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有点难[八零]

重生有点难[八零] 第1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过饭还得一口一口吃,她奶声奶气地撒娇:“我想买一个,回头让我们托儿所的小朋友都来吃。”
刘建国不理她,放慢速度拐进家属院。
“或者多炸点儿,像三哥学校门口卖汽水儿的一样,卖爆米花。汽水儿2毛一瓶,咱们的炸米花就卖3块,肯定有人买。”刘淑英说完,自己咯咯直乐。
刘建国让刘淑英的话逗乐了,还三块。一斤大米黑市不要票2毛,要票1毛5分钱,把米炸成金子说不定能有3块钱。
他将刘淑英抱下自行车,揉了两下头发调侃着:“想得倒挺美,谁卖?你自己卖?扛得动吗?”
“让大哥卖。”刘淑英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让大哥卖,省得让他当街溜子。
她担惊受怕一个多月,总想着大哥要是比上辈子还惨,那她可就罪过大了。
刘建国闻言愣了,觉得小闺女主意是真的大,也是真敢想。
他们家又不是穷得吃不上饭,让大儿子出去干个体户。
又过了一天,刘建国回家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刘晓军同志,可以进机械厂当临时工了。
刘建国因为爆米花机的事立了功,李运书记特批的。
张大花乐坏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排队割了肉,晚上做了满满一大盘豆角炒肉。另外,还扯块布给刘晓军做身新衣服。
刘晓军本人面上不显,但第二天早早地起床帮张大花做了早饭,然后驮着刘建国一起进去厂子里上班。
这事儿,可以说是全家都高兴。
只有刘淑英唉声叹气,机械厂满打满算还能活到89年。
本来想让他哥当个体户,回头做大做强创造辉煌,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时光流逝,转眼就是六月末。
天气越发炎热,学校陆续放了暑假。
刘淑英那皮猴儿三哥已经玩儿得不亦乐乎,每天不到饭点儿不回家。
而刘淑英自己过上了她二姐去哪儿,她去哪儿的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她照常跟着二姐坐车去市立图书馆。
爆米花机那件事,最终以抓捕厂长宋辉的同学,宋辉调任去别处而告终。
机器能用了,但放在仓库却销不出去。听院里人议论,就想卖个成本价80元,都没人要。
刘淑英特别想站起来,振臂高呼。
给我,我保证能卖出去。可她不能,她的年龄限制了太多太多。
两人进入图书馆,座位已经剩的不多。
刘淑华给刘淑英找了两本连环画,自己拿了本代数几何,拿着作业本不时写写画画。
刘淑英去年第一次发现她二姐居然在自学高等数学的人都傻了,她光知道她二姐成绩好,可谁能想到是这么个好法,这根本就是个数学天才。
再想想她二姐上辈子,高三碰上父亲下岗,为了挣钱去小作坊。
出事故后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最后人财两空,而母亲那时就是个下岗两三年的家庭妇女,远不如现在有主见。
二姐一咬牙撕了通知书,跑去沿海打工,后来就在那边结婚生子,当了一辈子女工。
刘淑英手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连环画,她一开始还想着把二姐送进什么少年天才班挺好。
后来蝴蝶多了,她就觉得按部就班也挺好,毕竟她二姐的下限是s市北青学院,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
她要是乱折腾,最后出什么变故那罪过可大了。
“小姑娘,你往里挪一挪,让我坐下行不?”
刘淑英闻言抬头,见是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瘦高老爷爷,戴着副金边眼镜,正笑眯眯地看着她。
她打量四周,发现不知不觉间图书馆里的座位都坐满。
于是往她二姐那边挤了挤,让出座位。
刘淑华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被刘淑英打断了,瞪她一眼低声说:“老实点儿,让你别来,你非要来。”
“二姐,你让让,这个老爷爷没地方坐了。”
刘淑英指着边上的老人说着,她二姐看书被打断必生气,家里人都习惯了。
刘淑华看了老人一眼,往边上挪挪,挨着凳子边坐着。继续低头看书,想着自己刚才的解题思路。
“老爷爷,你快坐。”刘淑英拍拍边上的座位,笑着说。
老人点头笑了笑,从兜里拿出两块儿大白兔奶糖递给刘淑英,让她拿着吃。
然后放下手中的书一大摞书,从袋子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翻看起来。
刘淑英说了声谢谢,将糖放进口袋里。
她个子矮,桌面刚好到下巴位置,她将头搭在桌子上看着老人拿的那一堆书,发现都是英文的。
她眼睛亮了,这绝对是位教授,正好她二姐缺个老师。
可又想起她为他哥担惊受怕的一个多月,叹口气。
默默拿起连环画翻看,还是算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中午,图书馆里的人群散了一半,刘淑英觉得饿了。
她看看左边思考状态的二姐,又看看右边奋笔疾书的老爷爷,无声地叹口气。
刘淑英又等了等,发现二姐没有一丝回神的迹象,只好小声地喊她:“二姐,我饿了。”
过了一会儿,见没动静,只好将音量加大:“二姐,我饿了。”
“你等会儿。”刘淑华回过神,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她就差两步就解完这题了。
“你让我出去,我去对面坐。包给我,我自己吃。”刘淑英站起来,面向她说着。
她没发现身后的老人原本想挪地方,她一说又不动了。
“事儿多。”刘淑华皱眉说着,站起来让她出去,顺便将桌底的包放到对面桌子上。
刘淑英吐吐舌头,走到对面从包里面拿出饭盒,青菜玉米面馒头加萝卜咸菜就是今天的午饭。要是嫌干得慌,罐头瓶里的凉白开管够。
刘淑英默默地吃完自己那份饭,又跑去卫生间上厕所。
第十二章
等刘淑英回到座位时,惊愕的发现老人已经和二姐坐进了一些,正小声地给她讲题呢。
她摸摸自己头上的小啾啾,怎么着?
现在她都不用开口,自带改变buff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上辈子她还真没跟二姐来过图书馆,那会儿她都是跟着三哥跑的。
真小孩儿跟假小孩儿,还是有区别的。
刘淑英坐回自己的座位,看着两人之间的互动。
不一会儿,老人见刘淑华听懂了,就和蔼地笑着说:“有时候学习别太钻牛角尖,换个思路。或者停下来看看别的书,过段时间再来看,就会有新发现。”
“我知道了,谢谢您。”刘淑华诚恳地说着。
“好。”老人欣慰地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啦?”
“我叫刘淑华,12岁,上初一。”刘淑华说着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好,我叫项博文,你可以叫我项爷爷,我叫你刘同学。”
他说着抬起手表看眼时间,接着问刘淑华有没有不明白的。
刘淑华自然说有,项博文就继续为她讲题。
这一讲就过去一个多小时,一位穿着褐色连衣裙,腰杆笔直、将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的老太太走到他们面前,双手叉静静的看着两人讲题。
老太太见两人讲完一道题,就咳嗽声,对项博文说:“老项,你看看几点了?”
项博文抬起手看一眼表已经两点过,他连忙站起来,讨好地笑着跟自己老伴道歉。
然后指着刘淑华说:“这是刘淑华刘同学,12岁自学代数几何的数学小天才。我本来打算回家的,小姑娘正好被一道题难住。我就讲了讲,讲着讲着,时间就过了。”
“是吗?”老太太惊讶地看着刘淑华,见她梳着两根辫子冲自己不好意思地笑。
连忙笑着介绍自己:“刘同学好,我是冯青,你可以叫我冯奶奶。”
“冯奶奶好。对不起,是我一直拉着项爷爷讲课的。”刘淑华说。
“你家项爷爷总这样,别多想,跟你没关系。”
冯奶奶摆摆手,接着又关切的问她。“问题多不多?多的话就跟我们回家,吃了饭接着问。”
刘淑华那里好意思在跟到家,摇头说:“我没事,慢慢自己研究也可以的。”
“那可不行。”项博文在旁边一脸严肃地说:“你可不能闭门造车,你看我中午给你讲几道题,是不是省了你三四天的工夫?你脑子好,可不能浪费在这种书上有的知识上。你应该尽量融会贯通,向着更深层次的研究领域进发。”
“是呀,我们家就老项跟我两个人住。你去啦,还热闹些。”
刘淑华有些为难,她当然知道有个老师的好处。
可她自从小学二年级问老师题目,被训斥了以后就习惯一个人自学。
而且要她跟去别人家,她真的做不出来。
她眼神左右飘忽不定,突然看见对面坐着的妹妹。
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忙指着刘淑英说:“我还要带我妹妹的,不方便。”
可算想起我了,刘淑英在心里翻个白眼,对两位老人露出甜甜的笑容说:“项爷爷好,冯奶奶好。”
她三岁多,这辈子爱臭美,从来不肯在太阳底下多晒一分钟,把自己皮肤养得白白净净。
笑起来的样子,也专门照过镜子,绝对甜得像小仙女一样。
“唉。”冯青答应着,眼睛亮了,走到刘淑英面前抱起她说:“小乖乖,多大啦?”
“三岁多,快四岁啦。”刘淑英双手抱着冯青的脖子,甜甜地回答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