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北宋大法官 第6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王安石回答道:“商人自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虽然利息低,但有房屋抵押,只要朝廷能够立法担保此事,就是稳赚不赔,商人们当然愿意。”
“原来如此。”
司马光稍稍点头,其中利害关系,他立刻就明白过来,不禁暗自叫绝,这主意妙啊!
不少清廉正直的大臣也都纷纷点头。
如今买房困扰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他们这些官员,这么低的利息,对于他们这些官员而言,其实是很有帮助的,买不买另说,至少有个选择。
王安石又趁热打铁道:“关于民间举债的危害,相信不用我多言了,若是此事能成,兴许能够带一个好头,抑制民间高息。”
司马光一听,不禁侧目看向王安石,这老小子是转性了吗?那可真是好事啊!
他也提出过民间高利的危害性,只是他不认同王安石那种激进的做法,他的理念与这个法案,是不谋而合,柔和地去改变,朝廷不要亲自下场,与民争利,这他赞成。点点头道:“言之有理啊!”
宋神宗一看司马光也点头了,不禁暗喜,这事稳了。
可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那王文善突然道:“商人愿以低息放债,固然是好事,但是这其中好像说得不止这么一条,还包含着屋税的改革。”
王安石立刻道:“汴京市民常常埋怨苛捐杂税太多,同时又有官员借此巧立名目,盘剥市民,整合为屋税,减少市民负担的同时,还能确保不再有官员巧立名目,盘剥百姓。这不好吗?”
那得看对谁好!王文善偷偷瞄了眼司马光,可后者却是抚须不语。
御史陈荐道:“如今我朝财政已经是入不敷出,此时减税会否增添财政负担。”
王安石笑道:“各位并未仔细看,这两条建议其实是有关联,前一条是可以增多房屋交易,增多租赁,那么算下来,朝廷所得比以前要多一些,而百姓也因此得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其实不算房贷带来的利益,税还是增多的,因为很多大富人家,就无法偷税漏税,比以前要收得更多。
只是王安石没有说透罢了。
枢密使陈升之突然道:“此策甚妙啊!”
司马光瞧了眼陈升之,也站出来道:“臣也赞成。”
枢密使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大臣们一看这宰相和司马光都点头了,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宋神宗顿时喜出望外,头回改革的他,还是有些紧张的,一看这么顺利,心里能不开心,同时也是信心大涨,道:“那就这么决定了。”
说罢,他又看向王安石,“此事就辛苦卿了。”
王安石立刻道:“蒙陛下信任,臣必将竭尽全力。”
出得大殿,司马光悄默默将王安石拉到一边来,呵呵道:“介甫啊!你可算是想通了。”
王安石错愕道:“此话怎讲?”
司马光笑眯眯道:“变法之事,当循序渐进,此法就非常得当,不但藏富于民,又能起到表率作用,且还不会引起激烈的反抗,不可谓不妙啊。”
王安石听着就老大不爽了,嘴上却是笑道:“非我想通了,而是你司马君实终于醒悟了,真是我朝之幸事啊!”
司马光充满疑惑地看着他。
什么鬼?
王安石道:“你看,这一道法令,便可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摆摆手道:“此言差矣,就此策来看,是商人先得其利,然后,国再收税,以及那屋税的调整,都是在于藏富于民,合理分配,而非财富有所增加。”
他的理念是“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
财富就那么多,诀窍在于怎么分配,他推崇是藏富于民,让商人去干,朝廷负责监督,这非常符合他的治国理念。
而王安石就认为这根本行不通,只有做大蛋糕,矛盾才会消除,不然的话,就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节流,一个开源,愣是谈不到一块去。
也真是绝了。
“非也!非也!”
王安石道:“待朝廷下达这道政令,民间房屋交易定会增加,税收便会增多,这不是财富增加又是什么。”
司马光摇摇头道:“不对,不对,虽然国家会因此增添一笔收入,但是财富并没有增多,只是用在了这买房上。”
王安石哼道:“原本没有的税入变得有了,你却说这不是财富增加,真是强词夺理,我懒得与你争,我还要有事要忙。”
说完就走了。
“改天你再放贷买酒,酒税也会增加,财富又增长呢?真是岂有此理。”
司马光哼得一声,过得片刻,冷静下来的他,忽然皱眉道:“不对!这主意不像似他的手笔。”
……
王安石可不是落荒而逃,他跟司马光争,从未输过,也未赢过,他这回是真的有事要做,没心情跟司马光争论。
回去之后,王安石就立刻派人去找张斐,告知他,朝廷已经答应了,让他赶紧将契约范本送来,如今就缺这一张契约。
整个改革的核心,就是那一纸契约。
而张斐却是在第一时间赶去马甲,将此消息告知马天豪。
朝廷不给说法,马天豪那边也不敢做太多动作。
“好小子,果真手段了得,这么快就给搞定了。”
闻此消息,马天豪激动地直接站起身来。
这着实令他震惊。
可从来没有一个珥笔之人可以将自己契约变成朝廷的法律条文。
而且速度还这么快。
真是让人不敢相信啊!
亏得还有人说,张斐得罪了整个朝廷。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啊!
张斐笑道:“朝廷那边我是搞定了,你那边怎么样?”
马天豪立刻道:“这你放心,我这边也有收获,我已经说服相国寺加入我们。”
张斐愣了下,“相国寺?”
马天豪道:“你难道不知道相国寺才是咱汴京最大的债主吗?”
“是吗?”
“你若不信,可随便找个人问问。”
原来这寺庙有着很多免税特权,导致不少大地主都将田地划到相国寺,相国寺等于是躺着赚钱,但野心是无止尽,相国寺自己开拓业务,比如对外放债,并且因此兼并了不少土地。
同时,相国寺也有房产投资,而且不少。
马天豪也是相当精明的商人,相国寺实力雄厚,有着大量的闲钱,且又不追求那种快钱,更在乎的是长远发展,这个方案就非常适合相国寺,再加上他在相国寺也有关系,于是他第一个找得就是相国寺。
相国寺表示如果朝廷真的答应了,他们愿意尝试一下。
张斐问道:“员外,你说当相国寺的主持难,还是当官难。”
“当然是去相国寺当主持难啊!”马天豪毫不犹豫地说道。
张斐摸了一下自己那浓密的头发,心道,算了,等年老色衰再去吧!先帅个几十年。突然向马天豪道:“对了!我还有一个小小要求。”
马天豪问道:“什么要求?”
张斐道:“我听闻你们这一行,若遇纠纷,或者立契,几乎都是跟范家书铺合作。”
马天豪稍稍一愣,点了下头。
张斐问道:“员外与那范家关系很不错吗?”
马天豪道:“就是生意上的来往,并无太多交情。你应该知道,他们八大茶食人是各有分工的。”
张斐道:“我的要求,就是现在从开始,你们马上另择他家合作,不能再跟范家书铺任何来往。”
马天豪问道:“这是为何?”
张斐道:“因为张飞就是死在那姓范的手里。”
“……?”
马天豪错愕地望着张斐。
“张翼德。”
“张……张翼德?”
马天豪还未反应过来。
正巧马小义入得屋来,听得张翼德之名,登时精神一振,忙问道:“三哥,你说得可是三国时期的张翼德?”
张斐点点头。
马天豪这才恍然大悟,又问道:“难道张翼德是你祖上?”
“不是。”
“那是为何?”
“名字谐音。”
“……?”
马小义若有所思道:“可是杀死张翼德可还有张达,那是不是也不能与姓张的来往?”
哇!这么霸道的理由,你还要给我纠结逻辑?张斐问道:“小马也看三国?”
“俺倒是没有看过。”马小义摇摇头,却又非常兴奋道:“但是俺听过许多三国的故事,俺可是最喜欢关二哥,三哥,你呢?”
“小乔。”
第五十四章 明修栈道
马天豪是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张斐。
这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小事。
八大茶食人,不与其中一个合作,还有七个可以选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