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对照组她不干了

重回八零,对照组她不干了 第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她能唱出来这酸梅汤里头放了不少东西,还有甜味,成本就肯定比一般的糖水高。
那么怎么定价就显得很关键。
因为到底是差不多的受众,要是太贵了,就算酸梅汤比糖水好喝很多,但会买的人必然不多。
太便宜也不行,毕竟天底下没有做亏本买卖的,别看她在家小心翼翼的,但对着钱这事上,还是细想得很深的。
“果儿,说说你的打算。”
胡琼慧挺满意老大媳妇的提问,可以说是问到关键上,买卖图的就是牟利,所以定价成本是最要紧的,就算她不提,自己必然也会开口,现在却是给她省事了。
“这些我都有算过的,给你们看看我列的单子。”
姜果儿中午熬好饮子就一直在屋子里盘算,按着买材料的钱,她大概估算了一下。
一份材料能熬4升,再多饮子就该淡了。
所以,总成本就在五毛左右,这还是因为有放冰糖的原因。
而酸梅汤她时打算按着一碗一毛来卖,一份材料大体能出十五份,也就是一块五。
扣掉成本,利润也能有个一块钱,按着眼下天热,少说出一次摊,也得熬个两三份材料,算下来净利润就是三四块。
这钱听着不算多,可仔细想想,工厂里的普通工人月薪差不多三、四十块左右,除去刮风下雨的不能摆摊子,她这饮子少说也能月进七八十块。
“能赚这么多?”
姜成武看完纸上的单子,顿时没忍住惊呼出声。
要知道他们家可没人进厂子,没有固定工资,一大家子守着几亩地过。
平时闲了,他们也会帮人打打长工,还有姜家老爹有些手艺,能打些木工填补家用,但就是这样,一年头囫囵下来,也就能有个三四百块的进项。
这数额听着不少,但是摊到每个月也就三十出头,还不是月月拿现,再兼顾一大家子的花销,一年到头根本存不下什么钱。
现在自家妹妹卖个饮子,一个月大体能赚个七八十块钱。
这可比全家辛辛苦苦下地还要多赚出一番,想到这姜成武呼吸都有些.粗.重。
要不是天色不对,他都想立刻开工了。
“这还是少的,又没有人规定,咱就只能买酸梅汤啊!”
姜果儿笑了笑,她手里头还会不少街边小食。
等到积累些固定受众,她再推成出新,一点点的扩大买卖,这样既降低了风险,又能慢慢把买卖做大。
这也就是个体经济放开没多久,她拥有的信息差带来的好处,毕竟这时候对于经营,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
长期的封闭让他们胆子变得越来越小,根本没有冒风险的决心,毫不客气的说,这时候的她敢赌,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已经赢了大半。
当然,要不了多久这些人见到利润,胆子会一点点放开,甚至还会飞快吸收成长,但有些时候落人一步,就要非十倍的努力去弥补。
事实上,在与时间这场竞赛里,后来者居上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还是距离越拉越开,直至再也看不到前人的项背。
“我想大家伙这下应该没有疑问了吧。”
胡琼惠目光扫过,姜家众人一致摇头,毕竟他们想问的都回答上来了,而且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这时候再说不同意,这不是找骂吗?
“说到底这是要上街买的,小姑子自己去不大合适,娘你看要不让老三跟着去?这样也能相互照应照应。”
刘玲开口说道,显然是想到万一自家小姑子真赚了钱,保不准惹来红眼的,毕竟万事防一手准没错。
“老大媳妇说的在理,老三这段时间就先别下地了,跟着一起摆摊去。”
胡琼惠听后点了点头,当即拍板做下决定,见状姜果儿内心是感动的,在家人眼中自己安慰还是更重要的。
同时,她也松了口气,现在启动资金有了,自己只剩下筹备了。
因为卖酸梅汤饮子可以说是姜家难得的赚钱门路,姜家从上到下都格外配合,又是搭板车,又是架不锈钢桶。
为的让饮子好喝,姜果儿还特地跑一趟柳婶家跟她买了小半桶的冰块。
因为这些冰是拿白水做出来的,成本低,三毛就能拿一小桶。
当然,姜果儿也没指望这小桶的冰能让饮子凉下来,主要放凉的手段还是到后山的山泉里泡。
山泉水本来就凉,又有山体遮拦,倒是正合适,附近胡同的人有时会拿着西瓜去泉水里泡着。
泡一下午,再吃起来,跟从冰箱拿出来的差不多,算是解决这年代没冰箱又想吃凉快的难处,当然缺点也有,那就是要走远路,来回得一个小时。
基本上这重活都落在姜成武头上,后者也没有什么抱怨的。
真要论起来,走这个把小时,比起下地是舒服多了。
而且自家老妹还保证每次都会给他装一瓶子,路上热了就喝,对他来说简直是美差。
这事让姜小鹏知道,哭着闹着要给他叔换活儿。
奈何年纪太小,压根没有参加竞选的资格,气得他哇哇哭,也就是姜果儿承诺会给他留些饮子,这事才算作罢。
… …
第7章
“头次出摊,你两别整太晚,天黑就往家里来,听到没?”
胡琼惠伸手将小凳子放上推车,转头嘱咐跃跃欲试的老三还有姑娘。
对于后者,她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主要是担心老三,他这.性.子跳脱得不行。
而要说稳重,那就该让老大去,可这是去做生意,光靠稳重可不够,嘴皮子还得会来事。
老大在这方面明显不顶事,考虑来考虑去,老三确实最合适。
“娘,这话你说好多遍,我耳朵都要听出茧来了。”
姜成武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生怕再唠叨下去,他们都不用摆摊了,他手脚麻利的拉上姜果儿就往外走。
“这死孩子,急脾气也不知道随谁。”
胡琼惠见状,倒是没有再跟上去,而是喃喃着,“希望能顺利点,别碰上事。”
看着人离开的方向,她眼中不由得带上担忧。
而相比较自家老娘的心情,姜成武明显快乐很多,甚至还哼起了歌,姜果儿见状没由来觉得好笑。
这一笑反倒让她没那么紧张了,毕竟她也是头次出来做生意。
新娘子上花轿头一回,再怎么安慰,都是没法免俗的。
姜成武察觉到人的不自在,撇过头笑道:“果儿,别怕的,有你三哥在,保准没有问题。”
姜果儿闻言,笑意满满的点头道:“那我就谢谢三哥,一会儿这场子,你可得给我撑起来。”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姜成武胸有成竹的立手保证,模样还有些严肃认真。
两人边走边聊,没多大一会儿就拖着车架子到了位置--红.星.钢化厂门口。
这钢化厂是他们附近最热闹的一处,里头都是些拿固定工资的工人。
对于现在来说,这些人那都是“有钱人”,他们消费理念比起其他人来说,有明显的进步。
也就是这样的群体,更容易做成买卖,且有能力满足自身需求。
而明白这个道理的,显然不止姜果儿。
这条临近厂子的街道,熙熙攘攘的多出几家小摊,有买水果的、也有买糖葫芦、发糕这样的小食,品类不少。
姜果儿这会儿可以说是来得早,他跟着自家三哥挑好位置,就开始从车上卸东西。
几张拆卸式的小圆桌、小椅子、厚毛巾盖着的小冰桶、陶瓷碗,一大桶自来水、酸梅汤不锈钢桶,最后还有挂在一角的塑料袋… …
那些圆桌椅子是让客人现场坐的,这样可以现场喝,也能用袋子装好打包,可以说是很努力兼顾两头了。
他们两收拾得很快,没多大一会儿就搭好家伙事,这时候边上卖水果摊主笑呵呵的打起招呼。
“小姑娘,你这是准备卖啥啊,大桶小桶的,看着真齐全。”
对方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模样生得老实,看样子明显是来的时间不短了。
姜果儿头次来,对这一块到底不熟,正想着问问情况,对方主动搭话,她自然乐意接。
“伯娘,也不是什么东西,就是夏天喝的饮子,这么大一片,咱两能挨在一起也是缘分,我倒些您尝尝。”
“唉,唉,用不上…”
后者见状连忙摆手,可架不住人手快,看着递过来的瓷碗,扑面而来的凉气和酸甜味叫她动作一顿。
热了一天,她嗓子早就有些冒烟了,不用想也知道,这冰冰凉的饮子下肚,肯定是通体爽快的。
于是,拒绝的话她也说不出来了。
“那…那就谢谢姑娘了。”
“您太客气了,以后还要麻烦您照顾一二呢,您不嫌弃寒酸就行。”
“好说,好说。”
后者脸皮有些红的接过瓷碗,她早就有些渴了,顺势递到嘴边喝了起来。
而这第一口,她就愣住了。
冰冰凉的饮子酸甜清凉,顺着火烧火燎的嗓子滑进胃袋,让原本闷得发慌的胸口,有种豁然通畅的感觉。
“没想到,姑娘你还有这手艺。”
摊主诧异的看向人,似乎没想到这姑娘年纪轻轻,居然有一把如此好的手艺。
“那是肯定的,这饮子我长这么大,从没喝过比它更好喝的。”
姜果儿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姜成武见有人夸自己妹妹,与有荣焉的抬了抬下巴。
那模样不知道还以为刚刚是夸他呢!
... ...
太阳还没下山,厂子也没到下班点。
姜果儿从郑大娘,也就是她边上的水果摊主哪里得知,离工人放工还有个半个钟,等到时候这条路才算是热闹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