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审计成为皇帝后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 第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万历是真心想留张居正,但是这个原主李崇呢?他是真心想留王和保,还是迫于无奈呢?这个王和保会是大梁朝的张居正吗?
宋离的目光不离李崇,将他所有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
“夺情可合规制?朝中可有人参奏?”
“夺情虽情有可原,但是毕竟有违孝道,御史的奏本放满了半个桌案,不过国情大于私情,陛下仰赖首辅,朝臣亦能理解。”
宋离的面上不见半分不满,一番话说的极为漂亮,只是这其中软刺周炔如何能听不懂。
他如今也看出来了,在王和保和宋离之间,这原主多半是更偏向王和保的,不过那摆满了半个桌子的奏本,呵,恐怕这写奏本的就是宋离的人。
不过这件事儿倒了让他对自己的处境多了两分乐观,这小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毕竟还是皇帝,他能驳了宋离一派的上奏,留下王和保,就说明他是可以在这二人之间逢源利用的。
这王和保是什么样的人他还没见过,不过根据眼前的情势分析,朝中两派,宋离和孟太后明显不和,所以王和保作为仕林出身的当朝首辅,以太后为尊倒是说得过去的。
这个王和保是不是太后的人还需要验证,但是眼下稳住宋离才是要紧的。
他一下扯住了宋离的衣袖:
“可是朕不记得了,王首辅为人如何?可和善?”
他现在就是一个无依无靠,又失忆了的小皇帝,对这个身份周炔入戏很深,所以他有这样的担忧很正常。
“王首辅历经三朝,德高望重,在光帝时便已入内阁为次辅,被光帝视作股肱之臣,自有威仪在,陛下一直视王阁老为师,阁老对陛下自然也有爱护之意。”
周炔瞬间明白了这话中隐喻,光帝是他的伯父,王和保乃是光帝旧臣,如今的孟太后是光帝的皇后,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他父皇却留下了王和保做首辅,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王和保真的是治世之能臣,能做他的倚仗。
第二,光帝旧臣的势力庞大,他父皇在位区区三年,换不掉王和保。
呵,果然,治国如治集团公司,派系,制衡,无处不在。
如今想来宋离作为一个宦官能有如此权势,未必不是原主的父亲成帝扶持的结果,但是那位梁成帝若是真的有意制衡王和保,会只给他留下一个宋离吗?
“你再给朕讲讲如今的内阁吧,内阁有几人?”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若是原主他爹有意留给宋离一个帮手来制衡首辅,那么那个人的职位绝不会太低,很有可能就在内阁里。
宋离周身有一种和太监身份十分违和的书卷气,这两天他瞧着他脸色好像不太好,说话的声音也和一般太监尖细的声音不同,反倒是平和低润,两人相对而坐,一问一答,倒是多了两分和谐:
“内阁一般定制四人,一首辅,一次辅,两位阁臣,但是去年次辅赵阁老致仕,如今内阁只有三人,首辅王和保,还有葛林生和岩月礼两位阁臣。”
周炔盘着腿已经有些麻了,不得不伸直动弹一下,状似不经心地问:
“现在已经是年底了,既然去年赵阁老就已经致仕,为何不升任一位新的次辅?内阁为何也不进新人?”
宋离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人,这些话可不像是从前的李崇会问出来的,他这一眼正对上了不断伸腿缓解酥麻感的人眼中,那双眼天真空白,带着两分好奇。
周炔心里有些好笑,这傻子演精明未必能演出来,但是让他这个混迹职场近十年的人演一个小白实在不要太容易。
反正他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问出什么来都算不得错,他反而一仰头,摆起皇帝的架子开口:
“朕的问题很难回答吗?”
宋离淡淡开口:
“陛下的问题不难回答,是王首辅说年后就是三年一次的京查,选任阁臣不是小事儿,若是选错了人,有失陛下颜面,所以等到京查之后再定入阁人选,至于次辅,也一并待到那时而定。”
听到京查周炔没抑制住地微微挑了一下眉,没想到这大梁也有京查制度。
京查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而设置的一种常规考察制度,其考核的范围也很广,从在任表现,职务履行,财产甚至家庭都要接受审查,这不就相当于任期内审计吗?
京查年后就开始,这可真是直直撞到了他怀里啊。
周炔做了七八年的审计,保持职业怀疑,凡是都喜欢从行为推算目的已经成为了习惯。
他脑子里转着王和保这个人,这人是真的不想选进来一个有问题的阁臣,还是想着将内阁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呢?
他跟着问了一句:
“王首辅出京也有两个多月了吧,他不在,内阁是谁人主事啊?”
能在王和保不在的时候主理内阁,多半就是下一任的次辅人选,就是不知道这位次辅是和王和保穿一条裤子还是和宋离穿一条裤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两人加起来800个心眼子
夺情:古代官员如遭父母丧,通常须去职在家守制。但有些大臣要员公务重要,不能去职守制,朝廷特命以素服办公,称夺情。
ps:隔壁小甜文《古板老男人怀孕后》完结可宰
第7章 弄的和出轨现场一样
宋离听到李崇问这个问题,心里倒是高看了一眼:
“葛林生的资历要比岩月礼高些了,不过这二人的性情倒并不霸道,凡是也有商有量。”
周炔微微低头,掩住了眼底的笑意,这宋离若是放在商场上也是一方人物啊,这话说的既漂亮又无声地内涵了一下王和保。
按照他的话,如今内阁三个人,有两个都是性情温和不霸道的,却有一个压着不立次辅,不进阁臣,这霸道的人是谁还不是一目了然吗?一个皇帝如何能容得下一个霸道的首辅?
“这几日怎么也不见这两位阁老来请安?”
他扬着脸看着宋离,宋离这才开口:
“陛下伤了头,伤口不小,太医有吩咐,需要好生休养,两位阁老已经上了请安的折子。
加之,京城及河东地带连日大雪不停,不少民房都被压垮了,两位阁老这两日忙着赈灾,这才没有来给陛下请安。
如今过了十日,陛下瞧着倒是大安了些,两位阁老明日朝后便会来给陛下请安。”
两人这番聊着,直到了午膳时分,宋离才告退。
回到了东暖阁,宋离屏退了众人,这才松下一口气跌坐在了圈椅中,手紧紧压着心口的位置,脸色煞白一片。
半晌缓过了一口气才有些抖着手从衣袖中掏出了一个小瓷瓶,倒出了一粒药,就着桌子上已经有些凉的茶水喝了下去。
过了约两盏茶的时间,他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这才撑着身子走到了桌案后面,叫了外面候着的人进来。
来人正是直廷司的督查提司徐顺,瞧着有些发福,身子像是一个发面馒头一样,但是京城中却没有一人敢小看他。
直廷司乃是光帝的父亲,文帝所设,取自直达天听之意,设立之初便是一支由皇帝亲自掌握的监察机构。
名义上是和督察院一起掌监察之责,但是慢慢直廷司便变得无孔不入,大到官员贪墨,小到官员昨晚睡了哪个小妾叫了几次水都清清楚楚。
而这位发面团徐顺便是宋离手下亲掌消息的人,他恭顺地给宋离行了礼:
“督主。”
宋离抬头吩咐,语调听不出喜怒:
“成济仓的府仓使出缺,着赵德补上吧。”
说完他抬起握着笔的手,笔杆点了一下一份折子,徐顺连忙过去打开,发现这正是吏部拟定的府仓使的名单,其中红笔勾勒出了一个待选的人名,这人正是赵德。
旁人不知道这个赵德是谁,徐顺可是清清楚楚,这个赵德正是张冲净身之前留下的儿子。
他进宫之后就让这儿子过继到了表兄家里,姓了外家的姓,瞒的严严实实,若不是直廷司无孔不入,也查不出因果来。
这成济仓府仓使看着只是个末流小官,但却是个实打实的肥缺,各州府进贡给朝廷需要入济仓库的货物。
比如江南的御窑瓷器,鸡血石,云滇的象牙,琥珀,湖州的宣纸,毛笔,端州的砚台,样样都要过他的眼。
这府库使若是给你过,那万事大吉,若是他非要挑个子丑寅卯,这货就只能在府库外压着,算不得验收入库。
玉石,砚台这一些不怕放的还好,那些个类似宣纸需要妥善保存的,一个不防就真坏了。
没有入库便算是地方官没有按时上缴,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闹到丢官的也不少,这个府库使的油水可想而知。
徐顺看完堆着笑脸,妥善将这批红收好:
“这张公公一家真是祖上积了大德,能得督主如此提携,这府库使连属下瞧了都羡慕呢。”
宋离对他的奉承眉眼都未动一下:
“办好差事,好处自有你的。”
“是,属下定不负督主栽培。”
“去吧。”
宋离出去,周炔便让人传午膳,这小皇帝虽然没实权,但是皇帝的待遇还是让他有些咂舌的。
一顿饭便是48道菜,整整铺满了一桌子,荤的素的,凉菜,点心,很多菜他甚至根本一口都没有吃。
这些撤下去不会都丢掉了吧?这让响应光盘政策的周炔心中很是不舒服。
宋离很忙,上午和他聊了那么多,下午便回了偏殿看折子了,这正殿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周炔看着身边太监宫女低眉顺眼的样子,实在是觉得人都快长毛了...
审计这一行没有最卷,只有更卷,不光项目卷,证书还卷,早些年他在外审一边做项目一边复习cpa。
考完了cpa顺手考了cta,后来从外审跳到内审,他又考了cia,到了集团做内审,除了项目的问题,还要兼顾职场的各种人情,派系,各个部门自己的小九九。
每天都是披星戴月,脑子就像是不会停歇的车轴一样,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但是现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娱乐,太阳一落山就睡觉,每天从早上起来就是吃饭,吃药,睡觉,吃饭,吃药再睡觉,过的堪比坐月子...不,坐月子都比他有意思,他实在受不了了。
周炔吃完饭便从圈椅上起来:
“更衣,朕要去院子里转转。”
宁海记得太医的嘱咐,有些犹豫地劝道:
“陛下,外面的雪还没停,太医嘱咐您现在万不能着凉。”
“多穿些不会着凉,更衣。”
宁海也不敢再多说,还是为他更衣,周炔外面罩了一件锦缎里衬的白貂大氅,手上拢了一个兔毛里的袖套,手在里面还捧了一个精致的小手炉。
冷空气窜进了他的鼻腔,周炔长长出了一口气,微微向远处望去,朱红色的宫墙衬的雪如柳絮一般纷纷扬扬而下,这宫城和雪景当真是绝配的。
这还是这十天他第一次出来,就在他正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华清宫的门外传出了一阵脚步声,没一会隐约传来的说话声还有些耳熟,果然,没一会儿门口的人便进来了。
白胖的脸,可不正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看到的第一人张冲吗?
胖乎乎的大总管红着眼睛直跪在了周炔面前:
“陛下,陛下,都是奴才的错,奴才不该离开陛下啊,奴才日后一定日日守着您,您就让老奴留在您身边继续伺候您吧。”
圆润的总管肉眼见的瘦了一圈,周炔突然看到他进来也是愣了一下,听说这张冲确实是伺候了小皇帝很多年,留在身边说不得能多知道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