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出笼记 第21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化工——是所有工业基础落后国家容易忽略的短板。就例如苏俄,材料学上点出了钛合金的生产和加工,但是作为产油国,却没有独立的精炼工艺水平,实在是悲催的很。
在潘多拉位面,尽管已经开发出了生物电站、藻类加工为工业油的各种奇葩生物技术,但是卫铿还是在统伐区的工业发展规划上,设定了以煤矿和石油为原材料的化工技术突破。
……
在有机物合成领域,
卫老爷重点规划了一个每年四千吨级的,以煤矿为原料的甲醇蛋白生产线。
早在潘多拉历148年5月份。
曾淑妭对大萝卜的进化方向进行了研究,如果单单让其光合作用来生成营养质,很多蛋白质合成效率很慢,得给它喂“肉”。在植入猪笼草的特殊消化器官后,每日定期滴灌蛋白质,其结果效率会更好,当然捕鱼,还有扫荡生物群落获得的蛋白质都不稳定,而甲醇蛋白的生产量大而且稳定。
这只是曾淑妭的诸多生物基础发现之一,在潘多拉149年那足足一年的滇地之战过程中,卫老爷在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生态反击过程中,很快发现了这个科研的战略价值。
……
统伐区在新纳入的滇桂两地开垦的种植园中快速进行了相应的实验。
培育“新节点”性质的种植园植物,有了充沛蛋白质供应后,很快建立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生命辐射影响。
这么说吧,这个肉蛋奶吃起来就是比其他同类有优势,能建立起统治权。至于肉蛋奶的来源?是自己生产的,还是外面赏赐,生物自带的惰性不会进行自主思考。
这就如同二十世纪末期,那些美籍由于享受的资源多,总能在出生国建立起舆论话语权,虽然他们在灯塔只是二等公民。
……
卫铿的研究报告中,确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种植园中,那些硕大的结千种果子的树木,在生命辐射频段中,会用蛋白质频段的能量去兑换糖分频段的能量。
从能量上的情况来看,通常是一份蛋白质频段,能兑换二十份糖分频段。
而这些种植园“千果树”自己是没有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的,纯靠人类注射。
这意味着,统伐区的人类在植物中培养出了“买办”。
自然界专门将糖类合成蛋白质,是需要一套复杂的生命体系的,例如牛,马等食草动物。这需要时刻保持体温恒定等诸多要素,这就相当于一套“自主基础工业链”。
但是当了“卫老爷”的走狗后,无需这样的“生产蛋白质基础工业链”,蛋白质就全球化,额,全生态供应了。
这样等待着人类投食就行了。好吃懒做,可是生物的本性,君不见在地球第一次第二次生物大灭绝结束后,生态恢复都是依靠大量的底栖滤食系的平躺发育。
“买办的壮大能挤压本土工业。”
先前没有人类干扰,就算杀光了一个地区基因群落的动物,留下的植物仍然会捡起动物的基因合成蛋白质,最后动物化。
但是现在!只要能交换获得蛋白质,那些耗能生成蛋白质的基因,就成了植物基因体系的累赘。
……
所以在150年开始,人类在滇桂两地尝试,让人类对生态的统帅力再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监察者空间中,有一个新里程碑)。
在铁路轨道两侧,那些被种植园影响的生态圈内,拥有高心灵语言分辨能力的人类,会感觉到这些生态非常纯净。
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草地丛林一样是纯绿色,湖泊像蓝宝石的感觉一样,
与现实中路边草丛各种蜈蚣吸血虫,水沟里面有蚂蟥的感觉不一样。
而南方的“蜃云菌母”也停止了对北边的攻击,因为从生命辐射波动察觉到了北方的变化。
系统监察者注释:它已经感觉到,横断山那边已经被“人皇”给吞并了。
第08章 价值井喷
潘多拉位面的社会、人文环境正在以惊人速度恢复,而与这个世界匹配的科学技术发展则让人眼花缭乱。
绝命位面作为隔着虫洞的旁观者,对于这种几乎几个月(那边时速较慢)就从蛮荒完成了现代国家体系构建的场面,进行了大量讨论。
在几个月前(绝命位面时间),学者刚刚接触到潘多拉位面,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在,“辐射4”游戏中拾荒文明的状态。
然白驹穿隙,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乡村体系重建,公共交通,医疗,科研等数十个机关部门也从零开始搭建。
军队也从原始的安装机械钻头,火药动力锤子的近战机械兽,变成了可以量产坦克和飞机的现代军事作战力量。
科技上,潘多拉方面参与虫洞交流的技术人员,也从一开始基本上只是卫铿主要负责,到近千位科研技术专家开拓多领域技术讨论。
绝命位面的观察者们,确定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自主独立发展历程。社科专家签了保密协定,被请到虫洞研究所后,看到这样的事实,也都硬生生将先前看基础资料时,说出的“不可能”咽了下去。
自由、开放,讲科学、讲效率,在未改变“基础制度”(绝命位面眼中的基础制度),仍然能够推动技术创新,生产力发展,民众的精神丰富。那么,绝命位面的专家们对自身道路的正确性,有了新的理解。
经济发展的“改”,到底要改哪儿?显然绝对不能直接用别人推荐的,一定要有自主判断能力。
……
而在大河系时空管理局,
白灵鹿刚刚结束了与时空总部的对话。白灵鹿这一次的上报,是要求“继续提高潘多拉位面的保密等级”。
第二次位面大战中,其他的君王级别项目的核心人员也将目光投向了潘多拉位面。
最高时空决策部的部长,在观测完潘多拉位面时,对白灵鹿质询了一句话,那就是“能否确定:在潘多拉位面上卫铿中士能一步抵达君王级?”
在白恒倩的警告中,白灵鹿最终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因为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
大河系目前所有其他君王计划所在的位面都是高度保密的。
唯独卫铿所在的潘多拉位面,是非官方的君王实验计划位面,
并且根据早期的开发判断,已经对主世界的“万维网”进行了公开,是广受欢迎“公共位面”。
如此招摇并不好。
但主世界一开始认为,卫铿这位对潘多拉位面的最适者,和主流计划差异太大,不确定性太高,发展上限不确定,且已经泄密了。
故,按照当时时空管理局部分人的看法,干脆就不用保密了。
时空管理局某些监察者们认为:基础资料已经泄露的太多,就算在万维网上停止对潘多拉位面体系的更新,仍然有人能自行完成对“人皇体系”模式的攻克。
这样的认知,是因为万维网上挂着的拟态世界上,很多探索者“独一无二”的技术法门,都能被拟态世界中的玩家们用足够多的试错次数试出来。所以产生这么一种理论,认为随着拟态世界的开放,集合诸多万维网参与者的智慧,位面的发展可能都会被全部试出来。
尤其,在当时,卫铿在潘多拉位面的模式,看起来缺乏高科技发展的可行性,就是依靠着人多势众时,更坚定了这批人的判断。
而白灵鹿对此坚决不同意:“他(卫铿)的模式看起来非常非常简单,只需要数千个、数万个自己分裂,维持稳定的工作计划。但实际上极难做到,游戏和生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状态。”
对于穿越任务,白灵鹿向来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但当时空管理局那推荐“保持潘多拉位面开放”这个眼下最大利益的模式时,白灵鹿却选择了反对。
紧接着,在第二次位面大战中后期,她申请潘多拉位面的保密度升级,失败后,
白灵鹿找到了自己的姑姑:“这个最大利益是确保其他人在内的最大利益,绝不是对他的最大利益。”
白恒倩说道:“灵鹿,你不知道人心。”
白灵鹿反驳道:“我知道!君王计划是争夺话语权的。作为为进行位面大战役而进行专项晋升的他们,发现自己完成生命体系的升华后,却只能在目标位面保持该种状态,他们已经有了……”
白恒倩打断道:“不要负面揣测。”随后补充且对白灵鹿做出劝说:“潘多拉位面虽然无法停止公开,但是拟态世界最新状态的更新审核,仍然在你手里,你要好好把握这个位置。如果你放弃了这个位置,这会让别人很高兴。”
……
直至现在,事实证明,当时上层的判断错了。
潘多拉位面绝对没有到,基础信息泄露得差不多的程度。随后卫铿每次里程碑成就,都足以让潘多拉拟态世界出现史诗级大更新。
而现在这次!——已经到了大河系中央大部分穿越者都不能忍的程度了。
“生态界替换”这样的工程的内部细节,真的能随便开放吗?
白灵鹿是对的,而白恒倩让其隐忍的策略也奏效了。——潘多拉位面上,白灵鹿仍掌握着绝对话语权。这个话语权是和卫铿共享的,基本上是将潘多拉世界垄断成了两人的世界。
……
卫老爷并不知道,上面的风起云涌。至于如何同时空管理局打交道?卫铿对白小姐的能力很有信心。
卫铿:“我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位面改造上。”(空扭的自己也在说着类似的话)
潘多拉位面的150年3月。
在整个西南疆域上,一个个红砖厂房上的烟囱冒着烟,而在厂房中,相对二十一世纪来说笨重的机械正在殖装操作仓的控制下运转。
在今年,大部分军工生产已经由卫铿转交给了其他培训的新工人。
在此三年前,非卫铿主控的兵工厂,培训的工人们只能生产四十毫米短管架退炮,就是两边大轮子,中间架着一根炮管——俗称山炮。
火炮生产工艺上,稍稍将身管进行加长,可不是加一截钢铁那么简单。这是要多几十套工艺的,锻压钻孔加工设备的精度需求也会有巨大的增加。
对新手来说,工艺变多必然会导致次品率增加。
这就好似手写申请书,被要求不允许有涂改字迹,而要求字数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
工艺是一连串的,其中一项工序错了,就代表前面多道工序白费了,这都会算在成本里面。
但是饶是如此,卫铿仍然坚定推进,其他非自己个体的工人们所在工厂的加工精度进步。
因为纯卫铿组成的部队可以接受代价,降低标准用短管炮。自己集群的心灵语言级别是八级,能对曲线弹道进行非常精准的判断,曲线弹道也会打的精准。
但是随着统伐军不断吸纳新成员,卫铿个体的比例下降,高出膛速的长管火炮狙射战术,更适合新加入的士兵们。
按照统伐军最新军事发展规划,在151年前必须完成陆军的全部换装。
现在在工厂中生产的最新式穿甲火炮是德系pak38型50mm反坦克炮。
相关数据:
全长:4.75米。
炮管长:3.137米;
宽:1.85米;
高:1.05米。
高低射界:-8°~+27°。
重量:813kg。
射速:接近13发/分。
可以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击穿7厘米厚的钢板,这足够制裁潘多拉位面的各种不服了。
卫老爷瞅准的炮,不仅仅是要口径、射程、穿甲。有时候能够漫山遍野跑的机动能力比前面的性能更重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