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有点难[八零]

重生有点难[八零] 第3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张大花偏不,她从门口唠叨到卧室放下东西,又拿起杯子回到客厅倒水喝一口。喝完坐在火炉边烤手边停下说:“什么事?说吧。”
刘淑英觉得她妈真的是学坏了,当初多好忽悠的亲妈啊,怎么做几个月生意成这样啦。“妈,我想搬家。”
刘淑英也不绕弯子,她现在破罐子破摔。爱把她当妖精就当妖精好了,自家的亲爸妈总不会让人把她抓走切片的。
张大花愣了一秒,不假思索的教训起刘淑英的异想天开:“你这丫头,倒是想得挺美。搬去哪儿,你爸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钱不知道?家里都寅吃卯粮啦,你知不知道?”
“知道啊,可不搬怎么办?二姐一个人去s市上学,妈你放心吗?还有三哥,他都不去学校啦,你们真让他以后都不去啦?”
张大花没想到刘淑英口中的搬家是搬去s市,自觉那地方不是自己家能去的,可心里又有些异动。她不动声色的让刘淑英自己去玩,自己择准备将家里上上下下都擦一遍。
第三十五章
刘建国是晚上九点多喝得面红耳赤、走路歪歪斜斜回来的。他进门就大声嚷嚷着喊家里人的名字,“大花、老大、二丫、老三、四儿,你们都在哪儿啊?”
外面零下好几度,刘淑英在被窝里根本不想起来,她见刘淑华从书桌边起身去院里,赶紧让二姐别关房门她想听。
刘淑华没搭理她,关上房门出去了。
刘淑英就只能爬起来穿上衣服,将门开条缝,在门口看着院里刘建国忽高忽低的声音。
他语无伦次的反复跟家里人道歉,说自己没本事,挣不了几个钱。
说刘晓军就是个傻孩子,什么事都不跟家里说。说他对不起他们这群孩子,还说以后一定好好干,绝对不会再让家里受穷。
刘淑英听到这儿,眼睛亮啦。她不顾外面寒冷开门跑出去。
只见刘建国一副快要哭的表情,被张大花搀着往主屋走。嘴里还在不停嘀咕,前些年父母在世不该补贴太多、某某年不该把进修的机会让给别人……
“爸你别说以前啦,你说说以后准备怎么办?”刘淑英不理会边上想拉住她的二姐和三哥,凑到刘建国和张大花面前说。
“四儿,哪儿都有你,赶紧给我回屋。”张大花指着卧室门,让她回去。
“项叔说,让咱们直接去s市租个房子干个体。说咱们有货源,这年头只要有货不愁卖。”刘建国含糊地说,眼睛发直。
“那咱们去吗?爸。”刘淑英在心里忍不住为项博文打call,觉得自家能认识他们简直运气不要太好。
“万一挣不到钱呢?大花,这一去咱家可就没有后路啦。”刘建国赤红的眼睛水汪汪的看向身边的张大花。
刘淑英看他那模样,有再多的话也咽了回去。她望着张大花将刘建国扶进屋。
跟着二姐一起回屋后问她是怎么想的?刘淑华只说听爸妈的,就再也不说话啦。
刘淑英就说,如果搬到s市肯定比现在好如何如何,她让二姐明天帮忙一起劝劝爸妈。
刘淑华嗯啊的敷衍着,她觉得这样的事情由父母自己做主比较好。
隔天早餐是好久没吃过的豆浆小笼包,刘晓峰一口气吃了三个,然后好奇的问爸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吃这么好。
刘建国听见他这么问就苦笑,说让他尽管吃,以后一定让他在家里想吃什么吃什么。
刘淑英扑扇着大眼睛,咬着筷子观察半天问。“爸,你昨天说的话,算数吗?”
“什么话?”
“咱们要搬家去s市吗?”
“嗯,算数。”刘建国郑重地点头,眼眸中满是坚毅。
刘淑英立刻站起来欢呼,饭后听说父亲要留在家里辞工、办手续之类的,找房子由张大花同志负责。她就抱住张大花的腿,死也要跟着一起去s市找房子。
张大花拗不过,终究是带着她一起去s市。
两人先到北青学院附近的居民区,逢人就打听有没有出租房子的。一直到傍晚天快黑了,也没打听到一家。
反而打听出一家要卖的,老公房一间不到15平米的屋子要价四千。
这价格刚好是家里存款的价格,张大花当然不能同意。她带着刘淑英在外面吃完晚饭,找家招待所住下。进门就对她说:“四儿,你也看见啦,房子都找不到。”
“妈,咱刚找一天,多找两天肯定能找到的。”刘淑英是带着叶天择地址来的,但她想先自己试试,能不靠别人就不靠别人。
张大花也就是随口抱怨几句,带着刘淑英洗漱完两人就一起睡啦。
第二天,母女俩天刚亮就出门找房子。临近中午还是一无所获,张大花带着刘淑英在路边吃面条。
跟她说先回家算啦,要不家里人担心。
刘淑英没办法,拿出叶天择的地址给她,说这个叔叔家有房子可以租给自家。
张大花问她怎么认识的?
刘淑英就说是刘晓军认识的人,地址也是他给的。
张大花就埋怨她,不早点拿出来。
旋即带着她寻着地址找到叶天择家门口,母女俩站在叶天择家雕花镂空铁门外往里望,入眼是一条石板小径和两旁花树茂密,隐约看得见小洋房的屋顶。
张大花心里发怵,低头问刘淑英:“四儿,这是你哥哥认识的朋友的屋子?”
“对啊。”刘淑英眨眨眼睛,一脸理所应当。但其实她心里也紧张,知道叶野家不一般是一回事,真看见就是另一回事啦。而且上辈子,她到死也就是个平头老百姓,这种房子都只能在电视里看看。
两人说话的功夫,一位头发花白穿着三件式西装戴着白手套的管家来到门前,询问她们要找谁?
“叔叔好,我儿子刘晓军你还记得不?”张大花有些局促地笑着,明显将管家认成主人家。
刘淑英一听就知道坏事啦,她糊弄她妈的话错啦,不该说是大哥的关系。她连忙对管家补充说:“爷爷好,我叫刘淑英,是来找叶野和叶天择叔叔的,他们在家吗?”
管家听到刘淑英三个字就知道怎么回事啦,立刻开门请她们进屋,又从厨房拿出几样水果放在客厅茶几上。自我介绍说姓黄名元,请两位叫他黄管家就可以。
末了说叶天择去国外治病,叶野也跟着一起去了,两人都不在。但房子的事情已经提前打过招呼,就在北青学院大门对面的沁园商业街上,随时可以带她们去看。要是不满意,另外还有一处可以选。
“满意,那地方肯定满意。可这房租得要多少钱?”张大花一听就知道那个地方是那里,那是一条五六百米的长街,沿街两边都是老式砖木结构的三层门面房。那地方人流量特别大,街上生意没有一家不红火的,母女俩根本没敢上那条街去问有没有租房子的。
“房租按周边的价格算是1500每月,老爷走时吩咐过,房租可以先赊账或者交一个月的。看你们怎么方便,怎么来。”
张大花震惊了,她不由自主将嘴张成o型,心想果然不是自己能租得起的地方。
刘淑英连忙扯她衣角让她回神,人从沙发上站起来趴在她耳边说:“妈你想想你前些天,那一百件大衣和我哥背回来的衣服,前后一个月挣了多少钱?有了店面,咱们多进点货,挣得只会更多。”
张大花回过神看她一眼让她坐好,转身微笑着询问黄元。“黄叔,那另外一处是什么样的?”
“另外一处就差些,是江那边厂区附近的农家院子,里面有栋两层小楼和一个厨房加卫生间。院子很宽敞,你们还可以种点菜养点鸡,面积有200多平。你们要是租只要50块一个月,想做生意,自己再盖个小房子开个门就行。”
黄元说到价格时张大花就想答应,听说允许她们自己盖房子开店,立刻表示就要这处院子。
“我还没说完呢,为什么说那处差点,因为那边都是厂区。没有配套的学校,要是你们住那边。离得最近的学校有三十多里,小朋友上学就要起大早过江啦。”
张大花连忙说没关系,她觉得问题不大,以前在老家村里的时候,她看别人去上学都要走三四十里的路呢。
刘淑英可不想要那边的房子,她连忙制止她说先回家跟爸爸商量,又跳下沙发请管家帮忙留下房子,家里要考虑一下,七天内给答复。
又问下叶天择和叶野什么时候回来,听说最少要过完年,就请管家帮忙问他们好。最后拉着张大花道别,说要出门赶火车回家。
黄元就说派司机送她们,母女俩推辞了,出门坐完公交又换火车回家。
下火车已经接近晚上十点,出站后刘淑英一眼看见刘建国。
她哒哒着跑过去,望着他乐。“爸,你怎么来啦?”
“来接你们。”刘建国从张大花手里接过背包,自己背上。
“这么冷的天气,我们又不是不知道路。”张大花有些心疼的埋怨。
“我没事,在家也睡不着。你们找房子找得怎么样?”
张大花就详细说遍两处房子的情况,说依自己的意见,就要那小院。一个月才50块钱,还能自己做生意,特别划得来。另一处位置再好,也不至于到一个月1500块的程度。
刘建国嘴角浮起一丝微笑,问她怎么没直接定下来?
“还不是你那宝贝小闺女,非说要回家商量。在路上跟我念叨一路沁园商业街的好处,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就要商业街,妈你想想你卖衣服的时候,哪个地方卖得快?就像那呢子大衣,如果是在沁园商业街,肯定能卖200块一件。”刘淑英大声插嘴道,这两处房子的地理位置在后世人眼里,简直一目了然。
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到了这个年代她嘴皮子说干,她妈都还在犹豫。
“一个月1500,你给啊?”
“我给就我给,我去找白婷姐进货做生意,挣的钱全是我的。”刘淑英鼓起腮帮子,那叫一个生气。
刘建国闻言哈哈大笑,笑过后对张大花说:“大花,明天咱们一起再去那两处看看。那商业街真跟你说的那么好,咱就定在商业街。咱想挣钱,还不是为了仨孩子嘛。”
第三十六章
翌日,刘建国和张大花吃过早饭又出门坐火车去s市。刘淑英还想跟,被张大花无情镇压,说她去浪费钱。
当天夜里刘淑英听到院里有开门的动静,立刻穿上衣服跑出去看,只见张大花一人回来。她走过去疑惑的问:“妈,我爸呢。”
“直接去z市找白婷进货了,你们俩真是一家的,都非要定那1500的屋子。”张大花抱怨完转身进厨房倒热水洗漱,让刘淑英回屋睡觉。
“爸他也太着急啦。”刘淑英跟进厨房说。
“能不着急吗?每天睁眼房租就50啊,我的亲闺女哎。另外那个院子,一个月才50。”张大花看着刘淑英叹气继续说。“在那边你爸给白婷打电话订货,白婷说现在发货要年后才能到,给我们直接发春装。你爸就想先去背点回来,能早卖一天是一天。你赶紧回去睡觉,一会儿再冻着。”
刘淑英还能说啥,哦了一声就麻利的回屋睡觉。
刘淑英第一次发现自己父母居然有如此强的执行能力,他爸能直接从s市去z市,她妈也能在两天内将家从a市整个搬到s市。
第二天一大早,张大花同志就冒雨出门跑小学和托儿所办完转校手续。
下午又带着仨孩子一起拜访项博文和冯青,告诉他们搬家的决定,顺便将新家地址给他们,请他们有空一定要去坐坐。
冯青抱着刘淑英说了半天话,又将一本贝多芬的曲谱送给她。
最后又亲自写封信,告诉她要是还想学音乐,可以拿着信去拜访北青学院的同学吴悦,她现在在办补习班。
刘淑英无言的接过信和地址,她没想到80年代就能有补习班的存在。
冯青见她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解释说她同学的水平很好,这两年认识的朋友总想让她帮忙教教孩子,她不胜其烦才想出收钱这招。谁知道来的人更多了,现在除非熟人家的孩子,外面找去的已经不收啦。
刘淑英受教的点头,觉得这也算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啦。又请冯青帮忙跟叶安娜说一声,她会给她写信的。
到这时,刘淑英也才知道冯青他们这边院里的地址:215研究院。
晚上一家人到家后,张大花又指挥着刘淑华和刘晓峰收拾东西,拿家里存下来的蛇皮口袋打包行李。
这一忙就到凌晨,张大花看着主屋中央的十二个蛇皮口袋,想到还有几床今晚要睡就没收拾的被褥头皮发麻。
“妈,要不咱留点东西在这边?像被褥什么的直接去s市买?”刘淑英开口出主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