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

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 第24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或者哪天她可以把这事情爆料给魏光宗那个家伙。
从银行出来,欧阳文骞还是一脸的激动:“今天真是多亏了白同志你,要不是白同志,这贷款还真弄不下来。”
以他的性子还真想不到用“威胁”这一招,他只会老老实实把资料重新弄一份,再老老实实过来申请贷款。
不想白瑜几句话就给搞定了。
白瑜却看着他问道:“欧阳书记,你认识一个叫祝卫鑫的男人吗?也就是这个银行负责贷款业务的的副主任。”
听到这个名字,欧阳文骞的表情是这样的:震惊→原来如此→蹙眉担心→遗憾感叹。
白瑜还是第一次从对方脸上看到这么丰富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欧阳文骞才从回过神来,看到三双眼睛齐刷刷盯着自己,他咳嗽一声道:“我的确认识这位祝卫鑫同志,真没想到是他。我年轻那会儿谈过一个对象,只是那时候我没什么出息,当然现在也没有多大出息,家里又穷,女方父母不同意我们在一起,不久后她就被逼着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至于这男人是谁,想来你们应该已经猜到了。”
白瑜没想到这里头居然还有一段这么缠绵悱恻的故事,她突然想起来欧阳文骞一直没有结婚,该不会还在为女方守身如玉吧?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还真是个痴情人。
贷款t√
***
搞定贷款的事情后,白瑜一行人骑着自行车再次回到公社。
等回到公社,远远就看到两个生产队的大队长已经带着队员在办公室前面的空地上等待。
白瑜略略数了一下。
坏消息:人不多,大概只有四十来人左右,还有一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和老婆子。
好消息:年轻的女子大概有三十人左右,经妇联王主任介绍说,这里头有十个是初中毕业的,还有一个是高中生,因为没能找到进工厂的工作,所以一直呆在家里帮忙干活,或者准备相亲嫁人。
欧阳文骞说了一番场面话后,就把主场交给白瑜:“白同志,贝雕的事情我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你尽管开口,我们大家都配合你!”
妇联王主任也点头:“没错,你尽管开口,咱们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工厂给办起来!”
她要让大家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话可不是空喊口号的!
白瑜点头:“谢谢欧阳书记和王主任的信任,那我就不推辞了,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好的,还请两位及时教导我。”
多谦虚的好同志啊!
王主任看白瑜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满意。
要是换成别人,只怕尾巴早就高高翘上天了,可白瑜却还能那么谦虚,而且处处以他们为先,就这态度就让人很舒服,怪不得人家之前在报社就做得那么成功。
白瑜走上前几步,清了清嗓子道:“这次招人,主要是招贝雕学徒,因为生产规模有限,因此这次只招二十人,现场我数了一下,总共有四十三人,人多名额少,那就只能通过考核来决定。”
有个脸圆圆的女青年举起手来,脸红红问道:“请问要怎么考核?”
白瑜记得眼前的女青年,她就是王主任介绍里头唯一一个高中文凭的姑娘,叫林宝珠。
虽然是乡下姑娘,但因为家里三代都是男丁,到了她这里才生出了唯一一个女娃儿,因此家里很是宠爱她,所以才会读到那么高的学历去。
白瑜给与肯定道:“这位女同志的提问非常好,在我们工厂里,以后要是遇到不懂的事情,都欢迎踊跃提出来,对于如何考核,我这边早已经准备好。”
林宝珠这次过来,不过是碍着面子过来充当人头的,因为她家人其实都不大看好这个所谓的贝雕厂,只是郑大队长动员到的人数太多,他怕自己被春风生产队给比下去,所以央着她过来凑数。
她心里也只以为走个过场就回去了,只是当她看到欧阳书记以及妇联主任对白瑜那么敬重时,她的想法就开始有些变化。
她觉得白瑜是个有能力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让两个大人物都对她低头。
直觉告诉她,跟着有能力的人干事,未来绝对不会太差。
所以她才会举手问问题,只是她没想到她不过问了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白瑜就当着大家的面夸奖她,这让她激动得双颊通红。
她决定了,她一定要进贝雕工厂,她一定要通过考核!
她要跟着又漂亮又有能力的白瑜同志一起干事!
白瑜不知道自己随口夸奖了一句,就轻易拿下了一枚小迷妹,她让马赛楠把带来的袋子和工具拿出来:“这是一早就准备的贝壳和打磨工具,我会给你们每人都发一块,你们在接下来三个小时内把贝壳打磨成花朵的形状。”
说着,她让马赛楠和夏海生分别把贝壳和工具发下去,又把之前夏海生打磨好的花朵拿出来做示范放在桌子上。
大家看到桌子上的花朵贝壳,不由纷纷议论起来。
“把贝壳磨成花朵,感觉好难啊。”
“贝壳那么薄,会不会一磨就坏掉了?”
“我感觉我做不好呜呜呜……我肯定进不了考核……”
“进不了就进不了,反正没什么钱拿。”
哪怕这会儿已经站在考核队伍里头,但不少人对贝雕厂还是很不看好,因此对能不能被选上也不太在意。
白瑜见状也没给大家画大饼,画大饼没意思,她要用实力征服大家。
她让夏海生当着大家的面操作如何使用工具,又如何使力才不会让贝壳破碎掉。
然后她又拜托妇联的王主任,让她带人盯着这些人,把哪些人有耐心,哪些人比较手巧,哪些人又祖坐不住给详细记录下来。
王主任很高兴自己能派上用场,拍着胸脯让白瑜放心,她一定会把事情给办好。
做完这一切,白瑜这才和欧阳文骞说起伍师傅的事情。
“伍师傅和赵阿姨两人年纪大了,家里还有个身体不太好的女儿,女儿离不开他们的照顾,所以他们没办法天天过来公社做指导,除非公社这边能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
其实这个要求并不是伍师傅两夫妻提起来的,知道白瑜要和飞鱼公社一起合作办工厂后,两夫妻二话不说,十分支持她,对她的安排也是没有任何反对。
对此白瑜很是感动。
伍师傅夫妻俩表示可以一早就带着伍晓棠过来公社这边上班,晚上就带着女儿回去,不过他们要求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可以让伍晓棠自己在里面呆着。
但白瑜觉得他们每天这样来回太辛苦了,而且伍晓棠的精神状态始终是个定时炸|弹,若是在路上遇到冷嘲热讽或者轻视他们的人,对伍晓棠的康复也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她考虑之后,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让伍师傅一家子搬到公社来住,这样一来他们不用每天辛苦来回,而且还能省下一笔租金。
没错,伍师傅现在住的房子是报社的章书记借给他们住的,章书记坚持不收钱,但章书记的儿子儿媳却不乐意,因此伍师傅还是把租金交给了章家,但最近章家好像在闹着想要把房子收回来,要不然就要涨租金,因为章书记定的租金太低了,那么大的房子只要一块钱,要是租给别人,至少能收个三到五元。
听了白瑜的建议后,伍师傅一家子也非常乐意搬到公社来,这就是这会儿白瑜开口的原因。
欧阳文骞想了想道:“没问题,这个事情我来解决。”
看对方没有拒绝,白瑜心里不由松了口气,也再次庆幸自己选对了合作人。
白瑜:“还有,虽然目前不急着建工厂,但我们也不能在空地上干活,我们需要一个场地,还有桌子椅子这些。”
欧阳文骞再次把要点给记了下来:“好,这事情我记下来了,公社里闲置的场地是有的,这两天我就让人把场地给清理出来,至于桌子椅子,以及打磨工具,得等银行的贷款下来才能去购买。”
白瑜表示没问题。
欧阳文骞记录好后,提出了他担心的一个问题:“贝壳虽然是天然资源,但要去捡回来也是一件非常耗时间和体力的事情,如果这批人招进来后要他们去捡贝壳的话,只怕会担心学习。”
白瑜想了想道:“那就不用他们去捡,而是雇佣生产队的人去捡,我们可以定下一个价格,譬如多少斤贝壳给多少钱,捡到形状奇特的贝壳又是另外的价格,只要我们肯付钱,就不怕收不到贝壳,如果生产队不愿意干,那也可以找其他公社的人。”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赚,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大把的人会涌到海边给他们捡贝壳。
这样一来,材料问题也给解决了。
太阳越升越高,知了在大树上疯狂放声大叫。
因为太阳太晒了,不少人挪到大树下打磨,夏海生在旁边给大家做指导,马赛楠还有王主任,以及她两个干事都在帮忙。
眼看着快要到中午了,考核结果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出来。
白瑜便跟奥欧阳文骞借厨房,准备做午饭给大家吃。
番茄切成块,和鸡蛋一起炒成一盘番茄炒蛋。
琼州岛这边有种植物叫金不换,学名叫罗勒,可以爆香当香料和肉一起炒,吃起来不仅非常香,还有,化湿消食的作用。
公社今天的食材有薄壳,于是白瑜去路边摘了一些金不换,清洗后和薄壳一起爆炒。
炒薄壳的窍门就是动作要快,火要猛,大火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不能炒太久,要不然就不好吃了。
最后白瑜又做了一盘酸辣土豆丝就让大家过来吃饭。
因为还要盯着大家考核,所以王主任等人是分批过来的。
这不吃不知道,一吃立即就被白瑜的厨艺给折服了。
这也太好吃了吧,番茄炒蛋酸酸甜甜的,十分下饭。
薄壳蒜香浓郁,肉美鲜甜,香得差点让人把舌头给吃下去。
酸辣土豆丝酸辣爽口,就着来能吃下十碗饭好不好!
三个小时后,考核结果出来了。
与此同时。
勤务兵茅明脸色苍白跑进孙政委办公室:“孙政委不好了,江副团带领的队伍失去了联系!”
第125章 韭叶面条肉臊子
孙政委正在喝茶, 听到这话手一抖,水泼在了面前的文件上,文件顿时被泼湿了。
他赶紧把文件拿起来, 一边擦拭文件, 一边紧声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好端端地怎么会失联?”
茅明太阳穴血管突突地跳:“南跃军舰在西沙海域野蛮撞毁两艘渔船, 船上十几个渔民全部被抓捕, 江副团带领的支队正在附近进行海态飞行试验, 发现南跃海军的侵略行径后过去警告对方放人, 不想南跃军队不听, 还变本加厉, 十一点十一分的时候, 南跃军队突然炮轰了我军后方支援舰队, 江副团等人就此失去了联系!”
“简直岂有此理!”
孙政委一掌拍在桌子上,脸上和脖子青筋毕现, 显然气得不轻。
南跃军队在西沙海域的侵略从1974年就开始了,一度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之后西沙之战打响, 我军以弱胜强, 并收复南跃强占的三岛, 在那之后, 南跃嚣张气焰荡然无存,这几年也不敢再来挑衅我国海军。
不想这才平静了几年,南跃军队居然又开始滋事挑衅, 实在是可恶!
办公室里一片让人心惊胆战的寂静。
茅明大气也不敢出,两眼盯着孙政委, 用眼神无声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孙政委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件事不宜对外宣传, 尤其要注意军属们的情绪,暂时不要让他们知道。”
茅明:“是!”
虽然嘴上这么应,但他觉得这事情只怕瞒不了太久,那么多渔民和官兵同时失联,这样大的事情一旦被报到出来,军属们迟早会看到。
想到不久前才刚牺牲的葛大川同志,茅明胸腔一阵发紧,透不过气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