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1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众人齐齐摇头。
刘婶子伸手捂住胸口,一脸心痛的表情:“他们,那些知青,居然一顿就把二十斤肉吃完了。哎呦,哪有这么糟践肉的!!把一年的肉一顿就吃完了,我那个心痛啊!”
刘婶子一阵捶胸跺脚的动作,好像知青是从她身上割了二十斤肉下来一般。
马爱红在边上听着,口水都要嘀嗒下来了。
“刘婶子,你这不是吹的吧!谁会这么败家,一顿饭就吃掉二十斤猪肉?”结结巴巴地,马爱红把话给憋了出来。
“嘿,你别说我是吹牛。这事儿我们住在知青点那一片的人都知道。那一天,知青点附近真是肉香飘飘啊!我家那小子凑到知青点,蹲在地上闻着肉味的时候,那董姑娘还给他夹了两块红烧肉呢!”
说着,刘婶子的脸色从痛心又转为了炫耀:“那臭小子是个孝顺的,就这么两块红烧肉,还巴巴地拿回家来。愣是让我跟他爸一人一块。哎呦,那可是我这辈子吃过得最香的一块肉了。”
说完,刘婶子还砸吧了一下嘴巴,好像在回味那红烧肉的味道。
程晓燕被刘婶子这一番又唱又念的给震惊了。她还是第一次知道,这平时不声不响的婶子,居然是个口才了得的。
本来还纠结的马爱红,这时候已经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了。
偏偏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居然对着程晓燕说道:“晓燕,你听听刘婶子的话,你们家啊,这个亏可真是吃大了。这知青居然能吃上那么多肉,靠谁?还不是靠你家大伯子收养的董姑娘。我看啊!你们家把屋子腾一腾,给她分个屋子住得了。到时候,这沾光的可不就是你们林家吗?
程晓燕听完只想呵呵。这些人怎么就只想着沾光,没想过背后的风险了。
马爱红一听到有人给程晓燕提了这么一个建议,立刻跳脚了:“晓燕,刚刚你不还说家里没屋子给人家董姑娘住,所以才让人住知青点的吗?我看啊,你也别掺和了。这事儿我去跟董姑娘谈。我家那四间大砖瓦房你是知道的。我让她住我家。这样你家也不用腾什么屋子了。你也不用感谢我的帮忙了。要知道,咱们可是一起上工那么久,是好朋友来着。”
自顾自地说完后,马爱红就跟火烧屁/股一般,直接站起来就去寻找那一直去上厕所没有回来的董家英。就连身后负责看着他们干活的会计喊她都不理会了。
虽然忽然多了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朋友,但是程晓燕这会儿心情十分的美滋滋。她没想到这事儿这么容易就办成了。转头看向刘婶子,深深地佩服这位的语言功底。
还有人凑到刘婶子身边跟她打听知青点事情。
等把所有工作都做完后,程晓燕跟着大家一起下山。这会儿,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山上的温度开始下降了。
走在山路上,她可以看到前头的人里面就有马爱红跟董家英。这两人在消失了快一个小时之后,就一起回来了。而且看着有说有笑的样子,她就知道马爱红心心念念的计划成功了。
只是,不知道马爱红把这么一个人弄到家里住,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晚上,程晓燕趴在床上,把下午马爱红的事情说了出来。接着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启生,虽然事情不是我起头的,但是我确实帮忙说了几句。这董家英如果真的住进郝家的话,要给郝二提个醒吧!”
林启生看她那副有点心虚的样子,忍不住想笑:“没事,郝二精明着呢!他一年到头就回来几趟,出不了什么事情的。而且郝二本来就没想要家里那砖瓦房。他怕他嫂子把娘家人给弄过来,所以才一个人占了两间屋子的。”
程晓燕也是因为听林启生说过郝二的事情,所以下午才会跟着说了几句话。
按照郝二跟启生说得那样,他今年年底就可以转正了。到时候他一个有正式工的司机,单位会给他分房子。分了房子后,他就更加不会在意家里这平房了。要知道,城里都是住楼房的。
“对了,郝二不是跟你是哥们吗?他有说什么时候放假吗?”
林启生摇摇头:“上次给他电话托他帮忙捎的东西,他说要等这一趟车出完后放假才能带回来。”说完,拍了拍程晓燕的背,让她早点睡觉,明天糖厂的人就要来收货了,事儿可多着呢!
第27章 蒸河粉
第二天一大早,公鸡刚刚打鸣,整个红星公社的人大部分都清醒了过来。
今天可是个好日子,糖厂今天就会来人把他们大队这几天辛苦摘下来的桃子全部拉走。这就意味着他们大队很快就能从糖厂手中接过那些让人欣喜的钱票。
等程晓燕从养猪场回来后,家里其他人都出去了。除了要正常去地里干活的人外,像林启生这样的要去仓库帮忙桃子的出库称重。而这样卖桃子的大事,让林家两个老人家都跟着去看热闹了。
今天养猪场的事情不多,想到家里中午要吃河粉,程晓燕只是去了趟养猪场看了看就回来了。
回到家后,程晓燕就直接去厨房的木盆里面翻看了一下大米的泡发情况,见米粒已经膨胀了四分之一。她伸手抓了几个米粒,放到手指碾碎,发现大米已经泡发得差不多了,就把整个木盆从厨房抱了出来。
院子的角落处,放着一架小石磨,直径大概有四十厘米左右,是他们这边家常用的小石磨。再大的石磨,就只能去大队部那边,借用大队的大石磨了。不过,那种大石磨,一般要两个壮劳力或者直接用牲口拉才能拉得动。
白花花的大米混合着泡过大米的水,沿着石磨上方的孔洞,掉入两个磨盘的缝隙之间。程晓燕坐在椅子上一边逆时针地磨着米浆,一边开始想象仓库那边热闹的场景。
这时候,已经快九点钟了,按道理糖厂的人应该也快到了吧!
程晓燕喃喃自语。接着没过多久,果然就听到了汽车喇叭特有的“嘟嘟”声。然后,就是大队人发出的很大嘈杂声。
因着林家离大队部跟大队仓库不远,程晓燕透过木头栅栏能够看到好多大队的小孩子蹦蹦跳跳地往大队仓库跑去。
一圈又一圈,这一次泡的大米也就五斤,磨个米浆花不了多少时间。
等程晓燕把磨好的米浆提着往厨房走去的时候,院门就被敲响了。
“谁啊?”
“晓燕姐,是我啊!”程晓燕一听,是刘大妞。心里有点疑惑她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等一会儿,我来给你开门。”对着院门喊了一句后,程晓燕先把装着米浆的木桶提回厨房放好,这才边擦手边往院门处走去。
一边开门,程晓燕一边问:“大妞,怎么这会儿过来的,你不用上工吗?”
话音刚落,程晓燕就看到门外面的不止站着刘大妞,还有一位她没有想过的人出现在眼前。
“陆同志,你怎么过来呢?”
来人正是在公社国营饭店当服务员的陆盼盼。
只见她穿着一身颜色鲜亮、不带一丝补丁的军绿色衣服,正一脸不开心地站在门外。而她身边的则是她的邻居,刘家的大姑娘刘大妞。
“怎么?我还不能来你家做客不成?”陆盼盼没有回答程晓燕的问题,反而一脸咄咄逼人的样子。
要不是知道这姑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程晓燕怕是要当场怼回去。她换了个思路,直接问道:“大妞,你怎么带陆同志来我家?”
大妞羡慕地看了看陆盼盼身上的衣服,还有头发扎着的红色发圈,这才回道:“这陆同志是启生哥让我送到你这里来的。”
程晓燕一听,就猜到大概陆盼盼在大队仓库那边不知道干了什么,所以启生索性让人把她送了过来。
这样一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程晓燕直接说道:“陆同志,请进。大妞,要不要进来坐坐?我刚磨了米浆,中午家里吃河粉哦!”
大妞一听,连忙摆摆手:“不了,不了。晓燕姐,我还得回去上工了。太晚回去,我怕被扣工分。”说完,急急忙忙地就离开了。
看到大妞离开后,程晓燕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跟陆盼盼说什么。
虽然这陆同志帮了他们大队一个大忙,可是现在她一副要喷火的样子,自己可不是那种喜欢受气的人。索性直接让陆盼盼坐在院子的石凳子上,给她端来一碗红糖水后,说道:“陆同志,你在这里先坐一会儿。我厨房里还有事情要忙。”
陆盼盼:“忙什么呢?”
程晓燕随口说了句:“做好吃的。”接着就转身回了厨房。
“我不信。”陆盼盼忍住了想继续开口的冲动。只是撇撇嘴,不太相信这么个小村子能有什么好东西。不过,她的脚却不受控制一般,跟着程晓燕一起进了厨房。
林家的厨房面积相当的大,里面靠墙的位置安了两个大土灶。一个土灶上放着一口大铁锅,一个土灶上放着的是一个铝制炖锅。边上还有一个黄泥巴糊的小炉子,炉子上头正放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陶瓷壶。
灶头的旁边,是一个红色木架碗柜。里面放着林家所有的碗跟碟子。碗柜的下放,则是摆放了两个黑色的陶土罐子。一个罐子放的是大盐巴,一个罐子放的是腌好的咸菜。
剩下的地方则是堆了很多劈好的柴禾,以及从山上弄下来的松针。
而屋子的房梁上还挂着几个竹编篮子,篮子里面放着家里的红糖跟白糖。
剩下的诸如大米、谷子、豆子、鸡蛋、腌肉、腊肠这些东西,则全部堆在跟厨房同一个屋子,单独隔出来的小仓库里面。
陆盼盼一进来,就看到程晓燕正往大铁锅里面加水,她不由地问道:“你要做什么好吃的?”
程晓燕嘴角微微勾了起来,她就知道这姑娘人不坏。
“准备蒸河粉啊!”
陆盼盼好奇地四处打量:“河粉在哪里呢?”
程晓燕抬了抬下巴,指着灶头边放着的木桶:“那儿呢!”
陆盼盼看着那桶白花花的液体,有点疑惑。
“你不是在国营饭店做服务员吗?怎么没见过米浆不成。”
陆盼盼蹲在木桶前面,往里头瞧。白色的米浆安安静静地盛在木桶里面,凑过去能够闻到一股股大米特有的清香。她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接着不受控制地想咳嗽。
程晓燕见状,赶紧把她面前的木桶移开,口中说道:“你这姑娘傻不傻,蹲在土灶面前深呼吸。这土灶正烧得旺呢!这烟气可不呛人。”
陆盼盼这才注意到,土灶的口子里面是烧得红彤彤的火焰。而大部分烟气随着烟囱排到了外头,所以这厨房的空气跟外头没差多少。就是蹲下来后,这烟气才有点重。
她接过程晓燕递过来的水,大口喝了下去,这才说道:“谁去注意你这火烧得这样旺。”
程晓燕见她又精神起来,也不管她。直接走到外头,把早上晾在院子的几个竹编盖子拿了进来。
陆盼盼好奇地凑了过去:“这是干什么的?”
程晓燕这会儿严重怀疑这姑娘在国营饭店没干过活的。
“你没见过?蒸河粉用的啊!”
这竹编盖子是专门做来蒸河粉用的。用的是大队一片竹林生产的竹子,劈成特别薄的木条,按照大铁锅的尺寸编制而成。因为织得特别密实,所以用来盛放米浆的时候,可以保证不让米浆漏出来。
程晓燕直接用大勺子舀了一勺米浆,均匀地摊在竹编盖子上。这时候,大铁锅里面的水也烧开了。她直接在大铁锅里面放了个架子,接着把摊了米浆的竹编筐放到铁锅里面,再盖上锅盖。
劈里啪啦的柴禾烧开声音在厨房响起。
过了大概五分钟后,程晓燕重新打开锅盖,就见本来还是液体的米浆已经在热气的蒸腾下,完美的结成一整块。
程晓燕手脚麻利地取出竹盖子放到厨房的桌子上。按照之前的步骤,把另一个摊好米浆的竹盖子放进铁锅中。
这时候,已经取出来的竹盖子正散发出一阵阵竹子跟稻子的清香味。
程晓燕微微点头,非常满意自己的技术。要知道,这蒸河粉也看功底的。有些人蒸出来的河粉太稀,不能完全结块。有些人的则是太过稠,等吃起来的时候口感不对。
而她做的这个,不论是硬度还是卖相,那是顶顶好的。
陆盼盼从头看到尾,有点不可置信:“原来河粉是这样做出来的啊!真是简单。”
程晓燕白了她一眼:“你没见过蒸河粉吗?这可不是简单的活儿。”
陆盼盼摇摇头。
事实上,公社的国营饭店根本不卖河粉这种东西。因为工序比较多,他们一般只会在做包子馒头的时候,顺便分出一些揉好的面团做面条。根本不会特意去做河粉的。所以,他们想吃河粉,都是回家自己做的。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河粉的制作现场。这让陆盼盼心里有股想试一试的冲动。
程晓燕看她这个热切的样子,好笑地说道:“要不,你来切?”
河粉蒸熟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把这一整块晾凉的河粉切成一条条的,这才是真的河粉。
陆盼盼虽然很想自己上手去蒸一蒸,但是看样子是不成的,只能接过程晓燕给她选的小刀,开始切河粉。
就这样,两人一个负责蒸,一个负责切,一时之间,都低头忙活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