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第6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乾隆:“你有碰到过这样送钱的人吗?”
和珅眼珠子一转,没敢说谎,半真半假地笑着说道:“有,但是收得不多,就收了一点。京城花费太过高啊,不收的话,都养不起一大家子了。"
乾隆见他承认,心中有些满意,没有追究。
他知道和珅有贪污行为吗?当然知道。
不过和珅和他情深意重,而且非常有才,实在是找不到比和珅更合心意的人。
贪一点点没事。
纪晓岚心中翻白眼,想弹劾又不太敢弹劾,和珅何止贪一点点,这分明是贪了亿点点。
【白居易"青天"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深得周至县百姓的欢迎。与此同时,他在当地也结识了不少文人。】
紧接着,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这一天,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
朋友笑着说:“你们知道吗?这座山曾经供奉过杨贵妃!”
白居易非常震惊:“何出此言?”
朋友说道:“周至县距离马嵬坡特别近。有人说啊,杨贵妃死后,被送到了这个地方埋葬,由高僧超度他们的灵魂。所以这个地方就供奉了她和唐玄宗的排位。"
“唉,想那杨贵妃真是红颜祸水。”
白居易皱着眉头说道:“杨贵妃又没有翻云覆雨的能力,只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
就连他自己,也没有翻云覆雨的能力,不然也不会娶不了湘灵。
朋友笑着说道:“白兄,看来你有不同的意见,那你何不作诗一首,让我们瞧瞧看你心目中的杨贵妃?”
白居易思索片刻,答应下来:“那我就献丑了。”
他接过纸笔,挥毫如雨。
【由此,千古名篇《长恨歌》诞生了!】
天幕中水墨荡漾,一行接着一行,拼成《长恨歌》的全文。
汉武帝刘彻老是被后世的诗人骂,已经被骂习惯了,李贺就骂他奢侈迷信。
他心想,这首诗明显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总不会骂他了吧?
他吃着点心,饶有兴致地看着天幕,一副吃瓜的样子。
结果第一句映入眼帘:“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他猛地捏碎了手里的点心,有些被戳破心思的恼火:"明明是说什么唐玄宗,提汉皇做甚啊?"
他确实和这首诗说的一样,想找一个绝世美女,可惜统治国家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特别合心意的。
一下子就深深代入了。
文武百官:"……"
明明有这么多汉朝皇帝,陛下,你怎么对号入座了?
原来陛下你也知道自己好色呀!
第40章 杜牧:《长恨歌》洗脑,太洗脑了
汉武帝刘彻很生气,感觉自己被内涵了,这些唐朝诗人怎么回事,怎么从来没有尊重过汉朝?李贺如此,白居易亦是如此。
最近升任中书令的司马迁向来直言不讳:"陛下,天幕又没说汉朝皇帝指的是您,莫急。"
“之前那李商隐写了一首《贾生》,以汉朝指代唐朝。这汉皇应该是唐皇才对。”
汉武帝刘彻:“……”
他意识到自己反应有点过激,轻咳两声:“可是那女人不是说汉朝之后是魏朝吗?说明汉朝和唐朝之间最起码还隔着一个魏朝。
再说了,之前还有秦朝。他们不用其他的朝代,老是用汉朝来指代唐朝,未免也太不尊重汉朝了。”
司马迁若有所思:"可能是因为汉朝延续的时间比较久,既有西汉又有东汉,皇帝比较多,在民间的知名度比较高,所以诗人往往用汉朝的典故,让别人更容易理解。”
汉武帝刘彻觉得颇有道理,勉强接受,心中的火气消散:"看来汉朝太过受欢迎啊。"
唉,当顶流就是这么烦恼!
“来来来,继续看这首诗人的大作吧。”
他想把这个话题尽快略过去,便抬头看着天幕,模样非常认真。
他一开始装模作样,后来目光却凝滞下来,渐渐投入进去:"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世上还有这样的美女!那唐玄宗真是好福气!
他看着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文字,越看越入迷,仿佛正在看电影。
“这白居易怪不得能登上天幕,这驾驭文字的能力未免太强了。光是看这些文字,朕就仿佛看到了那个绝世美女。”
周围的百官,都在观赏这首《长恨歌》。毕竟这年代娱乐太稀有,这首诗既通俗易懂又有内涵,可想而知,接下来即将火爆大汉。
司马相如捋着胡子,也惊叹于白居易的才华。
写得美,太美了。
美到他一个字接着一个字慢慢品读,根本不舍得读完。
身为文人,他比普通人更能体会到创作的不易。
白居易写作过程看上去显得轻轻松松,实际上他是呕心沥血,才能
写出如此锦绣文章。
要想诗文的读者动一分情,那作者就得动十分情。
没有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爱情,如何能写出缠绵悱恻的诗文?
司马相如心中感慨: “这写得看似是唐玄宗的悲剧,实际上……白居易对那湘灵用情至深啊。”
作为话题主角的唐玄宗心里有些莫名的担忧,总觉得这首歌颂爱情的诗没这么简单,心中疑云重重。
不过很快,疑云便被喜悦所冲散。
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品鉴能力很高,满意地笑起来:"这么多御用文人写朕和爱妃的爱情,没有白居易一个人写得好。”
杨贵妃笑意盈盈:"臣妾也不知道,自己原来这么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言粉黛无颜色”,说得她都脸红了。
文人夸起人来是真的浪漫,杨贵妃表示招架不住。
唐玄宗和杨贵妃对视,温情脉脉,说起了土味情话:“爱妃在我心中,就是最美的。”
白居易的一位超级大粉丝乾隆望着天幕,心中非常满意:“这人还是有点眼光的,挑选的诗作也很合朕的口味。这首诗比《洛神赋》还要多情。”
“把这首诗好好讲一讲!让那些不识字的百姓,都会读会背长恨歌,这样就省得朕去教授他们了!"
白居易曾经到过的地方,乾隆都想去看看。
比如白居易在苏州修了河堤,乾隆就去写诗,夸赞白居易造福苏州百姓。
又比如,白居易晚年在洛阳龙门香山寺隐居,乾隆去洛阳玩,特意去拜访,又给白居易写了许多诗。
乾隆兴到浓时,高兴地说:“来人啊,把《九老图》拿来。”
白居易晚年经常搞老人聚会。这种文人退休后怡然自得的精神为后人称颂。很多知名画家绘制白居易的香山九老图。
身为盖章狂魔的乾隆有一千多枚印章,拿起了最心爱的小红印章:"啪啪!"
干净利落地盖在了《香山九老图》上。
……
杜牧的妻子笑着念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每一次听到,都会忍不住从头到尾背一遍,仿佛有千般情绪萦绕在心头,又不知道
该怎么说。"
大唐诗人杜牧冷哼了一声。
杜牧的妻子愣了愣,赶紧捂住嘴:“哦对了,差点忘了,夫君你不喜欢他。”
杜牧不喜欢李商隐,只是觉得他不成熟,像个憨憨。比起李商隐,杜牧更讨厌白居易和元稹。
他曾经直接痛批他们俩的诗太俗了,难登大雅之堂。
真的是因为他们俩太俗了吗?
杜牧的妻子心知肚明,并不是这样的。
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不致仕》———
“国家规定了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应该退休,为什么那些贪图富贵的人好像听不到这个规定?明明八九十岁,老眼昏花,还要人搀着上朝,为子孙谋取利益,占公家的便宜,要不要脸啊?"
当时朝堂里,杜牧的爷爷杜佑位高权重,年过七十还不辞官。
关于这首诗是骂谁的,答案呼之欲出。
杜牧冷笑:“我不喜欢他?我都不稀罕看他的文章。无论多少人喜欢,他的诗就是很俗气很轻浮!”
女眷们哑口无言。
这时,年幼的女儿见父亲好像不开心,啃着手指冥思苦想,想要安慰父亲,索性颤颤巍巍走过来:“阿耶,要抱!”
杜牧闻言不再垮着个脸,一把抱起女儿,任由女儿摸自己的胡子,心情顿时好转,笑着说道。
“我家女儿,真是天生丽质,玉雪可爱,长大定是个美人。”
女眷们:“……”
杜牧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不对。
这"天生丽质"就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啊。
不知不觉中,他居然被这可恨的诗洗脑了!
迄今为止,天幕播放过不少视频了,大家都争相传颂天幕所说的文章。只要被天幕提一嘴,基本上都能在诸天万界爆红。
比如古青青随口提了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已经成为不少朝代文艺青年的心头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