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有点难[八零]

重生有点难[八零] 第2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又到周末,入秋后早晚温差越来越大。
午饭后,刘淑英照常背着书包去冯青家,那天后她没再关心过她妈每天卖东西的事情。
但这周家里的伙食真的明显变好,中午吃的土豆炖鸡块,香得刘晓峰又吃撑啦。
她敲开冯青家的房门,发现是李奶奶开的门,“李奶奶好。”
“你好。”李琳笑着将她让进屋,“今天开始,安娜和你一起学琴和唱歌。你学的好,记得带带她。”
刘淑英看着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叶安娜,眨眨眼。她以为上次打过以后,就永不再见的。
这又碰到一起,她尴尬得连怎么打招呼都不知道。
“冯奶奶好。”刘淑英笑着钻进冯青怀里,偷偷歪头看叶安娜。
叶安娜嘟着嘴瞪她,样子特别萌。
“好,四儿也好。”冯青将她抱在怀里晃晃,然后指着叶安娜说:“去打个招呼?”
刘淑英想想还是走到叶安娜面前,重复着上次的流程说:“我叫刘淑英,今年4岁。你叫什么?”
叶安娜继续瞪她,两颊渐渐鼓起来。
刘淑英看她那样子,特别想拿手指去戳她脸蛋,“你想跟我做朋友吗?”
“不想。”叶安娜说完哼一声,将头偏向一边。
刘淑英对两位老人摊手,看吧,跟她没关系。
“没事,咱们先上去一起学音乐。”冯青站起来,朝两人伸出手。
刘淑英握住左手,叶安娜看看她外婆,又看看冯青和刘淑英,过了一会儿缓缓握住右手。
李琳走在前面,四人一起上楼。
“冯奶奶,我姐呢?”刘淑英路过书房时,见里面没人问。
“在你李奶奶家,上周咱们让他们,这周轮到他们让我们啦。”冯青朝刘淑英眨眨眼,俏皮的说。
进入卧室,冯青让李琳去书房搬把椅子坐。
又让俩孩子坐在琴凳上,开始教叶安娜指法和琴键音阶,嘱咐刘淑英跟着学,算温故知新。
一开始教指法时还好,叶安娜跟着学得挺快。
到音阶就难了,叶安娜不爱说话。
冯青让她跟着唱do,她就看着冯青不说话。
一连几次,都是如此。
刘淑英在边上看着着急开口接话:“do。”
“对,就是这样。四儿,唱的不错。”冯青拍手表扬她,又问教她唱re。
一直到la的时候,叶安娜终于抢答:“la~。”
她着急,调子起得很高,声音饱满而纯净。
刘淑英和冯青面面相对,一起鼓起掌,“唱得好、唱得真好听。”
叶安娜蔑视的看一眼刘淑英,张嘴继续唱:“do、re、mi、fa、sol、la、xi。”
一个音比一个音高。
“厉害,真厉害。”
刘淑英手上鼓着掌,心里流着泪。她身边还能不能有点正常人?
冯青惊喜的对李琳说:“李琳同志,你家外孙女还是个天生的女高音呢。”
“是吗?那以后可要多麻烦你啦。”李琳笑着说,刚才她听着也觉得好听,还以为是冯青她俩哄叶安娜的。
“没问题,你家孩子这么有天赋,我肯定好好教。”冯青慈爱的摸摸叶安娜的头。
“那我呢?”刘淑英说。
“你不好好学,我可就不管啦。”
“我好好学,而且我这么聪明,肯定比叶安娜学得快。”
刘淑英说完,看向叶安娜道:“对吧,叶安娜。”
“我聪明,你笨蛋。”叶安娜用塑料普通话大声对刘淑英喊。
“你才是笨蛋,刚才教你那么多遍,你都学不会。”
“你笨蛋。”
“你笨蛋。”
“你……”
第二十一章
晚上,刘淑华带着刘淑英回家。
刘淑英路上问她:“姐,全国竞赛很难吗?”
“还好,不算特别难。”
“那你为什么还要特意去李奶奶家?”
“冯奶奶把项爷爷和我赶过去的。”刘淑华说着,摸摸刘淑英头上的头绳花瓣。
刘淑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对她说:“二姐,加油啊。”
俩人进家属院没多久,远远的听见有人在叫骂。
走到楼门口,发现是张大花。
“缺德冒烟的东西,我吃两只鸡怎么了,又没花你家钱。举报我、我咒你祖宗……”
“妈。”刘淑英跑上去抱着张大花大腿,担忧地看着她:“怎么啦?”
刘淑华也跑到她面前,拉着她的手说:“妈,咱回家。”
张大花眼里含着泪看看二闺女,又看看小闺女。深吸一口气,手背用力将泪抹掉。“走,咱回家。中午还剩着鸡肉呢,二丫头一会儿多吃点,你中午没吃着。说了让你中午跟四儿一起去,你非要一大早去图书馆。”
张大花唠叨着,带两人回家关上房门。
“妈,到底怎么回事?谁举报你?没事吧?”刘淑英担心的看着张大花,心里七上八下。
她就是想自己做点小生意,怎么就还得张大花被举报了呢。早知道这样,赚再多钱她也不干。
“没事,小孩子不用你操心。”
刘淑华在边上眉头紧锁,“妈,要不你别去卖了?”
“卖。”张大花咬牙切齿的说,先不说光这几天时间,就挣一百多块钱。
光为这口气,她也要接着卖。要不那些小人,还不知怎么高兴呢。
第二日早起,刘淑英发现张大花也在家。
于是在饭桌上问她妈说:“妈,你是不是不卖啦?”
“卖,我不光卖,还要正大光明的卖。一会儿我跟你爸一起去政府问问,怎么给咱家办个个体证。”张大花斩钉截铁的道。
刘淑英一脸钦佩的点头,心说她妈现在厉害啦,个体证都知道啦。
晚上刘淑英刚进家门,就听见她爸正在教训三哥。
她一脸兴奋地跑到次卧往里看,只见刘建国拿着一本语文书敲刘晓峰脑袋。
“你说你这书上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成绩不好还画小人。一看上课就没听讲,你看看你大哥的课本是这样的吗?还有你二姐的,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
刘晓峰搭拉着脑袋挨训,只一个劲儿的点头。
看那点头频率,刘淑英估计他一句话都没听进去。
“行啦,吃饭了。”张大花炒好菜招呼着。
“吃完饭,赶紧写作业。再让我看见你祸害课本,看我收不收拾你?”
刘建国最后威胁一句,扔下课本,带上刘淑英去吃饭。
刘淑英转身对刘晓峰做鬼脸,刘晓峰撅嘴跟上。
吃过饭以后,刘淑英坐在张大花边上看她洗衣服。顺便问她个体证怎么样啦?
张大花吐槽说,去办的时候从南边政府办公楼,跑到北边一个新成立的商业管理处。填表填了七八张,才算办好。
还说要交一成的税,太贵啦。
刘淑英:“那妈,你们要交吗?”
“交啊,证都办了能不交。下午回家以后,你爸教了我半天怎么做账,还教我认字呢。以后我跟你们一样,每天晚上要学认字。本来想用你三哥的课本,可他那书涂得乱七八糟,不怪你爸教训他。”
张大花说完将一件上衣拧干,放进一边的盆子里。
刘淑英在旁边点头,没想到现在有交税的说法。
十一月的第一个周末,刘淑华在市里第三高中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的初赛。
这个数学竞赛属于国家统一出题,不限年龄、职业和学历。
参加人数众多,光他们市就有上千人参加。
没有人知道国家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比赛,项老也只是听说,这个比赛胜出者有好处,具体什么好处就不得而知。
刘淑华进考场,刘建国带着全家在外面等。没过多久,项博文也来了。
刘建国已经和项博文很久没见了,见他到来连忙打招呼。
顺便聊起最近家里发生的变化和被举报的事情,表示不解和疑惑。
项博文沉思片刻对他说:“每一次变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现在又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你看报纸上面,不也有争来争去的时候吗?反正你们跟着政策走,不要越过国家的规章制度就行。像是你说的税,一定要交好就行。”
“我知道,现在每天记账的,月底我们肯定一分不少的。”刘建国说完,又说起前些天国家允许农村户籍人员进城务工的政策,问项博文的看法。
项博文对此也有很多看法,两人就此打开话匣聊起最近的时事见闻,张大花在旁边静静听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