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

第317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世民又忍不住看了一眼程三郎,拈起这枚小钱币凑到了眼皮子底下仔细打量。
当李世民看到了程三郎愿意翻转朝下的那正面四个大字之后,李世民陡然怦然心动。
“贞观通宝,这,这居然是贞观通宝?”李世民抬起了脸,看向程三郎。
此刻,李恪觉得自己亲爹的表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似乎有点激动,又有点复杂,嗯,不太好形容。
但是,李恪却很清楚,处弼兄这一击马屁,绝对已然击中了亲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贞观通宝,自古以来,就没有以某一位皇帝陛下的年号来制作钱币的好不好?
就算自己的亲爷爷李渊建立大唐之后,虽然废除了五铢钱,想要搞大唐自己的货币。
却也没有说敢厚着脸皮整什么武德通宝,而是以“开元通宝”四字为钱币名称。
“开元通宝”的意思,是“开元”一词乃是在东汉初年的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在他的文章中屡次提及。
在《汉书·李寻传》中写道: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才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
又在《东都赋》中写道: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
第2372章 或者是买上一两上茅房的卫生纸
两处开元均指开国,有开辟新纪元之意。而通宝一词,则为欧阳询首创,意为流通之宝物,故钱币在大唐初年始有称“通宝”之称谓。
可是现在,程三郎这小子,直接整出了这种小钱币,上面那贞观通宝四个大字,直接让李世民心中犹如小鹿乱撞。
李世民喃喃了半天,最终说出了一句话来。“为何这么小?”
“……”李恪差点呵呵出声,看来,处弼兄果然很懂自己亲爹的心思。
程处弼也是心中呵呵不已,看来,这位大唐太宗皇帝,果然就好这一口。
“丈人明鉴,这贞观通宝,代表的是十分之一个开元通宝。”
“……啥?”李世民的脸色瞬间不乐意了,眼珠子顿时鼓了起来。
啥意思,这小子今天是飘了还是咋的,居然敢当着老夫的面来污辱老夫?
“你小子给老夫把话说清楚,贞观通宝,怎么就只值那么一丁点?”
看到瞬间变脸的老丈人,程处弼瞬间心灵致福,懂了,看来还是自己太大意了,没有考虑全面。
程三郎是什么样的人,心念电转之间,面不改色地继续道。
“……丈人你莫着急,小婿这不是才制作出一种小币的样子,这贞观通宝还有大币,与开元通宝等值通用。”
“只不过今日只拿到小币的模样,特来献给丈人,请丈人给出点意见,若是有问题,小婿也好拿回去整改。”
李世民听到了程三郎这番解释,心里边顿时平衡了不少。
打量着这枚精美无比的贞观通宝,越看就越觉得喜欢,简直就爱不释手。
“我说你小子,老夫一直都觉得,开元通宝能用就行,倒没想到,你居然还想到要铸贞观通宝。”
“之前,所铸,皆为开元通宝,特别是武德年间大量铸造,本以为足以流通天下。”
“加之铸钱耗费甚巨,这些年来,朝廷少有铸钱,也就前几年,你们汉唐商行接下了铸币之务,这才开始……”
程处弼与李恪都安静如鸡地坐着,听着很有精神,荣光焕发的李世民在跟前叽叽歪歪讲故事。
看样子,程处弼搞的这种贞观通宝,已然戳中了这位大唐太宗皇帝的嗨点。
激动地显摆了半天自己的丰功伟绩,总算是稍微平静了些之后,李世民笑眯眯地朝着程三郎问道。
“……贤婿你是怎么想要到铸这贞观通宝的,来来来,跟老夫仔细说说。”
“这个……”程处弼忍不住抹了把脸,自己是个实在人,可是面对着这位不讲武德的大唐天子。
当然不会告诉他,由头是因为自己觉得公厕门口的卫生纸销量太次,由此诱发了自己想要搞更小面值钱币的想法。
“丈人,这是小婿这些日子,成为了洛阳县令以来,经常深入民间,明查暗访民间疾苦。”
“最让小婿吃惊的就是,咱们大唐货币过于单一导致了百姓不得已,许许多多的商贸往来活动,都只能够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
“就像有些小娃娃,想要去买些麦芽糖,要么就花上一文钱,买上小半斤,要么,就只有从家里边舀些粮食,拿去换糖。”
“还有小婿更看到,百姓们若是饿了,花上一个铜板,就可以买下两个饼一碗汤吃顿好的。”
“可倘若是一些食量小的小娃娃,一个饼一碗汤,兴许就够了,多的那个饼,只能揣着……”
听着程三郎说起的这些生动的事例,不论是李世民父子,还是一旁的赵昆,也都是听得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而程三郎是越说越得意,眉飞色舞地继续述着着老百姓们没有零钱的痛点。
“还有咱们洛城城内的各处公厕贩卖的那些卫生纸,一文钱就能买一斤。问题是就算是蹿稀一天怕是用不完……”
“噗呲……”李恪直接拿嘴放了个哑屁,赶紧扭开了脑袋。
李世民原本听得深以为然的表情直接石化,翘起手指头,差点戳到程三郎的厚脸皮上。
“……嘿嘿,口误,口误,反正大家都懂,总之,小婿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痛定思痛。
决定要为了我大唐的百姓能够更加轻松而又灵活的使用钱币,所以决定弄出了这种小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