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靖明 第2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但她所剩下的唯一孙子,如今却要登基称帝了。
这种奇妙的命运,还有老太妃的真情流露,一时让未央宫中其他的太监宫女们都感慨不已,又或者带着别的目的跟着哭起来。
朱厚熜在未央宫多停留了一些时间,才在邵太妃的催促下离开了这里。
“去吧,今天是你的大日子,有空了再来看祖母。现在好了,祖母吃的、穿的全都不愁,还能见到我的孙儿。”
邵太妃明明看不见,但现在终于幸福无比地笑起来。
朱厚熜离开了未央宫,心里不太平静。
说现在吃的穿的全不愁,只怕之前有过愁的时候。
未央宫的情况看起来比清宁宫好不少,但那大概是因为之前就有朱厚照的后妃居住,一直有人维护的原因。
现在除了朱厚熜从安陆带过来的宫女太监,张太后那边也派了些人过来。
若不是他入主这宫城,邵太妃不可能有这种待遇。
尽管现在这份待遇很古怪,透露着计较与试探的小心思。
只有这一趟后宫见了三个人,穿行在这宫墙之间,见到了此刻真切生活于此的人,她们的生活才在眼前鲜活起来。
未央宫两个月前住的又是谁,现在又被赶去哪了呢?
“章奏,回头你先到未央宫中伺候。”朱厚熜开了口。
“奴婢遵旨。”章奏一点都没有不满的意思,尽管会因此先远离宫中那些显要的职位。
说是去未央宫里,但实质就是伺候皇帝真正的亲人。
他明白王妃……不,太后一定会很快就到宫里来。太妃和太后,怎么可能一直住在这未央宫?
朱厚熜望了望不远处的仁寿宫门口,一边向奉天殿走去一边详细问起各个宫阁的名称。
这一问之下,再抬头望向不远处华盖殿之前的奉天殿,它显然比自己记忆中的太和殿还要大得多。
原来此时的紫禁城,与后世自己所游览的故宫有不小的区别。
根本还没什么慈宁宫,乾清宫两侧既没有俩处配殿,鼎鼎大名的养心殿也还毫无踪影。
御花园里还有个不小的钦安殿,是供奉真武大帝的所在。
从入城开始,他这段时间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跑来跑去。
一到奉天殿,朱厚熜还在注视着这宽近百米、殿中需三四人合抱的巨大柱子,等在那的张佐就迎了上来:“陛下,阁老们把登基诏书改好送来了。”
朱厚熜拿着诏书,打开之后走往御座认真地看了下去。
御座被六根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包围着,殿顶的中央藻井处雕金蟠龙口中的宝珠正对着御座,仙鹤、炉鼎和雕龙屏风环绕着金漆雕龙宝座。
看完一遍之后,他的嘴角露出笑容:“不愧是学问精深的大学士们。”
仓促之间,也难为他们迅速改了一版出来。既要满足朱厚熜的意思,还得顾及登基诏书的严肃性。
魏彬跪在御座下真心真意地说道:“奴婢叩谢陛下圣意垂怜。”
朱厚熜淡淡地看了一眼他:“朕也不是全为了你们,况且该改的,朕可没有让他们删去了。你们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将功补过吧,外臣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
“陛下圣明,奴婢明白……”魏彬站了起来心中叹气。
连杨廷和他们都节节败退,魏彬等人已经不敢再多奢望了,保住条小命就好。
今天行殿之中陛下势如破竹,不仅张太后已经领教了他的手段,魏彬他们同样知道没了自己三人游刃有余的空间。
张太后不是他的对手,那宫中哪里需要他们这些老人?至于和外臣们对垒,新君必定还是用新人的。
“用印,开始吧。”
朱厚熜坐到了宝座上,目光遥遥望向殿内外已经站好的仪仗与百官。
鸿胪寺请颁登基诏书。
翰林院掌院捧诏交给礼部官员。
锦衣卫指挥使在午门接过了诏书,隆重地放置在了云舆中。
登基诏书缓缓到达承天门,交给了负责宣读诏书的礼官。
报时鼓再次响起,专门选出来的大嗓门礼官放声朗诵。
“登极仪,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皇天之眷命,赖列圣之洪休……”
“……其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承天门外跪着的百官都在静静听着随后一条条被念出来的条款。
懂的都懂,这次的登基诏书,似乎不太一样!
正德皇帝登基时,诏书中43条新政里,13条是赦免宽宥,23条是厘清权贵扰民、节用,7条是举荐人才、开放言路等。
这次的诏书却是数大类,若干小政令,有许多的用词也很古怪,而且没有将施行哪些条例说分明。
看似新政所涉之广前所未有,却又不甚明了,这分明是尚未议定的表现。
阁老们怎会拟这样的诏书?还是说,天子另有想法?
不论他们怎么想,登基大典精密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下去着。
等到礼毕,大明的第十一位天子终于正式登上了皇位。
第33章 杨廷和安敢如此?
太阳渐渐落山,朱厚熜已经换上了常服。
“陛下,是不是现在传膳?”
在朱厚熜的命令下,黄锦已经升任了御用太监,而且留在朱厚熜身边。
朱厚熜并不饿,摇了摇头说道:“先在宫里跑几圈。让高忠去未央宫,等会先去把太妃用暖轿请到仁寿宫,告诉太后稍后一家人吃个饭。”
高忠是之前的乾清宫掌事太监,朱厚熜先留下了他。
黄锦脸色古怪:“陛下,到了宫里……还跑?”
“跑啊。”朱厚熜瞥了他一眼,“早晚都跑,这一路都没好好动弹。今天多走了几步,正好把过去的功课补上。”
一会之后,黄锦就只能带着那些抬着步辇、提着备用器物的人跟在了朱厚熜身后,一直小步地跑着。
朱厚熜啼笑皆非:“他们跟着干什么?”
“……陛下,奴婢可不敢坏了规矩。您是万金之躯……”
朱厚熜是想补一补日常锻炼的功课,现在看那么多人都得跟着他一路小跑,他只能挥了挥手:“让他们回去候着,你跟朕一起就行了,锻炼一下没坏处。”
黄锦也是哭笑不得:“奴婢穿成这样……”
“去换。”
其他小太监留在了原地,就看皇帝在那里先奇奇怪怪地动起来,像是练着什么拳法。
朱厚熜热身完毕,黄锦已经换了轻便一点的常服出来。
“走。”
朱厚熜顿时挺起胸膛,开始了慢跑。
围绕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的是一个宽阔的长方形道路,朱厚熜跑完了第一圈就估计出来了:差不多八百米左右。
到了医疗技术落后的明代,为了小命考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锻炼形成一种习惯。
抵抗力强了,些许小毛病就更容易扛下去,不至于用性命来给这个时代的医生喂各种各样的草药。
他一路上跑得心无旁骛,反正皇宫是他家。
朱厚熜甚至一边跑一边琢磨着第一版登基诏书中的那么多条新政,顺便也琢磨着关于张太后给邵太妃安排住在未央宫这个小把戏。
但他这个行为在各处门边和特定位置值守的太监们眼中,那可真是开了眼了。
陛下莫不是……有点什么问题?
黄锦很快就气喘吁吁,跟在后面说道:“陛……陛下……仁寿宫那边……还候着呢……”
他开始想念陆炳了,这种活,他黄锦这个胖太监哪里合适?
“再跑一圈。”
朱厚熜想着怎么也跑个一千五百米。
慈宁宫那边,张太后听到袁金生禀报之后惊讶许久不曾缓过来:“皇帝……在宫里跑?”
袁金生点着头表情古怪:“从月华门到龙德门,绕过坤宁宫到景和门、日精门,又过乾清门,已经跑了一整圈了。现在,还在跑,看上去又要跑第二圈。”
“……这是做什么?”
“奴婢问过安陆来的张佐了,他说陛下在王府时就每天这样做,除非天气不宜。”袁金生补充道,“说是锻炼身体,这样……不易被风邪倾体。”
“真是……”张太后一时不知如何评价,但又不免想起自己那个曾经也精力旺盛的儿子。
她摇了摇头就问:“太妃那边有人伺候着吧?”
“太后放心。”
张太后眉头微蹙。
虽说邵太妃眼睛不能用了,但未央宫与仁寿宫如此之近,犯得着用轿子抬过来吗?
那孩子看来是有些不满了,这让张太后心里有些忐忑又烦躁。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没个母亲的名分!
她想了想就说道:“你让他们先备好热水,再去乾清宫把陛下常服取一套来。另外……”
她顿了顿,眼神微有变化之后就说:“等下让丹儿侍奉陛下沐浴更衣。”
可惜朱厚熜让她失望了,跑完是先回了乾清宫稍微擦了擦,然后再快步到了慈宁宫中。
“太后,午后可安好?”他先向张太后问了好,又循着邵太妃的目光坐过去,“祖母,孙儿在这里。”
宫中的太监多年来早已锻炼得极懂得察言观色及干练,朱厚熜坐下时,最后一碟菜肴就摆上了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