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培盛了

穿成苏培盛了 第11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苏伟打了个寒噤,往被子里缩了缩,背后一只手缠了过来,将他搂进带着些许温度的怀中。
夜凉如水,两个相偎相拥的人在天明时慢慢陷入梦乡。
隔天,毓庆宫大阿哥夭亡的消息便传遍了宫廷内外。毓庆宫内,太子与侧福晋李佳氏均缠绵病榻。康熙爷一连几天呆在太子寝宫,亲自喂药照顾,无形中朝堂上储位争议之声倒是减弱了不少。
十一月中旬,贵妃佟佳氏主持了弘叡的丧仪,京中权贵家的几乎都请旨入宫凭吊,倒是比宫内其他夭亡的孩子隆重许多。
乾清宫
康熙爷呆坐在书桌后,手里一本折子半天没有下笔。梁九功微弯着身子,时刻注意着皇上的神色。
正门处突然传来响动,康熙爷抬起头,就见一个小脑袋慢慢探了进来。
“弘皙?”康熙爷招了招手,“到皇爷爷这儿来。”
弘皙费力地迈过乾清宫高高的门槛,小跑到康熙爷身边,“弘皙给皇爷爷请安。”
“起来,”康熙爷一脸疼爱地将弘皙揽进怀里,“谁带你来这儿的?有事儿找皇爷爷?”
弘皙低头扭了扭手指,“是孙儿自己来的,孙儿想皇爷爷了。”
康熙爷笑着摸摸弘皙的头,“那今天就呆在皇爷爷这儿,皇爷爷一会儿教导你功课。”
弘皙用力地点了点头,嗓音有些哑哑的,“平时都是阿玛和大哥教孙儿的,现在阿玛生病了,大哥也——”弘皙垂下了头,小嘴抿得紧紧的。
皇上眼色暗淡,安抚地拍拍弘皙的背。
十一月末,太子身体转好,虽然人还不甚精神,但却不像从前一样日日埋首毓庆宫,而是开始出入南书房,同皇上探讨国事。湖广丈量土地一事正当关头,黄梅县李锦一案皇上一直没有下令。
十二月初,四爷府,年羹尧登门拜访。
苏伟一句,贝勒爷正在忙,把年羹尧撂到了下午。等四阿哥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却没费什么力气就答应了帮年遐龄说话,末了还让年羹尧好好努力,等他庶常馆肄业,向皇上请旨提他进翰林院。
傍晚,年羹尧千恩万谢地走了,苏伟翘着小尾巴,得意了一整天。
腊八后,四阿哥借湖广丈量土地一事,替郭秀、年遐龄求情,康熙爷下令郭琇、年遐龄虽疏忽渎职,但念在于地方有功,俱降一级留任。
年关临至,年初的大小朝宴是苏伟每年中最讨厌的一段时间。除了要不停的打赏花钱,每天起早贪黑地在宫中府里来回跑,还要看满朝文武语带机锋,惺惺作态,当真是一点过节的喜庆劲儿都体会不出来。
不过,这一年似乎略有不同,索额图请退养老,纳兰明珠告病,裕亲王、常亲王都以身体为由未曾出席。佟国维在朝宴上对太子、大阿哥都未显任何特意亲近和针对,对四阿哥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少。
朝臣们敬酒时,四阿哥、八阿哥身边都围了不少人。四阿哥因着参与了湖广土地一事儿,不少来京述职的官员都闻讯来拜见。八阿哥身边倒都是京中大员,显然因之前广善库一事,在外头有了自己的门面。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已正式迁宫,后院也都进了人,较以往更加沉稳了些。十四爷朝宴上没有再四处跑,一直呆在四阿哥身边,倒是让苏伟松了口气。
年关过后,四阿哥不再入南书房,湖广土地一事由太子全权接手。一月末,吏部传来消息,李格格父亲李文烨晋知府。
苏伟特地收拾了一番,带上了二格格伊尔哈到西配院向李格格传达喜讯。伊尔哈很是高兴,一路上不断数着要跟额娘汇报的事项,临进门时将一个硕大的荷包塞给了苏伟。
李格格坐在内厅榻子上,收拾的干净利落,除了面色有些发白,人倒是还算精神。
“额娘,”伊尔哈一路喊着跑进屋内,把李格格吓了一跳。
“都长了一岁了,怎么还这样咋咋呼呼的,”李格格嗔怪地瞪了伊尔哈一眼,伸手将女儿揽进怀里。
喜儿在一旁别过头,心里酸涩异常,这半年来她们是怎么过的没人能体会,但只要有机会见到二格格,小主从来都不漏半分哀怨。
苏伟跟进屋里,向李氏一俯身,“奴才给小主请安。”
李格格脸色微变,声音压在喉咙底儿,“我这小门小院怎劳苏公公亲临了?”
苏伟微微扬起嘴角,弓着身子道,“奴才是特意来给您报喜的,正好二格格思念您,贝勒爷便嘱咐奴才将二格格一起带来了。”
李格格一声冷笑,“那真是谢谢苏公公了,我病体缠身良久,连门都不曾出过,还能有什么喜事啊?”
“是外公,”伊尔哈插了一句。
李格格一愣,低下头看向怀中的宝贝女儿。
伊尔哈抿嘴笑笑,“外公升官了,苏公公告诉我的。”
“二格格说的没错,”苏伟接过话头,声音变轻,“小主的父亲被擢升为知府,从四品。”
屋里一时陷入沉寂,伊尔哈奇怪地看着自家额娘。
李氏沉着脸孔,思索片刻,转头对喜儿道,“你带伊尔哈到卧房去,试试我给她做的几件小衣。”
“是,”喜儿一俯身,领着伊尔哈进了卧房。
李氏眼神蓦地变冷,看向苏伟,语带尖刺,“你到底想干什么?我父亲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升官?”
苏伟扬了扬嘴角,语态安然,“小主不用紧张,令尊升官是好事儿啊,您的家境殷实了,对您自己,对二格格都有百般的好处——”
“别跟我说这些弯弯绕,”李氏打断苏伟的话,别过头看向窗外,“我知道自己的处境,贝勒爷绝不会看在我的份上提拔父亲。伊尔哈还小,以后贝勒爷能不能把她记在我的名下都不一定,又怎么惠及外祖家?一定是你在计划什么,别以为能骗过我!”
“小主想得太多了,”苏伟一派恭敬地垂首,“您是贝勒爷的妾侍,二格格的生母,咱们府上正经的小主。这满家的富贵还不是贝勒爷一句话的事儿。”
李氏转过头看向苏伟,苏伟却在此时抬起头,正了身子,“不过,有几句话,奴才还是要跟小主提上一提。您是高贵的身子,富庶的身家,令尊高堂如今也是显赫一方,二格格更是真真儿的皇亲国戚。您就如那百里挑一的美玉,经不起一点儿瑕疵。奴才却是不同,这残缺的身子,无牵无绊,贱命一条,就好比梁上的破瓦,被风刮到地上也不过是尘土一堆。”
李氏瞥了苏伟一眼,没有吭声,苏伟继续道,“奴才有自知之明,不敢与小主针锋相对。但蝼蚁尚且偷生,奴才陪着贝勒爷从承乾宫到贝勒府,进过慎刑司,骂过御前侍卫,顶撞过太医,挨过大行皇后的板子,但最后都熬过来了。所以,请小主要行事前先想想清楚,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到底,值不值得?做不做得?”
李氏抿紧了嘴唇,还没有开口,苏伟即俯身行礼道,“奴才还有事,这就告退了。贝勒爷有话,小主身子好了,就出去转转吧。”
苏伟干脆利落地出了西配院,李格格挺直的背脊,立时软倒在榻子边儿上,通红的眼角带了湿意,泛白的脸孔深深地吐出口气。
“额娘,你看好看吗?”伊尔哈穿着新衣跑出来,却被李氏吓了一跳,“额娘,你怎么了?”
“小主,”喜儿也赶忙围了过来。
“我没事儿,”李氏撑起身子,拉着伊尔哈的手看了看,“好像有点儿紧了,额娘太长时间没看到你,也不知道你现在能穿多大的。等额娘再改一改,回头给你送去。”
伊尔哈眼睛一亮,“额娘你能出门啦?”
李氏点了点伊尔哈的额头,“额娘病好了,当然能出门了,你那小心思呀,别整天的胡思乱想。”
伊尔哈抿嘴一乐,笑得眼睛弯弯,扭着身子蹭进李氏怀中。
李氏抿了抿嘴唇,轻轻地摸了摸女儿的发辫,暗暗地叹了口气。
第142章 李卫
康熙四十一年
一月末,皇上巡幸五台山,四阿哥等随同前往,归京时已至二月中旬。
苏伟挑了个情好的天气,带着小英子到城隍庙口赶市集,一路热热闹闹地玩得很痛快。
午时,两人进了飘香居。飘香居这几年有渐渐做大的趋势,几道招牌菜越来越有风味,闻讯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苏伟、小英子进门的时间正是饭点儿,门口还等了几伙人,看装束倒不像本地的。
“哎,苏爷您来了,”掌柜的率先看到苏伟,紧忙紧儿地迎了出来。
苏伟看了看门口等位的客人,回头问道,“还有位置吗?”
“有,有,”掌柜的略略地压低了声音,“您楼上请。”
苏伟点了点头,跟着掌柜的往楼梯走,他是飘香居的熟客,又身份特殊,在京城开饭馆儿的商户哪个不长一对成精的眼珠子。
“喂!”一声少年的轻呵。
苏伟转过头,门口的人堆里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儿怒气冲冲地瞪着掌柜,“不是说没位置吗?我们在这儿等了半个多时辰了,凭什么他一来就有位置!”
“这……”掌柜的一时语滞。
少年身旁的老者拽了拽少年的衣袖,小声道,“别惹事,这京城里到处都是达官贵人。”
“什么达官贵人?”少年瞪了苏伟一眼,“官也不是什么好官!看着门口站了这么多人就直接往里走,也不害臊!”
“我!”苏伟一时没绷住,瞪圆了一双大眼睛。
掌柜的看了苏伟一眼,慌忙上前拦住少年,“这位小哥儿,苏爷是我们店里的贵客,楼上留有常席。您若是等得久了,不如换换别家?等来日再登门,小店必然盛情款待。”
“凭什么?”少年绕过掌柜的,直奔苏伟而来,“当官的得为百姓做事懂不懂?吃个饭都走后门,你肯定是个鸭过拔毛的贪官!”
“那叫雁过拔毛!”苏伟实在受不了了,撸起胳膊走下楼梯,手指直戳少年的脑门,“我告诉你,小屁孩!一我不是当官的,二我吃饭花钱,哪里走后门了!掌柜的给我留位置,凭的是我们常年来往的情分!你一个牙都没长齐的小屁孩,不知道尊老爱幼,在人家店里大吵大闹,无理辩三分却连个成语都说不明白,还在这里叫人怎么当官,也不怕贻笑大方!”
“我——”少年涨红了脸,“等我攥够了钱,我一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官肯定比你们这种人强!”
“哟呵,”苏伟抱起肩膀,“还挺有志气的,不过看你这样子估计是没什么读书的天赋。”
“你!不读书我也能当官,也能抓坏人!”少年捏起拳头,一脸的不服气。
“诶诶,”一旁的老者拉住少年,冲苏伟一躬身道,“这位少爷,我们小李郎自小失了父母,缺人管教,做事儿一根筋。您看在他年幼的份上,别跟他一般见识了。”
是个孤儿!苏伟一愣,看了那少年一眼,少年气鼓鼓地胀着腮帮子,满眼的真性情倒让一直扎在人精堆儿里的苏伟颇为亲切。
略一思索,苏伟回头冲掌柜的道,“劳烦多拼两张桌子,我今天和这几位一起吃。”
掌柜的一愣,随即连连点头道,“好,好,我这就去准备。”
饭桌上,少年还梗着脾气,苏伟看着好笑,转头跟那位老者聊了起来。原来,他们一伙人是由江宁进京做生丝买卖的,只是这次赶上的时候不好,刚有大商队入京,他们手里的生丝都被压了价,一连谈了好几家都合不拢。如今,眼看着就要砸在手里了。
“什么‘时候’不好?”小李朗嘟起嘴冲着苏伟嚷嚷,“都是官商勾结,要不——”
“小李!”老者眉毛一瞪,少年扁了扁嘴。
苏伟眨巴眨巴眼睛,看向少年,“在下姓苏单名一个伟字,不知小哥儿高姓大名啊?”
少年小骄傲地仰起头,“小爷坐不更名站不改姓,祖姓李,单名一个卫字。”
“哦,李卫,”苏伟点点头,随即一愣,这个名怎么有点儿耳熟?
小英子跑进东小院时,正碰上了要外出的四阿哥,“奴才给贝勒爷请安。”
四阿哥向他身后看了看,“怎么就一个人?苏培盛呢?你们不是一起出去的吗?”
“额……”小英子挠挠后脑勺,“二师父还在外面呢,奴才是回来取银子的。”
“取银子?”四阿哥蹙起眉头,“你们出去玩不带银子?”
“不,不是,”小英子慌乱地摆摆手,“是,是要用的银子有点多,身上不够。”
“多少?”四阿哥扬起眉梢。
“八百两……”
永和宫
四福晋入宫给德妃请安,德妃语态若往常一样随和,神色却始终未舒展。
眼见着到了午时,四福晋本想起身告退,德妃却命人取了一摞册子上来,“你来挑一挑,这些都是额娘精心择选上来的,你跟在老四身边也这么多年了,当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