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121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终于挨到了开春。
打与不打,就看这个季度。
结果。
辽国不但没有大军南下,那辽国皇帝反而突然下令,关闭所有与宋朝交往通道,包括海上,并且还严禁出海。
而辽国在幽州的部署,也全是以防御为主。
这。
国内的亲辽派顿时是大吃一惊。
什么情况?
怎么会这样?
这你都不开战,那辽国皇帝是驾崩了吗?
这应该不会是技术性调整吧。
完了!
全完了!
他们开始慌了,不再像之前那般死鸭子嘴硬,而是在大宋安全司大喊冤枉啊!
他们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而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则是欣喜若狂,他们不是反对与辽国决裂,而是认为时机不对,宋朝还需要一些时日来稳固内政,发展经济。
如果今年不开战,那绝对是一次完美的胜利,不管是外交,还是军事。
但这怎么可能。
不可思议。
辽国没有道理不打啊!
于是他们跑去问张斐,但张斐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他只是大庭长,这些事不归他管。
他们当然知道,张斐就是主谋,但张斐鉴于自己的身份,确实不好说。
他们只能是腆着脸跑去求问皇帝。
事到如今,你得告诉我们实情,我们才好做准备。
这弄得我们都迷糊了。
赵顼这才得意洋洋地将其中玄机,告知这几位宰相,其中就包括登州邸报院的秘密。
原本邸报院发表那些文章,是想在辽国内部埋下隐患,慢慢渗透,但是没有想到,还有意外之喜,也就是辽国重臣耶律乙辛,也在利用这些文章谋权。
正好辽兵当时入侵河东,于是赵顼和张斐就决定改变策略,收集耶律乙辛的罪证,并且还将西夏作为证据,打包在一起,等到瓦桥关大胜之后,立刻通过反对耶律乙辛的大臣,将这份完美的证据递交给耶律洪基。
根据证据表示,对宋强势的耶律乙辛,是希望通过发动战争,引发百姓的厌战情绪,破坏耶律洪基的统治基础,再通过宋朝来的故事,来制造民怨,从而谋权篡位。
然而,根据宋朝的探子打探来的消息,辽国国内很多大臣本就怀疑当初太子之死,以及他们皇后被赐死,都与耶律乙辛有关。
那么只要这份证据递交上去,耶律洪基必然会先设法铲除耶律乙辛。
事实也是如此,当耶律洪基看到那份证据时,吓得是冷汗直流,立刻派身边近臣耶律良暗中调查。
结果发现,还真是如此,辽国民间存在许多关于公检法的故事,而这全都是来自于海外,并且与耶律乙辛有关。
这可将耶律洪基吓坏了,虽然他从未经历过这种混合战,历史上也没有发生过,但是西夏那血淋漓的例子是近在咫尺啊。
为什么西夏现在是焦头烂额,不是被宋军打得,而是自己内部乱了套,公检法在里面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旦开战,要是战事不利,陷入苦战中,那辽国内部也极有可能会分裂。
再加上宋军火器的威力,耶律洪基也没有把握,能够快速取得对宋的大胜。
哪怕就是有把握,耶律洪基也不敢出兵,因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皇权更加宝贵。
他一定想方设法先稳住自己的统治。
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国突然选择关闭所有与宋的来往,就是防止宋朝继续渗透,然后着手肃清朝堂,以及清除民间那不好的思想。
而这就为宋朝争取到最为宝贵的时间,要再过一两年,可就不怕他辽国了。
在辽国决定不出兵后,赵顼也开始着手清除国内的亲辽势力,当然,他也是通过公检法。
不过不是直接由大庭长主审,而是交由赵抃来审。
而根据规定,这些案件可都不是公开审理的。
经过一番审查,除那些辽国间谍外,共判处十一人死刑,八十余人发配琼州等荒蛮之地,两百余人被剥夺官职,贬为庶民。
这种规模在宋朝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但还算是比较仁慈的,基本上还是符合宋朝对于文人的宽容,其实张斐也从未想着去打破这个惯例,他很少判处死刑的,因为公检法也是建立在这份宽容上,哪怕就只是对文人的宽容。
正是因为有这个理念在,才能进一步要求对百姓也宽容。
那十一人是确确实实泄露国家机密给辽国,就是纯粹的带路党,他们在国内利益,就是辽国给予的。
必须死刑。
而那被发配的八十余人,只是说跟辽国保持友好,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是有意制造混乱,意图来阻止朝廷废除澶渊之盟,这其中还包括很多武将、功勋。
至于那两百余人则是妥妥的亲辽派,他们是没有罪的,皇庭也没有判他们有罪,因为他们就只是跟辽国一些官员有书信来往,就还是希望别打仗,保持友好。
这在以前是被允许的,因为皇帝也需要这些人来维护与辽国的关系,避免发生误会。
但现在他们只有副作用,故此赵顼就找了这个借口,剥夺他们的官职。
而替换上去的,全都是强硬派官员,而且都是那种强调恢复汉唐雄威的官员。
至此,争夺霸业的基调已经定下。
第八百一十一章 十年磨一剑
战争并没有停止,只是脚步放缓。
辽国想要关门,但宋朝又怎会轻易让他们如愿,必须得给耶律洪基增加难度。
皇宫。
赵顼很是兴奋地向张斐道:“果真不出你所料,适才登州那边传来消息,当辽主宣布海禁后,那些辽国在海外的走私商,立刻就控制住桃花岛,并且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
张斐道:“陛下,这个岛我们必须拿下,因为辽国内部还是非常需求我朝的商品,如果我们控制住此岛,我们不但可以继续渗透,破坏辽主的禁令,还可以以此来与辽国北方的部族联系上,甚至于高丽,然后从其后方进行渗透。
而辽主肯定就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来压制,也必然会派人来夺桃花岛,以及对北方各部族的压制,如此我们就能牵扯住他们部分的力量。
总之,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辽国感到头疼。”
赵顼哈哈笑道:“你与朕想的一样,就好像北朝当初对我们一样。”
之前宋朝稍稍对西夏有所动作,辽国就来趁火打劫,这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张斐当然也知道,辽国背后就是女真,但现在的宋朝完全没有惧怕女真的道理,他们将成为宋朝的棋子。
张斐道:“还有,陛下可有想过,往后我们的海商,在海外拿下一些类似于桃花岛这样的战略要地,应该怎样将其纳入我朝版图。”
赵顼皱眉道:“但是海外之地,可不好管控。”
张斐道:“我认为相比起民情复杂的熙河之地,那海外之地,是要更好管控。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商人而言,就更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来鼓励海商开拓更多领土。
到时朝廷可以通过在当地建立官府,给予军事力量的保障,从而换得当地的税收。商人肯定也高兴,而陛下也会有所得。”
赵顼问道:“那些地方能有多少税?”
张斐道:“商人看重的地方,一定是生财之地,真的荒无人烟,商人也不会去的。”
“这倒也是。”赵顼稍稍点头,“就按你说得办吧。”
张斐苦笑道:“陛下,我是大庭长,此类可不管我管,我建议往后此类事,还是应该交予政事堂去处理。”
赵顼听罢,神色微微一变,皱眉道:“关于此事,其实文公他们也都暗示过朕,但这意味着,朕可能要将大宋安全司给交出去。”
关于针对耶律乙辛的计划,只有他们两个知道,宰相全都蒙在鼓里,虽然取得成功时,大家都松了口气。
可回过神来,他们发现这不对劲,于是纷纷表达对赵顼的不满,我们才是宰相,大庭长只是掌审判,你们两个在后面捣鼓这事,还瞒着我们,这合适吗?
我们也无所适从,这万一出意外,谁知道怎么应对。
赵顼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张斐道:“陛下根本不需要将大宋安全司交出去,只需要将这些机密分成几个等级,如今最低等级,可以交由地方来处理,而军国大事,则是交予政事堂,三司,或者枢密院,可涉及到国家安全,尤其是谋逆的案件,则是必须先告知陛下,由陛下来全权做主。”
赵顼点点头,问道:“那你呢?”
张斐道:“若是陛下有需要,我可以帮助陛下出谋划策,但这些事理应交予政事堂。以前瞒着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们不会答应任何破坏澶渊之盟的政策。而如今情况已经变化,我们必须众志成城面对将会到来的战争,如果没有经过政事堂的商议,有很多事也都难以处理。”
赵顼思忖少许,点点头道:“言之有理啊!”
顿了顿,他又道:“对了!谁人都知道,辽国不会善罢甘休的,战争还是会到来的,留给我们的时日,也不是很多,朕最近打算给予军人更高的地位,你对此有何想法?”
张斐道:“其实我朝对于军人的待遇不是很差,只不过这中间被武将层层剥削,以至于士兵还得帮助那些将军干活,才能赚到基本生活费用。
以及士兵的地位太低,我在河中府审案之时,就遇到一件事,也就是使臣经过河中府时,河中府的官员为了排场,竟然调集一些士兵在队伍前面载歌载舞,就如同小丑一般。如此军队,怎么可能打胜战,而这并非是陛下所想。”
赵顼立刻点点头,“这的确不是朕所愿意见到的。”
张斐道:“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必须要通过立法,来保障士兵的权益,不能再像以前那般草率,我可以帮陛下拟定一份保护军人权益法案,然后由陛下交由立法会颁布。
这么一来,士兵们自然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力,如果士兵遭受到任何不公的待遇,马上就能够公检法起诉,如此还能够限制住那些武将拥兵自重。”
赵顼点点头道:“你尽可拟写好这份法案,正好近日朝廷也要对于那些立下军功的士兵,进行犒赏。”
“是。”
随着辽国因内政,转入战略防守阶段,原本准备联合辽国蓄力一击的西夏,也被迫转入战略防守。
不过,辽国也并未放弃西夏,并且还在加大援助,在宋朝撕毁澶渊之盟后,辽国立刻与西夏签订同盟协议,那辽主就是再昏庸无道,这点战略意识还是有得,毕竟这个三国游戏他们都已经玩了几十年。
这消息也是第一时间传到京城。
垂拱殿。
文彦博道:“虽然目前我们是占据优势,尤其是在国力上,因为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现在都处于内耗之中,而我们的国力是在蒸蒸日上,但这国力还不能全部转为军事力量,也还不足以同时正面与他们两国抗衡。我们暂时还拿辽国没有办法,只能在这期间,尽力削弱西夏,决不能让西夏缓过这口气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