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23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好在吕嘉问也不是一个蠢蛋子,向岑元礼道:“回岑判官的话,下官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下官觉得此案不是王知县的判决有误,而是开封县衙判决有误。”
岑元礼纳闷道:“这不是一回事么?你这上面说得,就是王知县所判。”
吕嘉问道:“王知县乃一县长官,他主管行政,司法只是其次,故此王知县在审理此案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行政,而非司法。
韦愚山在开封县有着不小的声望,也曾出钱为乡里兴修过水利和道路,这关乎王知县的政绩,而此案又是发生在三年前,要调查起来,也比较复杂,恐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下官认为王知县应该是出于政绩考虑,故而才选择息事宁人。
如这种现象,各州县也比比皆是,下官也理解王知县的苦衷。
但是下官乃是司法参军,职责就是断案,绝不能容忍此等冤案,故此下官才以司理院的名义上诉县衙,下官只是想为耿明讨回公道,但无意冒犯王知县。”
他语气真挚、诚恳,但在岑元礼看来,这纯属就是胡说八道,虚情假意,你告县衙,那王知县能置身事外,是当我们傻么。
正欲开口训斥吕嘉问时,旁边的余在深突然向张斐问道:“这是你怂恿的吧?”
张斐忙道:“余判官明鉴,是吕司法主动来找的我。”
“是吗?”
余在深微微一笑。
岑元礼也反应过来,对呀!这厮与王鸿有过节,而且就在半个多月前,这摆明就是报复啊!
“小民不敢欺瞒二位。”
张斐拱拱手,又道:“不过小民非常佩服吕司法的正直和勇气,如果吕司法上书朝廷,这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政治问题,甚至引发官员之间的相互弹劾,破坏朝廷和谐,但此案到底就只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不是行政问题,那就应该用司法的手段来解决。这也是小民选择来这里告状的原因。”
…,
余在深又问道:“但是朝廷可没有这个规定,允许官衙起诉官衙。”
张斐道:“所以这就是默许的。”
“你小子……”
“岑兄稍安勿躁。”
余在深先是一手拦住岑元礼,然后向吕嘉问、张斐道:“你们先回去,此案我们还得商议一下。”
“下官告退。”
“小民告退。”
他们一走,岑元礼就道:“这还用商量吗?这简直就是胡闹,若咱真接了,说不定还会被朝廷责罚。”
余在深测过身去,“岑兄可还记得司法学士已经建议官家司法改革,并且得到官家的同意”
岑元礼道:“这我怎会不知,但这于此事有何关系?”
余在深苦笑道:“吕嘉问和张三不都在暗示么,这是司法问题,不是行政问题,这才是他们控诉开封县衙的理由。”
岑元礼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司理院想借这官司,掌控司法权。”
余在深点点头。
岑元礼低声道:“这会不会急了一点?”
余在深道:“这不是急与不急的问题,而是朝廷一道政令,政法就真的能够分离吗?你想想看,那王鸿几品官,吕嘉问又几品官,王鸿真要干预司法,吕嘉问能不听吗?但如果能够打赢这场官司,那可就另说了。”
岑元礼显得有些
犹豫。
他们上面就只有吕公着和李开,多这一级,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如果说吕嘉问能成,那我们……
权力的诱惑。
岑元礼目光闪了闪,可又忐忑道:“就怕惹祸上身啊!”
余在深道:“这事吕嘉问弄出来,咱们先放消息出去,看看动静,不过我想司马学士肯定会出支持我们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借此团结司法官员,这上下都能说得通,这事说不定还真能成,但即便不成,那也与我们无关。”
岑元礼左思右想,又道:“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张三?他显然就是要利用我们报复王鸿。”
余在深道:“所以他也知道,要给我们好处,此案本就是王鸿判罚有失公允,再加上张三的能力,只要上得公堂,胜算可是不小啊!”
岑元礼很是心动,“好吧!咱们先放出消息,看看动静再决定。”
第一百八十五章 迂回禁区
“恩公,你可算是回来了,那王大学士可是在家等了好一会儿。”
刚刚下得马车,冯南希便迎了过来,向张斐说道。
“我知道了。”
对于王安石的到来,张斐并不感到意外。
入得厅堂,张斐拱手一礼……
“行了。”
王安石一挥手,他向来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又问道:“情况怎么样?”
张斐笑道:“目前一切都比较顺利,至少左厅那边说是要商量一下,显然他们也意识到这场官司关乎他们的利益。”
王安石点点头,又问道:“为何只状告开封县衙,而不将韦愚山一同告上公堂?”
张斐解释道:“这是为了解决一个法律问题。”
“什么法律问题?”
“法不责众。”
“嗯?”
王安石疑惑地看着张斐。
张斐道:“就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如韦愚山那种偷税漏税是非常常见的,不仅仅是那些大地主,就连普通百姓都有偷税漏税的行为。如果在公堂之上,直面这个问题,对方一句,如今人人如此,这会令我们陷入被动。”
王安石道:“这不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他为什么在这事上面支持张斐,就是希望让这些大地主缴税啊!
光告开封县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
张斐道:“若以律法来断,朝廷就得追究很多很多人的税钱,而这会引发非常严重的矛盾,说不定还会反噬自己。”
王安石道:“可如此一来,这个官司就只是针对王鸿?”
他支持张斐,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偷税漏税应该是此案关键所在。
“绝非如此,这是次要的。”
“是吗?”
王安石表示疑惑。
张斐不答反问道:“敢问王大学士,如果这事闹上公堂,如何才能够将开封县衙定罪?”
王安石稍一沉吟,似乎明白了一些。
张斐又解释道:“要证明开封县衙违法,首先就要证明,开封县衙的判决是不公平的,是一种蓄意的包庇。
怎么证明这一点,唯有先证明韦愚山确实存有违法行为,这其中就包括韦愚山偷税漏税,这么一来,就可以解决法不责众的问题。
因为我们将这种偷税漏税包装一个证据,去论辩其真伪,让它变成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不是直接去追究其法律责任,但如果我们赢了,韦愚山必然就是违法的。”
王安石稍稍点头,“原来如此。”
张斐道:“唯一能够解决法不责众的手段,不是律法,而是政策,这就需要王大学士变法。”
他只是耍了个巧,迂回到律法禁区的后方,避开这个法不责众的问题,因为公堂上打这个问题,是必输无疑的,唯有依靠政策,堵住这些漏洞。
王安石皱眉道:“可我暂时还未有制定这方面的条例,这恐怕还得等些时候,故此我希望能够借这官司,威慑那些人。”
张斐思索半响,道:“如果说政法分离,也是可以追缴一些税收的,缓解偷税漏税的情况。”
王安石忙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如果政法分离的话,行政就失去了审判权,诸如许多大地主偷税漏税,都是有手段的,换而言之,就是钻法律空子,表面上是不违法的,要追缴税收,是要拿出证据的,那么这就是属于司法问题,行政又没有断法的权力,那么就可以通过起诉个人的方式,去追缴税收。
虽然许多人都偷税漏税,但先得有人检举告发,打击面是很局限的,这也是避开法不责众的一个手段,虽然这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也可以威慑一下那些大地主。”
王安石瞧了眼张斐,笑道:“如此一来,你不得赚得盆满钵满。”
张斐心虚地嘿嘿一笑:“东京这么多耳笔,也不一定非得找我啊。”
王安石似笑非笑道:“你这脑子还真是好使,转了这么大一个圈,你不但能够报复王知县,还能够从中受益。”
当然,这也只是张斐的一个建议,说来容易,操作起来可就不容易。
比如说这场还未有定数的官司,纸上谈兵,说得是何其容易,但是操作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目前的体制来说,除审刑院、大理寺、御史台、谏院、提刑司这几个司法部门,是直属皇帝,不受行政约束,其余的司法部门,全都是听命于最高行政长官。
知府就是一州的最高法官。
知县就是一县的最高法官。
自古以来,也皆是如此。
这里面就涉及到以下犯上。
这可是官场大忌。
一不留神,就将自己给弄没了。
而吕嘉问敢这么玩,那是因为他就是八品小官,这都已经是最底层,降也降不到哪里去,没了也就没了。
但是岑元礼和余在深他们可不敢这么随便。
他们能够干到这个位置,可是非常不容易啊!
但是权力吗,谁不想要。
他们还是第一时间,就将这事上报给省府,同时又将这事给传出去。
……
“还是知府有先见之明啊,板子可是震慑不了那小子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