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

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114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放着都嫌碍眼。
但是沈美云不是。
她思索了半晌后,发现张局长给她的这个价格,确实是最合适的价格。
于是,沈美云深吸一口气,“三十万就三十万。”
“不过张局长,你给我几天时间,我来筹钱。”
张局长,“成。”
“后续事情,老周你和沈同志对接。”
安排不同人对接不同事,张局长对这块已经是炉火纯青。
老周点头。
沈美云的速度很快,三天内便调了三十万过来,基本上把羊城账上所有的钱,给挥霍一空了。
她这个暑假过来,前后花了大几十万。
甚至,还动用了去年的存款。
但是没办法,这是购买固定资产,大额支出避免不了。把钱存在银行才会是她最大的损失。
等她这边把三十万一弄到手,立马交给了老周,老周负责验资入账,他看到这三十万的时候,人都是恍惚的。
原来,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沈美云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吗?
他们家连三万块都拿不出来。
对方却能一口气拿三十万。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差距了。
见老周好久没说话,沈美云抬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怎么了?”
老周,“没什么,我现在让会计给你写个收据。”
沈美云嗯了一声,“这钱我也是跑了好几个地方才筹集到的。”
这一句话,倒是让老周心里好过了一些。
倒不是酸,而是安慰他,双方之间的距离或许没差那么大。
老周的速度很快,钱一入手,立马就把手续给沈美云置办齐全了。现在二街道那一块荒地皮,归属人是沈美云。
当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沈美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谢谢周大哥,等事情成了,我请你和嫂子吃饭。”
老周摆摆手,“不用,你也给我帮了大忙。”就沈美云这次买了这么多地,因为是他介绍过来的,也让他在新单位一下子站稳了脚跟。
正说这话,
小梁也过来了,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子文件。
沈老板,这是后海,海湾,两个地方的产权和地皮文件,你可以看下。”
当沈美云一掷几十万下来后,小梁对她的称呼也从沈同志,变成了沈老板。
沈美云接过文件一一看了起来。
确定没问题后,朝着小梁道谢。
等她离开规划局后。
小梁朝着老周道,“周主任,你这个战友是个富婆啊。”
老周恍惚,“我以前也不知道。”
他以前就知道季长峥家条件不错,但是没想到,沈美云的条件更好!
这钱肯定不是季长峥出的,更不会是季家出的,不然沈美云不会这般干脆利索的拿出来用的。
这就是花他人的钱和花自己的钱区别了。
小梁,“我们要维持好了,以后说不得沈老板还买地呢,到时候还会来找我们。”
他们规划局实在是太可怜了。
都是他们找别人买,不像是罗湖规划局,是别人找他们买。
外面。
沈美云出去后,拿着一沓子文件,捏了捏眉心,打算一点点整理出来。
后海和海湾这两个地方,可以派人过去,把要住的房子先建起来。
建房花不了多少钱,难的是要把那几块蚝田和田地怎么弄起来?
沈美云一时半会还没想到方向,便打算把这些地先放着。
倒是南山二街道,她可能要放在重头戏了,但是怎么弄。
她要先想个章程出来,要建但是可能也没那么快。二街道那边的废墟多,光挖出来不知道要清多少土出来。
清多少土出来。
沈美云突然顿住了,她是不是可以把二街道清理的土,先运到后海哪块的蚝田,不行这个有点浪费了。
倒是可以运到海湾的那个坑洼地里面,把那里填起来了,就能盖房子。
刚好也解决了,二街道这边废墟尘土没地方倒的问题。
等把二街道这块的废墟解决了,她把那一块建成房子,租给租户?
还是说做成商品楼,像是东湖一样卖房子?
后者肯定要比前者更麻烦,如果盖房子卖,那就意味着还要和建设局,工商局,甚至是银行打交道。
她没这方面的关系,意味着一步就能难着她。
而且,她也没那么的野心,直接转变成房地产开发商,比起这个,她更喜欢小富即安,当包租婆或许更符合她的理念。
因为,房地产的雪球未来会滚的很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事业做的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沈美云目前还没那个心态去承担这个责任,她觉得自己能把这一亩三分地给弄好,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了。
既然,不打算做房地产生意,沈美云的身上的压力就跟着骤然一轻。
她自嘲道,自己果然不是有大抱负野心的人。
想到这里,沈美
云笑了笑,“那就做商业综合体就好了。”
她脑子里面已经有了雏形,楼下的广场摆摊,商业楼的门面进行出租,至于楼上的住宅楼,则也是对外出售。
她不分房地产的这一杯羹,那么意味着,她要把所有的产权都集中握在自己手里。
她盖好的房子,也不可能对外出售,那么就只有一条路了。
出租。
比起出售,出租显然更符合目前的行情。
像是高蓉她们这些小老板,基本上清一水的全部都是租房子住,几乎没有人去动买房子的心思,房子贵是一个,而且还占用资金。
对于生意人来说,占用资金就是最大的忌讳。
他们宁愿租房,也要把钱流动起来。
敲定了一个大概的路程后,沈美云心里就有了确定的方向,而且如果走商业综合体的路线,她的钱或许是够用的。
不用再去贷款或者是攒钱了。
只是,这个缺口还差多少,沈美云也不是很确定,她要先盘算自己手里的钱还有多少。
再去找个工程造价的人做个初步的预算。
回去后第一件事,沈美云就去银行查账,羊城和鹏城的钱前后花了不少进去了,目前账面上基本为空的。
所以,查账主要是查北京账上的钱。
沈美云拿着本子看了下,她在王府井大街的中国银行,一共存了三笔,一笔是一百万整。
两笔五十万。
还有一笔三十万。
加起来一共两百三十万,这是仅剩下的钱了,不过好在,她手底下的金母鸡多,有了金母鸡就不怕没有金蛋。
这两百三十万,应该够她启动资金,后期若是不够,在从金库里面补钱。
但是问题是,她要如何保证,自己建成的商业综合体就一定能赚到钱?
要知道做生意是有赔本的风险的,而且她这一赔,等于是把老本全部赔进去了。
伤筋动骨,要好久才能缓回来。
沈美云陷入沉默,她拿着本子开始计算起来,她若是把这个商业综合体建成了,最坏的结果就是这个商业综合体做失败了,没人愿意来。
那么这个时候,她所建的这些房子,门面,广场就成了空宅,一座死掉的商业楼。
沈美云问自己能接受这个结果吗?
答案是肯定的。
能。
因为她买这块地皮的本质是为了,后世这里成为最繁华的地带,而她买的地皮被拆迁。
所以,就算是商业综合体赔了,她所拥有的的房子,在未来还是她的资本。
既然这样。
那何不放手一搏?
若是赔了,就是拿着一屁股的空楼房,对于未来拆迁反而是好事,若是商业综合体做起来了。
那就是一本万利。
她比谁都知道,商业综合体每年收租所带来的好处。
既然敲定了这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