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薄情书生郎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9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柳应渠找了个椅子坐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块乳饼来吃,这是羊乳做成的,沈清梧听了柳应渠的话也出售在酒楼里,这乳饼经过处理并没有羊膻味,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
三个小矮子的目光立马就被吸引过来了。
柳应渠:“……”他就两张饼。
他艰难道:“你们想吃吗?”
三个小矮子眼睛一亮点点头。
柳应渠心里悲伤,从自己的袖子拿出另外一张乳饼递给他们。
三个人把乳饼分成了三份,一人拿着一份吃。
“柳……柳夫子,你这饼真好吃。”萧寒边吃边说。
小太子坐在椅子上也点点头。
王景身子骨弱,小口小口的吃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
两刻钟过去了,上课时间到了,柳应渠给了他们三个人一个水稻种子。
这正是三月份的下旬是早稻播种的季节。
“你们的作业就是把这颗种子种出来。”柳应渠看着这三个小矮子,发出让人愉快的声音:“这是我课后唯一的作业。”
他可没说不布置课堂作业。
因为淋过雨,所以撑什么伞,全撕烂了。
把课上完了,柳应渠的课只有第一堂课是重点,剩下的基本就是玩着,小太子觉得自己选对了,柳应渠还教了他们怎么快速记忆。
王景如获至宝,他迫不及待的对着书本背起书来。
“下课了。”柳应渠说道,他立马收拾好东西绝不在上书房多停留一秒。
三个小矮子响亮的应了一声。
柳应渠上课既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轻松愉快,他们喜欢这样的柳夫子。
区区一个水稻种子他们一定能搞定。
小太子背着小书包,萧寒也背上小书包,王景的小书包被萧寒背着。
“孤去问问劝农官。”
大昭朝是有劝农官的,他们的职位是让皇帝春耕,还有指导农事,管理农业生产。
还有水,盐,铁等官职,其中盐铁大昭收为己用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萧寒喊道:“我也要去。”
王景点点头看样子也要去。
三个小矮子从上书房出来,各自的仆人还没接过少爷们的书包。
萧寒:“顺风,你去宫门等我。”
王景也喊了一声自家的仆人。
小太子更不必说了,他看着自己身边的小太监:“你先回去,孤一会儿自己去坤宁宫。”
小太子带着人就去找劝农官。
劝农官正在看土地的质量,整个人才从田地里出来,浑身还是脏兮兮的。劝农官他们的地方小就在皇城西门的一个角落里。昭烈帝给他们拨了一块地,让他们可以方便种田研究。劝农官的地位不高,常常被人遗忘,也被人瞧不起,整日就是在这块小地方。
“今年陛下也不打算去春耕吗?”
温尚:“陛下还没答复。”
古代重视农事。春耕,夏酝,秋收,冬藏。四者不失,五谷不绝。皇帝为了表示重视还会亲自去耕地。
不过往往就是一锄头的事,要么就是扶着犁做做样子,但这样也能带来很强的凝聚力,因为做这事的人是天子,是大昭的君主。
他们叹口气。
他们位卑言轻,也不敢去说些什么,他们的上司屯田郎中也不敢去说什么。
小太子一行人在皇宫里很显眼,都是半大不小的小少年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就行步匆匆的样子。
一路上大臣们纷纷行礼。
“臣参见太子殿下。”
“臣参见太子殿下。”
“臣参见太子殿下。”
小太子矜持的应了一声。
大臣们看小太子去的方向这怎么是西门的方向。
东门是六部尚书值班的地方,西门是各部的下属部门。
户部是六部中最热闹的部门,连着户部所有的人也是欢欢喜喜的,刑部一般不来西门喜欢在皇城外面。
“太子殿下去西门做什么?”
“不知道,不过陛下把新科状元指给太子做讲师了,这应当是他们第一天讲课的日子。”
在朝中还有不少人反对让柳应渠做小太子的讲师,能做小太子的讲师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要么就是当世名儒,柳应渠才二十岁今年正是他的弱冠之年。
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去教储君?这不是把教育储君当做了儿戏。
“陛下还是太乱来了,这根本就是毁了太子!”一个大臣痛心疾首。
“明日我们联名上奏!”一个大臣也点点头。
西门这边有官员看见小太子来了,心情很激动又忐忑不安。
太子殿下来这里做什么?
户部的官员翘首相盼。
“参见太子殿下……”
然后他们看见小太子去了西门的一个角落,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
啥,什么玩意。
那个疙瘩角落不是劝农官那些土包子值班的地方吗?!户部官员的心中咆哮。
温尚带着人来给小太子行礼的时候,心里还有些不真实感。
“起来吧。”小太子气势很足,劝农官们小心翼翼的不敢抬头。
“这水稻种子如何种?”他摊开手是一枚水稻种子。
温尚心里震惊,他怀疑是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太子拿了一枚水稻种子问他,其他的劝农官也是一脸不知所措。
“孤在问你话。”
温尚的表情似哭似笑,他深吸一口气拱手:“是,殿下。这水稻种子……”
小太子从书包里拿出毛笔和本子来,萧寒和王景也是有模有样的拿出毛笔和本子。
温尚心情激动,他甚至手脚发软。
他是寒门进士,在朝中没有人脉被打发随便给了一个劝农官,他从小就种田,当了劝农官也是研究了诸多的书籍,还经常下地。
在各部眼中他们劝农官就是土包子。
现在看着小太子和两位公子认真的样子,温尚甚至有些想哭。
这边柳应渠回到家里,沈清梧还趴在床榻上。柳云愿在一旁玩花绳,他叫住柳应渠:“二哥,我好想逮兔子。”
柳应渠笑道:“把兔子煮来吃了?”
“也可以养着玩。”柳云愿尴尬了一下:“娘什么时候来。”
“我已经给岳父去信,岳父这次一定能把娘带来。”柳应渠心里其实也有些担心。
“这样我现下也没事做,你跟我一起去一趟菜市口,去看看有没有卖兔子的。”
柳云愿高兴起来。
柳应渠当下就去换了官袍和柳云愿上街去了。
菜市口这时候人有些零散,这接近傍晚的样子也没多少人来买菜了,菜贩子一般也回去了。
“二哥,那有兔子卖。”柳云愿眼尖看见了。
柳云愿犹豫的看着这三只兔子,他都想要。
“这三只兔子多少钱?”柳应渠温和的问道商贩。
柳应渠心满意足的抱着三只兔子。
“老人家,你这蘑菇怎么卖?”柳应渠上前一步拦住了一位老人。
老人一听这话就笑了:“五文钱一斤。”
柳应渠买了两斤。
他开始拉着老人说一些农事上的事。
“今年马上就播种了,去年收的粮食交税后还剩些一半留在家里,一半给卖了。”老人的眼神无意识扫过菜市口的一个地方,他匆匆低下头。
柳应渠从老人口中听见筒车,愣了一下,他的手指微动。
等老人走后,柳应渠这才把目光移向了老人之前眼神扫过的地方,柳云愿抱着兔子跟在柳应渠的身边。
“那处是卖盐的?”
柳云愿:“对啊,之前都没吃上过几口盐,二哥当初去县城里卖肉买盐回来,我可高兴坏了。”
柳应渠想了想,他走进了卖盐的地方,这是官府专营,里面的掌柜正在一旁坐着打瞌睡。
店小二也没在店铺里面,柳应渠轻轻在桌子敲了敲。
掌柜惊醒过来:“这是时候还有人来买盐,公子你要粗盐还是精盐?”
他本有些恼怒一对上柳应渠的眼神这火气就压下去,再一看这身上的锦衣和气度心下就更不敢得罪。
“一斤粗盐,一斤精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