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大秦始皇后 第23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蒙毅都是没什么可挑剔的,但就是年纪太小,担心他镇不住事儿。
林阡听着大臣们对三人的挑剔,眼神都木了。
嬴政将她表情看得清楚,不由好笑道:“谷丰侯一直不曾发表意见,可是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林阡不敢置信地抬头:【我能有什么意见?我没意见!】
嬴政挑了挑眉:“这盐田之法既然是谷丰侯提出,作为在场所有人中对盐田最了解之人,你对这盐田的负责人所需要的特质应该也最清楚才是。赵佗、张苍与蒙毅三人各有优劣之处,应该很好选择才是?”
林阡皱眉,犹豫片刻后开口:“盐田的挖掘与之后的晒盐工作,应该还是启用刑徒负责,这些人应该需要有人看着。那么负责人至少要镇得住人?”
赵佗眼睛一亮,瞬间挺直了脊背。
“而挖掘盐田与晒盐乃至于盐的收取等等工作则需要有人指挥、统筹,每天的盐产量与收支等也都需要有人盯着,所以这人应该懂一些相关知识?”
张苍看了林阡一眼,缓缓吐出一口气。
“盐田位置比较显眼,而且盐田的选址也是一个问题,选好之后还要和当地官员与百姓商议。所以得找一个身份或者官职够高的人镇着?”
赵佗与张苍对视一眼,齐刷刷看向了蒙毅。
三人官职相差无几,唯有蒙毅身份最高,若一定按照这个要求选择,那蒙毅就成了最有可能之人。
但若三条相加……
嗯……
他们三人没有一个是完全符合的。
就算是蒙毅,也只是勉强与三个条件搭得上边儿而已。
但他的年龄又确实是个大问题。
嬴政看着林阡:“你确定这位负责人需要按照这三个条件挑选?”
林阡认真点头道:“微臣个人是这个想法。”
嬴政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抬头看着三人:“既如此,此事便交由你们三人负责。蒙毅主事,张苍辅助,赵佗负责军队。”
林阡:【三个一起负责此事?】
她疑惑地看向嬴政,一开始还没明白他为何这般做,但细想之后却明白过来:这三人的安排,明显是按照“郡守、郡丞和郡尉”的配置来的,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相当有秦国特色。
而其他人也都如林阡一般,很快明白了嬴政的想法。
既然明白,他们自然没了意见。
蒙毅三人对视一眼,当即低头应喏。
……
不久,三人拿着盐田晒盐的方法启程前往沿海一带。
等人走后,林阡便开始折腾起美食来了。
嬴政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有林阡让厨房做的全新豆制品小零食,即便仍旧有着处理不完的政务,心情也一直相当不错。
但可能是乐极生悲,没几日李斯便慌慌张张地求见嬴政。
不等嬴政开口询问,李斯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陛下不好了,九江郡的土豆今年绝收了!”
嬴政愣住:“可是发生了天灾?”
李斯擦了擦满头大汗,摇头道:“自从陛下一统天下之后,天下各处风调雨顺,再没有发生过天灾人祸。那九江郡从年初到如今一直天气不错,从未听说发生灾情。”
嬴政原本都在想要如何赈灾了,听闻此事后满脸不解:“若是不曾发生天灾,难道是人祸?”
在不曾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何等人祸才能让一个郡的土豆绝收?
李斯却再次摇头:“并非人祸。”
嬴政皱眉,狐疑地看着李斯:“既然并非天灾人祸,那土豆好好生长在地里面,又是如何绝收的?”
这便是李斯着急入宫的原因了——
他咽了咽口水,哭丧着脸开口:“因为、因为九江郡的百姓见土豆价格比玉米红薯等更高,所以扩大了种植面积。”
嬴政:“???”
百姓对美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尤其是在烤串儿摊子越来越多之后,其他百姓一则为了可以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二则因为烤肉串儿到底价格过于昂贵,愿意购买的人不多,所以在烤串儿摊子出现没多久后,就有人自发地将各种蔬菜与粮食用来烤。
而其中,又尤其以土豆效果最好。
而且不仅仅是土豆烤串儿,土豆相关的美食经过几年的发展,几乎已经与现代的数量、种类都相差无几。
自然,土豆这种粮食蔬菜分不清的食物就受到了百姓追捧。
百姓追捧,价格自然就高了。
这件事嬴政也清楚。
但……
迟迟听不到九江郡土豆绝收的原因,嬴政不免心浮气躁,看向一直卖关子的李斯的眼神也变得格外不善起来:“扩大土豆的种植面积与百姓土豆绝收可有任何联系?”
李斯察觉到嬴政的脾气已经忍耐到极点,不敢再含糊其辞,忙开口道:“因为他们扩大的土豆种植面积,是去年种植过土豆的田地。”
嬴政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斯:“你确定?”
李斯连连点头:“微臣仔细看过九江郡郡守上书,确定他就是这般说的。而且看郡守的意思,当地百姓似乎已经是第三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土豆了。”
三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土豆?
嬴政都快要被气笑了:“谷丰侯当初拿出并推广土豆的时候,不是曾再三叮嘱过,这土豆连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非常容易染病?九江郡的百姓也不是第一年种植了,怎会犯下这般严重的错误?”
直接搞到绝收?
他当即冷喝一声:“当地郡守与农官都是干什么吃的?!”
李斯吓得全身一抖,但还是认真解释道:“陛下容禀,这事儿与九江郡的郡守、农官关系还真不算不大。”
“当地郡守在去年得知百姓要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土豆的时候,便亲自带人找到想这么干的百姓劝阻过,一部分百姓听话改了,可仍有一些百姓说土豆种了这么些年也没出过事儿,周围也不是没人因为家里田地不多而连续两年在同一块地上种植土豆,也都没什么问题,所以坚持要种。”
“那土地是百姓自己的,郡守也不能采取武力或其他强制手段,所以便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种植下去。”
“幸运也不幸的是,去年土豆真没出事儿。”
“那些坚持在同一块地上种土豆的百姓赚了钱,引起了周围人,甚至是其他地方百姓的眼热,于是等到今年,在同一块地里面种植土豆的人就增多了。”
李斯深吸一口气:“一开始只是几家百姓地里的土豆出现了叶子枯黄等病症,其他百姓地里的土豆倒是还好。但这病活像是瘟疫一般会传染,不久他们邻居田里的土豆也开始出现叶子枯黄的病症,然后一个传一个,等到了收获土豆的时候,九原郡境内竟有一多半百姓种的土豆染了病……”
大部分百姓地里的土豆都染病了,这与土豆绝收也没什么两样了。
嬴政听完,额头上的青筋直跳:“既然此事责任全在百姓身上,你又找寡人是为了什么?”
李斯心中暗暗叹气:【我就知道,这事儿绝对会让陛下生气。】
【但……】
他无可奈何地开口:“当地百姓几乎在大半土地上都种植了土豆,若是陛下不管他们,今年只怕有不少百姓会因此挨饿。”
甚至可能饿死。
嬴政看着李斯:“但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朝廷当初下发种子的时候就告诉过他们,土豆不能轮种,是他们自己利欲熏心为了些许微薄利润便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在同一块地里面种植土豆。”
朝廷已经将该做的事情全都做了,当地郡守也不曾渎职失职,当地百姓会有如今的结局,也只能怪自己。
嬴政冷漠道:“他们去年应该赚了不少钱,应当不至于饿死。”
李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很显然,嬴政对那些百姓的自作主张非常不满,且大有带不管那些百姓,让他们自生自灭、品尝自己不听朝廷叮嘱种下苦果的想法。
他有心想劝——
虽然此事的过错全在百姓身上,但朝廷若真的不管不顾,朝廷与嬴政这些年好不容易转好的名声许是就要严重受损了。
可看着嬴政生气的样子,他又实在不敢开口。
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听到内侍进来通传——
“陛下,夫人求见。”
嬴政眉心一皱,下意识看向李斯。
李斯察觉到嬴政注视,死死将自己的脸埋进了胸口。
嬴政更气了。
但即便生气,也不可能晾着林阡不让她进来。
他只能憋着气开口:“进!”
林阡进门,一眼便发现了嬴政怒火正盛,而李斯则心虚难当的情况。
她顿了顿,问道:“有人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林阡正在少府处理公务呢,李斯身边的属臣突然找她,说李斯入宫谈事,希望她也能尽快入宫。
可……
两人之前到底在谈什么事儿?
李斯看了眼嬴政,赶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林阡瞬间明白过来:嬴政倒也不见得真的不打算管那些百姓,只是当地百姓的行为触怒了他,所以……
但即便是林阡,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才好:“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百姓也是为了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已,若不然他们怎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在同一块地里种土豆?”
“再者这事儿也不是没好处,至少可以让其他人知道,我当初所言都是真的……”
她正要继续劝解,却突然听得内侍传话,一直非常低调的农家子弟突然想要求见嬴政。
农家?
几年过去,别说是嬴政了,就连林阡都快要忘掉农家这群人了。
第105章 283~284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