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

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121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沈美云一听,她皱眉,“你们怎么不早说?如果知道你们把全部家当全部都赌在衣家上,我就不让你们加盟了。”
“也怪我,没有提前问好。”
只是,如今加盟费交了,连带着铺子都选好了。
温指导员,“和你说做什么?说了,你肯定不愿意让我们加盟了。”
他喝了几分微醺了,“美云,你不知道,我现在当一个小片警一个月工资七十八,还赶不上以前在驻队的三分之二,而且沪市什么都贵,我和玉兰都想赌一把,这一把要是赢了,以后我们就过好日子,要是输了,那就从头再来。”
看着几乎喝醉的温指导员。
沈美云叹口气,“服装店以后谁去负责?”
赵玉兰
,“我来负责。”
沈美云思索了下,“如今这九十九步都走了,没得说最后一步退缩的,既然到了这一步,那就只管往前冲了,别的我不敢说,玉兰,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模式来卖货,衣家肯定是让你亏不了,不止如此,还能让你赚一笔。”
“前提是你肯熬,也肯吃苦。”
赵玉兰,“我晓得,我不怕吃苦,美云你只管说。”
这就是和熟人的好处了。
沈美云,“你们是夫妻档开的服装店,这么一个情况下想赚钱,我是不建议请人了,平时再苦再累就你一个人顶着,若是温指导员有空过来给你搭把手。”
“别的就是一个会选款,会搭配,嘴甜,外加上一个熬,别人九点开店,你八点开,别人七点关店,你十点关,这么熬个一年下去,你的店子里面就有自己的熟客了,这样不管怎么样,你的店子将来都差不了。”
赵玉兰点头,拿着本本一点点记录下来。
“剩下的就是嘴甜了,开服装店本质卖的是货,也是卖服务,见人三分笑,所有进你店铺的顾客,都是你的上帝,你的宗旨就是在不亏本的情况下满足对方,只要能做到十之五六,沪市衣家将来有你家店铺的一席之地。”
她这全部都是肺腑之言。
沈美云也是诚心的希望,温指导员和赵玉兰能够过的好。
她也愿意去拉扯对方一把。
“成,美云,我都记得了。”
沈美云嗯了一声,“基本都是这些了,剩下的就是看运气了。”
人这一辈子能赚多少钱都是固定的。
接下来就看赵玉兰和温指导员这两口子,有没有这个财运了,上限有多大,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交代了这些细节后。
温指导员和赵玉兰两口子,齐齐的朝着沈美云敬酒,“美云,再次谢谢你。”
两人对沈美云的感激溢于言表,到了沈美云如今这个地位,她的生意做的如此之大,还愿意亲自跑一趟沪市,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在温指导员眼里,沈美云是真心把他们当朋友的。
沈美云摇头,“就是这些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温指导员和赵玉兰点头,“你在沪市玩几天?我们带你到处转一转。”
沈美云,“玩倒是没空,不过,我想去浦东看一看,你们有谁有空,带我去下?”
这话一落,赵玉兰和温指导员两口子面面相觑,“你去浦东那个穷旮旯做什么?”
沈美云,“想去看下。”
见温指导员神色有些不太对,她顿时有了个猜测,“你不会在浦东的派出所里面当片警吧?”
温指导员摸了一把脸,“是。”
他能转业到沪市,已经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所以在单位上真的算不上好了,最后只能去了浦东这么一个穷酸地方。
沈美云忍不住笑了,“真是瞌睡来了,送过来了枕头。”
“温指导员,你带我去看看呗,我对浦东是真好奇极了。”
人家后世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可是,到了后世这话却反过来了。
后世的浦东寸土寸金,这里成为了全世界都瞩目的金融中心,这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谁能想到呢。
八十年代初期,这里属于一个狗都嫌的地方。
见沈美云确实想要去看。
温指导员便起身,“我下午刚好去单位报道,带你一起过去。”
“等我去签个到,就能带你去浦东到处看一看了。”
其实,他不太明白,浦东有什么好看的?穷山沟沟跟农村也没啥区别了,明明就隔着一条江,隔壁的浦西却极为大都市。
但是浦东,不提也罢。
就连派出所的片警,都没几个,每天不是处理东家的鸡丢了,就是处理西家的婆媳关系。
总之,叫一个鸡零狗碎。
沈美云从温指导员的口中听出来了,他在普通的派出所显然一点都不忙,她笑了笑,侧面提醒道,“老温,你知道鹏城吗?”
她突然提起鹏城,温指导员还有些纳闷,下一秒就听到沈美云说,“以前鹏城就是个小渔村,又穷酸又偏僻,可是现在呢?经过全国的政策扶持,外加今年春晚的一宣传,你信不信不出几年,鹏城就会飞速发展。”
温指导员点头,“确实。”
鹏城有政策支持,但是浦东不一样呀,这就是江边泥巴窝,站起来是泥巴,坐下去还是泥巴。
见他没听懂,沈美云意味深长道,“谁说浦东的未来,就不是下一个鹏城呢?”
她发现自己身边的这些人,很是有趣。
从老周,到曹团,在到温指导员,他们都是有些气运在身上的,因为他们转业去的地方,在将来都是超一线城市。
只是在八十年代初期,这里还在被人嫌弃。
当然,温指导员也不例外。
温指导员听完沈美云这话,他心里一凛,“你有消息?”
沈美云摇头,“没有消息,只是推测。”
随着温指导员的带路,他们坐船渡江过去后,就见到那江滩上的沙子,明明先前在浦西吃饭,到处都是高楼林立,一副现代化大都市的样子。
但是,面前的浦东,低矮的平房,穿着老土的衣服,以及陈旧的电线杆,无一不彰显着这里的贫穷和落后。
明明是一个城市,但是却是两极分化。
看到这一幕,沈美云突然就知道了,温指导员为什么这般嫌弃浦东了。
实在是现在的浦东,让人看不到希望。
“你等我一会,我去下单位,马上就过来。”温指导员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平房,门口挂着浦东派出所五个大字,只是连那招牌都有些年久失修了,在风吹日晒的情况下,起了厚厚的一层皮,油漆也掉了大半。
实在是寒酸。
沈美云嗯了一声,看着路边的村落有女同志,端着一个海碗吃饭,她便笑眯眯的走到面前去搭话。
“同志,这个村子叫什么呀?”
女同志极为魁梧,穿着一件棉布对襟短褂,一边吸溜面,一边警惕地打量着沈美云,见她实在是漂亮,而且也不像是坏人,这才慢慢道,“我们这里是六里公社。”
沈美云一听,就知道是这里没错了,到了八四年的时候,六里公社会被划分为六里乡。
而到九十年代初,这里便会成立浦东新区,而六里乡也会成为浦东新区直属管辖地。
一越成为市中心的存在。
算算日子,也不到十年的光景,这里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当沈美云在准备问些什么的时候,温指导员签完到过来了,“美云。”
他一喊,原先吃饭的李梅花,顿时有些惊讶道,“温警官,您认识这我同志啊?”
温向璞点头,“对,她是我曾经的战友。”
对于漠河驻队所有战士来说,沈美云不是战友家属,而是他们本身的战友。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沈美云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了。
一听,沈美云是他战友,李梅花的警惕彻底没了,“原来你也是从驻队出来的啊?”
他们公社出了一个好警察,便是温指导员了,对方来了狠狠的破了几个案子,而且还帮忙整顿了,他们公社的风气,以至于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对此,大家都是感激温指导员的。
沈美云点头,“对,一个驻队出来的。”
“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温指导员去看李梅花,李梅花立马扒拉完最后一筷子面头,便跟着点头,“可以。”
有了李梅花这个当地人的介绍,沈美云对这块很快就有了了解。
当然,也离不开温指导员的帮忙。
“这里一共住了一百三十二户,大家平日都是去码头打零工为生,也有种点菜园子的菜,拿到浦西去卖。”
没错,在浦东卖菜都没人要的。
因为,大家自己种的有,根本舍不得花钱去买菜的。
只能坐船到对面的浦西,指望去对面卖个好价格。
沈美云听完后,心里便有了成算,“可以带我去见下你们六里乡的老支书,或者是公社主任吗?”
“我想和对方谈一笔生意。”
这——
李梅花还是懵的,倒是温指导员意识到什么,他猛地看向沈美云,沈美云朝着他点头,他这才确认,在心中倒吸一口气,旋即便催促李梅花,“她是个大老板,快去找你们老支书,说不得六里乡就要跟着富裕起来了。”
因为,温指导员想起来了南山二街道的鹏城,当时只是一片废墟,但是经过沈美云那一双点金手。
废墟变成宝!
如果沈美云真看上浦东六里公社,这对于公社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机遇,不能错过了。
见温指导员如此郑重,李梅花也愣了下,我现在去找老支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