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但周邈最不愿意听人说始皇陛下的坏话,哪怕他自己也不行!
立即反驳道:“但这里可是关中咸阳,陛下眼皮子底下,绝不至于糜烂至此!”
李斯:……那你刚才反驳我?
周邈并不觉得他自相矛盾。
接着说:“相比兰池案的扑朔迷离,博狼沙案的真相,就是世人皆知了!”
“虽然大索天下十日,最终也没抓到元凶,但历史给我们揭露了真相:
博狼沙刺杀案主谋,乃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也!”
“张良家五世相韩,为报灭韩之仇,在秦始皇东巡时,找来一力士,在高远处扔出一百二十斤铁椎,只是误中副车。”
“不过……”
蒙恬:警觉.jpg
转折来了!
周邈果然转折:“不过若非张良才华精绝,闯出声名赫赫留载青史,也无人知晓此案主谋。博狼沙刺杀案,也将成为一件迷案。”
嬴政此时反而很冷静,在深思刺杀案的同时,还一心二用:
三杰之一,旧韩地的张良……
“在韩国故地遇刺,有动机、有能力筹划刺杀的张良,却没被查出来,‘亡匿下邳’回归正常生活,足见大秦在当地控制力之松散。”
“综上,从关中到关东六国故地,大秦对基层控制力都普遍不足。”
以两桩刺杀案论证之后,重申了事实结论。
章台宫君臣对这一事实,眼下其实也已有所察觉。
只是在此之前,不曾料到会那样严重。
承上启下,周邈顺势道出原因:“究其原因,在于秦国扩张过快。”
“就好比,一口生吞下一满碗麦饭,一顿还连吞六碗,会消化不良,是再正常不过了的。”
……
但周邈依旧听不得批评始皇陛下的话,尤其还有一点证据支持时。
“但是!”
周邈一个重音转折。
“始皇陛下接手的大秦,就像是一辆战车,爬行在坎坷上坡段。”
“车后推着向前的、扩张的,是先祖英灵、是秦国黔首,更是客观时势!”
“进,则上行;停,则倒退。而一旦倒退,战车将从先烈英灵的骸骨、黔首的血肉之躯上碾过,甚至大秦也随之衰亡。”
“大势所趋,旨令所出并不全由君王。”
忽如其来地,嬴政一直牢紧的胸臆,有刹那舒展。
“何为大势?只取一方面举个例子。”
“请看史记记载:‘三年…岁大饥’;‘四年…天下疫’;‘八年…四月,寒冻’;‘十一年…天下大旱’;‘十七年,民大饥’;‘十九年,大饥’;‘二十一年…大雨雪’!”
“除了密集的自然灾害记载之外,还有多次‘彗星见’之类表示不详的描述,要求君王有所行动。”
“可以看出,始皇陛下继位后,可谓是多灾多难!”
“再加上秦国之所以强于六国,之所以将士英勇、战力彪悍,最主要的推力:军功爵制。”
“层层加码下来,不迅速扩张,将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夺取六国资源以滋养大秦,并保障军功爵制度的继续运行。
谁能断定,大秦不会步入衰亡?”
章台宫中众人,无一不是秦国老臣,或老臣之后。
听得周邈一番话,脑中忽地有如青天响雷!
先前不曾设想过,设若秦国不曾兼并六国,秦国能不衰亡吗?
只道是为战而战,为雄业而战,却难道是为存亡而战?
王绾、隗状和冯劫等人不约而同,忽地转头看向上首的嬴政。
嬴政手指紧捏竹简,以抵抗指尖一股股酸麻感的冲击。
指尖酸麻,是大喜大悲大激动时,心脏传递出的暗号。
“大秦的过快扩张,有君王意志,更有大势所趋。”
周邈叹息道:“不过无论如何,扩张太快以致消化不良,已成既定事实。”
……
第11章 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原因
周邈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接着说扩张过快的后果:
“扩张过快,致使大秦缺乏足够数量和忠诚的军队,去驻扎各地;
致使大秦没有足额能读会写的、懂文书和法条的官吏,去治理基层。”
“以至于朝廷派遣到各郡的地方长官,甚至必须与当地的势力——六国旧贵族和士人进行合作,才足以治理一方。”
“但这样一来,大秦对六国故地的直接控制程度和力度,相应就降得很低了。”
周邈无奈唏嘘。
殿中君臣也都明白,或者已经察觉到了,问题确实存在。
周邈突然想到一点,就插了个题外话稍作拓展:
“其实,为防止六国贵族割据一方,为将权势收归朝廷、加强集权,始皇陛下未雨绸缪,施展了‘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的统治术。”
“六国遗民想要生事,最便利的就是拥护六国贵族,但现在双方被隔离两地,无形中就少了许多事。”
“假使没有迁十二万户富豪到咸阳,大秦对地方的控制情况恐怕更糟糕!”
“只是迁又没迁干净——”
突然,周邈眼珠滴溜溜转,一看就是在使坏心思。
毫无预兆地看向蒙恬,话题也一个大跳跃:
“蒙内史,你阿父、蒙武将军斩杀的楚国名将项燕,有关他的后人们,没在迁居咸阳之列吗?”
蒙恬乃管辖咸阳的内史,安置迁徙到咸阳的六国富豪,正也他职责范围。
因此关于迁徙名单,他也大略知道些。
“项燕乃楚将,非楚国王室,项燕的后人,或许并不在其列。
若在其列,那就还在迁徙路上,或者逃避了迁徙令。”
总之,这会儿没在咸阳。
“别的不说,一定要把项燕的孙子项羽,和项羽的叔父项梁,给迁到咸阳来!”
周邈的坏心思,已经尽数暴露无遗。
“项羽,那可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啊,楚汉争霸的一方主角!”
蒙恬立即明白了,这项羽日后乃是一方雄主!
殿中李斯等人,神情立即为之一
肃。
嬴政也立刻下令:“务必将项燕后人,尤其项羽和项梁迁至咸阳看管。”
王绾和隗状两位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全国政务,当即领命:“喏!”
“差点忘了!”周邈突然一巴掌拍在案几上。
“项羽现在才十一二岁吧?应该还没取字‘羽’,所以他还叫项藉。”
“还有,据说项羽长了一双罕见的重瞳。”
“可得仔细点,不然以项梁的手段,迁徙时错漏了项羽也有可能。”
嬴政略一沉思,又追加一道命令:“分出楚地富豪迁居咸阳的事务,交由李斯接管。切莫错漏。”
李斯也领命:“臣得令!”
项藉,项梁,若叫你二人跑掉了,他李斯便不叫李斯!
题外话结束,周邈发现他又跑题了。
……
“咳咳!”
咳嗽掩饰一下,又若无其事地接上:“只是,六国贵族富豪被迁走了,大秦却不能派遣足额的官吏补足,久而久之,地方势力依旧坐大。”
“地方势力坐大,会出现什么问题?”
周邈自问自答:“六国遗民士人所代表的地方势力,掌控着基层,也就堵住了大秦直接对话百姓的窗口。
而且秦朝廷的政策、法条律令,他们会如实执行吗?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或懒政怠政、或曲解律令,甚至按喜好自治的都有,这都极易加深黔首对秦朝廷的误解和怨恨。”
王绾和隗状两位丞相,以及冯劫等人,听着听着眉头就锁紧了。
欺上瞒下,阳奉阴违!
周邈把话题又稍作延伸:“都说秦律严苛,让黔首苦不堪言,但在我看过有关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以及岳麓书院、北大藏秦简等,秦简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后,却觉得秦律其实很完备。”
“在这个时候,能有这样完备程度的秦律,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服!”
“当然,以现代文明社会的目光来看,确实有一些伤害身体的肉刑比较残忍,有些量刑也偏重了。
可是所谓乱世用重典,治乱象也当用重典,虽不赞同、但能理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