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

第21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来来来,程小将军赶紧躺下,我们给您松松筋骨,完事了你好回去当值。”
程处弼看着这帮笑得兴灾乐祸的兵痞,感觉自己的人生道路一片漆黑。
奉命监督的赵昆站在一旁,打了个眼色,两名负责行杖的精锐心领神会。
“记得叫,不然陛下恼了,我们可就帮不了你。”提着木杖的瞬间,凑到了程处弼的耳朵边轻轻一声。
程处弼顿时两眼一亮,然后就感觉到了大杖砸落在身上,下意识地惨叫出声来。
……
甘露殿内,于志宁极力按捺住了内心的激动。
陛下分明是在维护太子殿下,才没有揭穿太子殿下的谎言。
而方才,长孙侍读那番话,实在是太让于志宁失望。
陛下都不愿追究,你身为东宫属官,却还一心想要把事闹大。
简直就是愚蠢透顶,这样的人。留在太子身边,才是真正的祸害。
若不是你有个当国舅的叔叔,又有当皇后的姑姑,于某早就把你给踹出东宫。
李承乾又被重新唤入了殿中,行到了父皇跟前,恭敬一礼后正襟危坐。
李世民抚着鬓须,打量着跟前的嫡长子,语气仍旧古井无波。
“你既然说是去体察民性,那你说说,今日私自出宫,都看到了什么?”
“父皇,儿臣此次出宫,这才知晓,原来长安城除了东、西两市之外,诸坊之内,亦有百姓商贩在进行贸易。”
“儿臣打听方才得知,东西两市虽然货物繁多,天下诸物皆有。”
“但是,一些远离东西两市的坊中百姓,想要采办家用之物,往来不便。”
“故尔在这些坊内,便催生了这样的小市,百姓称之为草市……”
李承乾讲述起这些的时候,神色颇为激动,就像发现了了不得的事物般新奇。
长孙无忌表情沉肃地坐在一侧,目光时不时扫过李承乾与李世民这对父子。
李世民等到李承乾言毕,沉吟半响才沉声言道。
“你能够想到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这倒是好事。”
“但东宫诸官,亦有维持东宫秩序的责任在身。”
“若是再有这等想法,你也该说服臣属,而非是私离宫闱,明白吗?”
听到了这话,李承乾颇为意外地抬头看向父皇,旋及赶紧伏身行礼。
“儿臣知道了,儿臣多谢父皇教诲。”
“朕不希望,太子再孤身私离宫闱,明白吗?”李世民的目光,落到了于志宁身上。
“臣遵旨,定不会再让此事重演!”于志宁暗松了口气,凛然答道。
“再过几日,朕就要与你母后,还有你皇爷爷前往九成宫。希望太子,莫要让朕失望才是。”
“儿臣谨记。”
“好了,都退下吧,朕还得看书。”李世民抄起了案几上的书卷。
等到众人都离开了甘露殿,李世民这才吐了口浊气,脸上露出了颇为满意地笑容。
不过,在复盘整件事情的过程中,想到了程处弼质问怎么还能打人这话,李世民险些绷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混帐小子……”
……
迈步走出了甘露殿的长孙无忌,听到了那声传来的叫唤声,忍不住脸色一沉。
失策了,没有想到,太子会如此极力维护程处弼,将罪责尽揽于身。
而之前,侄儿所述,应该才是真相,虽然不清楚赵昆所谓的密奏是何内容。
但从陛下对程处弼那近乎于轻描淡写的惩处来看。
若是太子不出头的话,程处弼的下场,肯定是黯然离开东宫。
可是太子这么做后,陛下必然要力挺太子,维护太子声誉。
私出东宫之事,必然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舅父……”正在沉着脸思量的长孙无忌,听到了身边传来的招呼声。
转头看向李承乾时,已然是笑容满面。“殿下无事便好,殿下秉性如此仁善,实乃东宫的福份。”
听到这番话,李承乾心中稍安,腼腆一笑。
“不过殿下,经此一事,日后更需要谨言慎行才是,毕竟,不是每一次,陛下都愿意大事化小的。”
“多谢舅父教诲。”李承乾肃容点头答道。
长孙无忌没再多说,拍了拍李承乾那显得单薄的肩膀,快步而去。
长孙无忌刚离开,程处弼吡牙咧嘴地扶着腰走了过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