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当思

春日当思 第5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一把扯下纱帽,“父皇!你怎么也这样!”
皇帝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笑得前俯后仰,“观南啊,辛苦你了,还打得很是对称。”
齐怀瑾不满,嘀咕了一句:“您还是别笑了,没听皇叔责问你怎么教我的吗?”
皇帝却啧了一句,“你倒是还敢问我。”
他转头对齐观南道:“我可以对天发誓,你不在的八年内教养他毫不留有余地。该教的都教了,他也都学会了,性子虽然比不过你我,但是咱以时日放到朝堂上去磨砺磨砺,也算是一块美玉。”
“直到他越来越大,快要说太子妃的时候,终于察觉出来一些不对劲。”
皇帝也挺愁的,“这孩子性格竟然还挺多疑,竟然在阿萝这里也琢磨起了权衡利弊,还怀疑我以后也会抛弃他,当然了,他的优柔寡断和自私也出来了。”
齐怀瑾越听越心里不舒服,却又不能反驳,因为父皇说的他确实都做了。
皇帝就道:“所以我就随他去了,正好阿萝提出不愿意那么快定下来,我就存着磨砺磨砺他的想法,没再插手此事。”
如今,看来已经出了结果。
短短几句话里面,齐怀瑾听出了一身汗,而后颓然的坐在地上,“所以——父皇是在考验我吗?我的考验失败了吗?”
皇帝:“这不是我对你的考验,这是你自己的考验。”
他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年少之时,十五六岁,正是半懂不懂的时候。你从小长在大家的宠溺之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本该果决,嚣张,可你唯唯诺诺,走一步看三步,这才弄丢了你第一件珍宝——阿萝。”
“我认由你自己考验,也是想趁此机会告诉你,往后余生,这样的考验多的是,你走错一步,便会失去更多的珍宝。”
齐怀瑾怔怔出神,好一会儿才道:“所以,我失去阿萝了吗?”
齐观南:“你已经选择了不是吗?”
他敲敲桌子:“从你父皇答应阿萝不那么快嫁给你开始,从你父皇允许王李明三家跟阿萝争太子妃开始,这场考验就已经开始了。”
“如果你足够清醒,就不会想着既要阿萝为正妻,又要明家女儿为侧妃,你是不是还想着要王李两家的女儿也做你的侧妃?”
“你贪念太多,又看不清这步棋,所以才落得这样的地步。”
皇帝陛下连连点头,“我就是这个意思。好在你还年轻,足够有时间去记住这个错处,然后改正。”
越是痛,越是警醒,越是求而不得,以后才不敢犹豫懦弱。以年少最美好的阿萝去换取他坚韧的性子,这就是他给儿子上的第一堂课。
齐观南便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而后突然就看了他家皇兄一眼。
“怀瑾的课是阿萝……那我的课呢?”
他问,“皇兄可曾给我上过课?”
皇帝陛下就心虚的低下了头。
作者有话说:
午安~感谢在2023-08-04 22:21:08~2023-08-06 11:54: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当哒当 5瓶;尘安薇lily 2瓶;31203484、dorothy曾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章 过渡 原来自己如此的狂野。
皇帝心虚低头, 齐观南就知晓自己也曾有过考验。他略微一思虑,而后问:“可是太后?”
皇帝顾左右而言其他,“你吃了吗?今日御膳房有你喜欢吃的卤鸡蛋,我让人给你送来?前日蜀州还送来一些锦缎, 我看你好像很喜欢穿蜀州锦, 都给你送过去?再送些给阿萝吧?她好像也很喜欢蜀州锦。”
齐观南:“……”
他皱眉, “皇兄!”
皇帝见他真有些生气了,便赶紧道:“我也是为了你好, 你自小性子就倔, 心思深,当年才十几岁, 便沉稳得不成样子了,太后骂你,你闷声不吭,我劝你多少次你也不听, 后来我索性就不劝了, 随你去,想着你总要自己走过这个坎才好。不然以后我若是去了,你要面对的何止是太后一个人的谩骂。”
他道:“你也别怪我, 我身子不好,若是我当年就此死去,你以后总要面对夺侄儿皇位的指责的。”
齐观南心里升起一股不好的念头:“皇兄的意思是——”
皇帝就嘀咕了一声,“当年——我是想把皇位交给你的。”
齐观南听得这句话, 即便是刚刚有了猜测, 但整个身子还是僵住了, 旁边的太子也看了过来, 一脸的不可置信。
皇帝叹息:“怎么, 很难接受?当年举国南下,我又缠绵病榻,怀瑾也才三岁,若是我去了,怀瑾哪里能镇得住他们,与其让你做摄政王,还不如让你做皇帝,反正都是姓齐的。况且怀瑾还小,根本不知道能不能长大,长大了心性又如何,但你不一样,你是长大了的,心性也坚韧,聪慧,与其把希望给怀瑾,还不如放在你身上。”
齐观南闻言,想起梦境里面“他”最终的结局,苦笑一声,“若是当年皇兄没有熬下去,会如何让我做皇帝?”
皇帝:“如何做啊——这个其实就简单了,只要我临终写张圣旨就行。”
然后正经道:“但在我去世之前,我必定是要将母后送走的。”
齐观南眉头一跳,呼吸一窒:“什么送走?”
皇帝脸色松缓地摆摆手,“哎呀,你吓成这样做什么,我这般的孝子难道会弑母吗?我只会让她去村落里面安享晚年。反正不会妨碍你。”
云淡风轻几句话,却让齐观南心里苦涩难言,他低声道:“皇兄竟然是这种心思……”
皇帝却觉得很正常,“当时北边南边都不稳,若是冯家折家等将军没有守住北边,咱们齐家哪里还有皇帝做,早就被人薅下来了。”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俊朗的脸上难得有点肃穆之意,“那种情况,你来做这个皇位是最好的。摄政王哪里有皇帝的位置靠谱。但只要母后在,你就要受磋磨,我便想送母后走。但我也有私心,我想——要是你能制得住她,便叫她闹腾住在皇宫里也好,毕竟是我的生母,以前也是个明理的人,只你前头那几个侄儿一个个去世的时候,她便着魔了。”
“我做了两手打算,连暗中的人也给你安排好了,我甚至想过你这个倔性子会不同意做皇帝,那我就把怀瑾也送走——”
他那一段时间殚精竭虑,日日暗中安排,还要为大黎打算,以为是熬不过去了。谁知道天可怜见,竟然让折思之一个人就带着大军护卫住了南下大军,北边的冯家整一个如有神助,直接拦下了敌寇。
他们这才有了三年的安宁。
那三年里,皇帝日日日夜夜想着以后该怎么办。
“一时,我又觉得自己快死了,怀瑾的性子看着也成不了大事,便想拦着你出曲陵,好歹待在皇宫里,要是我有一个不测,那三年前的安排就还能用。一时,我又觉得自己还能熬,便不敢将心思说给你听,也不敢告诉别人,我怕这种时候一旦有人利用你,利用怀瑾,咱们齐家就陷入了内斗,我也怕你受不住诱惑要跟我斗,到时候天下将乱。”
他感喟道:“观南啊,说到底,我其实打心眼里还是更愿意让怀瑾做皇帝,他是我儿子,你只是弟弟,我是有私心的,所以对你,我也不能做到坦然。”
“今日我们三个在这里,我便将这番话说给你们两个听,怀瑾——”
齐怀瑾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父皇。”
皇帝道:“这么多年来,你皇叔是什么人你也知道了,他是绝对没有跟你抢夺皇位之心的,若有一日你被奸臣所引误解了他,你就又失去了珍宝。”
齐怀瑾老老实实的磕头,“我知道的,就算怀疑小五有贼心,我也不会怀疑皇叔。”
皇帝又看向齐观南,“你的性子我最是知道,我不怕你抢这个位置。你要是抢,我也没办法,但今日有一句话我定要叮嘱你。”
齐观南便也跪了下去:“是。”
皇帝:“皇家最值钱的是皇位,最不值钱的是情深义重。怀瑾和怀悯两个人虽是兄弟,却也不是兄弟,如果有朝一日我不在了,他们两个打起来,你就帮着各打一巴掌,也算是替我教训他们了。”
齐观南沉默不语,良久之后才点头。
比起梦境里来,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也是最好的交代。
但是……
他突然道:“可当年皇兄想传位于我,只要出一点差错,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皇兄也许会突然去世,没有安排好皇位的继承,又或者此事被太后提前知晓了,又或者是那份传位诏书多年之后被怀瑾看见了——种种意外,任何一环的差错都会造成上辈子“他”的局面。
皇帝却得意的摆摆手,“这不是一切都好吗?说到这里,我还要重赏阿萝一次。长黎十八年到长黎二十一年,我是硬生生熬过来的,长黎二十一年之后,却要靠阿萝的送莲春了。”
他笑着道:“如今阿萝也不是我的儿媳妇了,便认作女儿吧,给个公主之位,也不负阿萝对我们家里人的一片心意。这个女娃娃我是极为喜欢的。”
齐怀瑾坐在一边听了这般一番话,又是震惊又是后怕而后直接生气,“父皇,你不能以考验之名剥夺我爱人的权利。”
皇帝:“我没剥夺啊,你要是喜欢阿萝,你就再去追求,可是你能放下所有吗?我可告诉你,你五弟也不是一点没可能代替你,我是属意你的,但未来的路,你一旦走不好,便要失去无数东西,包括皇位。”
齐怀瑾又闭了嘴,皇帝就有些瞧不上他这份爱,便美滋滋的道:“也好,我只有小六一个女儿,阿萝一来,我就多了个女儿。”
齐怀瑾气得哭,委屈巴巴的掉眼泪,却又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只能心拔凉拔凉的痛。
皇帝瞧了一眼还挺高兴的,“怀瑾啊,记住这一次的教训,以后阿萝就是你——”
妹妹两个字还没说出来,就见弟弟的眼神瞬间变了,怀瑾还没开口呢,他先开口了,“阿萝不用当什么公主,她志向远大,公主之身反而束缚了她。”
皇帝好奇,“什么远大的志向?”
齐观南目光低垂,不看皇帝,只站起来就走,“皇兄别乱封这个那个就好,阿萝想要什么,随她自己去吧。”
他甩甩袖子就走了,皇帝吃了“闭门羹”有些纳闷,看向还在哭的儿子,“阿萝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不能当公主的?上回问她愿意不愿意做个公主玩玩的时候还说愿意啊。”
齐怀瑾不知道,但也不想回他,他这回是真的感觉失去阿萝了。
他也爬起来就走,帷帽也不戴了,边哭边走,一张猪头脸还没好全,有好事的人瞧见了便传了出去——太子被陛下打了。
太后晚间就杀到了皇帝的寝宫里,“你打怀瑾了?”
皇帝:“是啊,打了,他该打。”
太后便哭起来,从怀瑾小时候不容易说到子嗣不丰,再说到怀瑾最近跑礼部累得很,“你不宽慰他就算了,还打他,你这是不心疼他了。”
她还问:“是不是安王撺掇你打的?”
皇帝:“是啊是啊,怎么,你就要过去骂人家了?你骂吧,如今他手上有兵,你骂得厉害了,他直接反了出去,我看你骂什么。”
太后一咽,“他敢!”
皇帝:“他有什么不敢的,反正朕也不在意,都是姓齐的,谁做皇帝都是做,只是惨了母后,你们关系不好,以后他就要磋磨你了。”
太后勃然大怒,“你在威胁我吗?”
皇帝懒洋洋的道:“只是想告诉母后,以后别招惹他了,反正朕也站在他那边。”
而后笑起来,“母后,你现在非但不能得罪他,还要对他好点,不然他不帮怀瑾怎么办?别说今日是朕打了怀瑾,就是他打的,你还要夸打得好。”
太后气得心口疼,“凭什么?”
皇帝喝了一口茶,“就凭他能领兵打仗,就凭他镇住了北边的宵小。”
他斜眼:“母后能上马打仗吗?母后养尊处优的,怕是没出城门去,就要砍脑袋了。”
太后是哭着走的。
诸位妃嫔过去劝,一个个小心打听出了什么事情,尤其是李贵妃,先听说太子脸被打肿了哭着回去,再听说太后被说了一顿哭着回去,便再也坐不住了,也想过去瞧瞧,但五皇子却拉着她不准去。
“母妃,与其过去打听,不如坐在这里等消息。你过去了,就是去看皇兄笑话的,何必呢?”
李贵妃心急如焚,“哎哟,我也是想知晓他到底怎么触了你父皇霉头。”
五皇子将手里的书一收,“皇兄回宫的时候就带着帏帽不敢见人,必定是皇叔在安王府里就打的他。但应不解气,又进宫联合父皇将皇兄训了一顿——父亲和叔父教训儿子和侄儿,这种事情有什么可知晓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