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12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过我也要奉劝你一句,你若有真想为天下百姓说句公道话,那你就努力表现,争取入朝为官,你这么不守规矩,横冲直撞,迟早是会出事的。”
他也知道,目前朝中不少人举荐张斐为官。
大官当不了,小官问题不大。
张斐行礼道:“多谢吕知府相告,小民定当也会铭记于心。”
吕公着一挥手道:“带下去吧!”
张斐被带下去后,李开便是发牢骚道:“其实这嘴长在他身上,他告不告,咱们也管不着,关键他老是上咱们开封府来,此状要真说起来,也不是我们开封府能受理的呀!”
吕公着叹了口气:“故此我们现在也只能等待朝廷对此事的商议结果。”
……
度支司。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此事应该不会有错得,张三小子真的有可能会搞那什么计税。”
度支判官沉怀孝言道。
其左边坐着户部副使唐积,“可决不能让那小子得逞。岂能让他一个平民百姓,染指国家财政大权,这成何体统。”
坐在右边的则是盐铁司判官杜休,忧虑道:“可问题是,咱们怎么去阻止他?他只是提出帮人计算税务,这既不违法,又不违制,他还能说是为百姓着想,为官府分忧。”
这户部、度支、盐铁,合称为三司,属于中央财政部门,总管全国财政。
但是上班第一天,他们却谈论起一个耳笔之人。
就是他们听说,张斐要弄个计税业务,这令他们有些不安。
如果真让张斐弄成了,那他们就得处处小心,这多收一文钱,都可能会被告。
这不是买卖,而是权力。
故此他们才感到惶恐不安。
沉怀孝若有所思道:“去年年末时,朝中不少官员都举荐张三入朝为官,目前还不得结果,要不咱们也助一把力,将小子弄到朝中,给他安个官职,让他别在外面闹腾,如此对大家都好啊!他不过就是一片破瓦,咱犯不着与他斗,那王司农不就是输在这上面么。”
唐积、杜休相视一眼,也纷纷点头。
这小子确实令人头疼。
正当这时,一个官吏快步入得堂来,在沉怀孝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什么?”
沉怀孝惊得站起身来。
唐积问道:“出什么事了?”
沉怀孝道:“那小子又跑去了开封府告状。”
“这才开封府开门第一天啊!”唐积人都懵了。
杜休问道:“他告谁?”
“朝廷。”
“啊?”
这……这还诏安个毛啊!
弄死他!
……
范家书铺!
“他他他他他是用谁的名义去告得?”
范理紧紧拽着一个耳笔之人的袖子,目中含泪,颤声问道。
那耳笔之人回答道:“根据规矩,他……他也只能用咱们书铺的名义去告啊!”
“啊……”范理惨叫一声,两眼一闭,昏倒过去。
书铺中的耳笔,也都是人人自危。
寻思着要不要赶紧回去收拾包袱跑路。
……
这一状,真的是石破天惊啊!
整个皇城都震动了。
状告朝廷?
这能告吗?
这怎么告?
祖宗之法?
啥祖宗之法?
绝大多数官员们都是懵逼的呀。
他们也不知道这违不违法,也不知道祖宗之法到底是啥。
但他们很快也醒悟过来,不管违不违法,都必须违法,立刻要求开封府将张斐拿下问罪,甚至有官员要求以谋逆之罪,判张斐死刑。
此例决不能开。
否则的话,不天天有人状告朝廷。
毕竟朝廷干得坏事可是……咳咳……
一言难尽。
反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决不能让张斐得逞。
那小皇帝赵顼也傻眼了,身为皇帝的他,也都不知道官司还能够这么玩。
可是下面又吵得非常厉害。
于是赵顼赶紧在翰林院召开最高智囊团会议。
其中也包括枢密使陈升之,计相唐介,御史中丞吕诲,以及开封府知府吕公着,等等。
会议上,吕公着先是将此案缘由,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其中还包括高文茵与张斐、史大郎的三角关系。
“若是如此的话,张斐倒也没有告错啊!”王安石抚须言道。
赵顼瞧了眼偶像,问道:“卿此话怎讲?”
王安石立刻道:“回禀陛下,关于那衙前之役,已经困扰我朝多年,且有无数案例,表示此役令无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动辄家破人亡。但是朝廷迟迟未有下定决心解决此患。
如今又使得百姓蒙受不白之冤,这当属朝廷的过失。如今更是逼得百姓上门告状,朝廷难道不应该自我反省吗?臣建议理应给张三一个论辩的机会,若是张三说得有理,朝廷理应改过自新。”
此话一出,吕诲等人纷纷鄙视王安石。
真是会借题发挥啊!
赵顼突然也反应过来,眼中闪烁着喜色,这……这好像是神助攻啊!
按捺住心中的欣喜,点点头,可还未说话,那吕诲便抢先道:“什么不白之冤?我也认同衙前之役,确实存有诸多弊病,理应改正。但既然是官司,那就还是要遵循我朝律例,不能乱了法度。朝廷有明文规定,若是在押送途中,公物有所损害和丢失,衙役须得赔偿,说是不白之冤,那也未免言过其实。”
不少大臣是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这法哪怕有问题,那也是法,甭管是好法坏法,你耳笔之人要告状,必须得依法。
“不错!”
司马光突然开口道:“吕中丞言之有理啊!”说着,他又向吕公着问道:“不知那张三是以什么条例状告朝廷?”
吕公着愣了愣,我方才才说得,你是没听清么,于是道:“是以违反祖宗之法状告朝廷。”
“祖宗之法?”
司马光吸得一口冷气,不禁眉头紧锁,又问道:“但不知是哪条祖宗之法?”
王安石瞥了眼司马光,暗骂,你这老狐狸,真是半点亏也吃不得。
吕公着如实道:“他是以太宗的诏令‘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尊承,不敢逾越。’来状告朝廷。”
赵顼又听湖涂了,“这与此案有何关系?”
吕公着道:“回禀陛下,臣还未审,不知其因。”
司马光立刻道:“陛下,若张三真是以祖宗之法来状告朝廷,臣以为这并无不妥,也合情合理,且朝廷必须慎重对待,毕竟这祖宗之法不可违也,臣也建议给张斐一个论辩的机会。若是他胡说八道,再定其罪,如此亦可让人心服口服。”
嗯?
其余人皆是诧异地看着司马光。
这……这两老货什么时候站到一块去了。
赵顼稍稍点头,又目光一扫,“诸位以为呢?”
其余人面面相觑。
话都让这两老货给说了,他们还能说什么,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毕竟他们两个代表着朝廷两大阵营。
赵顼瞧了瞧王安石,又瞧了瞧司马光,思索半响,最终决定,由王安石、司马光主审此案,御史台、审刑院、刑部、大理寺,开封府派出官员陪审。
原本是打算在开封府审,毕竟张斐是去开封府告得状,但是吕公着是死活不答应,表示小府寒碜,审不起这等大案。
去年开封府已经是被张斐弄得饱受争议,里外不是人,而此案是更加敏感,就没审过这种案,他绝不当着冤大头,因为他也知道,做主又不是他。
凭什么背这锅。
最终赵顼决定放在大理寺审。
其实也应该放在大理寺,开封府毕竟是一个州府,还真不够资格审理此案,只有刑部、大理寺才资格审。
审刑院是复审大理寺的判决,大理寺要不审,审刑院也不好干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