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

重生回到战神夫君战死前 第1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爹娘身体都好,家里也一切都好,出门时爹娘还让我和华柔带他们向您二老问好。
前些日子被杂事牵绊没能来看望二老,是我们的不是,还请岳父岳母见谅。”
几句话说的老岳父心里熨贴,又问他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贺元凌老实应答。
“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的小买卖,近来刚从徐州来了批货,便忙了几日。
听说徐州的烧酒醇香浓厚,正巧这次带了些回来,您尝尝看是不是真有其名。”
第17章 改观
在今天之前沈家的人都不知道贺元凌还在做什么买卖,之前两个孩子刚成亲他们做长辈也就没着急去打听这些,只当他是在帮着打理家中产业。
这会儿听他提起来也有些好奇,尤其是沈华柔。
贺元凌在外做买卖的事,她也是这才知道的,之前从未听他提起过。
当然,主要原因也在她身上,她哪有关心过他在外如何的?
以后,她该多关心他些才是。
其实对于沈家二老来说并不是太关注女婿做的这个小买卖能有多挣,贺家又不是靠这个小买卖吃饭,但女婿自己有上进心当然更好。
年轻人嘛,敢想敢闯才是。
又听女婿说给他带了酒来,沈老爷笑得更开怀。
“好好,一会儿咱们爷两好好喝几杯。”
女婿孝敬的酒,哪有不好的?
“还没进门就听到您笑了,元凌说什么让您这般高兴?”
沈家大哥沈伯荣笑着大步进来,他刚才在书房里理账,听下人禀报说六妹和妹夫回来,当即就收了账本出来。
六妹出嫁半年统共就回来三次,前两次回来或多或少都能看出他们夫妻关系不太对劲。
为这个他做哥哥的愧疚不已,当初是他点头的这门婚事,要是六妹婚后过得不如意,他难辞其咎。
来的路上他还在想,这回要好好跟妹夫喝顿酒,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
结果才到前院就听到父亲开怀的笑声,他的心情也跟着松快了些。
莫非,是六妹有喜了?
贺元凌站起来行礼,规规矩矩看不出半点随意。
沈华柔也要起身,被母亲拉着手却是没起得来就被沈伯荣摆手表示老实坐着别动。
这些细微贺元凌都看在眼里,他媳妇儿在家是被娇宠着长大的绝对不假。
沈父也招呼大儿子坐,“元凌拿了徐州的好酒来,一会儿咱们都好好喝几杯。”
沈伯荣虽说不是太爱酒,但有好酒也能喝上几杯,更何况是今天这样的场合。
原来是这样啊,沈伯荣不甘心的又看了妹妹一眼,确定她没有别的好消息告诉他,也只能暂时歇了这个心。
也特意观察了妹妹脸色红润,眉眼间笑意吟吟不似勉强,这才把注意力放在妹夫身上来。
看他也是红光满面,更确定了他们这是关系有所进展。
“元凌说跟朋友做了些买卖,我是老了不行了,还是你们年轻人有话说。”
其实还不是问女婿做的什么买卖,只是拐了个弯儿。
沈伯荣立马做出感兴趣的样子询问,“元凌做的什么买卖,家里也有些生意,正好我们也能交流些经验心得。”
沈家历经五代人才有现在的家业,生意田产都有涉及。
大房走仕途,如今在京中为官,家中积攒的产业便由他们这房在打理。
嫡长子沈伯荣掌管生意往来,庶子沈伯庆便管着田地庄子,嫡幼子沈伯承一心读书,家中的这些杂事都不去扰他。
沈伯荣少时跟着大伯在梁州拜了先生读书,刻苦努力却不尽如意,索性便回家一心接受生意,也能让父亲轻松些。
到前几年,沈家的生意已经是有他一人打理,沈父完全放手享受天伦。
所以,沈伯荣说要跟贺元凌交流经验心得并非随口说说。
贺元凌既然是说了,便没得怕多说的,当下便跟大舅哥说起他们那个车马行来。
摊子 虽说是已经铺开了两年,也已经上了手,但能大舅哥指点也是他求之不得的。
“就在同元街上的大道车马行,接些护送走货的生意,主要还是往各地走货。”
说白了,就是天南地北走商,把货物卖到没有的地方去,好中间赚个差价。
他们路子和人都有,因此就比别的商人更大胆一些。
贺元凌不急不躁徐徐说着,有问必答也都是简明扼要,有自己的见解也都大大方方的表达。
虽言语间多有粗糙直白,听他行事作风却是爽快利落,且说话有条不紊绝不是空谈。
他这番表现深得沈家父子的心,也对贺元凌有了新的认识。
沈家是在江陵城做生意,主要茶叶,布匹,酒楼,自然也是跟这类商人接触得多。
待细细听了妹夫的话,他心里有了个想法。
互利互惠的买卖,给别人挣,何不让自家人挣?
他一说,贺元凌眼睛都亮了,一口答应下来。
他亲大舅哥,就算坑他也不能坑他亲妹妹啊。
这边爷三儿说得起劲,那边母女俩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
虽说家里是做生意,但他们接触的少,也不怎么上心。
常氏看他们聊得好,心里也踏实,索性就带着女儿回后院去说话。
“让他们在这儿,咱们回去清清静静说话。”
贺元凌时不时就要往这边看一眼,见媳妇儿跟着岳母起身离开,他还多看了两眼。
而他这些小举动都被沈伯荣看在眼里,于是对这个妹夫又多了几分满意。
贺家祖父被自家祖父引为知己,贺家教导出来的子弟绝不可能是难堪纨绔。
贺元凌比起他两个哥哥来是有些不足之处,但人无完人,谁还不是有自己的性格?
大舅哥对他的赞赏贺元凌根本就没关注,在他媳妇儿和岳母离开后他一心都在讨教经验上了。
这边沈华柔跟着母亲走到半路就遇上了结伴而来的两位嫂子,大嫂于氏和三嫂邓氏快走几步过来跟在婆母身边,一人一句的与小姑子说话。
沈家虽说是有嫡有庶,但兄弟姐们之间的关系是好的,是以姑嫂之间也还和睦。
两位嫂子一人搀扶着常氏,一人亲昵的挽着沈华柔的手臂,四人有说有笑往花园里去。
于氏是沈伯荣在梁州所拜夫子的独女,被于先生夫妇教导得端庄大方贤惠得体,两人也算有些年少情分,成亲后更是举案齐眉夫妻同心。
她到沈家的时候沈家几个姑娘都还未出嫁,这些年相处下来姑嫂之间的情分也更深厚些,加上沈华柔在家的时候时常帮她照看孩子也疼她的孩子,她心里自然更偏向于这个小姑子。
每每丈夫未小姑子叹气内疚时,她心里也梗着不好受,生怕他们佳偶不成变怨偶。
所以,小姑子回来她最关心的就是他们夫妻关系,也准备了好些话要劝说开解。
一路上她也在有意无意的观察小姑子的神色,试探着问她,“小妹这次回来多住些日子吧,子廉和阳静都念叨你呢。”
第18章 亲情
若是平时的话,沈华柔肯定想留,但今天不行。
她之所以急着回来这趟,就是想亲眼看到这些亲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他们都是活着的。
挽着大嫂的手臂沈华柔都是在控制着力道,这一刻真是的触感让她心安。
“我也想你们,只是这次不行了,夫君他表妹到家里来小住,我们也不好长时间不在家。
等晚些时候就回去,下次再回来小住,到时候我住得久了嫂嫂们可别嫌我烦。”
她一声夫君让三人都惊讶,从前她都是直呼贺元凌的名字。
为这个常氏还说过她,让她至少在外面多给贺元凌几分面子。
可她听了也不改,这回竟然自己改了?
再一回想小两口在前厅时的表现,尤其是女婿的表现,常氏欢喜不已。
三人只稍稍惊讶很快就恢复如初,三嫂邓氏呵呵笑着打趣,“要不是怕妹夫不乐意,我们都想扣押着人不放你走了。
那日你走后,娟娟他们三个小的还掉眼泪了呢,你这小姑姑在孩子们心里可我们这当娘的有分量。”
邓氏虽说是说笑,但也都是事实,沈华柔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没出嫁时就跟侄儿侄女们混在一块儿,又宠溺他们得很,孩子们当然喜欢她。
就是最小的沈伯承也是从小就喜欢跟在六姐姐身边打转,六姐姐嫁了人他也掉眼泪,还被哥哥姐姐们调笑。
他才十一二岁的小少年呢,一直陪伴他成长的姐姐突然就嫁去了别人家,他一时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二姐姐四姐姐出嫁的时候他还小,感情也没有这么深,当时他都不明白嫁人意味着什么。
后来五姐姐出嫁,他也难过,只是没有像六姐姐出嫁的时候这么难过。
正想着沈伯承就听到母亲说他,“伯承知道你回来还不是要疯了,晚些时候他下学回来知道你回来又见不到你,说不定又要哭鼻子。”
说起小儿子的糗事来常氏半点儿都不嘴软,更没有丝毫心理压力,她巴不得孩子们亲亲热热一辈子。
“哈哈哈……是啊,小弟要是早点知道你今天回来,肯定要闹着不去上课。”
想到小弟哭鼻子的模样,沈华柔也笑开来。
“那我就等到他回来了再走,免得他再念叨得我总打喷嚏。”
在自家人面前沈华柔能够完全放松下来,置身于欢声笑语中瞬间就回到了十六岁。
这辈子,她才十六岁啊。
“这可是你说的,那就在家吃了晚饭再回,咱们早些用晚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