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精校版]

第133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江湖传言,离阳刑部近二十年来,秘密招安的江湖高手之中,唯有二品小宗师方可悬挂铜鱼绣袋,绣五鱼,又唯有功勋卓著之辈,才能加绣一鱼,或是初入刑部的一品境界高手,一律绣六鱼。
一般江湖草莽不知道的是这些被朝廷笼络的顶尖高手,直接归辖于刑部主要四司之外的清吏司,正是那位年轻公子所在的“冷僻”衙门。
刑部第七清吏司,职掌东越和宝瓶两道刑名案件,收办六馆阁、兵科、国子监、钦天监和宗人府在内十二处衙门的文移。以及提请审定每年的秋审。
由于第七清吏司由于涉及兵科、馆阁和宗人府两处,不但能以文官身份跟那帮立下扶龙之功没几年的兵部武官,天经地义地笼络关系,还要与炙手可热的馆阁官员和与国同姓的宗室勋贵打交道,所以第七司在离阳刑部十六清吏司当中尤为重要,仅次于京城第一清吏司和北凉道第三清吏司,而这几个大司的主官郎中,与地方上的一州别驾,并称朝内朝外小刺史,足可见权柄之重。
剑池女子语气凝重,“可是昔年天下第一左手剑张鸾泰的师弟,辽西快剑黄小河?”
黄小河流露出一抹恍惚神色,不过一闪而逝,瞬间剑心通明,点了点头。
她松开剑柄,双手抱拳道:“东越剑池何山溪。”
黄小河亦是抱拳还礼。
那个自称刑部清吏司员外郎的公子哥坐回位置,给自己倒了一杯梅子酒,眼角打量着那两位江湖儿女,打趣道:“呦,这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来着?黄先生,要不然本官帮你再喊一壶酒?”
跟此人同出两辽的黄小河脸色淡漠,对女子宗师何山溪沉声道:“今日希望你不要出剑。”
何山溪满脸苦涩,轻轻呼出一口气后,左手拇指重重按住腰间剑柄,眼神坚毅道:“恕难从命。我东越剑池,剑气在长,剑意在深,剑心在静!剑道在直!”
第四十一章
剑道在直。
这四字,可不是东越剑池的沽名钓誉,而是一代代宋氏子弟用数百年时间来证明的事实。
在座许多江湖豪侠和绿林好汉都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
何山溪对闯祸的少年少女柔声道:“先站到我身后,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你们都不要轻举妄动。”
姓李的刑部主事正要出声,结果被官高一阶的年轻人摆手道:“只要不离开这座青梅坊,都由他们去。请人去你们剑池搬救兵也好,让这福禄镇的江湖同道仗义相助也罢,本官绝不阻拦。”
何山溪压抑下怒气和杀机,问道:“刘大人,到底意欲何为?!到底我何山溪要如何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如今的东越剑池,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真正的多事之秋。
四方圣人之一的大雪庐李厚重明天就要登门,春神湖生气楼的数位剑道宗师联袂登门,如今又有官府中人居心叵测,说不定还有其它势力想要浑水摸鱼或是趁火打劫。
她何山溪不过是一位剑道小宗师,岂敢轻举妄动?
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的公子哥故作深思状,沉默片刻,对何山溪露出一个迷人笑容,伸手往下虚按几下,“不然咱俩先坐下聊?”
在中原江湖名声不显的快剑黄小河站在他身旁,神情肃穆,时刻关注着女子剑客的气机流转。
何山溪坐在那名年轻官员的对面,“刘大人尽管直说,我只要能够做到……”
骤然间,青梅坊内剑气凌人,如有三尺青锋近在咫尺地搁放在肩头,寒意阵阵。
坐在长凳上的何山溪凿山剑出鞘一尺。
站在年轻人身边的黄小河却已经出剑一尺半有余。
最终两人的剑都没有完整出鞘。
意识到气氛不对的徐宝藻悄悄问道:“怎么了?”
徐凤年放低嗓音,一语道破天机:“桌底下,那位公子哥的脚踩在了何山溪的绣鞋上。”
徐宝藻气得七窍生烟,咬牙切齿道:“世间竟有比你还厚颜无耻之人?!”
徐凤年气笑道:“那我不是还得感谢那位刘大人?”
徐宝藻怂恿道:“你咋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啊?”
徐凤年喝完了酒,只好喝那梅子汤,“英雄救美?那也得有绝色美人啊。何山溪也就七十文钱的姿色……”
少女痛心疾首道:“你这人能不能再俗一点?良心都给狗吃了!白瞎你那点三脚猫功夫了!”
徐凤年置若罔闻。
那边,一触即发,只见何山溪满脸煞气,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中挤出,“刘大人!我劝你不要得寸进尺!”
年轻官员脸色怡然,举起一杯酒,仰头一口饮尽,然后凝视着眼前这位想必在江湖上名动四方的女子剑道宗师,微笑道:“哦?”
刹那之间,两抹高低不一的剑光如春雷迅猛炸开。
被剑光笼罩其中的年轻官员纹丝不动,脸色如常,刚好放下酒杯,哪怕是杯底轻磕桌面的轻微响声,在万籁寂静的青梅坊也显得格外刺耳。
何山溪依旧正襟危坐,但那柄凿山剑的剑尖距离年轻官员的眉心,仅剩一寸。
只是悬挂刑部铜鱼绣袋的黄小河那柄纤细长剑,悬停在何山溪的左肩上方,剑尖已经越过她的鬓角一寸。
黄小河冷声道:“何山溪,请三思后行!事不过三,下一次你再擅自出剑,我黄小河就不会停剑了。”
何山溪那一刻的神色,复杂至极,羞愤,悲哀,失落,遗憾,愧疚。
那一刻,不复见武道宗师的风采,只是个女人而已。
这位有望在有生之年跻身一品境的女子剑道宗师,极有可能剑心虽未碎却已破。
这让许多江湖同道中人倍感心酸。
武道攀升,得何其难,失何其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