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0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说什么蠢话!
都是始皇帝陛下的臣子,都是为仙使分忧,分什么官和吏!
这会儿诸事既毕,监御史等人方才小心翼翼地凑上前。
“仙使辛苦,忙到现在还未用夕食,臣令人备了一席简陋餐食,请仙使屈尊享用。”
面前郡县一干官吏,眼中的崇敬狂热之盛,不输普通黔首。
更因其为官,多少有点晋升的野望,对待仙使还更加热忱了。
“……”前倨后恭,说的就是你们这样儿吧?
但周邈嘴角扯笑:“有劳诸位款待。”
虽然知道这里至少应该虚与委蛇,但是敷衍应酬,他是真别扭啊!
场面冷了一瞬。
对方监御史马上接话:“仙使赏光,臣等不胜荣幸!臣为仙使引路,仙使请。”
说话间,便退步左前方引路。
郡尉等人则躬身让行:
“仙使请。”
“仙使请。”……
“请。”
周邈当先,英布及一名魁梧武士护卫在侧,方岩和燕随侍。
而后便是冯去疾、冯毋
择诸人,其余武士外围护卫。
其后,便是郡县其他官吏。
二十尊钢铁神兽,智能地跟随——道窄就成列,道宽就成排。
依依不舍追随的洛阳黔首,看得是啧啧称奇。
走在半道时,周邈在路旁的围观黔首中看见了陈平。
心念一动,就朝对方使了一个眼色。
这一顿被说成简陋餐食的夕食,实际上是一场丰盛宴席。
但端上来的肉食皆是羊肉,以及摔死销号的牛肉,唯独不见猪肉。
周邈本欲开口询问,但瞄了一眼不辨喜怒的冯去疾等人,便闭嘴吃饭了。
洛阳嘛,礼治周朝的故都,可能轻贱猪肉,认为今日这场合不配端上桌。
或者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始皇陛下的旨令,劁猪神通没学好。
不管如何,待会儿写信时写上,告你们的状!
不,是仙使出巡时偶见乱象,汇禀陛下,或可令冯御史一并监察。
这一顿饭吃得无聊。
周邈偶尔应付一句郡县官员的搭话,其余应酬交际,自有冯去疾等人。
席间情况,也不必赘述。
等宴席结束时,还不到黄昏时分。
“本使还要回去给陛下写信,禀报公务,这便离去了。”
临行前,周邈又再次叮嘱:
“近日诸位要多多费心郡县治安,尤其郡尉与县尉,洛阳县及郡中各县,都要派士伍紧密巡逻,谨防劫财之事。”
财帛动人心,即便大典上,又是仙人神谕、又是始皇帝圣旨。
也难免还会有不信神鬼、不惧皇帝的亡命之徒。
郡尉和县尉皆道:“唯。臣定然多派良将带队,严密巡逻各县,并再亲率一支士伍,以巡逻督促。必不会出差错的!”
“善。”
叮嘱过,又告诫道:“望诸位谨守德行,莫入歧途。”
这自然是在告诫,别去贪污剥削役夫的粮布。
众位官吏也纷纷应道:“谨记仙使教导。”
叮嘱过,告诫过,能做的就都做了。
之后就看他们自己,以及冯劫带队即将赶到的御史巡察团了。

邈一行人就此告别,跟在县丞指派带路的县啬夫后面,前往城中的下榻地点。
……
二十尊钢铁神兽矗立,镇守于宅邸外墙之外。
(周邈:其实是机器人待机状态,但唬人是真唬人。)
间以二十武士,在墙内巡逻护卫。
再有英布近身护卫,安保力量绝对足够了。
周邈到达下榻宅邸,都没来得及换下礼服,沐浴洗漱。
进屋就找到书案,铺纸研墨,开始给始皇陛下写信。
写完信密封好,交给队伍中冯去疾手下的一个吏员:
“你收好信,带上绑着的郡守和县令,乘神兽回一趟咸阳。”
“多铺两层褥子在挖斗里,上面再蒙得严实些,虽然可能睡不成觉,但也别吹着冷风了。”
周邈觉得怪不好意思的,“把人和信送到咸阳后,歇上一歇也无妨的。若陛下有信带回,也劳烦你了。”
“臣谢过仙使关怀!”这吏员被仙使如此细心关怀,只觉就是吹着冷风回咸阳,他也有一身热血能暖他不冷!
“我暂予你驾驶神兽之权。所以也不必过于着急赶路,且走且停也无妨。”
“臣定不误仙使大事!”
“……”周邈也不说了,“去吧。”
吏员收好信,就近跑去内室抱出一床褥子,扔神兽挖斗里,披好一件大氅,爬进挖斗。
踹一脚里面躺的两个人,“全速前进!”
“咻!”
钢铁神兽滑行而出,留下一段破空声。
周邈:……真有干劲啊。
目送着吏员从出发到消失,正要转身进去时,陈平就出现在门外。
“陈郎君!我还担心你没看懂我的眼色意思呢。”
陈平:……也确实是没懂。
可即便没懂,接到眼神暗示,也当走上一趟。
“仙使有令,陈平理当听命前来。”
一起回到屋里,唤来冯去疾,让方岩倒上茶水。
显然是要谈话的前奏。
正事要紧,周邈懒得废话铺垫:“陈郎君,我有一、二三事请求你帮手。”
陈平:“……仙使请讲,陈
平愿凭驱使。”
“你如今正备考科举,虽然很不好意思打扰你,但这些事儿我现在也只能托付你了。”
“你今日召集来役夫和洛阳黔首,实在帮了我一个大忙。”也展示了自身能力。
周邈说出托付之事:“这第一件,我请你在私下散布传言:工餐口粮的糙米,或可如稻种一般播种。”
陈平和冯去疾等人尽皆侧目。
周邈随即解释:“这事始皇陛下也知道。这糙米是由…仙法剥去稻壳的,仙法精妙,不伤壳中稻米。
那这糙米实则还是一粒种子,能够播种发芽。”
“虽有七八成把握,但毕竟不是十成十,不能以圣旨昭告天下。”
“关中两万八千多名役夫的口粮,已经由朝廷翻倍兑走,开春后将在籍田试种。
但对天下黔首而言,糙米已经入肚,朝廷收获稻种又需要时间,这延迟播种的一年、甚至两三年……”
周邈一时语塞,不知怎样表达。
陈平已然接道:“可能就是一条、甚至两三条性命。”
冯去疾:“河淮之北,虽多种粟麦,但河流沿岸滩涂,也多有种稻者。”
“若能尽早种上优品仙稻,稻米增产,自然可救饿殍。”
“对,就是你们说的意思。”周邈点头肯定,“因此我和陛下提议,我们在私底下传出小道消息——有可信度的那种。”
“这样一来,或许会有种稻的黔首尝试播种…仙米。也不指望所有种水稻的都播种,只要有胆大者就够了。”
陈平帮忙补充:“既敢于播种仙米,定然有所依仗,即使出现问题,也不至于饿死人。”
但若是以圣旨昭告天下,黔首必然全都播种——无论是否愿意,那时万一出现问题,便是饿殍遍野了。
可以私下稍作鼓动,但不能明旨命令。
“对。”
周邈:“如此一来,不必都播种仙米,但成功后的收成,也足够来年其余黔首也换来稻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