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4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玄霸眼睛睁大。难道是他让太子若遇到杨广让他回大兴,就不要犹豫,立刻回来?
等等,这件事不是发生在七月吗?现在才四月!
难道杨广在七月之前,也曾让杨昭回大兴,只是杨昭说要在洛阳多待一会儿,杨广就让杨昭又多待了三个月?
这确实极有可能。
杨昭道:“父亲让我回大兴,我想着正好回来喝嗣昌的喜酒,就回来了。高公和宇文公听闻你要印儒经,也和父亲请了假,过几日应当就会回来。”
李世民惊讶道:“啊?二位老师也要回来了?惨了惨了,阿玄我惨了!”
李世民立刻露出了一个哭丧脸。
杨昭好奇:“二郎,你怎么了?不高兴老师回来?”
李玄霸沉沉地叹了口气,虽然语调很悲痛,但嘴角的笑容怎么也压不下去:“这个啊,我和二哥在回大兴前,老师布置了很多功课。二哥回来后认识了长孙四郎这个新朋友,每日都在外面疯玩,功课就……”
李玄霸摊手,耸肩:“表兄,你懂的。”
“啊!”李世民抱着脑袋使劲甩头,“完了,完了,我完了!”
杨昭看着满脸崩溃神情的李世民,又看向满脸幸灾乐祸笑容的李玄霸,忍俊不禁道:“好吧,我懂。二郎,咳,节哀。”
高公和宇文公可严厉了,李二郎惨了。
第25章 慷慨皇帝再重赏
=
李世民难得蔫了, 全程皱着一张苦脸。
杨昭乐呵呵地逗弄李世民。
李世民气得背过身,用后脑勺对着太子。
杨昭也不恼,说可以帮李世民补课。
李世民回头冷哼道:“我今天不睡觉了, 今天就把书看完, 不需要人帮忙!”
李玄霸没再在人前笑话二哥, 但在心里道:【说得好!有志气!先生抽背的时候,可别让我帮你作弊。】
李世民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置信地看向弟弟。
你这是什么坏弟弟!居然不帮我!
李玄霸走到李三娘身侧, 用阿姊挡住了二哥幽怨的眼神。
先生考核功课和去外面装逼不一样,二哥你可不能作弊。挡住!
李三娘抬起袖子遮住李玄霸,并故意对李世民笑了笑。李世民的眼神更幽怨了。
杨昭笑得肚子都在颤抖。
李玄霸偷瞥了一眼杨昭身上的肉, 心道怪不得太子的健康堪忧。
从柴绍嘴中,李玄霸得知无论是杨昭, 还是杨昭身边的人, 都因杨昭孔武有力,能开强弓,而对杨昭这肥胖心里一点数都没有。
这时候都把肥胖当富贵看待,虽然有医者多次说肥胖不好,但贵族们都没把这当回事。
李玄霸又瞥向还满脸幽怨的二哥。
二哥他最疼爱的二儿子李泰也是个连走路都困难的大胖子。若二哥对“肥胖”是病有一丁点清醒的认知, 就不会把李泰列入继承人人选。
不过历史中的唐太宗也本来没打算废太子就是了。
李世民见弟弟在看他,以为弟弟改变心意。
他用期待的星星眼看向李玄霸, 李玄霸立刻又把脑袋藏回了李三娘的身侧。
李世民生气:【啊!!】
李玄霸眼神往一旁飘移。你“啊”也没用。
李三娘笑着按了李世民的脑袋一下:“自己学去。没有完成功课,被罚也是应该的。”
李世民瘪嘴:“哦。”
他瘪完嘴,使劲搓搓脸, 又变回了活泼的笑容。
李世民叉腰笑道:“反正今后都要熬夜看书, 之后很快就要被老师训, 现在得玩个够!不苦恼了!走, 阿玄,我们去看工匠如何印刷书!”
他猛地冲到李玄霸身边,拉着还没反应过来的李玄霸就跑。
李玄霸感觉自己完全是被拖着走。
如果现在把这一幕夸张一点画成漫画,那么他一定是两脚离地状态。
李三娘赶紧跟上:“二郎,小心些!别把三郎带摔着!”
柴绍也赶紧去追一眨眼就跑得快没影的李世民。
杨昭跑了两步,喘了两口气,变成慢悠悠走。
他气定神闲的模样,有一半原因都是因为胖。胖了急不动啊。
李三娘追上李世民和李玄霸时,李世民已经踮着脚趴在桌沿,观看工匠演示印刷佛经。
李玄霸双手按在膝盖上气喘吁吁。
李三娘帮李玄霸拍了拍背,横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对着三姐笑了一下,糊弄过去。
“阿姊,这不就是一个大号的印章吗?”李世民的双脚上上下下一踮一踮地晃。
李玄霸喘口气了,道:“就是大号印章。试试我的法子。”
书店原掌柜被独孤老夫人发卖后,新的掌柜十分老实。虽然李玄霸年幼,但也全听李玄霸吩咐,不发表意见。
李玄霸让仆从拿来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奇怪玩具。
这个玩具是一个架子。架子上面有两块板,下面有个脚踏板,旁边有个大车轮。
李玄霸把玩具架子立好,在上面的板子取下来:“把雕版安装在这个架子上面,这里还有喷墨和刷墨的机关。用这个机巧,就能减少工匠的工作强度,一天印更多书。”
李玄霸要来一小块纸,给众人演示了一遍。
杨昭好奇道:“李三郎,你这是从哪里看来的?”
李玄霸胡扯道:“从一本话本中看到的,我试了试,还真能行。”
他自然是从前世打工的地方学到的。
前世他的父母撸了高利贷,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大笔钱跑到国外潇洒后,养育他长大的祖父母被气死,他在高三的寒假辍学,开始打工还钱。
他那时才十七岁,当时类似“外卖小哥”这样好的打工职业还不普及,又被讨债公司的人堵着不准出远门,只能从打零工做起。
去县里的老旧印刷厂给学校印试卷,是他最初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找的第一份工作。
带他的老厂长特别喜欢各种老式的印刷机,常做各种老式印刷机的模型玩耍。
他后来帮老厂长开了个网店,专门卖各种印刷机模型。
老厂长赚了钱,很好心地分给了他五万块。
正好这时高利贷被扫黑抓了。他用了四万块还掉部分债务,获得了债主们的信任,终于能离开家乡,揣着剩下一万块踏上了去南方沿海城市的路。
所以就算穿越了,他仍旧记得老式印刷机模型怎么做。
只是模型,肯定不如真正的老式印刷机精巧。但老式印刷机就是手工机械,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术门槛,唐国公府有能工巧匠,李玄霸琢磨琢磨,就能弄个简易版出来。
不过现在他只是拿出了能减轻雕版印刷术体力负担的超级简易印刷机,甚至都算不上印刷机。
他还是个孩子,不能一口气拿出太精巧的技术。再者,因为汉字字数太多,工匠识字率又不高,印刷佛经、儒经等又只需要大量重复的印版时,还是雕版印刷更好用。
等他哥当皇帝后,他才敢把油墨铅活字老式印刷机亮出来。
老式印刷机这个东西确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在手工机械时代,手工机械的更新换代除了材料之外,就只是“没往这个方向想”。
工坊里的工匠不仅负责印刷,雕版和一些木工活也要做。李玄霸把模型拿出来后,工坊里的印刷工们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模型的用处。
这时候的税制是“租庸调制”,对手工业者管理很严格。大部分手工业者都被官府纳入管理,私人手工业者不多,大部分背后还有贵族的影子。
贵族官僚所需要的手工业品,要么直接通过俸禄从官府手工业者手中直接获得,要么是自己府中工匠制作。
如今蓄奴之风盛行,手艺好的人都愿意卖身给贵族换取平稳的生活。工坊的匠人和李玄霸在府里求教过的工匠,都是唐国公府的奴隶。所以李玄霸很随意地将简陋的雕版“印刷机”拿出来,不担心会外传。
柴绍和杨昭先没把这个孩童做的“玩具”当回事,但听到工匠们激动的议论时,才意识到这个东西可能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有用些。
杨昭此次回大兴,除了喝柴绍的喜酒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他隐晦劝说高颎自己退一步时,撞见高颎和宇文弼正谈起李玄霸请求印刷他们标注过的儒经的事。
李玄霸的理由是,雕版印刷能飞速印出很多书籍,但民间只用它来印刷佛经。佛经虽引人向善,但也引人出世,且是外来的经书。我等士人,还是应该多学儒。
隋文帝虽然信佛,也大力推广儒经。而士人虽然大多儒释道三修,内在可能还要夹杂一点不可言说的法家兵家纵横家之类的,但经历过魏晋南北朝的放纵后,清醒的士人又开始重拾儒经正统,并尝试用传统的儒释道融合成新的儒经圣学。
高颎和宇文弼就是朝中最重视推行儒学的人之一。他们看到李玄霸的信,自然心动。
两人叹息,他们曾经见有贫寒人家花钱购买印刷的佛经虔诚供奉,居然没想到雕版也可以印儒经。
杨昭也是重儒之人。他深知要治理国家,还是得落在儒学身上。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回京,想亲自观察这件事。
杨昭感慨道:“如此一改,印刷书籍的字迹会清晰许多。用来印儒经,也算合适了。”
柴绍惊讶道:“印儒经?这是李三郎想到的主意?”
李玄霸点头。
柴绍夸张道:“朝中这么多大儒都没想到,三郎真厉害。”
李世民得意:“那是!我弟弟最厉害!”
李三娘笑道:“那你呢?”
李世民叉腰:“和弟弟一样厉害。”
众人皆笑。
李玄霸曲着手指挠了挠脸颊,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也很疑惑,雕版印刷术已经流行了许久,但在五代后唐时,丞相冯道、李愚才第一次奏请印刷儒经。
可能朝中的大人物们确实不太注意民间的事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