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出笼记 第48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一批又一批有机物在海底中快速生成登陆物种,虽然和去年生物潮有所不同。从甲壳类,变异成了章鱼,又从章鱼变成“工”形脊椎了(方便成为车子底盘),但是这有用吗?当一切疯狂演化都毫无突破后,注定是回归成最初姿势挨打,也就竖起最后的中指。
……
与此同时,在大员岛,花莲港上。四面环山的港口盆地中,环岛火车驶入了要塞阵地上。两百四十位卫铿从火车上下车,穿戴盔甲后,进入了工地,替换60位卫铿。
打开仓库后,将冬眠的战猫从蛋壳粘液中唤醒。刚刚唤醒的战猫,就如同初生的小猫一样,手脚不灵活,需要进行大量辅助训练。港口内一些摆在沙池上的水泥平台上,已经有不少战猫在讯号塔命令下训练了,扑击,打滚规避缠绕,钻火圈……
现在讯号塔设备,能够让人类训练员,同时训练上千只战猫!毕竟碳基频段语言比声音吹号指令,传达信息量要大得多,而奖励也不需要小鱼干,直接发送一道“硫磺酸、维生素a”频段即可。用黄道长的话来说,这是给予“灵力”奖励。
卫铿的集群有条不紊地在准备着战斗,亦或是说,是在准备新一年的海洋丰收日。
在不远处的高山上,一个个碳基放射塔放低了放射面。
这些直径是二十米,宛如大型雷达面的结构,在一个月前还是正对着大海的,但是现在全部收了起来。
而在这些大型雷达塔楼周围,丛林是非常茂盛。当今的大员岛上,卫老爷已经取得了全面生态界控制。
并且这里的生态节点,也就是那些在根茎和树干中囤积了大量蛋白质的翠绿大树们,在这些年的硫铁玄武不断入侵恭送大量蛋白质的情况下,一个个都有着极为茂密的生命辐射场。供养了大量标准的生物。
这些大萝卜的子嗣们,一直是跟着卫铿,此时枝繁叶茂!原本只是南亜陆地上区域种的它们,现在已经开始折腾起硫铁玄武这个使徒了。
关于到底是怎么演变成这样的。由于最初两年送下来的有机物大礼包,养肥了大员岛上这些生物群落,硫铁玄武开始如同赌徒一样增加潮流冲击,就逐渐陷进去。
而在那段时间内,卫铿也摸清楚了硫铁玄武族群的生命代谢物质。开始树立碳基放射塔,对海洋发送“陆地有机物营养频段”。
那些早些年“认卫为主”的植物生命群落,也趋同于碳基发射塔,已经针对性地对海洋进化出了多种特殊的有机物频段。
于是乎整个大员岛变得骚气十足,开始用对海洋来说珍惜的有机物频段,勾引着海洋群落。
当今哪怕是隔着上千公里,大员岛上诱人的有机物香味依然能让海洋生物难以自禁。
硫铁玄武每次登陆后,卫铿有意识挑选了一些生命物种,放回海中,也帮助硫铁玄武进行了基因选择。
这使得硫铁玄武族群也越来越垂涎于大员岛现在的“有机物频段”。
每当大员岛屿上收紧了“有机频段”,硫铁玄武就不得不派遣大量群落登陆大员岛屿,索要这种“有机频段”。
尽管使徒是有意识的,但这不是意识所能决定,而是生理上被控制住了。
【这就好比:人类一旦对某种原本需求量不大的化学物质,开始欲仙欲死的时候的,那么就是上瘾了!对这个有成瘾性后,就没有什么智商了。卫铿是在给:硫铁玄武群落下药了。】
大员岛山脉上,五公里一座的对海碳基发射塔,以及各个节点植物到底是,在放射什么有机物频段呢?
例如:维生素c。
这玩意是水溶性特别强的有机物,在海洋中生产者是各种浮游生物。这些浮游生物不像陆地生产者结构复杂,没有复杂的渗透压,积累维生素含量很少。而陆地上大型植物,在果实中能大量聚集这种酸性水溶物。
海洋的生态链又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消费者过程。也基本上不产生还原性的维生素c。
碳基放射塔放射的不仅仅是维生素,还有很多更加复杂独特的陆基有机物。
这些营养物质也都是人类生理的常态物种是,毕竟卫铿不会让自己人嗑药成瘾。
这也可怜了硫铁玄武了,作为一个从没有登陆过的海洋群落,却有了陆地生命物质的需求。
这头大洋中飘荡了五十载的岛屿形海怪,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把天殛龙挤兑出了整个大洋,原本想要雄心勃勃地堵住陆地江河的入海口,却一头栽倒到坑中。
第32章 最后的疯狂
从155年开始,大员岛就是一面坚固的盾牌。
这股盾牌牢牢地防御了太泙洋方面的第三方群落的冲击。同时牵制住了本土群落的大部分力量。
大员岛上,年年在陆地上对抗硫铁玄武,结果就仅仅是岛屿上的群落越来越有所发展,但这实际上是冰山一角。
163年的时候,除了大员岛上,连带着整个东海大陆架上群落都变天了。
155年,原本还只是在闽琉海峡之间与人道同频,代号为“太阳珊瑚”的生物节点。
163年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扩展到了整个东海大陆架。连带着是代号“海皇牙”“暴鲤龙”“毒刺水母”“海刺龙”在内的多个标准种的兴盛。
这个海上的翻天覆地,刚好是与陆地上的黄淮平原大进军是对应的。
所以说硫铁玄武现在是被卫铿戕害,陷于成瘾无法自拔,而天殛龙则是被彻底地赶尽杀绝。
传统的江豚群落,在上游遭遇暴鲤龙的重创,逃离原来的栖息地朝着下游,结果在出海口又遇到了一批试图朝着淡水开拓生态的毒刺水母。
……
毒刺水母,仅仅是借用宝可梦的名字。
实质性的外貌却如同一大片白色的蜘蛛网。其实,其神经布局和章鱼类似。展开数百米的蜘蛛网触手,每一个触手上都带着孢刺。捕猎伴随着触手被扯断的风险,但是只要捕获的猎物大于触手断裂损失的有机物,那就不亏。并且断裂的触手,有百分之三十的几率长成新的个体。
卫铿编撰的标准种图鉴中是这么记录的:毒刺水母活体虽然危险,但是肉质鲜美,用捞网捕捉,具体做法是剥去外面的薄膜,取其触手,然后用浓盐水清洗后,透明质用海蜇的做法进行凉拌,不透明的部分用鱿鱼卷的方法煎烧。
……
回到当下的生态战争中。
由于江河出海口,被契合人道频段的标准种堵得死死,在黄淮长三流域的天殛龙群落是左右为难。
7月23日,在长江上的庆城段,大量白色链条在江水中翻滚,宛如大马哈鱼洄流一样的壮观。这些群落在这里徘徊了数个小时后发生了相互吞噬。
建邺在这里的检测者们,发现江水中的基因变动产生的混乱辐射,甚至超过七十年前渝城在冲击云梦泽时的混乱。
群落们在江水中演绎如此疯狂之举,是因为它们已经感觉到末日即将到来。
在更上游,统伐区控制的大片流域中,碳基广播塔进行了微调,将几个频段集中在了长江主干道上,这使得整个江水流域的暴鲤龙等标准种纷纷开始聚集。
统伐区更是调动几十条船,运载碳基放射塔,给了这些野外标准种,尽心投喂。
江面上统伐区技术人员穿着殖装装甲,在船上操作着机械。这些机械臂是从挖掘机上拆下来的,机械臂上是水管,而水管的末端是一个大针头。针头挤压,将一条条的食物,投喂给江中张嘴的暴鲤龙们。
这场面并不雅观,尤其是那手臂粗针管掉落一条条挤压成长条的食物,这看起来很治便秘。
两个小时后,在江水上的殖装人员投喂结束,扭动了船上的旋钮,调整了频段,聚集在船边的暴鲤龙纷纷摇着尾巴离开了。这些体长六米到十二米左右的青黑色鲤科生物,从水面消失、没入江水中的样子,真的让人有些水怪恐惧症。
喂完了暴鲤龙,船来到了岸边。而一大批大水獭聚集过来,也在等待投喂。
暴鲤龙是深水区的猎手,而这些水獭们则是负责在湿地区捕杀的队伍了。
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但另一方面,突然给足了饱餐,就是要用兵一时了。
统伐区安排好四处江面上追逐频段而来的标准兽,是要对长江下游的那些不契合人道频段,率属于天殛龙的坏种们绝户了。
这就是统伐区东南各个纵队下达的“顺流而下”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
而就在统伐力量磨刀霍霍。天殛龙群落内那个“意识”此时手中特殊筹码还是在被牵制着。
以天殛龙的智慧,一直是试图影响人类的。要不是卫铿举起了统伐大旗,建邺这类失去目标、逐利而动的人类势力,还真的挡不住使徒对其发动“鬼迷心窍”,但现在建邺被统伐力量影响得更甚。
6月以来,建邺就将天殛龙号调动到了东海之滨。
此时这艘大船正在孤零零地在海上漂泊,没有和统伐区的战略对碰。
如此调度。
是建邺城上层对眼下的变局的摆烂。
就如同甲午时期,李鸿章自觉自己淮军打不过了,也感觉到了朝堂上对自己的猜忌太过。
索性也就将自己麾下能代表朝廷面子的北洋水师封在港口中摆烂。
李狐狸算盘是这样的:一方面是避免碰撞,收敛锋芒。另一方面也是给朝廷的那帮守旧派们摆烂,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扯后腿,东亜第一海军也保不住朝廷颜面。但最后北洋水师真的被歼灭,也是超出了他的预期,从摆烂变成了真糊裱。
现如今建邺眼里,天殛龙号与李中堂的北洋水师一样,也都只是筹码而已。
7月25号,秋孟非在船舷彼岸看着这片风平浪静的海洋,此时他的目光中是恐慌,绝望,厌恶。
这么说吧,现在这片在统伐区人类眼里平静美好得,如同童话中纯蓝的海洋,在秋孟非眼里就是游动着毒蛇的死水。
整个天殛龙号,是这片死水中唯一让秋孟非可以落脚的地方。
秋孟非离开了船舷,打开了心灵共享频道,对着自己队员说道:“再次朝着建邺发送申请,我们要求返回江面。”
五分钟后,在舰桥通讯室内的船员,手掌上三个肉孔中,收回了机械键盘上的肉质触手。
他对秋孟非说道:“队长,宋恒让我们继续在外海待命。”
在一阵永远不可以被耳朵听到的“震颤”扫过了整个船体后。
秋孟非遏制住了自己面部肌肉中异常的变化,说道:“再次发送信息,船体遭遇了统伐区的恶性基因辐射攻击,必须北上。”
又过了十分钟。建邺终于传来了回应:“进入长江在江阴要塞上待命。”
……
建邺城中,宋恒走到了中心xxx号实验室中,他和魏仁璐站在了一起,在湛蓝的玻璃实验舱前。
宋恒:“第一代个体看来已经不能用了。”
此时,同样在培养仓中异变的魏仁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销毁吧。”
宋恒:“第二代技术,替代工作必须进行。”
魏仁璐瞅了瞅这位建邺城主:“既然是你的决定,那么就这样吧。”他扭开了自己拐杖盖子,拿出了里面的储存器密匙。
第33章 再换天日
潘多拉历史163年10月,经过统伐区的东部战场上各地军民们四个月的鏖战,大地上的蛮荒,如同热汤融雪。
人类已经大幅度扫荡了陆地上所有天殛龙基因体系的生物。天殛龙残存群落节点,仍然盘踞在各大水系中顽抗。
十月上旬,华东地区,淮河、黄河以及长江三条主要水系上,上游统伐军上千条战船预备从西向东,而陆地上各个部门也约定好了由北向南。大量的碳基广播塔,以及有机生化炉等战地设备都预备装船。
至于在陆地上,汉中决策层为了防止有的人违背历史潮流,也将三个坦克旅团调到了皖中部,这二百三十四辆“六二式”(二十吨的轻坦),三百四十五架“五九式”半人马机甲,在建邺北岸构成了庞大装甲集群。华东大地上再一次卷起了燃油的烟气。
统伐区的东部工程队分别恢复了,芜、庆、铜崚三地的跨江桥梁,重地面装甲部队足以顺着这三个地区南渡。
对于南方的诸多城邦来说,这样空军掩护,火力绝对优势的装甲洪流,绝不是过往一百年来什么巨兽狂潮可以相比。哪怕是以大破灭前的标准,统伐军在南方的投入力量也可以称得上是“正规机械师”级,千吨当量核武器,都无法损毁掉三分之一。
当履带和钢蹄在大江南北扬炮射蛟时,建邺集团在紫峰大厦内进行了紧张的讨论,各个派系这时候都冒出来,开始献计献策。
只是他们享受太久了,也脱离实际太久了。这些年来,自觉家底子雄厚,一直无所顾忌败坏建邺的战略力量不自知,所以提出的献计献策都是愚蠢的。
有建议“调动下游训练师进入组成联合军”的,也有建议启动“禁忌生物反应堆,释放里面生化蠕虫,形成人造泄露,来污染长江水,遏制统伐区南下”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