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后认错夫君

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1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若非亲眼所见,他只怕也猜不到。
晏书珩笑笑,转身正欲离去。
身后女郎不敢置信地喃喃低语:“他……他这是……”
晏书珩警觉回头。
阿姒摸着发顶,眉间隐有嫌弃:“他用摸过我脚的手揉我头发了?!”
青年回过头,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莞尔道:“放心,是另一只。”
.
在得知晏书珩决定把别人的妻子带走,穿云更是震惊:“可是郎君,那女子应当是刺客的妻子,您还假扮她夫君骗她,若以后她得知真相,万一在床笫之间对……对您不利,那可如何是好?”
晏书珩长指捏捻起杯盖,闲适地拨弄杯中茶叶:“刺客或许会在别处抢人,况且,我还有很多想知道的事。”
他只一笑,并未细说。
穿云一想也是,郎君行事不走寻常路,他把人留在身边,定有用意。
总之不会是因为色令智昏。
不会全是因为色令智昏。
他拱手道:“属下这就安排,务必让他们小心配合,不让女郎察觉端倪。”
人走之后,晏书珩独自静坐,目光本散漫无定,倏忽停在了手心。
他兀自笑了:“本以为是只不谙世事的白兔,不料是披着兔皮的狸奴,能屈能伸的,从前我竟未曾发觉。”
处理过往来信件后,已到用夕食的时辰,晏书珩想起还有个妻子,自带她下山,他还未曾陪她用过一顿饭。
今日又将人吓了一番。
他这夫君属实失职。
晏书珩放下玉箸。
几人以为他是没胃口,却见他出了门,径自往小院的方向去了。
穿云讶异:“郎君饭不吃了?”
晏书珩笑里有几分玩味。
“我回家吃。”
.
而此时此刻,小院这边。
阿姒早已用过饭,竹鸢从庄子里弄来些栗子仁,主仆二人正边剥边吃。
因她瞧不见,竹鸢怕她扎伤手,便细心地给她剥皮。
相处几日,阿姒对她稍有了解,知道若不让这丫头去做她会内疚,索性张着手在旁等着,像极了等待投喂的幼雏。
这次等了许久手心都还空空如也,她听到一旁盥洗盆处有水声,嗔道:“我还没吃够呢,阿鸢你就净手。”
嘴里不妨被塞入一个栗子仁,这般鲁莽,定不是竹鸢。阿姒下意识就咬,将对方手指和栗仁一道咬入口。
对面低笑道:“你是狗么?”
阿姒忙松口,连栗子仁也吐了出去:“夫君怎么总是神出鬼没?”
晏书珩取出帕子拭手:“原来回家还要提前给夫人传信。”
阿姒道:“我看不见,你突然出现,万一我以为是歹人,伤着你该如何?”
他沉默一会,忽而问她:“那日若来的是旁人,你会如何?”
“哪日?”
“我带回你的那日。”
阿姒这才听懂,他是因她提到误伤而想起在山间小院那日,她从柜中钻出时,手上正拿着他给的匕首。
那时的恐惧实在深刻,以至于如今回想也还觉后怕,她拍拍心口:“其实我也是慌不择路,若没听到夫君声音,只怕会一直躲在里头,等着被他们发现,如果对方是好人,我大概还能周旋一二,若是坏人,大概……”
以她这又倔又想求生的性子,若对方保留余地,可能会先试图周旋。
否则,便玉石俱焚吧。
但给她自己的答案,和给夫君的答案,自然不同,阿姒深情又忧伤道:“幸亏夫君回来了,否则我只怕得……”
这未尽的话落在晏书珩耳边,成了她会为了名节自尽以全夫妻情意无暇,微讽道:“你的夫君就那般好,值得么?”
阿姒只觉这话怪怪的,像是自嘲或是嗤讽,想来他当是内疚了,认为他何德何能,她对他这般误解喜闻乐见:“夫君是我的心上人,你不值得,谁值得?”
对面轻声叹息,不知是怜悯还是如何,声音变得若即若离:“无论是谁都不值得,在性命跟前,你的夫君、你的名声、甚至所谓情意,都不值一提。”
阿姒听懂了,自己本是在虚言奉承,他却他的意思是让她什么都不管,要活下去,她决定哄哄他,摸索着抓住他的手,贴在脸上:“夫君你真好,要是没遇见你,指不定我就葬身荒野了。”
青年掌心动了动,不咸不淡地问:“是从前的我好,还是现在的我好。”
阿姒犯了难。
按理是现在温柔一些更好,但他的温柔似乎还伴随着捉弄。
这般一想,阿姒忽然江回现在似乎和从前实在很不一样。
她试图捋顺时,嘴角忽而触上一个温热的东西,带着栗子香气。
思路被打断,她也懒得再思索,自然地张开嘴,将栗子吞入口中。
她看不见,张口时不慎将青年的指端一并含入口中轻吮。
触感温润,像猫儿在舔舐。
晏书珩长睫微动。
长指倏地收回。
第15章
被吻过的指端犹如缠上绵密细丝,两端不断收紧,晏书珩手指屈起,僵在半空良久后才缓缓放下。
他很快平静如初,接过竹鸢剥好的栗子,又给她递了一颗。
这回两人都很有默契,她的唇再未碰到他手指,他也进退合宜。
阿姒两边腮帮都塞满栗子,鼓起时像只贪吃的扫尾子,晏书珩忍不住又塞了一颗,栗子刚触到她嘴边又被移开:“栗子多吃易积食,我带你去外面寻点小吃。”
阿姒将栗子咽下,又喝了口茶,这才想起自己尚未回答他的话。
她抓住他胳膊。
“其实,我觉得从前的夫君好。”
晏书珩神色不变,垂眸将栗子放回盘中,无奈笑着起身去净手。他有意无意地,在她唇舌触到的地方多搓了两下。
却听她在身后郑重其事地继续:“但是现在的夫君,更好。”
水声倏然停了下来。
青年沉默地擦着手,云闲风轻般笑了:“夫人这碗水,端得极好。”
两人出门时,已近入夜。
竹溪是座小城,因地势偏,山林居多少良田,新城那些世家大族们圈地的野心不屑落到此地,因而城中仍是一派无拘无束的热闹,贩夫走卒沿街叫卖,民间小吃的香味飘了满街满巷。
二人并未骑马,并肩而行。
走了大半条街后,晏书珩仍未见阿姒对哪一样吃食生出兴致。
他笑道:“竟都瞧不上么?”
阿姒悄悄咽了咽唾沫,问他:“夫君,你如今俸禄多少?”
晏书珩想了想:“月俸一两银。”
世家子弟当久了,远离人间疾苦,他对平民百姓的生活已浑然无知。
见阿姒微怔,晏书珩本以为说少了,却听她讶异道:“这么多!那糖葫芦、炙牛肉、漉酪,我都想尝尝。”
她有记忆的这数月里,还未曾如此豪横过,像个乍富的寒户般无所适从,犹豫地问:“可以么?会不会把夫君吃垮。”
怯怯的模样仿佛见到洞口有吃食却因惧周遭有虎狼而不敢出来的兔儿。
晏书珩双手负在身后,悠然看着她:“尽管吃,我还垮不了。”
他既如此说,阿姒便不客气了。
后来她真的将整条街巷感兴趣的吃食都尝了一遍,直到腹中塞满。
晏书珩低头,轻轻擦去她嘴角饼渍。
“怎么像只掉入米缸的耗子。”
放在平日阿姒可受不了被他调笑,但这次她非但未生气,还笑吟吟道:“夫君为我买的吃食,总比别的可口。”
说着话,阿姒忽而察觉一事。
除去过去数月在郑五家中过得清贫,她似乎未曾真切经历过何为人间疾苦。
这在李婶和竹鸢出现后更为明显——她好像很习惯被人服侍的日子。
说不定过去她曾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但若如此,家人为何不来寻她?也许她家中当真已无人,要么是她不受重视。
多想无益,记忆无法恢复,过去就无从探知,不如先着眼于现下。
阿姒收拢思绪,正经过一处人群附近,听众人谈话,这儿正有百戏表演。
晏书珩驻足,并给阿姒解释。
阿姒听得入神,想起先前不知从何处何人处听过,道如今不少世家贵族排斥百戏,认为百戏移风易俗,不尊礼乐。
可眼下夫君正看到兴头上,高絙、吞刀、履火、寻橦……说得也头头是道,这倒让阿姒更为笃定,江回并非高门世家出身。
她认真听着,竟也入了迷。
周遭欢呼四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