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弄潮儿

重生之我是弄潮儿 第26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名校毕业,出国留学,新时代的高学历精英分子。
魏涛呢,技校毕业,你说是个中专文凭也没毛病,可你要说没文凭,在即将步入新世界第二个十年的前奏里,中专文凭几乎就等同于没文凭,任何单位的正式聘用条件里,大学专科已经是底了。
王星从小就是好环境长大,一路顺风顺水。
魏涛几年前还在街边练摊呢。
两人之间怎么看都不是同一类人,兴趣脾气喜好等等都应该不一样,实际也确实差不多,两人玩不到一起去,就算是坐下来喝酒聊天,也不如跟雷布斯那样顺畅有话聊。
他们俩,如果不谈正事,那基本上就是面面相觑或是尬聊,跟雷布斯还能聊一聊风月,跟他,不至于社死尬死,却完全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如果以社会标准来论定,人家王星是好人,魏涛是个渣男,他们俩怎么可能在婚姻观恋爱观上有共同语言呢?
王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可以理解魏涛的坚持是幸运或是性格使然,可要说他对魏涛有佩服,那是不可能的。
也因为如此,魏涛绝不会去指点对方做什么,充其量是听一下对方的豪言壮语,而他能做的,维系着我是一个金主的身份。
王星又有了新的创意,又想要创业了,他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给魏涛听,在情商方面,他可不就是个弟弟,魏涛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接受了这低情商的‘好意’,也认真听了对方的新想法。
最终,他秉承着自己的人设:“星哥,你就说,需要多少钱吧?”
换成别人,王星会尽最大努力去掩藏自己的不屑,但在魏涛身上,他不会如此,他甚至明明需要五百万,也只会说我要二百万三百万,如果自己的创业失败,坑到了这个朋友,他内心是会内疚的。
是的,王星将魏涛当成了朋友,尤其是当初卖掉校内网那阶段,对方一直在支持自己,并且几次说需要钱了他可以拿,不用担心赔钱的事情。最后是他和他的团队,看不到希望不想坑害股东,结果在卖掉校内网的时候,魏涛以我不卖来‘威胁’,跟他说,你会成功的,我详细你,你再坚持坚持。
那时候,那鼓励非常非常的暖人心,王星还反过来劝魏涛,放弃吧,我至少没让你赔钱,卖掉了还能少赚一点。
“我不卖,我相信你的眼光,你只是被外界的一切裹挟了,你如果坚持一定会成功,你不坚持,我帮你去坚持。”
在王星的眼中,就这样,魏涛没有跟着卖掉自己在校内网的持股,后来的峰回路转。在王星看来那就是魏涛应该得的,他有过羡慕和嫉妒,持续时间都不长,本身他也不是一个单纯为了钱去奋斗的人,看到有人能够代替自己坚守到校内网爆发出价值,内心反而很高兴。
这时候,他不能在留下来了,不能再去承受自己眼睁睁看着校内网获得大成功的结果,所以他走了,他想要新一轮的创业,没想到,第一个来支持的,除了身边的主创技术团队之外,依旧是这个曾经看不起的技校毕业年轻人。
魏涛在王星的面前,没有耍心眼,现在虽说是幼苗,未来可是参天大树,现在你能糊弄得了,人家以后回想起来,好关系也成恨了,没必要,我就是无条件的支持就好了。
具体投资之后获得的原始股东持股比例这种事,我不会谈,我也懒得谈,你给多少算多少。
他不谈,有人代替他谈。
关锦月存在的价值就突显出来了,作为管家婆,男人可以在外面大嘴一咧什么都大方,我可不行,论到花钱,必须丁是丁卯是卯,大事男人做主,他说投资,那几百万上千万,我不会否了男人,一定会拿,可这些钱究竟价值几何,那咱们得说道说道了。
人设这东西,慢慢经营。
用关锦月的话说,你这是给自己偷懒找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对于接下来这个项目,魏涛就是打算着赔钱去的,相信有这么两次合作,自己作为一个不管事不打扰最听话安稳的天使投资人,相信未来不管王星创业几次,想要拉投资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这个最好说话也相处起来最舒服的人。
“说我懒,我是真的懒,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己嘴里碎碎念了一句,魏涛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这样的自我认知:“我这是尊重那些大佬,没敢小瞧他们,更不可能拿他们的智商不当回事,对他们指手画脚,或是试图收他们做小弟这种事,断然不能做。”
……
“你打报告,我拿钱,不用给我看具体资料,有个框架就行,你附上自己的投资意见即可。”
关锦月要试水投行,魏涛支持,多少钱他不管,若不是有那么一点点希冀,说不定关锦月眼光毒辣,能够大浪淘沙,在万千新兴创业者公司里,投到未来价值不菲的成功公司。
若不是这样,他可能连投资资料的框架都不看,给你多少钱,自己玩去就好了。
他现在每天上网盯着的就一件事,币。
咱不去谋求利益最大化,赚了一万倍就行了,也不贪,别错过最开始一美元1300个币的时候就行,前面抢不到或是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少买点也可以,后面涨价了再买也可以。
外面谈的生意,几百万几千万,也没有多大,可实际上在魏涛心里,这些看似不大的生意,甚至在旁人眼中有可能打水漂的生意,未来货币的单位都是‘亿’来计算。
反倒是邵锐吴旭等一群人让他回到松江主持大局的‘大生意’,在他眼里才是小生意。
原始积累的过程结束了,不是不需要本乡本土做生意赚钱了,是没有那么迫切了,毕竟茅子的股票和之前做生意的收益,大部分还都在银行卡里趴着呢,现在他想要花钱,银行都不让,一群人劝他去贷款,哪有一个生意人做生意真金白银全从自己兜里往出掏的,那是傻。
刚下飞机,手机刚开机,一连串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全都是问他什么时候到家的。
祝喜春开车,也不自觉的速度稍微加了一些,不到一个小时,当他出现在天然居最大的包厢时,一推门进去,嚯,真真的吓了一跳,今天这是什么局?
所有合作过的人都来了,还有一些平时接触相处不错的人也来了,周森这个内心里实际不想与他有太多交集的人,也来了。
“这是出什么大事了?”心里魏涛实际不慌,真要是有翻天覆地的大事,曹海洋和包兮倩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自己,刚刚在路上,包兮倩发了一条信息过来:“好事,都等着你给拿主意呢。”
现在松江这些合作伙伴,对魏涛的眼光,那是一个服气,最近闹得多凶啊,又是‘校内网’又是‘多玩’,松江的事,我们吃不准,他来拿个主意,大家是服气的。
在包兮倩身边坐下,听到刘磊作为代表,介绍了一下情况,看着桌上那一张张满怀着期盼的脸,魏涛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有苦难言’。
他能说什么?怎么说都不行,真话得罪官方,假话把这帮人给圈里了。
松江生活舒适圈的建设,还没有定拍呢,相应的投资和开发已经展开,之前大家各自为战,眼馋别人先动了,你也找合作伙伴跟着动;现在是官方找到了他们,让他们做一些事,都有些吃不准了,毕竟投资额度都不小,几乎是他们体量的极限,心里拿不准,需要有一颗定心丸吃。
怎么办,找谁拿这颗定心丸?
魏涛心里是高兴的,觉得与有荣焉,这么多人,二十多家,哪怕其中只是一半觉得我魏涛眼光好愿意相信我的判断,都挺值得高兴的。
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舒适圈的发展计划最后是夭折了的,而整个松江别的不说,在房地产商业住宅这一块,未来十年的涨幅,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对标省城差距还是比较明显。
如果现在以对标省城一些区域的房价,来判定未来几年松江的房价,加入到这舒适圈的发展计划之中,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那在估量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都别说你最终不赔钱小赚,几年下来,光是银行贷款的利息就足以拖垮你,如果你再从私人手里拆借了一些,利息的数额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做项目赚钱了还赔钱的残酷。
这要是张口劝大家别做,那自己经营的官方关系,顷刻之间就会坍塌,他甚至想到了,今晚过后,用不了几天,保证会有官方的人找自己,让自己也加入到城市大建设的行列之中。
看了一眼身边的包兮倩,她说的好事,是她能得到消息,松江生活舒适圈立项了,接下来城市之间的快速轻轨项目上马了,任谁面对这样的确切消息,都不会怀疑整个项目的未来,偏偏,此刻拥有小道消息的包兮倩并不知道,她身边坐着的这位,是知道未来什么样子的。
第431章 我稳一手
“商业住宅小区项目,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做熟不做生,我这边,还是会在这方面投入。”
都是朋友,魏涛不可能不去告知大家投资需谨慎,却又不能说明,毕竟如今规划城市快速轻轨项目已经上马,沿着城市之间火车道,专门的轻轨线路已经进入到筹备拆迁。
这时候,就算魏涛说,大家不要对这个松江舒适生活圈有期盼,估摸着也没几个人会信,反而会质疑他的目的。更可怕是质疑官方,这个代价是有些大的,跟魏涛长远规划相悖,他也只能是有的放矢,模糊概念。
话很明确,我不多参与,商业住宅小区我可以开发,大面积小面积大项目小项目都可以,别的,都是我陌生领域,就不参与了。
如果你们是来看我的态度,那我就是这个态度,愿意参考一二的,拿这个参考,如果只是单纯想要从别人身上得到一个肯定的态度,那只能说我不会背这个锅。
邵锐、吴旭、周森、包明峰,四个人的经营触角都远远超出松江范畴,关于这个项目的小道消息,也都信心满满。只是商业住宅吗?如果真的打造这么一个生活舒适圈,有太多项目可以参与了。
赚钱的事情,谁会愿意落于人后呢?我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肯定打造这样一个两座城市之间的工作生活新模式,那提前进场势在必得也就成为了第一个目标。
有些关系,会让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和敏感度,超过生意场上合作伙伴的默契。
包兮倩在紫御华庭二期,留了一套房子,按照魏涛提供的装修思路装修好,安顺街一号她基本不会去,女人之间的领地意识也是很明显的。
洗了澡,穿着睡裙,梳妆台前给脸做养护,魏涛则‘大敞实开’的躺在那,完全一级状态。
包兮倩轻声说道:“你似乎对生活舒适圈这个项目,并没有很大的信心。”
魏涛起身,也去浴室简单冲了个澡,大浴巾擦拭着身体,走出来反问:“你们不都得到了消息吗?这个项目必定立项。”
“所以对于你的反应,我才觉得奇怪。”
“大城市,一个小时的上班路程很正常,我总觉得,在我们这边很难接受这样的模式,且就算城市轻轨不到一个小时到达,下了车子,两边的路程呢?更何况还没有真正的立项,只是一个意向,反正我不太看好,就算真的立项,我也只是做商业住宅,这样即便项目有变,对于我的投资我不会有太大影响。没有省城的人过来,松江本地人也要住房,我不会去抢夺什么黄金地段,也不会拿出想要打造松江最高档住宅的噱头。”
魏涛没有跟包兮倩说,你也去劝劝包明峰,不要玩得太大。
该说的会说,会不会做那是人家的事情,就算重资金砸进去,只要后期资金链别断,问题也不大。
包兮倩没说什么,她觉得魏涛说的有道理,但又没有必要的条件支持他说的话,现在所有人都对这个项目虎视眈眈,冒出来一个给大家泄气的,估摸着不会有人支持。包明峰是自己侄子能劝,可如今的包明峰可不代表他一个人的利益,光是背后站着的包家人,对于包兮倩这样一个女娃的建议,都不一定愿意听。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魏涛跟很多衙门口的人见了面,也参加了一些这样那样的碰头会,人多的时候他很低调,毕竟在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前提下,你不高调,本身就很低调。
那些跟他单独谈话的人,也是鼓励居多,希望他可以作为松江本土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做好带头作用,不要让那些外来户太过活跃,有什么需要的,随时开口,自家人肯定是有偏有向。
对此,魏涛都是哼哈唉是的答应,转过头不太当回事。
邵锐和吴旭等人,也明显看出了他的一些不上心,询问之后,得到的答案是一步一个脚印。
盛世江南的项目还没有结束,紫御华庭二期还有一点收尾的工作,开春了,今年的上半年他不打算让自己‘三开’。
那两位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聪明人之间有默契,反倒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不与魏涛单独接触的包明峰,找了过来。
“江边,靠近松江大桥的位置,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地标式的商业住宅小区,我还联系了一家连锁酒店,松江没有一家餐饮住宿真正意义上的高档酒店,我们来做一个标杆。地块小点,但打造一个高端高层住宅小区,管家式的管理模式,提供给业主丝毫不弱于大城市的居住体验……”
包明峰一看就是准备充足,侃侃而谈,显然这项目在他那里已经过了很多遍的筛子,肯定也找过一些人做过论证,满是信心后,可能是察觉到了一些投资压力,这才来找一个在松江他和他们觉得比较靠谱的人一起合作,共同承担风险。
魏涛看了看他,曾经那个故意满脸倨傲实则有内秀的年轻人,这两年被确立成为家族新生代的领军人物,自信心是越来越足了,只是这看待问题的方式,似乎还不如当初刚来松江的他。
“阿峰,你的那个项目怎么样了?”
包明峰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他问的是什么:“还行,目前远去配套开始兴建了,目前总销售接近六成。”
做这行的都知道,销售六成,对于总投资而言肯定已经实现了盈利,现在就是每卖出一套,赚一套的钱。
似乎是感觉到什么,包明峰又跟了一句:“当然比不了你的盛世江南,还没封顶呢,就售罄了。”
魏涛笑着摆摆手,拿出烟来扔过去一支,这样一个动作,给两人谈话有十几秒钟的缓冲时间,让说话的人和准备接收别人话语的人,都能够平复一下情绪,能够好好听别人说话。
“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的,我个人不建议刚开始步子迈得太大,你也知道,‘多玩’可能随时随地就开始b轮融资,我这里还要准备钱跟投。按照你说的这个,光是拿地的钱,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整个城市如此如火如荼的大建造,来自银行的贷款也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拿地的钱不能多数在后期以银行贷款的方式替代,我们后期的建设,必将受到影响,到时候需要投入的钱就太多了。”
包明峰点点头,不置可否,话已至此,他也不是需要劝别人跟自己一个节奏的人,对魏涛尽管因为小姑的事情很尴尬的慢慢远离,但在心里对于他还是认可的,也没有刚愎自用到我研究好的项目就是最棒的,对方说的话,他还是听了进去,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话给反驳掉。
“魏涛,这是个大时代,明年是奥运年,举国欢腾,全世界的目光都会集中在华夏,虽说我们这里只是东北小城,可这城市发展,并不会因此停下脚步。顺着东风扶摇三千里,我们都是乘风之人,你也不像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冒奉献这种事,在你这里,还算是什么问题吗?”
魏涛冲着他竖了竖大拇指:“我会认真考虑。”
话已至此,包明峰起身离开,他需要找寻第二个合伙人,同时将魏涛的话语以自己所拥有的信息条件和资本条件给否掉,告诉自己,他话里面那些担忧,在自己这里根本就不是问题。
魏涛也不能跟他解释,自己说的都是实话。
前段时间跟投校内网的a轮花了大笔钱,到今天还能维系两亿涛的名号,麾下生意带来的收益值非常的恐怖。也因为如此,让他对于这一次早晚会到来的融资,他是打算要尽可能多的维系自己利益,相较而言,现实当中他已经做出决定,如非必要,不打算再去进行大额度投资。
彩票站很赚钱,他自己有二十家,在这彩票最疯狂的几年时间里,一家店一个月能出大几万的收益。五百万的诱惑,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而言,十块八块的投资是常态,一大群专门每天蹲守在彩票站的‘职业玩家’,买彩票投入很多,别看是工薪阶层,时不时百八十的投入,这对于彩票站的经营者而言,他们多多中奖才好呢,才会买的更多,而中奖,并不耽误彩票站出售一张彩票的收益。
德信手机大卖场,如今已经不需要做任何宣传广告,只是保持着每年几个特殊节日的特殊活动,即可一直在松江占据着头把交椅的位置。关键也是没有什么人去竞争,既然你德信已经成为了最牛的那一个,手机这行当在松江市场已然饱和,实力不够的,进场也竞争不过;实力财力够的,也不会跑到手机这个行当来跟魏涛掰掰手腕子。每个月的固定收益,加上德信配件,加上德信电子,加上活动时,每个月平均能够提供接近二百万的收益,魏涛除了偶尔去巡视一圈,查一查员工是否有态度懈怠,基本上已经不必再去操心。
天然居也是一样,虽说花样繁多,但整体而言都算是固定收益,也就是魏涛在别的领域方方面面都在打点,也不会有人在这几个生意上,还会去他那里打秋风。
真正赚钱的,还是一直被大家忽略的果蔬超市,整合了宏福之后的鲜时光,如今不仅是在松江一家独大,覆盖周遭的县城乡镇,也是目前为止,魏涛唯一还在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拓展的项目,甚至比起做房地产也有过之。
第432章 基本盘
下面的县城乡镇,连锁店达到一定数量,总部负责调配车辆和货物,毕竟是松江下面的县城,最远配送区域不过大几十公里,午夜之前发车,凌晨到达,大家分货,时间充裕。
远途的大货车司机,入股鲜时光进货渠道,一车车的货物自己也掏钱入股,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多赚一点。
拥有着产地渠道、批发渠道和零售渠道的‘鲜时光’,任何一个环节有大的合作方出现想要多拿一些利益都没问题。只要你们愿意来,我们就可以合作,你能提供更多,就可以在我这里拿到更多的价值。
近途的车辆配送,魏涛先是花钱雇人雇车,长期合作,一旦数量不够时,他还会自己购车,雇佣老员工或是老员工家里的亲属来开车来充当搬运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