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29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张斐、李国忠等人也纷纷起身出得木棚,来到堂中间,准备行礼。
开封府的升堂仪式,那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人家开封府可是专业的法院,与政事堂、审刑院可是不一样。
升堂过后,吕公着朗声道:“由于此次涉及人数较多,且账目比较复杂,本官认为一天之内,是不可能审完的,故此本官决定,若无特殊情况,就每隔一天,上午审理两个时辰,从辰时到午时,审完为止,你们可有意见?”
原本审案没这么多说法的,但是随着争讼的复杂化,逼得开封府也要给出各种规定。
这个案子很难在一天审完,如果不事先规定好时间,到时在哪个点结束,可能就会引起争议,一定要事先说明,如此才公平。
双方对此都表示没有意见。
这么炎热的天,上午十一点结束也是刚刚好。
可别累着那些观审的老头们。
商定此事后,吕公着便让他们回去,准备开始审理了。
而关于上堂做供的被告,也是根据张斐之前递上的诉求定下来的。
…,
人太多了,总不能让那一百零八个被告,以及数百个佃农都在这里等候吧。
每天名额就十个,但审了几个是几个,到午时准时下班。
第一个上堂做供的名叫杜绍京,东京汴梁人,就是那度支判官杜休的堂弟,但中间转了几个弯,这杜绍京的爷爷与杜休的爷爷是堂兄弟。
虽然开封府没有专门为被告、证人搭建棚子,但是他们位子都被设在左右两边的大树下,还是有照顾的,并且为了方便观审的,证人就统一坐右边,而被告则是坐左边,树上都挂着牌子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专业化演变。
张斐站起身来,向杜绍京询问道:“杜员外,据我所查,你在开封县下渠乡,拱桥乡、杜店乡,这三个地方,共拥有一百二十顷土地,不知对否?”
一顷等于一百亩,大概就是一万两千亩,这在北宋是稀松平常,因为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
杜绍京点点头道:“是的。”
张斐又看了眼闻言,道:“在今年之前,其中有四十顷是通过白契避缴田赋。”
“我反对!”
对面的李磊突然站起身来,“朝廷之前已
经下令,只要今年之内补交契税,便既往不咎,这四十顷田地并不在此次诉讼之内。”
吕公着稍稍点头,又看向张斐。
张斐解释道:“朝廷政令中的既往不咎,并不是说只要补交契税就既往不咎,而是指从今年开始,若依法缴税,往年因白契所欠税赋,便既往不咎,关键是田税,而非是契税,契税只是缴税的凭据。”
吕公着点了点头。
但是不少官员面露鄙夷之色,就知道你们这些人是包藏祸心。
起诉的时候,说得白契之外的偷税漏税,可这一上来,就马上变脸。
真是无耻至极。
又听张斐道:“但是根据开封县提供的税据来看,杜绍京只是补交了契税,但这四十顷田地中,至今并未缴纳一文钱税,而从我递上状纸到如今,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他们依旧没有缴税,是一文钱都没有,那么这四十顷就并不在此次豁免之内,朝廷有权力追缴他们的税收。”
李磊立刻争辩道:“你代表的是王学士,而非是朝廷。”
张斐道:“王学士是以制置二府条例司名义雇佣我的,关于这一点,我的状纸上,写得非常明确,而目的就是为朝廷追缴税收。”
李磊哼道:“制置二府条例司不过是临时官司,又岂能代表朝廷?”
廊道一人喊道:“说得好!”
吕公着偏头看去,廊道上官员们都是一脸淡定,也不知是谁喊的,只能作罢。
王安石听得嘴角抽搐了几下,低声道:“如今这些耳笔个个都这么嚣张跋扈吗?”
司马光笑道:“依葫芦画瓢还不会吗?”
言下之意,大家都是学张斐的。
张斐笑道:“敢问阁下,你可知道制置二府条例司是谁设立的吗?”
李磊不语。
张斐问道:“不知道?”
李磊还是不语。
张斐笑道:“制置二府条例司是官家下旨设立的,你说能不能代表朝廷?话说回来,如果我无法代表朝廷,我又凭什么告他们偷税漏税,且向他们追缴税收?”
李磊还是不做声。
你将皇帝抬出来,可真是不讲武德。
但这还真不是张斐不讲武德,他必须要说明这一点,如果他不代表朝廷,很多依据,都是说不通的。
而且,这本就是皇帝与地主之间的博弈,如果不明确这一点,皇帝又怎么从中立威啊!
吕公着向李开、岑元礼等人问道:“你们怎么看?”
李开道:“之前的状纸上没有提到这一点,我们无须理会他。”
岑元礼却道:“但此次争执就是因此而起,王学士在朝中也说得非常明白,咱们要避开这一点,这官司可能永远也审不清楚。”
余在深等判官也都是纷纷点头。
吕公着又思索半响,朗声道:“未有及时缴纳夏税的田地,即便补交了契税,也将纳入此次审理的范围内。”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伤害
对于吕公着的决定,观审的官员们也并未表露出太多的不满或者愤怒来。
大家都知道,只要开堂审理,张斐就肯定会想办法将佃农一事扯进来一块审。
李国忠他们也都非常清楚,并且也有着充分的准备,只不过张斐一上来,就拿这事来说,这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
等到李磊坐下之后,身后的费明就探过头来,小声道:“奇怪!他怎么一上来说佃农的事?”
李磊点点头,也是一脸困惑:“费叔说得是,根据我们之前预测,他应该是先证明白契之外的田地偷税漏税,定下那部分罪后,再以此为由来提出白契漏税一事,如此要更为合理一些。”
李国忠皱眉想了想,“会不会是他得知勾院漏水一事,故而反其道而行。”
费明点点头道:“有道理,定是如此。这样一来,可是对我们太有利了。”
李国忠笑着点点头。
……
范纯仁皱眉道:“难道这就是他的应对之策?”
钱顗摇摇头:“但此非上策啊,关于那些佃农未有缴税,这都已经是众所周知之事,官府也查过,他们也确实是无力承担,若是让那些佃农上堂来诉苦,只怕会对张三他们不利。”
范纯仁稍稍点头,但面露困惑之色。
佃农交不上税,单单从司法角度来说,这当然是属于违法的,但是律法不外人情,如果佃农实在是无力承担,你总不能将他们都给杀了吧。
关键土地也不属于他的,也不可能卖地缴税,最终只能卖儿卖女。
故此范纯仁与李国忠他们的预判是一样的,认为张斐不会先提此事,而是先以白契之外的逃税田地,作为突破口。
那么张斐没有这做的唯一原因,就是有可能张斐知道那些证据有问题,临时决定,以佃农为主来打这场官司。
身为被告人的杜绍京,不免看向李国忠等人。
李国忠点点头。
杜绍京才点点头:“你说得不错。”
张斐又问道:“那员外又是否知道白契不属合法契约,也不会被朝廷承认的,凭借白契偷税漏税,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杜绍京点点头道:“我知道。”
张斐道:“那员外这是明知故犯。”
杜绍京面露尴尬之色:“许多田地是卖方要签白契,还有些是牙人唆使的,可不是我让的。再说人人都这么干。”
对此,他们当然也有准备,你说白契,我就法不责众。
张斐问道:“据我所知,一般都是买方承担契税,为何卖方要求签白契?”
李国忠闻之,面色一喜。
杜绍京瞧张斐一眼,反问道:“你卖过土地吗?”
张斐摇摇头:“父母没有给予我这个机会。”
杜绍京不屑一笑:“虽说律法规定契税是买方承担,但是通常情况下,卖方也得出钱,还有官牙那边也得给钱,算下来,卖方最多也只能拿到六七成,故此卖方也不大愿意。”
…,
张斐听罢,稍稍一愣,不禁看向许芷倩,后者轻轻摇头,他又回过头去看向邱征文。
后者点点头,小声道:“是有这种情况。”
那边费明见张斐神色有异,立刻身体前倾,小声道:“李兄,看来那小子并不太懂这里面的行情啊!”
李国忠谨慎道:“先别妄下定论,且看看再说。”
作为张斐的老对手范纯仁,此时倒是比较淡定,他知道张斐就擅长问这些看似对对方有利的问题,然后一击即破。
“我问完了。”
张斐直
接坐了下去。
吕公着愣了愣,这就完了?
不像你的作风啊!
坐下来的张斐,先是一脸疑惑地看着许芷倩。
许芷倩道:“真没有这方面的文案。”
张斐又回过头去,看向王安石,摊了摊手,好似说,你为什么没有给我提供这方面的资料?
王安石也是一脸无辜,还怒瞪张斐,这种事你不知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