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2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世民虽然也困了,但也坚持听完,不断保证自己听进去了。
直到他实在撑不住,开始不断打哈欠,窦夫人才恋恋不舍地把孩子抱到床上。
窦夫人起身离开,为两个孩子准备行李,选好护身的忠仆。
第二日,杨广没有派人来催。窦夫人和两个孩子用完早膳后,才把李世民和李玄霸送入行宫中。
李世民和李玄霸一见到杨广就喊“表叔”,看得窦夫人眼角直抽筋。
特别是李玄霸那几乎和李世民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撒娇表情,看得窦夫人脚指头都扣紧了。
没想到自家三郎还有这本事。看来自己能再放心一些了。
窦夫人将两个孩子送进行宫后,立刻乘船回到荥阳,将此事告诉李渊。
她提防皇帝,甚至不敢提前派人去告诉李渊此事,担心皇帝会误解她对两个孩子伴驾的事不满意。
窦夫人道:“二郎和三郎说,陛下说郎君你吝啬,每每获得好马都不肯送他。”
李渊失笑:“表弟坐拥天下,还惦记着我的好马?”
窦夫人已经知道不可能让李渊警惕皇帝,换了个方向道:“陛下让两个孩子叫他表叔,看来是把我们家当亲戚处。亲戚就要有来有回,怎么能因为亲戚富有就少了礼数?”
李渊沉思了一会儿,仍旧摇头:“陛下就是陛下,怎能将其当作普通亲戚?我若是向陛下进献珍宝,恐会被人说是谄媚贿赂,有损名声。”
窦夫人在心里叹了口气。
丈夫重名声是好事,但太重虚名就是负担了。
这一点,大郎也学了丈夫。
她想到二郎三郎卖力讨好皇帝的模样。丈夫和大郎,还不如二郎三郎两个孩子通透啊。
“但现在二郎和三郎在陛下身边,郎君或许还是应该送些礼物给陛下。若郎君什么多不做,陛下恐会认为郎君不在乎二郎三郎。”窦夫人又退了一步。
这次李渊被说服了:“这倒是,我得送些礼物,请求陛下多多照顾二郎和三郎。唉,二郎三郎才六岁,你怎么能让陛下把二郎三郎留在身边,甚至还要南下?若是二郎三郎水土不服怎么办?”
窦夫人低头道:“是我的错,不该把二郎和三郎养得太讨人喜欢。”
李渊:“……”
他扑哧笑道:“好吧,确实是如此。是二郎和三郎太讨人喜欢的错。”
李渊也知道,陛下的决定,自家夫人也不能阻止。只是他又不能抱怨陛下,只能抱怨夫人一句。
被窦夫人顶回来后,他也不生气,顺着这句话就过去了。
何况李渊也很自豪,自家二郎三郎就是很讨人喜欢,没办法啊。
“有了此次伴驾的经历,肯定会有许多世家和勋贵子弟想要结识二郎和三郎,或许该为他们提前准备小字。”李渊兴致勃勃,“夫人,你可有主意?”
窦夫人道:“郎君,这个先暂且放下。还有件事很重要,必须立刻解决。皇后听闻二郎三郎的才名,有意让二郎三郎同娶兰陵萧氏女。”
李渊一愣,然后皱眉:“她还嫌弃兰陵萧氏不够显赫吗?后族和勋贵联姻,这不是上赶着让陛下忌惮?”
李渊虽信任皇帝,但不蠢,忌讳还是懂的。
再者,郡姓和侨姓那些摩擦,李渊也了解。
萧皇后一听二郎三郎压了荥阳郑氏一头,就立刻要与二郎三郎结亲,明摆着就是想把二郎三郎拉进郡姓和侨姓的争夺。
“她心大了。”李渊叹气,“希望不要连累太子。太子是很好的储君啊。”
窦夫人颔首,同样叹气。太子杨昭,真是贤明宽仁得不像杨家人。
李渊道:“二郎的婚事,定是要从虏姓里选。你问问你娘家有没有合适的女子,我也去问一问同僚。”
窦夫人道:“那三郎呢?”
李渊沉默。
半晌,他叹气道:“待三郎再年长些吧。明年,若他明年也没有再得重病,我再给他寻个品行良好的贤惠官宦女子。家世低些无所谓,得能照顾三郎。”
窦夫人听着李渊话中一片拳拳爱子之心,神情不由变得温柔:“以三郎的性格,过于贤惠他恐怕也是不喜欢的。三郎体弱,娶的性子得爽利些,立得起来,护得住三郎。”
李渊哭笑不得:“哪有妻子保护丈夫的?”
窦夫人娇嗔道:“怎么不行?”
李渊道:“是是是。”他不和妇道人家一般计较。
……
既然皇帝都说到他的骏马了,他就送两匹骏马并猎鹰给皇帝。
杨广接到李渊的礼物后,对李世民和李玄霸笑道:“你们的父亲终于肯拔一次毛了,真不容易。”
李玄霸看着李渊送的礼物,心里叹气。
怎么才送这么点?看来父亲还是没开窍。
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难道父亲非得要撞十几年的墙,等到大业末年再讨好隋炀帝?
看来还是得自己和二哥努力。
因李世民和李玄霸不断念叨“父亲吝啬”,让杨广把“李渊对朕不够忠诚”,替换成了“李渊只是吝啬”的印象。
这次虽然李渊送的东西“吝啬”,但好歹也送了。杨广便对李渊的怀疑度降低了一些,准备之后给李渊一点表现的机会。
这是之后的事了。
八月十五,杨广第一次南下江都。
江都即后世的扬州城。
隋文帝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治江都。杨广当了十几年的扬州总管。扬州就是他的大本营。
此次回江都,除了安抚江南的政治意图之外,杨广更有“衣锦还乡”的念头。
杨广继位后,就立刻把江都升至“京尹”的级别,并修通济渠贯通了洛阳和江都。
现在他终于要以皇帝的身份返回“故地”,心中慷慨之意快要溢出来。
杨广所乘坐的龙舟长二百丈,高四十五丈,共有四层。最高层是杨广居住和议事的正殿;中间两层有一百一十间金碧辉煌的房间,供被杨广招上龙舟的大臣和妃嫔使用;最下层是听候差遣的宫女太监。
萧皇后所乘坐的翔螭舟构造与杨广相似,只是对比龙舟缩小了一定规格。李世民和李玄霸就跟随萧皇后住在翔螭舟顶层正殿。
当龙舟船队开始徐徐启动时,两个孩子趴在船舷上,看着两岸景象惊叹不已。
萧皇后坐在他们身边,微笑着让他们小心些。
萧皇后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弱冠,孙儿又过于年幼,离不开各自母亲,虽有些公主在身边伺候,但仍觉得膝下空虚。
李世民和李玄霸长相精致,聪慧可爱,正好弥补萧皇后心里的空缺。
李玄霸确实是体弱。李世民虽然平时很活泼健康,但玩久了也会突然陷入疲惫虚弱。
正如窦夫人所说,双生子有些先天不足。
萧皇后打消了与他们联姻的打算,但对这兄弟二人更加怜爱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一点一点试探萧皇后的“底线”,现在在翔螭舟的地位仿若皇子。
李世民对李玄霸咬耳朵:“我还以为船是划的,怎么是人拉的?”
李玄霸:【整个龙舟船队需要八万多民夫拉动。光是皇帝的大龙舟就需要一千民夫才能拉得动。】
李世民眨了眨眼。
他看着岸边密密麻麻的民夫,脸上的兴奋之色淡去。
李世民戳了戳李玄霸,小声道:“阿玄,他们看上去好可怜。”
李玄霸看了二哥一眼,又环视翔螭舟上的其他人。
不只是他们看到了岸边的民夫。
所有的人看到岸边壮观的景象,都露出了骄傲自豪和得意的神色。
连宫女和太监也是如此。
“嗯。”李玄霸道,“二哥,风太大,我们进船舱吧。”
李世民点头:“好。”
他和萧皇后说了一声,牵着弟弟离开。
离开甲板之前,李世民又回头看了一眼。
民夫们已经拉动了纤绳,喊着号子使劲拉船。
有官员拿着鞭子狠狠抽打他们的背,让他们加快速度。
他们乘坐的船上,已经演奏起了歌舞。
前方皇帝乘坐的龙舟,还有战鼓声响起,似乎是在演奏激昂的战乐。
身后的船只也传来了欢笑声。还有僧尼道士高唱佛号道号,称颂大隋强盛。
李世民将视线回到正前方,牵着弟弟走进翔螭舟宫殿中属于兄弟二人的房间。
热闹没什么好看,不如陪弟弟睡午觉。
第18章 孩童不该想的事
=
“好吵啊。”李世民捂住耳朵。
“吵死了!”李玄霸抓狂地挠哥哥的胳膊。
跟随李世民和李玄霸来的两位乳母, 心疼地缝着布垫:“再忍忍,很快就缝好了。”
李玄霸挠完哥哥后,有气无力道:“不急, 小心些, 别扎着手。”
乳母笑道:“不会扎着手, 放心。”
李玄霸点点头,继续低头挠哥哥的胳膊。
抓狂啊。
李玄霸以为自己做了万全的准备,但他万万没料到, 龙舟上这群人的精力过分充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