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死的那一年

贵妃死的那一年 第8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楚明玥颇有些不自在, 那种被陌生人轻薄的感觉又来了,她侧脸避之,正要开口,就听低沉的嗓音附在她耳畔说着:“我服侍阿玥去风吟池泡泉可好。”
桃色粉面腾起一阵热浪,这含凉殿外的水车大抵是要换新了。楚明玥向后躲开,下意识往窗外水幕看过去。
含凉殿曾是她夏日最喜欢呆着的地方,其次就是含凉殿后边的风吟池,池子里引过去的山泉水,池汤是露天而建,四周被两人高的假山石围着,再无其他遮挡。
曾经,她常清退宫人,泡在汤池里一呆就是半个时辰,也曾披一袭辍着铃铛的红绡纱小指勾他腰间的白玉带邀他同往,次次被他拒绝。
思及此,楚明玥心底那点羞涩登时烟消云散,冷眼推他,起身往殿外走。
宣珩允看她神色不对,知她是想起了过往,心下一凛,当即不敢再胡来,赶紧追上认错,“阿玥莫闹,往后你不高兴的事我一句不提。”
“陛下的往后与我有何干系。”楚明玥驻足回望,自觉说得严厉,可话出口,怎么听怎么像是在怄气。
她才不是欲擒故纵,仅仅是方才突然清醒,不应该与此人不清不楚得胡来,和离了就是和离了。
宣珩允两手扶着她双肩停在楚明玥面前,压低眉目沉沉注视着她的眼睛眯眼笑,“可我偏要和阿玥有关系。”
桃花眸里装着一潭醉人的沉酿,星眸闪动间,最会蛊惑人心,楚明玥强迫自己切断与那双眸子胶着在一起的目光,再次抬手去推他的手臂。
手送出去,被他顺势握在掌心,倒像是故意投怀送抱一般,楚明玥气得咬着贝齿抽回手,这人怎么成这样了呢,瞧着怎就不像病好了呢?
难道,本来的面目就该如此?
“宣珩允,这才是你?”楚明玥复又对上那双眸子,带着不解和审视。
“不,”宣珩允收回手臂,转身坐到那张扶手椅里,姿态矜雅得斟茶,神态已然恢复俊儒清贵之气,“不是宣珩允,是宣九,阿玥又叫错了。”
斟好茶,他拉楚明玥在对面坐下,把降暑凉茶推到她面前,肃声低喃道:“阿玥不喜我胡闹,那就不闹了,快喝杯凉茶,莫染上暑气。”
茶香扑面,喉咙里就真得似烧着了一般,夏日里策马赶路,是真的难受。
楚明玥两手端起茶盏,低头慢啜,两根似葱玉的食指微微翘着,甲盖上朱红蔻丹掉一半,却丝毫不败其风华,那两抹不规则的红晃在宣珩允的视线里,漫不经心挠得他骨髓里都是痒的。
茶案临圆窗摆放,二人相对而坐,窗上青色竹帘落下一半,挡尽屋外刺辣的日光,屋檐上落下的水幕“哗啦啦”落入水渠,又被吱呀呀转动的水车再一次送上琉璃檐。
夏日里听窗外的动静,美好得就似丝竹乐声。
这样安宁的时刻,宣珩允许久没有感受过了。或者说,曾经,他从未有一刻像此时这般安宁。
耳畔再无呼啸风吼,脑海里云卷云舒茫茫无边际,再无多余的声音,再无汹涌潮汐。
曾经的他,当真是个傻子。宣珩允眉目溢笑装着对面的明眸娇容,只遗憾曾经浪费那么多时光。
楚明玥放下茶盏,抬眼撞上那双蕴着春华的眸,心跳猛的乱了两下。自他从大邺府的暗室里出来,自己这是怎么了。
好在宣珩允未察出她眸底闪过的莫名情绪,又为她蓄满一杯茶水,道:“正好你过来,沈府那边我已命人搜查过,所有证据皆在书房,对于沈从言,我想交给你处置。”
楚明玥的视线移向他清致的下颌线,未多思索,“听闻陛下已寻回真正的沈伯父遗子,自然是要为沈家子恢复身份,至于他,古纥王族欺我宛朝,蒙蔽父亲,这笔帐自是要和古纥算的。”
“至于父亲,陛下无需顾忌,父亲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若他还活着,绝不会为未识清人顾忌颜面而替那人掩盖恶行。”
“那人之罪,陛下须按宛朝律法严惩,以儆诸藩。”
她的声音似山岚风轻,字字句句不涉半分私心,所说皆为朝廷考虑、为沈家子考虑,这,是楚家女儿,是奉化帝倾尽皇权成就的昭阳郡主。
宣珩允望着女子,若她生是男儿,先帝何必要从他们这些皇子里选传袭人呢。
“他的遗体,我让人暂放冰棺,你可要一见?”宣珩允问。
楚明玥黛峰轻挑,“不见,他既不是沈伯父之子,往日种种皆随云烟去,他的死,是咎由自取,我不会愧疚,亦不欠他。”
宣珩允暗自松了掌心手指,皇袍之下绷紧的身体倏尔放松,她没有遗憾,那便好,他惟怕此事累她心神。
他倒是忘了,昭阳郡主惯不拖泥带水,比如要和他和离。宣珩允垂眸浅笑。
孙太医应召而来,崔旺引人入殿。
楚明玥骤一见孙太医,忽而愕然,后才记起是她要传太医为宣珩允诊病的。
孙太医步入殿中,抬头看见楚明玥端坐在案,一时恍惚竟不知该唤娘娘还是郡主,“娘娘”二字已出口一半,又陡然来了个急转弯。
楚明玥不在意,抬手请他为陛下诊个平安脉。
孙太医称诺,眼皮抬了抬,见陛下已递出瘦窄的腕骨,从始至终未发一眼,只含笑温柔注视着楚明玥。
孙太医上手探脉,白须静而不动,可他的心里又打起了鼓,一直寻思方才唤郡主究竟有没有唤错,这一纠结,额上横纹渐深。
楚明玥一瞧,心里登时揪紧,“如何?”
不知不觉间声音带上厉色,孙太医凛然声寒,慌张回话:“陛下体内瘴毒虽解,但身子仍亏虚的厉害,补气的参汤还要继续服。”
“亏虚?!”
孙太医正要解释,宣珩允冷目扫过去,他惶恐闭嘴。
“不过是缺了气血,喝几碗汤就回来了。”宣珩允开口。
楚明玥半信半疑,然她也知道,孙太医大抵不敢再开口,她只好肃声道:“孙太医可敢保证,陛下无性命之忧。”
孙太医连连点头应声:“陛下的身子绝无大碍。”荣嘉贵妃娘娘的凤仪,他是有些怕的。
孙太医退出殿,楚明玥错着牙对宣珩允道:“既然如此,我这就回府了。”
他的身子如何会亏虚,聪慧如她,怎会猜不到。她的愠气来得莫名其妙,她自己也不知是为何,就是有压不住的邪火,自听到亏虚二字那刻,燎燎而起。
楚明玥拂袖而起,被宣珩允拉住衣袖,他就那么坐着,仰面看她,“阿玥没有别的事要与我说吗。”
那双桃花眸明亮似星,带着耀眼的期盼。
楚明玥蹙眉一想,还真有件事。
“陛下的张首领打算何时娶妻?”楚明玥问。
岂料宣珩允眸光一沉,冷声道:“他不是我的,阿玥才是,不,我是阿玥的。”
楚明玥:……
这人怎么时而就犯病呢。
“你若舍得丹秋离府,我明日就给他们赐婚。”
楚明玥半笑垂眸视他,原来一国皇帝,私下也会偷瞟属下会了哪家姑娘,“那我先替丹秋谢过陛下。”
楚明玥屈膝欠身,行过礼就欲走,衣袖却仍被人拽着不松。
“没旁得事了?”宣珩允的声音明显失落。
楚明玥转眸思索,“无事,陛下有事不妨直说。”话落,她静静等着。
“我入赘楚家做夫婿一事,阿玥可想好?”
楚明玥只觉脑子一懵,她何时说过要考虑此事?“陛下就莫要说胡话了,从无皇帝做上门女婿这一说,往大了说,岂不是楚家占你宣家江山。”
她只当上门夫婿一说是宣珩允磨她故意为之,如今她是真的再做不到清清白白只当他是君王,如此,这人目的也该达到了,怎得还提。
宣珩允抬眼望着她,敛去脸上笑意,无比认真地正色道:“能得阿玥,天下作聘又如何。”
第90章 90、90
是夜, 一轮圆月洒下霜华,星河陡黯。
楚明玥披一袭雪色裙裳,侧卧在一张青石上, 她的头发尚带水汽, 显然刚从湢室洗浴出来。
面前的池塘里,荷花早已尽数盛放, 如盖荷叶时而在夜风里颤动, 是叶上睡蛙蹬腿跳入池中。
花小六背靠青石坐在池岸, 双脚拍打在池面。
她们一人一壶从冰窖拿出的杨梅酒,就着酒壶畅饮。一旁的花枝上挂着两盏琉璃灯,灯里燃着驱蚊的香料。
这一切都美得似一幅夏夜仕女图。
然花小六仰颌灌一口酒, 往青石扫过,“你就准备躲在这府里一直不出去?”
青石上女子一手拎着酒壶, 两颊在柔黄的灯光下晕出团粉, 凤眸里星辉不受控制肆意涌动。
花小六嗤她酒量这么多年没长进。
楚明玥半阖眼帘轻轻摇头,“我还未想明白。”
自那日从宫里回到定远侯府,她已经八日未出府们,一想到宣珩允漫不经心又认真地说出“天下作聘又如何”, 她就感到茫然无措。
万幸近日古纥、备厥使团送来降书, 朝廷那边较忙, 宣珩允未过来侯府。
她根本无法理清自己乱如麻的思绪,她看不清自己的心了,她承认自己还担心他,还挂念他的安危, 可二人之间数次相处的陌生感, 又让她迟疑。
空气里弥漫着酒香, 花小六又咽下一口酒, 仰望着星辰悠声道:“要我说啊,想不清楚的全当不合心意处理,你十三岁那年逮着机会就往冷宫跑,可是未有不清楚,太极殿请嫁,你何曾犹豫过。”
忽然她眼睛一眨扭头对着楚明玥,笑得诡异,“你呀,就是没和旁得男子试过,总栓在那一棵树上,没见识过森林和大海。”
楚明玥白她一眼,“我怎么试,我自幼只与先帝诸多皇子、相府家公子相识,我若是心悦这些个里头的谁,怎会只挑出他一个。”
花小六叹一口气,无招。
虫鸣蛙唱,二人听了一会儿,花小六忽然换了个姿势侧坐,双脚离开池塘时哗啦啦带起一串水珠,她凑到楚明玥耳畔,坏笑着说话。被楚明玥推着肩膀让她走远点。
“说得什么诨话,怎得和十九叔一样的不正经。”
“咦,十九王爷好像在王府里,他不是最疼你吗,怎得一次都没过来。”花小六一只手掌撑地,重新把脚放回池水。
“大抵是没脸见我。”楚明玥不甚在意,“无妨,十九叔脸皮厚,他在王府里呆不住的,我若主动过去,反倒让他没面子。”
花小六甚是认同,连连点头。
她回到侯府,自是追着楚明玥把被掳走之后的所有事情都问了个事无巨细,当然也就知晓了沈从言的事。
但关于沈从言,她却不敢过多追问,饶是再明事理的人,谁的心又真的能做成毫不偏颇的秤呢,昭阳郡主做了于家国大义上对的事情,于私情上,她曾真情实意唤过那人大哥。
哪怕最是骄纵的年纪,她在敬爱的大哥面前亦是乖顺的。
如今,坏人死了,可她楚明玥心里骤然空出一个角落,这个位置不是哪一个名字或人的,而是她的兄长,这个“兄长”是一个轮廓,一个象征,是她于世上的亲人,而不是那个劫持她伤害她的人。
空气一时有些死寂。
花小六心思一动,四下张望一圈压低声音道:“柳姐姐不还找回一如意小郎君呢,眼下天色正好,不如我带你去西街的烟花巷开开眼。”
“那里的小郎君啊,说话个个好听,没准儿你一见那些个俊俏的,就想明白了呢。”花小六越说越兴奋,眉梢在月下飞舞。
“不去不去。”楚明玥心底刚升起的消沉情绪被花小六一拳打散,她饮尽酒壶里最后一口酒,从青石上起身,被半夏春儿扶着摇摇晃晃往寝房走。
虽然如此,但昭阳郡主和俊朗小郎君的缘分还是来了。
自古纥、北厥两国派王族衰使团来宛议和已有数日,两方议和条约终于谈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