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无敌城

我有一座无敌城 第42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些飞云兽,都藏身于离地上万米的高空之上,隐秘休息。
只可惜,无敌城系统不仅面积大,向上笼罩的高度,同样夸张。
于是伴随城池第八次升级扩张,无需叫陷风他们再去找。
张东云直接就将无敌城笼罩范围内的飞云兽,全部一起提溜回来。
这样子强行摄拿,难免会让这些飞云兽心生不满,形同被捕。
只是对方实力太过高强,大家敢怒不敢言。
初时听了陷风、黄雨夫妇的介绍,只觉得对方是在哄骗他们,背叛出卖同族。
但随着陷风、黄雨介绍情况越来越细,一群飞云兽渐渐听得入了神。
张东云则是管杀不管埋。
飞云兽抓回来了,便交给陷风他们处理。
至于这些飞云兽听不听话,张城主不怎么介意。
反正,不耽误给他干活儿就成。
张东云视线穿越大殿,望向远方,一直到了与东疆隔海相望的中土。
依靠这些飞云兽建立网络,自家的通讯距离将越来越短。
有朝一日,普通老百姓,应该都可以同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土对话了。
在无敌城范围内,只要城主张东云愿意,下一瞬间,一切便都会出现。
但张东云还是叫天工殿众人不断改良,希望能在系统支持之外,建立起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用于世间所有人。
某城主正这样转着念头,忽然心中一动,视线落在下方长安内城里,天工殿内。
陈玉,回来了。
他此前的精力,主要都放在远洋海船那边。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那边已经渐渐上了正轨。
陈玉将一切处理妥当,然后便返回长安城。
通讯网络的建立,也让他非常有兴趣。
不过,天工殿里其他人看着陈玉回来,关心的则是另外一方面。
“陈先生,您……您好像修为境界提升了?”一个老工匠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可是,看着不像武道,没有武道军帅的兵戈士气……”
陈玉张开怀抱,似乎要拥抱众人。
他大笑着说道:“您老慧眼如炬,我确实没有突破到武道第六境,但我修为境界实力,也确实提升了。”
陈玉一击掌:“我修行的是咱们自己的墨家之道!”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全都惊喜交加。
大家齐齐围到陈玉身边,七嘴八舌打听。
这时,忽然有个声音响起:“你墨家之道,也不是第六境……”
如今已经成为天工殿中另一个领袖人物的马坤,注视陈玉良久后,这时终于开口:“……而是比那更高!”
其他人便又都是一惊。
大家上下打量陈玉:“咱们墨家的第六境,应该是叫精工,那要是再往上的话,第七境,巨匠?”
众人哗然:“这么快,就到第七境了吗?”
陈玉轻轻咳嗽一声:“其实,是第八境了,侥幸,侥幸。”
天工殿里一众工匠,顿时全都被震得说不出话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扩充发展,天工殿里已经不是最初有什么人收什么人了。
如今,进入天工殿,也需考核。
能进来的人,都是在这方面有吐出天赋才华的人。
大家依照陈玉、马坤等人摸索的方法修练,大都有所成就。
但此刻面对陈玉,全都自惭形秽。
墨家第八境,名之曰,大作。
陈玉这些日子虽然不在天工殿里,但时间多一点都没浪费,废寝忘食,钻研远航海船。
这个过程,便是他积累精进提升的过程。
于是,当功德圆满之际,他也已经连破三关,一路冲到第八境。
当然,墨家第八境修行者较为特殊,是否有实战能力,要看他怎么花功夫。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的提升速度,放到中土去,也足以震惊世人。
“看来是跟佛家、儒家一样,有可能快速突破境界。”
张东云在大明宫里,看着这一幕,颇感兴趣。
“唔,准确说来,应该是跟儒家类似,非常吃天赋才华的一条修行道路。”
张东云微微一笑。
不知道这是否也能算做文理二科。
都是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途径,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有学霸学神的存在。
就是不知道,陈玉将来会从中探索点啥出来?
第358章 力可填海
天宫殿内众人,都对陈玉佩服不已。
“我们接下来,是不是也应该去中土那边了?”
这时有人开口问道。
伴随着长安城的扩张,天工殿也在不断壮大,广收天下相关英才。
开辟出全新的墨家道路,大家不需要另立门户。
就团结在长安城天工殿下即可。
既然现在中土超过三分之一疆域,都被纳入长安城的统治,那他们自然也可以继续扩张。
中土各方面,相较于东疆而言,都显发达。
尤其是人口众多。
更多的人口基础,便意味着可能诞生更多人才。
这一点对诸般修行道路来说,都一样。
自然也包括新生的墨家道路。
更何况,除去这方面的考量,将中土大量出色工匠纳入天工殿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天工殿接下来的发展。
随着长安不断扩大,天工殿壮大的同时,其实肩上担子和压力也不断加剧。
不管是通讯,亦或者交通,乃至于冶炼、农具、水利等各个方面,他们都需要出力。
“正是这样没错。”陈玉言道:“大家出几个人,和我一起去中土,其他人依旧各司其职。”
众人当即一起点头。
马坤等几个高明匠人,同陈玉一起动身前往中土。
他们代表天工殿而来,自然一路畅通,中土各地的人,也都给予配合。
但是,调拨工匠是一方面,陈玉等人试图传播墨家修行道路,就是另外一方面了。
在东疆,一切大破大立,天工殿陈玉、马坤等人行事,倒还便利。
而中土,毕竟各方面势力树大根深。
此刻大家都投效长安,即便有少许亲疏之别,这一刻也都排斥墨家道路传播。
原因无他,争夺人才与生源。
墨家修行道路很讲究天资悟性,能卡下不少人在门外不假。
这门修行道路,不费人。
但是废材料。
不管是想要提升修为境界,还是形成实战能力,都需要实际动手,不断创造自己的作品。
一般民用的成果也就罢了,但如果想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炼制机关傀儡之流,则需要消耗海量名贵矿产或宝物。
刚一开始的时候,这方面体现还不明显。
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人,不论佛、道、儒、武,甚至是妖与魔,都发现这条新生的道路,是个吃金大户。
并且,越是修为境界较低的墨家修行者,越是倾向于追求实战能力。
而低修为境界的修行者,不管在哪条道路,都是作为塔基的大多数。
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土修行者,排斥墨家。
这股风潮,甚至渐渐开始反馈回东疆,在东疆也有了“反墨”的声音。
陈玉等人,一时间有些焦头烂额。
大明宫张东云对这一切基本了如指掌。
他微微一笑,没有插手处理。
总体来讲,墨家修行者越多,对于各地民生基础来说,其实越好。
毕竟,除了战斗所需之外,一个墨家修行者或多或少总是会有大量民用产出的。
要说墨家是吞金兽,其实其他几家也都差不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