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培盛了

穿成苏培盛了 第26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四阿哥闭目享受了片刻,慢慢睁开眼睛道,“今儿怎么这么安静啊?你不是最爱管爷跟胤禵的事儿吗?”
“事儿都发生了,我还能怎么管?”苏伟瘪着腮帮子,样子蔫蔫的,“十四阿哥到底还小,挤在你和八阿哥之间能讨得什么好?反正,不管什么时候,你别跟八阿哥一样,翻脸无情,六亲不认就行了。”
四阿哥轻笑一声,抬手拍了苏伟一巴掌,“你这是看胤禵没有明着偏向老八那边儿,特意拿话堵我的嘴来了。是爷让他挤进我和老八中间的吗,还不是他自己找的?”
“男孩子嘛,谁还没有点野心?”苏伟咽了口唾沫,话里明显底气不足,“再说,有十四阿哥在,说不定还能帮你分散分散八阿哥的势力……”
四阿哥一声冷笑,摇了摇头道,“他别成了老八对付我的一柄利刃,我就谢天谢地了。”
十月末,十四阿哥赶赴胶州,朝堂上暂时回复平静。
十一月,京里的天气冷了下来,赵堂子胡同的苏家小院,却是热闹非凡。
“大哥的事儿没成,倒让小妹捡了便宜,”乔氏抚摸着手腕上新买的玉镯,对卧床的薛氏唠叨,“那可是去伺候王爷的女儿啊,人家指头缝里露出点儿,就够咱们一年的嚼头了。你说,小妹她无儿无女的,又不用养家,二哥凭什么给她安排这么好的差事啊。家里两个兄弟眼巴巴地等着,结果是啥都没落下。”
薛氏敷衍地弯了弯嘴角,脸色还透着憔悴,“小妹寡居在家,年纪大了总是无所依靠,二哥先想着她也是在情在理。再说,进王府哪有那么简单?一个不小心,怕连脑袋都保不住。咱们拖家带口的,自然不如小妹合适。”
坐在窗边绣花的苏静芳,听了两人的对话,若有所思,一个没注意竟叫银针刺破了手指。
乔氏看了一眼惊呼出声的苏静芳,一抹嘲讽在脸上闪过。都说薛氏是大家闺秀,结果这么个病痨子的身体,就养出了这么一个不知羞耻的女儿。那天当着王爷的面,恨不得整个人都贴上去了,还当家里人都是傻子呢?
薛氏也看了女儿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自生产后,她的身子就一直不好。女儿受孙老娘影响太深,也不知现在还拗不拗得过来。
“大嫂、二嫂,”苏小妹推开屋门,“娘和大哥、二哥、三哥在正屋,叫咱们一起过去呢。”
乔氏与薛氏对视了一眼,连忙整了整妆容,与苏小妹一起出了偏门。
走进正屋,苏老娘正在抹眼泪,两个妯娌见怪不怪地行了礼,走到自己丈夫对面坐下。
苏伟放下茶碗,神色从容地看向几人道,“我已经跟老太太和大哥、三弟商量好了,回乡多置办点儿田地,买几间铺子,扩一扩家宅,再好好修修祖坟,比窝在京里这小院子中强。大哥既然想考功名,就暂时留在京城读书,一应花费全部由我来出。以后石头读书读得好,也早早进京,我看这小子有几分聪明相。”
乔氏眼神一亮,一改对着薛氏的埋怨口气,满脸堆笑地道,“还是二哥心疼咱们,石头!快!给二伯磕头!”
“免了,免了,”苏伟挥了挥手,转眼看向薛氏,眼神带着丝丝寒凉,“我呢,在王爷跟前当差,不知多少人想抓我的小辫子。这做奴才的,不得主子宠爱了,那就是生不如死。所以,我从来不容什么脑筋不对劲儿的蠢货扯我的后腿,哪怕是再亲的亲人——”
“二叔放心,”薛氏直觉地想到自己犯蠢的女儿和智商一直不在线的苏老太太,“大郎在京读书,我们娘俩也不想打扰他。这次回乡,我一定好好伺候娘亲,照料家里,决不给二叔添麻烦。”
苏伟微微一笑,点点头道,“大嫂是个明白人,老太太年纪大了,做事儿难免糊涂。我也不想苦了自家人,这置办家产的一应开支就由大嫂负责吧。”
说完,苏伟递了一只木盒给薛氏,薛氏打开一看,眼神一闪连忙关好,“二叔纯孝,做嫂子的一定不辜负二叔信任。”
“静芳也大了,给她好好置办嫁妆,找个本分的人家,”苏伟话说的慢,却让薛氏出了一身冷汗。
“老三也不能只守着几亩地,”苏伟又从袖中抽出一张房契,“我托人买了一间饭馆,地方不大,虽然写得是我的名字,但我也没时间管理,正好你们夫妇二人雇上几个伙计就能经营的过来。以后吃穿住行从公中出,这里头的进项就算给石头攒下的家底儿了。”
“哎唷,多谢二叔,”乔氏本来看着大哥得以留京读书,薛氏又得了管家权还眼红,如今是一点都不埋怨了。这天上掉下的馅饼,可是会下蛋的金母鸡!虽然现在是二哥的名字,但听二哥的意思,只要他们省心不惹事儿,这些迟早都是她儿子的!
苏培武挠了挠后脑勺,嘟嘟囔囔地还想推拒,被乔氏在腰间狠狠掐了一把。
“至于小妹,就跟我留在京城了,”苏伟缓了口气,站起身道,“眼看着天冷了,这几天就收拾收拾,我派人送你们回乡。”
第338章 红梅
康熙四十七年
十一月十八,雍亲王府
东花园的红梅开得很是漂亮,福晋让人采了不少装饰在屋子里,就着炭炉的热气一熏,温香满怀,沁人心脾。
清早,西配院的小主们来请安,李氏头一个啧啧称赞道,“福晋真是好心思,我就知道折几个花枝插个瓶儿,回屋让胭脂气一熏,一点儿花香都闻不见了。”
福晋淡然一笑,眉目微微弯起,“咱们府里的梅花味道清淡,冬天屋里憋闷,我倒觉得多用些花枝反比燃香舒坦。”
“福晋说的是,不过,也得咱们会布置才行,”钮祜禄氏接过话头道,“这红梅颜色鲜艳,用得多了最是咋眼。妾身插了几枝就觉得整间屋子红通通的,哪像福晋这里,摆放得远近相错、浓淡相宜,一点没有乱章夺色之感。倒不知是哪个巧手的丫头,回头福晋可要借妾身用一用。”
福晋轻声一笑,端起茶碗道,“偏你爱在我这儿讨巧,就是诗环带着几个小丫头折腾的。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你要是想用,直接吩咐她就是了。”
钮祜禄氏嘴角一弯,起身轻巧一福道,“多谢福晋恩典。”
“说到侍女,”耿氏柳眉微翘,“我倒听说,苏公公的妹妹昨儿刚进了王府,如今正跟着教导两位格格的李嬷嬷学规矩呢。”
在坐的小主俱是一怔,只有福晋安稳地抿着热茶,“不管是谁的妹妹,进了王府都得安安生生的做事。一个乡下来的丫头,连个行礼的规矩都不会。若是李嬷嬷教的不好,就是看在苏培盛劳苦功高的份上,也只能当个粗实的奴才。”
屋内众人皆颔首称是,暗地里却眉目流转,计上心头。
乾清宫外
从日精门出来,四阿哥正打算带着苏伟去永和宫请安,却见八阿哥面色憔悴地由后而来。
“四哥安好,”胤禩冲四阿哥拱了拱手,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誐也随后跟了上来。
“看来你的身子还未完全恢复,”四阿哥负手而立,神情寡淡,“既是有病在身,也别太过勉强了。”
“多谢四哥挂怀,”八阿哥淡淡一笑,“弟弟有孝在身,不好四处乱走,还请四哥代为向贵妃娘娘、德妃娘娘问好。”
苏伟杵在四阿哥身后,听了八阿哥的话暗暗地撇了撇嘴,承乾宫和永和宫的恩怨都是八百年前的事儿了,想要挑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关系,也不知道找个高明点儿的办法。
四阿哥眼眉都未抬一下,清冷地转过身道,“良妃娘娘去的早,难得你这般纯孝,贵妃娘娘自然不会怪罪的。不过,惠妃娘娘的身体一向不大好,等你出了孝,也要多去看看才是。”
八阿哥嘴角轻抿,神态未曾多变,只抬起袖口轻咳了两声,脸色倒是又白了几分。
十阿哥见状,上前两步开口道,“四哥倒是操心得多,眼下老十四到胶州办差,身负重任。您这个嫡亲的兄长,总该多帮着照看照看弟媳子侄,打理打理府邸事物,也好让胤禵在外能无后顾之忧,安心为皇阿玛办事——”
“胤誐——”九阿哥刚伸手拽了十阿哥一把,就见一个不大的身影自日精门内一路飞奔了出来。
“四哥!”十八阿哥也是一身朝服,捧着帽子,跑的一张小脸红扑扑的,可怜身后两个小太监一路左右护着,停到四阿哥跟前时差点撞在一起。
“怎么还这样莽莽撞撞的?让大臣们看到像什么话?”四阿哥皱起眉头,看着苏伟把十八阿哥领到一边,带好帽子,理好衣摆。
胤衸吐了吐舌头,讨好地走到四阿哥腿边,伸手拽了拽四阿哥袖口,“昨儿个皇阿玛说我的策论写的不好,我改了好几遍,师父还说什么有形无实的,四哥一会儿去帮我看看行不行啊?”
四阿哥没说话,胤衸左右看了看,这才发现一旁站着的八阿哥几个,“啊,八哥、九哥、十哥,你们也在啊。”
九阿哥无声地翻了个白眼,八阿哥倒似没在乎胤衸对他们的忽视,微笑着开口道,“胤衸这几日的朝会参加的如何?你才刚满七周岁,一时听不懂也不打紧。”
“我哪里是听不懂啊,”十八阿哥直接耸拉下脑袋,“今儿要不是胤礼一直掐我,我就在早朝上睡过去了。这老祖宗也真是的,干嘛把朝会定在一大清早啊,见天的连个懒觉都不让——”
苏伟眼疾手快地捂住十八阿哥的嘴,在场的几位阿哥面面相觑,最后倒都敛了一身戾气,不自在地露出几分笑意来。
晌午,西配院
李氏拉着伊尔哈,一路脚步匆匆地进了内室。
“额娘,干什么这么急啊?”伊尔哈把自己的手腕从李氏手里抽出来,“我那儿茶房里还炖着鸡汤呢,凉了就不好吃了。”
“你都多大了,就知道惦记着吃!”李氏恨铁不成钢地点了伊尔哈两下,“我问你,昨儿个李嬷嬷那儿是不是来了新人?”
伊尔哈揉着手腕,皱皱眉道,“你说秋欣啊,她是苏公公的妹妹呢。”
李氏惊愕地瞪大眼睛,“你知道她是苏培盛的妹妹,怎么也不来告诉额娘一声?”
“这有什么好说的,”伊尔哈不解地眨了眨眼睛,“我和长姐这几日正忙着腊八过后的赏梅宴呢,哪有什么时间关心这种事儿?”
“你,你想气死我啊,”李氏把手里的帕子团了又团,“那可是苏培盛的妹妹,进府就跟了李嬷嬷,这以后肯定是要往你或者大格格身边放的,你怎么能不关心呢?”
伊尔哈不耐烦地吐了口气,转身坐到软榻上,“我身边的人又不是不够用,再说,我听李嬷嬷的意思,大概是想让苏秋欣跟着大姐姐的。额娘别看那个秋欣是苏公公的妹妹,实际上连最基本的规矩都不懂,我要她在身边又有什么用啊?”
“什么用?”李氏气急败坏地坐到伊尔哈身边,“就凭她是苏培盛的妹妹,什么用都没这个管用!”
看着自己的女儿还是懵懵懂懂的样子,李氏嘴角一抿,眼神暗了下来,“这事儿得提早安排,总不能什么好事儿都让大格格占了吧。我告诉你,你这些日子对那个秋欣殷勤点儿,多照顾点儿,别把她当一般的奴才看,听到了没?”
伊尔哈鼓了鼓腮帮子,寻思了半天还是不情愿地道,“就是一个侍女而已,我不想再跟长姐争什么。上次兰馥的事儿,我就觉得很对不起长姐了。再说,苏公公的妹妹进府,好像还是阿玛安排的呢。阿玛有意让她伺候长姐,我跟着参合什么啊?”
“你——”李氏一股气憋在胸口,差点没缓过来,“你说你小时候的机灵劲儿都长哪儿去了?我苦口婆心地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还是不明白?什么时候都能让,就这次坚决不能让!再说,大格格身边什么时候缺人使唤了?她院里的宝笙,那可是伺候过温宪公主的。你阿玛带回来问也不问就给了茉雅奇。这回你就要个苏小妹,怎么着也该一碗水端平了吧?”
伊尔哈还想再反驳,被李氏冷眼一瞪,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东小院
从宫里出来,已经到了下午。苏伟在永和宫只垫了两口点心,肚子里空空的。
“我饿——”苏大公公瘫在榻子上,连靴子都懒得脱。
四阿哥自己换了衣服,走到榻边给苏伟脱下靴子,“爷让小英子去厨房叫膳了,爷在宫里吃的也不多,一会儿陪你一起吃点儿。”
苏伟懒洋洋地爬起来,给四阿哥让了块儿地方,“八阿哥今天也真够掉价儿的,上杆子来找骂。要不是十八阿哥突然跑出来,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能怎么收场?”四阿哥轻蔑一笑,“他的苦肉计对皇阿玛不管用,不代表对朝臣也不管用。至纯至孝的名声传出去,多少会有些推崇德治的文人儒士心向往之。今日要是跟我起了冲突,他大可一病不起,既全了他沽名钓誉的心思,也间接损害了爷在民间的声望。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他是不下白不下。”
“真虚伪……”苏伟鼓着腮帮子嘟囔了一会儿,转头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四阿哥,放轻嗓音开口道,“其实,他们也是想借机挑拨你和十四阿哥的关系吧。承乾宫和永和宫的恩怨都过去多少年了,就算德妃娘娘有的时候偏向十四爷一些,但到底生恩在前,你也别总把这些事儿放在心上,回头倒让人捏了短处。”
四阿哥睁开眼睛,嘴角一弯,伸手捏了捏苏伟的腮帮子,“放心吧,有你这样一遍百遍的唠叨着,爷就是有再大的心结,如今也都泡软了……”
“主子,”两人正说着话,张保低头走进屋内,冲四阿哥俯身一礼道,“刑部传来消息,托合齐在牢中暴毙了。”
“什么原因?”四阿哥坐起身子,剑眉蹙起。
张保微微抬头,嗓音低沉,“说是发了急病,牢头发现时身子都僵了。”
“托合齐不是早就判了凌迟吗?”苏伟也跟着坐了起来,“万岁爷迟迟没有行刑,倒让他自己钻了空子。”
“未必是自尽,”四阿哥一手拄着额头,“托合齐担任九门提督多年,不是胆小怕事之徒,一日没有行刑就还有翻身的机会。只怕是弘皙的得宠,让有些人坐不住了,生怕一股东风吹过,春风吹又生啊。”
第339章 偏心
康熙四十七年
十一月十八,咸安宫
托合齐的死讯在傍晚传进了二阿哥的耳朵。
李佳氏颇为担心地侍奉在侧,见二阿哥一直望着窗外,半晌不语,不禁出言劝解道,“皇上本就判下了凌迟,如今托合齐先走一步,也算解脱了。走到今日,都是这些大臣刚愎自用的结果,爷也不要太过伤心了。”
“死者已矣,”二阿哥嗓音带些沙哑,却不见多少悲戚,“托合齐他们选择扶持东宫,其实未必算错。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我害了他们……”
李佳氏垂下头,把搭在手上的裘袄展开披在胤礽肩上。
二阿哥转过身,宽大的裘袄把整个人显得越发单薄,可那双晶亮的眼睛却让人不寒而栗,“不过,爷身在储位多年,如今就算幽闭深宫,也不是能任人糟践的!”
托合齐的意外猝死似乎未在朝野上掀起太大风波,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可众人都没想到,事情才不过三日,左都御史赵申乔竟上折请立太子。而废太子复立之风不知何时在民间已隐隐有发酵之势,更有甚者,传言先立弘皙阿哥为皇太孙,以其辅佐父君继立大位。
腊八前夕,
康熙爷召集一帮大臣在乾清宫外,神色浓重,“朕自幼读书,凡事留意,纤悉无遗。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但关系甚重,有未可轻立者!”
御阶下众臣神色各异,有不少偷偷瞄向皇子们站立的队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