抗就是谋逆,那么之前旧党之中活跃的一批人就已然是反贼了。
高克威也不想做反贼。
可他没想到,在皇帝的眼中,他很可能已经是个反贼了。
既然如此,就算杨君林担心的那些情况都确确实实可能发生,他也必须拼一拼了。
四川臬司不是广东,按察使司的职权还没有拆分。
高克威这个按察使,掌着一省刑名按劾,既司法,又监察。
而他这个按察使手底下,还有副使、佥事,担负着兵备、提学、驿传、屯田、招练、监军等诸事。
按例来说,按察使司自然不可能有自己的兵。但地方治理,既然涉及到刑名、兵备等诸事,臬司衙门也往往有负责缉盗、巡检的民壮义勇。
再说了,按察地方,都司卫所也是按察使的按劾范围。
正三品的按察使在正五品的正千户面前完全处于压制状态,对着正三品的卫指挥使也因为身为文官而更有压迫性。
所以按察使虽然不像总督、巡抚那样有规定的标兵营亲兵,但同样参与到了地方的一些军务里,有属于自己的治安力量。
这些人的费用支出,毫无疑问也是由地方赋役承担的。
可平常发钱的是高克威和他的亲信,因此这些治安力量也像是亲兵一般。
现在,高克威回到臬司衙门,悍然在签押房写了数道公文,还盖上了印。
等他写好了公文,他喊来的人已经到了。
提刑按察使司也有五个低品官:正七品的经历、正八品的知事、正九品的照磨、从九品的检校和司狱。
七品以下,举人就行,这五个人全部都是高克威的心腹。
“本官在四川任了五年按察副使,正德十六年张臬台升任广东左布政使,本官坐上了现在这个位置。”
高克威有些不同寻常的开场白让在臬司衙门的这五个心腹心头一惊。
“本官上任后,把你们都调来了。”高克威继续说道,“还有分巡川北道的葛佥事,分巡上下川东道兼兵备道的罗佥事、宋佥事,分巡上下川南道兼兵备道的何副使。”
这五人也清楚,高克威说的这四人同样是与高克威走得极近之人。
四川各道,布政使司分守钱粮,按察使司分巡司法、兵备诸道,如今的高克威不能说是将四川提刑按察使司上下都把握得严严实实的,但已有了数成实力。
高克威肃然朝北拱了拱手,“京里传来消息,五军营提督惠安伯张伟及其他坐营勋臣,已被奸党以谋逆之名捉拿下狱!奸党驱逐武定侯掌握了神机营,现在又掌握了五军营,更以陛下万寿圣节为名召天下藩王及勋戚一同入京!”
高克威把这些惊天信息以这种方式说给了心腹听,随后盯着他们:“如今有密旨来,陛下只能仰仗忠臣了!蜀王、阳武侯、费督台他们德高望重,陛下令我等挟杨家亲族为质,广布消息,号召天下忠臣勤王清君侧!奸党假陛下富国之志行害民祸国新法,实为揽权篡位!”
五个心腹顿时有些腿软。
勤王,清君侧……
身在四川提刑按察使司的他们又如何不清楚,这本质上是新法旧法之争呢?
可是现在竟已闹到这种程度了……他们有些恐惧又疑惑地看着高克威,不知道该不该问问看那密旨在哪里。
“你去夔州,你去重庆,你去保宁,你去建昌卫!”高克威不由分说地取出几份公文,“快马加鞭,日夜兼程,送到他们手上!万清,你带上司狱司差役,随本臬台及臬司亲兵一起前去新都县抄家拿人!记住,陛下圣意等递到了何副使及诸位佥事手中再宣扬。”
除了万清这个司狱,另外四人全都脸色发白。
“臬台大人,这……”
高克威沉下了脸:“你们只是奉命办差,怕从何来?奉命办差,无罪!这都盖了本臬台大印,纵有天大干系,本臬台担着就是!”
四人心想那你为什么不把这公文先封好,却要明明白白地跟我们说?
现在,高克威眼神冷冽地看着他们。
心腹自然是心腹,但现在有些事近乎半挑明了,四人只感觉压力山大。
其他错处,奉命办差自然无罪。可若是勤王清君侧这等大事,那就只有成与不成了。
“臬台大人!”正七品的经历咬了咬牙,“这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奸党当真已控制了五军营,要召天下藩王勋戚入京?”
高克威看着这个被自己举荐到四川来做正七品经历的同乡举人,凝重地点了点头:“一字不假!自从费督台入蜀,朝中如何你们还听议论听得少吗?陛下误信奸党,万幸曾留了后手在四川。不单四川,湖广、江西、南直隶、福建必已都接到密旨!我四川勤王军有杨家亲族为质,如今泼天大功就在眼前!”
“下官知道了!”那经历郑重行礼道,“下官等人如何能置身事外?”
高克威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他的手:“拜托了!你们放心,此事必定能成!奸党如此屠戮勋臣、排挤忠良、侵夺天下官吏之利,三年以来人心已尽失!天下将乱,此正建功立业之时!待清除了奸党,我必为你们请功!”
他知道这个举人出身的同乡听懂了。
既然他高克威已经决定这么做,首先必定是他已经有不小的把握,其次作为心腹的小小经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得开身了。
正如高克威觉得自己已经在死亡名单上了,不得不搏一下一样,高克威觉得他比杨君林看得更透!
等着四人怀揣书信一般的公文离开臬司衙门之后,高克威才问万清:“那张经到哪里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