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47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周礼!”
“当时的天子是?”
“周天子。”
“对呀!”
张斐点点头道:“孔子推得是周礼,讲得是君臣,你们说诸侯能用他吗?你们讲儒学,却不讲忠孝,你们的儒学是不是一塌糊涂。”
这。
尴尬呀!
蔡卞他们的脸上的表情是极为丰富。
那些老夫子也是直摇头,你们这些小子,真是不争气,竟然连这一点还得让一个珥笔来提醒。
悲剧啊!
叶祖恰就辩解道:“我们争得是兴秦之法,就事论事,当得情况,这恐怕只是一个次要原因。”
当时那情况,周天子哪里还护得住,孔子也不傻,他也不会过分要求这一点的,孔圣人的情商那绝对是一等一的。
“这是当然。”张斐点点头道:“但你们都是考生,如果明年科举考这个问题,你们要不回答这一点,可能就都不会上榜的,我身为老师自然有必要提醒你们。”
富弼、曾公亮等人都笑了起来。
学生们是齐齐拱手道:“多谢老师提醒。”
“这是我分内之事。”
张斐轻描淡写一句,又道:“从你们方才的争论来看,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法家的效率更高,是远胜于儒家。”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向后面赵顼,“官家,可否允许臣说一句不得当的话。”
赵顼笑着点点头。
张斐这才继续说道:“如果秦始皇来我朝,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他给急死,要么他将大臣都给杀了。依法收税,这是多么简单的问题,但在我朝愣是能够吵翻天,更郁闷的是,吵到后面,无疾而终,秦始皇他能受得了吗?”
学生们都乐了。
大臣们就尴尬了。
你小子骂谁呢。
但赵顼很爱听,真是知己啊!道出朕心中的委屈。
在我大宋治国是真的不易啊。
张斐又道:“方才说得消耗问题,法家就能够用最低的消耗,干成最大的事,因为任何事,皇帝一句话,就能够解决,谁敢说不?”
蔡京好奇道:“既然法家万般好,为何老师又说要引以为戒。”
“因为坏就坏在这里。”
张斐道:“太简单了,所以秦始皇要是来我朝,他要么急死,要么将大臣都给杀了,他不可能认同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理念。
这由奢入俭难,政治亦是如此,你已经有最快的捷径,为什么还要去绕远路?遇到河流阻路,搭什么桥,这多浪费时日,兵贵神速,直接就扔几百人进去,将河道填了就行了,多么简单。
法家的节省消耗,只是节省君主和国家的消耗,但是这节省出来的消耗必然会是成倍的加到百姓身上。”
这一番话说得那些老夫子是无比舒爽。
这一点说得相当不错。
就是这么回事。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张斐道:“如果法家可以只用于一时,那法家是要强于儒家的,但问题就在于,法家是不可逆的。秦国在危难之际,用法家来兴国,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要再不图强那就完了。
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又能否废除法家,再用另一套方案来治国,那也是不可能的!”
蔡卞突然打断他的话,“老师此言差矣,扶苏素有贤明,若当时扶苏即位,或许能够避免秦朝的灭亡。”
张斐笑道:“扶苏上位,就是再有贤明,他也是个名声比较好的秦二世,结局是不可改变的。我都可以直接告诉你,扶苏上位,若以仁政治国,宽容的对待子民,会发生怎么样的情况。
情况就是他发现自己想象的太美好,执行起来,当时秦国的问题,他是一个都解决不了,然后被迫再回到法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蔡卞见他恁地自信,不禁好奇道:“老师此番言论,可有依据?”
赵顼他们也很好奇地看着张斐。
这个素有争论,也有很多人认为扶苏也难以力挽狂澜,但也不会说得这么绝对,毕竟这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但那只是他们所认为的。
张斐笑道:“当然有啊!而且方才你们自己都说出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
谁说的?
“就是消耗啊!别得账很难算,但是财政还是比较容易算的。”
张斐无奈地摇摇头,“方才都已经说明,治理国家,是需要花钱的,而儒家之法的治理成本,是要远高于法家的。那么当扶苏在调整政策后,秦国财政必然会先一步崩溃,因为当时秦国财政本就不好,同时失去法家治理下的丰厚利润,同时治理成本还在大幅度提高,这三管齐下,会是个好结果吗?”
上官均摇头道:“扶苏可以先削减朝廷支出,然后再慢慢调整。”
张斐笑道:“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没有笼络民心之前,还先将原先的支持者全都给得罪,那兴许比秦二世还快。”
蔡京道:“大乱之后,可用道家的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然后再用儒家。”
这厮很巧,他拿历史的变化来套,但他所知的历史实在是太短了。
张斐呵呵笑道:“在秦国当时的情况,要采取无为而治,马上就会四分五裂,分崩离析,你想无为,可人家都想有为,别说六国阴魂未散,关键法家可又不讲忠孝伦理的,人家只讲强权的。正如陈胜吴广所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那么结果就只有两种,其一,扶苏马上回归法家,再用法家打赢这场战争,他赢了之后,肯定就会认为,还是法家好,这一改政策,国家就乱了,结果就还是离不开法家。
如果他输了,就是刘邦,刘邦即位之后,就肯定不会再用法家,如果他也用法家,那大家就要问他,为什么要推翻秦朝。”
要谈这个话题,那张斐可比他们强多了,他们才多少年的历史观,张斐多少年,全球那么多国家,真是用血和泪告诉大家,你若这么做,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要知道那现代社会是一个全球性的大家庭,信息发达,就是再落后的国家也比秦朝的基础要好很多,但他们就还是陷入这无限轮回中,怎么也回不去。
这就是人性。
只有拥有文明底蕴,教育发达的国家,才能够进行自我调整,避免陷入这种轮回之中。
亦或者完全交给更强大的外人来统治,统治好之后,再去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争取回来,但那还得寄望于别人处于虚弱的状态。
法家的恐怖之处就在于,韩非子之后,法家大乘,变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思想体系,就不是军功制那么简单,是能够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而且是最有利君主统治,属超级集权制度。
如果调整的方案,肯定是要往回走,给予百姓更多的自由和财富,然后自己省吃俭用。
以秦朝那个体量,这怎么可能。
就是扶苏答应,别人也不会答应的。
但只用法家的手段,而不照办他的整套体系,那就还是可以的。
富弼突然问道:“如果采取法制之法呢?”
张斐稍稍一愣,摇摇头道:“那也不能,问题依旧,秦国财政是完全寄托于法家,而法家统治的成本又是最低的,可以从儒家变成法家,但无法从法家变成儒家,除非是重新来过。”
蔡卞道:“依老师之言,这秦国是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但我宁可选法家,也不愿容他人欺辱。”
赵顼和王安石同时点了下头。
张斐笑道:“这法家能够成功,就全赖你们这些懒人啊。”
蔡卞错愕道:“老师为何这么说?”
张斐道:“司马学士曾言,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法家就是用暴力驱使所有货物都放在公家,节省官府统治成本的代价,就是加重百姓的负担。可为什么他们就不愿意多想一步,民富国也富。
就如我们王学士则提出,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王安石眼中一亮,原来是友军。
可转念一想,不对,他就是我的人,我为何要质疑他?
深深自责。
原来是这么回事,你早说呀。
方才他可是紧张死了。
主要是皇帝听得很入迷。
上官均哼道:“嘴上说谁不会。”
王安石神色一变,暗道,这小子科举最高只能排在第十。
张斐呵呵道:“这刚说完蔡卞,你小子又犯这毛病。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百姓向过更好的生活,理所当然,君主想要更好的国家财政发展,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要是你的作用就只是让国家和百姓都原地踏步,那你倒是给官家一个用你的理由?
虽然我让大家以法家为戒,可是我不认为商鞅有错,秦始皇有错,因为他们在当时代表的就是进步。但是,如果我朝的百姓生活和国家财政,还跟秦朝保持一个水平,这难道不一件令人很绝望的事情吗。”
王安石立刻看向司马光。
缸!
不。
光!
懂了么?
这就是官家用哥的理由。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们还是学生
王安石那嘚瑟的目光,司马光当然察觉到了,但是性格沉稳的他,还是继续遵守这课堂上的纪律,没有喷回去,但他心里其实是很不爽的。
而且不仅仅是他不爽,其它的老夫子也都非常不爽。
之前张斐在说法家时,他们都表示非常认同。
是的。
你说得没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