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个晨昏

六千个晨昏 第3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略微沉重的意外冲淡了旖旎,梁暮知道张晨星一定心情不好,他也再说不出什么玩笑的话来。
直到第二天见面,记忆先在嘴唇苏醒,看张晨星的时候会不自觉看向她薄薄的唇。
两个人之间气氛不对,被别人理解为“高压震慑”。罗罗小声对萧子鹏说:“昨天梁导来工作室时候心情挺好的。怎么现在看着不太对?”
萧子鹏看看他,又看看张晨星,也觉得两个人不太对劲。
今天他们要帮张晨星拍一个“寻人故事”,因为是在古城,梁暮说要去看看。
他总觉得这活不能粗糙地干,得打磨出来,内容不对,即便放出去也不会有火花。他不想做无用功。
这会儿两个人谁也不理谁、实在离奇。
萧子鹏悄悄问张晨星:“你们俩吵架了?怎么不对劲。”
“我试了,他行。”
“什么?”萧子鹏以为自己听错了,开玩笑的时候可没觉得张晨星有这个胆量。也没觉得她做了就敢光明正大说出来,于是又问一句:“你真试了?”
张晨星站定,看着萧子鹏的目光像在说:你那双狗眼看不起谁?谁会因为这点破事跟你吹牛。这一眼,竟然让萧子鹏虚心。
“真试了,行。”
“以后别拿人身体开玩笑。”张晨星认真地说,顺带着指责了萧子鹏。
第32章 3086天
“怎么试的?”萧子鹏刨根问底。
“这就涉及隐私了。你不礼貌。”张晨星说他。
萧子鹏莫名被指责, 总觉得哪里不对。
再观察片刻,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张晨星,蔫坏。
等人的时候小声对梁暮说:“张晨星说你行。”
梁暮脸腾地红了, 萧子鹏接着问道:“你干什么了?怎么就行了?”
“滚蛋。”
梁暮总觉得自己吃了个哑巴亏, 又说不出亏吃在哪里。大概就是张晨星以“试试”的名义占他便宜,但又不准备负责。张晨星…真是坏。
梁暮扫了张晨星一眼。
她随便穿了一件衬衫,衬衫外面是一件鸡心领背心, 一条磨得泛白牛仔裤,一双深色帆布鞋。头发长了一点, 发梢已过肩,她嫌碍事, 随便扎在脑后, 露出一张莹白的脸。手跟脸,像长在两个人身上,互不干涉。
她好像跟这个世界也没多大关系,她清贫她的,外面热闹外面的。她没羡慕过。
“别看了。拔不出来了!”萧子鹏拍梁暮一下:“都让人家给你办了,还这么放不开。”
“什么办了?”
“不办了怎么知道你行的?”
我被她摸了一把?梁暮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这个亏吃得真冤。
一行人扛着设备在公园里等人, 梁暮给大家布置任务:拍拍外景。他们这样的专业团队在古城是头一份, 机器一架、各种设备挂在身上, 就显出高大上了。
游人路过误以为赶上了剧组拍片, 看到并坐在长椅上的梁暮和张晨星, 就议论:“是新演员吗?这两位骨相真好。”
古城人不喜欢说长相,他们喜欢说“骨相”、“相貌”, “貌”的尾音微微内收, 像江南四月的雨, 黏糊糊的。
张晨星不喜欢被围观。
这让她不自在。
梁暮看到她扣在一起的手,轻轻拍一下:“别抠手。”又对萧子鹏说:“你们能不能散开,就这地方有景啊?”大家都是觉得导演和客户配,刚刚过了好几组镜头。这会儿被赶走就有点不情愿,但的确围观的人多,就解释一句:“不是拍电视剧啊!散了吧!”
等了好久,人才来。
这个人张晨星之前没有见过,只在“寻亲会”的论坛里看过她的帖子。赵叔叔把资料给张晨星的时候只是说:“她行动不太方便。”
张晨星看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裤腿里空荡荡的。轮椅也不是好用的电动轮椅,而是纯手动的,停在张晨星面前时,虎口处有深深的茧。相貌却出奇的好,一双眼不见浑浊,目光慈爱温柔。
“是晨星吧?”老人问道。
“是。”
“我是郭儒森。”老人的名字很特别。
张晨星不太会寒暄,只是指指梁暮和萧子鹏:“让他们拍吧?”
“好啊。谢谢。”老人从轮椅侧兜里拿出一个本子,翻到一页:“我就照着念?”
“稍等。”梁暮说,蹲到郭老面前,轻声说:“奶奶,您把稿子给我看看可以吗?”
“好啊。”
“谢谢奶奶。”
梁暮拿过老人的手稿,认真看了一遍,又蹲下去对她笑笑:“您的字真漂亮。”
“谢谢。”
“奶奶,我想改变一下拍摄形式,您看行吗?”梁暮认真说道:“您的手稿很动人,我想用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来拍。我想根据您的手稿,用三段式结构表现,同时配合采访的方式,您看好吗?”说完他认真演示了一段。
梁暮对采编播也精通,他认真对待每一个到手的工作,不想因为张晨星要求不高就随便拍。
郭儒森老人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当回事的人,很是感动。拍了拍梁暮手背以示感谢。梁暮把她推到树荫下,又找了件衣服盖在她腿上:“那您稍等片刻,我去重新安排一下。”
罗罗用一次性杯子从保温壶里倒了一杯温水,放到郭儒森手中。
张晨星上一次看梁暮工作是在那个公园,那天他带着耳返穿着西服去搞一个求婚仪式,场内场外的人让他训了个遍。这一次的梁暮,没有一点脾气,尤其对郭奶奶讲话,声音极致温柔。
是不自觉就要去呵护弱者的那种温柔。
她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坐在郭奶奶旁边陪着她。老人也听闻过张晨星的故事,此时两个人坐在一起,不用说话,就已经懂得。
拍拍张晨星的肩膀,对她说:“晨星啊,如果真的找不到,就别找了吧。”
“那您呢?后悔过吗?”
郭儒森没有说话。
她的取景就是在这棵树下。
五十年前,也是在这棵树下,郭儒森送别了少年好友。彼时的她已嫁作人妇,膝下有一个女儿。丈夫因公瘫痪在床,一家人揭不开锅。是在城北的粮店偶遇回乡安葬父母的他,两人再见,难免唏嘘。
临行前,好友将手里的现金和粮票留给她,再往后十年,每年都有那么几次,在郭儒森不堪重负之时,远方的他像神仙会算一样,送来他的关照。
再后来,他杳无音信。而郭儒森记得这么一个人,找了很多年,都找不到。
“如果找到了,您会做什么?”梁暮最后问。
“我也不知道。”
郭儒森后来生活凄苦,丈夫在四十岁时离世,唯一的女儿也在50岁时患癌病逝,而她的腿,在那之后的一次车祸中没能保住。
“或许,我可以说声谢谢,也想把那些亏欠的东西还给他。”
梁暮没问郭儒森是不是爱着那个人。
他钦佩这样的人,尽管生活凄苦,出门时却穿得干干净净。在耄耋之年仍有一双清澈的眼睛和干净的灵魂。
这会儿都安静下来,只有风的声音。萧子鹏举了举手又放下,就这么结束了这场临时编导的拍摄。
“谢谢晨星。”郭儒森对她说:“真不容易。”
张晨星对她笑笑,帮她把头上的落叶摘掉。
“送您回去吧。”梁暮说。
“那刚好,去家里休息。”
郭儒森讲古城话,怕梁暮他们听不懂,就讲得很慢。是一个很体贴的老人。
他们送老人回去,这才发现老人住在清衣巷旁边的蓑衣巷。梁暮学习过巷志,猜到早在千百年前,蓑衣巷或许住船夫。因为那时古城连年阴雨,撑船之人常年身披蓑衣,风雨里来去,因此得名。
老人家里很拥挤,却难得干净。拿出老相册来给他们看,萧子鹏让罗罗他们开始无干扰拍摄。
梁暮听老人讲照片里的故事,而脑海里构画出了一个完整的轮廓。清衣巷、蓑衣巷,还有更多的街巷,是这古城里的人间烟火,也是人间百态里的浓缩剪影。
“你确定要拍这个?”萧子鹏苦笑:“咱们距离赚钱越来越远了。做点商业纪录片不行吗?”
“不行。”
两个人还没从一个困境里走出来,又要跳进下一个困境。既然如此,只好更加努力赚钱。
萧子鹏指指罗罗电脑:“张晨星这活,四百,没接一个,至少赔两千。”
“我出。”梁暮说:“你别跟张晨星说。”
“那我多不仗义,从工作室里扣,反正虱子多了不痒。”
梁暮打开机器看一眼今天的内容,不经意间看到最开始那几组镜头:他和张晨星坐在长椅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却有该死的氛围感。
梁暮为这样的氛围狠狠心动。
“你说,张晨星会不会有那么一点…喜欢我?”他问萧子鹏。
“没看出来。”萧子鹏觉得纳闷:“我说哥们,一个女人喜不喜欢你你分辨不出来?那你俩怎么试的?”

“可算到你擅长的领域了。”梁暮损他一句,又去看片子。
他们在等老胡的消息。
老胡说出国前解决那部纪录片的归属问题,明天一早他就要走了。
“催一下,别晚上又喝大了,什么都耽误了。”萧子鹏说:“我给他打电话。”
电话没打,老胡的消息就过来了:“选第二套。合同重新改,先把大佬们的钱摘出来。”
“好。”梁暮回他:“不怕竹篮打水?”
“你连房子都敢卖,我怕什么。”老胡说:“我要去喝酒了,你们做好合同让刘淼找人审。剩下的别管了。”
从零开始了。
不,倒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