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有点难[八零]

重生有点难[八零] 第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杨有珠面上带着三分嫌弃七分得意的说:“说啦,说她奶最香了,一点不臭。你说她这鼻子,是个什么鼻子?”
段红和旁边几位一起坐着纳鞋垫的老太太闻言,哈哈大笑。
笑完段红又亲了刘淑英一口说:“瞧把你这丫头给精灵的呦。”
刘淑英擦擦脸从段红怀里挣脱开,走到自己奶奶怀里,将脸埋在她怀里不想说话。她心累,一入冬她们全家都不爱洗澡啦,毕竟冷还废柴火。
但她受不了呀,特别是他爸,有狐臭的好吗!
段红笑过以后,故作神秘的对杨有珠说:“你那俩儿子,发财了知道吗?”
杨有珠心里有点膈应听见那俩白眼狼的消息,但她也知道这姐妹一般八卦也不会跟她提。这提了,就肯定不是一般的事情。
于是她嫌弃的说:“他们俩也就是个一线工人,我那俩儿媳妇都是一个村的,能发多大个财。”
段红朝她挑眉说:“老黄历啦,去年过完年你家知礼带着知学请了假,请完人兄弟两个就不见啦。
过两个月单位领导去他们家问什么情况,人家都说是老家有事。后来夏天的时候,他们单位给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回去上班要么开除。
你那俩媳妇特别痛快的说开除就开除,那会儿啊,我们都没敢在你面前提。
这不快过年了嘛,俩人回来啦,穿的西装回来的。这可不就是发财了嘛!”
杨有珠听完发了下呆,就说:“他们这要是早发财,少折腾我们两年,他们爸还能兴许多活两年。”
“哎呦,我的老妹子呦,你可不能这么想……”
刘淑英没听清她们后面说些什么,她的思绪回到上辈子,那会儿两家的下场她妈说过很多次。
宋知礼太毒、宋知学太贪,90年代下岗做生意没几年就欠了一屁股债。
两家为了钱彻底闹掰后,宋知学某天夜里带着全家跑啦。
剩下宋知礼全家被债主堵在家里那也去不了,最后被要债的打死了,他们家院里的主屋和西厢房也都拿去抵债啦。
反正两家都没好下场,但这辈子看情况却是不等下岗就跑出去干了,还真有点让她意外。
前世老了那会儿张大花老是说:坏人活该、他们这种本分人家又是为什么落到那步田地的呢。
这老话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到底做不做数?
以前的刘淑英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她想是做数的吧,要不她怎么又带着记忆回到自己爸妈的肚子里了呢。
第七章
刘淑英回过神时,关于宋知礼两兄弟的八卦已经说完了,换成关于单位分房子的事。
刘淑英动了动,杨有珠问她是不是累了?
她点点头,杨有珠就将她抱起来坐在自己腿上,继续对段红他们说:“这回分的房子,我说什么也不让建国让出去啦。这都让俩了,轮也轮到我们自己住了。”
段红就笑:“你这话说的,你家老大第一次和第二次让了可不亏,那两次修的可是筒子楼。这次修的,可是带厕所的新样式,名字听着都洋气,叫单元楼。”
杨有珠一脸骄傲的说:“要不老话怎么说呢,好人有好报,应该的。”
刘淑英打个哈欠,应该个啥啊,他们家上辈子就没有单位分房的命。
这次是机械厂倒数第二次分房,唯二的两次机会都被他爸卖名额了。
上辈子她奶恨她妈跟他爸吵架气死爷爷的事,所以到死也没跟她爸妈说过一句话,没管过她家一件事。
他爸刘建国是拼了命的对杨有珠好,什么东西只要说是对老人好的,全往家里买。
张大花理亏不敢拦着,家里就一直欠外债,缺钱可不就卖名额嘛。
这辈子她爷爷的死变成她那俩叔叔的责任啦,杨有珠就跟着他们家一起吃饭,还帮着她爸妈照看她。
家里也没再借过外债,房子肯定跑不了。
刘淑英想到这里打个哈欠、揉揉眼睛,在杨有珠怀里慢慢睡过去。
可能人真的经不起念叨,刘淑英上午才跟着自己奶奶在街口听段红提起宋知礼和宋知学,人家下午就来啦。
这回没带自己媳妇,就两兄弟自己来的。
杨有珠开了门看见是这哥俩,根本就不让他们进。“当初保证书怎么写的?都忘啦?还上门干什么?”
宋知礼和宋知学两兄弟,为了来这边。穿的是军绿色的军大衣、头发上还抹了发油,太阳底下一照都反光。
两人以为自己有钱啦,是体面人呢,可没想到他们妈根本不给他们脸。
宋知学当时脸色就有些难看,宋知礼却笑眯眯的说:“妈,快过年啦,我们来看看你,平时我们可都没来过。”
杨有珠冷哼,她知道跟这二儿子说再多也是白说,“看完啦?看完了,还不滚!”
宋知礼指着脚边提过来的水果罐头和芝麻糊、藕粉之类的,有从兜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红包,从里面拿出一叠钱。
“妈,这些都是给您老准备的年礼,我跟知学都出息了。你可想好啦?”
杨有珠才不管他们挣了多少钱,挥手跟撵鸡仔一样撵他们说:“滚,拿着你们的东西滚。你们把你们爸都气死啦,还想让我给你们好脸子?一辈子别想。”
宋知礼脸色这才难看起来。
宋知学将地上七八样东西提起来,愤愤的说:“哥,咱走吧,热脸贴什么冷屁股啊。人家有亲生儿子,就是那儿子不姓宋。”
宋知礼双手攥成拳头,站原地看了一会儿杨有珠。“你可别后悔。”
“呸,赶紧滚。”
宋知礼带着宋知学转身、大步离开。
两人走到大马路上,宋知学还在愤愤不平,对宋知礼说:“哥,你也别惦记咱妈啦。你看她那样,她心里可半点没想着咱。”
宋知礼胸口堵得慌,他重重的吐出口浊气,“看她那样,也没受罪,以后咱就当没这个妈。”
另一边的杨有珠一直到他们离开以后,都还保持着同一姿势站在原地。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可能不疼呢,她疼得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想破脑袋都想不通,小时候抱着她说长大已经要孝顺她的好孩子,怎么就成了这样的?
刘淑英看不过去啦,上前抱住她大腿说:“奶,饿。”
杨有珠低头看看刘淑英的圆溜溜的脸蛋,笑着抱起她说:“我的乖孙哦,这才多久就饿啦。当初还怕养不住你,现在全家就属你肉最多。”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杨有珠和张大花一起炸丸子。
刘淑英坐在旁边小马扎上,手里拿一小节烤得金黄流油的红薯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玩。
刘建国突然进来,欢天喜地的对她们摇晃着手里的一串钥匙说:“妈,媳妇儿,咱家房子终于下来啦。书记照顾咱们,给咱家的是最好的二层。
房子我看啦,白天特别亮堂,都是大块的玻璃窗。晚上咱也不怕,一个屋安了个电灯,照得比白天还亮。屋里打开龙头就有水,另外还有个厕所间,厅里还有个灶台。两间房里都有阳台,阳台上可以铺两张单人床。”
刘建国说到这里停顿了下,专门盯着杨有珠乐呵呵的说:“妈,我都想好啦。你跟我和大花一个屋,冬天你就跟大花一起睡大床暖和。夏天你就睡阳台,阳台凉快。”
杨有珠闻言连连点头:“好、好、好,都听你的。”
张大花将最后一颗丸子捞出过,问他:“他爸,你量尺寸了没?跟街里的张木匠家说了吗?咱家要打什么样的床?”
刘建国:“光顾着高兴,给忘啦,哈哈。”
张大花斜瞪他一眼:“那你还不快去。”
刘建国又尴尬的对他妈笑笑,“妈,我去啦?”
“快去快去。”杨有珠拿手赶他走,他们这一片就一家做木匠,去晚了可要排队。
杨有珠目视着儿子离开,转头跟张大花说:“大花啊,你乐意我跟你们一个屋不?”
“乐意啊,怎么不乐意呢。”张大花笑着回答,然后又嫌弃吐槽说:“您儿子身上有狐臭,也就是四儿这些天,天天念叨他洗澡才好一些的,我早就不想跟他睡一张床啦。”
杨有珠就乐得哈哈的笑,她还特地跑去西厢房跟在屋内看书学习的刘淑华说明年能住楼房啦。
第二天刘建国借了辆三轮车载着一家老小去5公里外的新家,到地方打开门,刘晓峰就像个猴一样钻进去。
满屋子乱转,看见什么都要哇一声以示惊奇。
刘建国扶着杨有珠进门,先拉下边上的电灯绳,啪一声,屋中央悬挂着的钨丝灯泡应声而亮。
杨有珠眯起眼看着里面微黄的灯光说:“赶紧关啦,大白天的,这得费多少电。”
刘建国听话的关了,笑着说:“妈,费不了多少。”
杨有珠开始在屋内转起来,开始跟刘建国念叨。
这里能放个什么柜子,床要怎么摆,她自己那阳台上面的窝要怎么布置。
刘淑英也跟在后面转悠,她上辈子第一次住的楼房是大学校园里4层高的集体宿舍,这还是第一次看见80年代的楼房是什么样子。
这屋子和后世的格局很不一样,厕所很小、客厅与其说是客厅,不如说是厨房和能搭张桌子的吃饭地方。
说起厨房,这年代肯定不要想什么液化气和煤气罐啦。客厅边与卫生间一墙之隔的地方砌了个灶台,边上还有一直通到五楼屋顶的烟囱,这就算厨房啦。
就这样的房子,还是今年才有的。前两批都是大开间,最多开间里面又隔一间,变成两个开间。
不少人都后悔,要房子要太早。
杨有珠絮絮叨叨半天,临近中午要回家的时候站在房间中央仰头看着灯泡。
突然开始抹眼泪,说可惜老头子看不到这么好的房。
刘建国想劝,自己先哽咽啦。
还是张大花开口说:“妈,回头咱们把爸相片接进来挂上,让他也住。”
这个年代因为前些年的关系,已经没人在家供奉牌位,都是挂张遗像在墙上。
杨有珠不哭啦,她盯着张大花说:“你说的啊。”
“啊,我说的。”
这个年因为新房子全家都很高兴,刘晓峰和刘晓军更是因为1块钱的巨额压岁钱成了几条街中最靓的仔,到那里都是孩子王。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初四,刘淑英正跟杨有珠在整屋腻歪呢。突然发现她的手有些热,又伸手去摸她额头,烫的。
刘淑英心想坏啦,奶声奶气的说:“奶,烫。”
杨有珠亲亲她额头说:“乖孙,可不能乱说话啊。奶,不烫。”
刘淑英心里明白啦,这是不想让他们担心呢,乌黑的眼眸盯着杨有珠重复道:“奶,烫。”
“来,跟奶学。奶,不烫。”
“奶,不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