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培盛了

穿成苏培盛了 第9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裕亲王以病体为由,请皇上派宗亲接替东岳庙的重修事宜,朝野之上再掀风波,刚监修完永定河的大阿哥无疑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索额图门人自是纷纷反驳,几位成年阿哥皆被推到庭前。
然,一连几天的唇枪舌剑皆无结果,皇上始终未有明确表态。苏伟陪着四阿哥上朝,日日能看到议论纷纷、唉声叹气的文武百官。
四爷府
苏伟坐在塌子上望着天花板,神游了好半天后冲四阿哥嘟囔道,“我不明白,不就修一间庙嘛,谁去不一样?皇上不放心,可以交给其他宗室,不交给皇子不就完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四阿哥翻着书架上的书,“东岳庙建于元朝,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前年莫名失火,毁了大半,民间就有为权不善的说法。皇阿玛为了安抚民心,特意下旨从广善库抽取银两修缮。广善库平时负责抽取户部努银,贷借给八旗兵丁,关乎旗民生计,是绝对的肥差。如果接了东岳庙的差事,就能接触到广善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就大了?”
“原来如此啊,可以接触到银子,”苏伟双眼放光。
四阿哥无奈地翻个白眼,“你脑子里就那点银子。接触广善库,等于接触八旗兵丁的生计大事,这其中的人力关系才是最主要的。”
苏伟撇撇嘴,“什么人力关系,有钱就有关系”。
傍晚四爷书房
“主子,打听到了,”沈廷正拱手道,“裕亲王身子并无大碍,虽然宣了太医,但是开的都是补体益气的补药,没有什么具体病症。”
四阿哥点点头,“那就好,裕亲王最得皇阿玛重视,若是真的病了,咱们得登门看看才好。”
傅鼐站在一旁,微微蹙眉道,“主子,裕亲王既然并无大病,为何突然弃了这东岳庙的差事?按理来说,整修庙宇是闲差啊,更何况关乎广善库。”
四阿哥弯了弯嘴角,“裕亲王在朝堂浮沉多年,做事向来自有原则,这别人趋之若鹜的事儿,对于他来说可能是避之不及呢。”
“那,主子又做何打算呢?”常赉拱手道。
四阿哥抬眼看了看常赉,面色淡然,“爷可不想凑这个热闹,让他们争去吧。”
四福晋院里
诗玥在后宅库房里挪腾着布料,路过的絮儿慌忙地走进去帮手,“诗玥姐,你怎么一个人来搬这些啊?”
诗玥拍拍手上的灰,扬了扬嘴角,“福晋让我来清清积压的布匹,看有没有生虫受潮的。”
絮儿帮着诗玥抬起一大匹棉布,略有踟蹰地道“诗玥姐,福晋是不是生你气了?我听府里的人说,福晋都好几天没叫你进屋伺候了。”
诗玥抿了抿唇角,“可能是我做事太马虎了吧,不过福晋一向宽宏大度,怎么会跟我一个奴婢生气呢,肯定也是想借机锻炼锻炼我。”
“哦,”絮儿点点头,眉眼弯成月牙形“那,那我帮姐姐,我也锻炼锻炼。”
“谢谢絮儿妹妹了,”诗玥笑笑,“回头请你吃点心。”
内厅,姜嬷嬷躬身将账簿递给福晋,“福晋,咱们后院人口少,花费也不多,贝勒爷让账房划来的银子大半都剩着。您看,这天渐渐热了,要不要找裁缝来,给几位小主、格格、阿哥制些新衣服?”
福晋翻了两页账簿,点了点头,“找个时间叫人来吧,我让诗玥去库房清理布料了,往年积压下来的今年也都拿出来用,给府里的丫鬟婆子们都做一身,也算是迁府以来的犒赏了。”
“诶哟,”姜嬷嬷一俯身,“主子的东西可都是好东西,奴婢替姐妹们谢福晋赏了。”
福晋微微笑了笑,姜嬷嬷站起身,想起了什么似的道,“说起来,诗玥姑娘最近很少来屋里伺候了,可是有什么不周到的让福晋不满意了?”
福晋叹了口气,“这做奴才的最怕的就是贪心不足,起了一点风头,就敢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了,我是没时间和她掰扯,让她自己去悟吧。”
“主子,”诗瑶迈进屋里,“贝勒爷来了。”
福晋看了看姜嬷嬷,连忙站起身,理了理衣摆,迎上四阿哥,“给爷请安。”
“不用多礼,”四阿哥负手走进屋里,“今天没什么事儿,来你这儿看看。”
福晋微微笑笑,“妾身让丫鬟把弘晖领来。”
四阿哥点点头,福晋扬手,诗瑶连忙俯身走出门外。
“对了,”四阿哥端起茶碗,刮刮茶沫,“你这屋里有个丫头的父亲中举了是吧?前几日,我听奴才们提起,就让吏部给他留了一个外放的名额。”
福晋愣了一下,连忙俯身道,“让爷费心了。”
“这有什么费心的,”四阿哥抿了口茶,“好歹是你屋子里的人,说一句话的事儿罢了。不过,你怎么也不跟爷提一句呢?说起来也是好事一桩啊。”
福晋笑了笑,“是我马虎了,诗玥跟我说过一嘴,我一忙就给忘了。还好爷知道了,要不然真耽误人家了。”
四阿哥弯弯嘴角,“也算是给你争光了……”
“阿玛,”一声清脆的童音,伴着噔噔的小步子,一个肉呼呼的小人儿撞进四阿哥怀里。
“弘晖,又胡闹!”福晋瞪了大阿哥一眼。
“诶,”四阿哥抱起弘晖,“男孩子嘛,淘气些应该的。”
弘晖裂开小嘴,把小脸贴在四阿哥脸上,“阿玛,弘晖会背诗了。”
“是吗?背给阿玛听听,”四阿哥把弘晖放在榻子上。
弘晖规规矩矩地站好,背了一首床前明月光。
“好,弘晖真聪明,”四阿哥把儿子搂进怀里。
福晋笑着摇摇头道,“爷不知道,这孩子平时淘气得很,好不容易教会这一首,一天四处给人显摆。”
四阿哥笑笑,“弘晖眼看四岁了,是得开蒙了,先把柴玉调给他,等明年爷再给他挑两个侍读,让他搬到三进院去。”
福晋脸色微变,缓缓垂首道,“是。”
傍晚,送走四阿哥,福晋叹了口气坐在塌子上。
诗瑶端了碗玉米甜酪来,福晋接过,用勺子舀了舀,又递了回去,“去把诗玥叫来吧,我想喝她做的红枣牛乳茶了。”
诗瑶一愣,强忍住满心妒意,缓慢垂首道,“是。”
傍晚紫禁城
一辆挡着黑帘的马车驶进神武门,驾车的人递上内务府的通行令牌。
看守的侍卫检查一番后,盯着马车看了片刻,“这车里是什么人啊?”
“是调派回来的太监,”驾车的人垂首道。
“太监?”侍卫蹙起眉头,“太监要做马车?掀开帘子我看看!”
“哎,”车夫拦住侍卫的手,“我们都交了令牌了,您何必再费心检查呢。”
“什么话?”侍卫瞪了车夫一眼,“检查来往车马是我的责任,用你来教训我费不费心?给我躲开!”侍卫一把推开车夫,猛地掀开帘子,却立时愣在原地。
一块儿金底儿赤龙的令牌被一位面目冷峻的男子拿在手中,侍卫身上一寒,慌忙跪下道,“奴才不知是毓庆宫的马车,请大人见谅!”
帘子被放下,车夫看了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的侍卫一眼,牵着马走了。
马车上,手持令牌的男子拍拍缩在角落的太监道,“你别怕,见了主子如实说就可以,不过千万别耍你当初那些小心思,知道吗?”
太监哆哆嗦嗦地点点头,用力地搂了搂怀中的包裹,一只木质的水瓢把儿露了出来。
第120章 后宫要变天了
康熙三十九年
六月末御门听政
康熙爷高坐在龙椅上,时不时地揉着眉心。
诸大臣在禀奏他事后,又就东岳庙一事开始唇枪舌战。
宗人府左宗正苏努在与纳兰明珠对视一眼后,站出队列道,“启禀圣上,臣以为,兴修东岳庙事关民心走向,大阿哥刚助修永定河,在民间声望颇高,主持此事再合适不过。”
任工部侍郎的索额图族弟法保上前一步道,“启禀圣上,兴修东岳庙势必要触及广善库,关乎八旗民丁生计大事,臣请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主持,以安八旗民心。”
康熙爷扫了两人一眼,偏头道,“这一事,佟老怎么看?”
佟国维略一思索,拱手道,“启奏圣上,大阿哥已近而立之年,所承差事诸有成效,臣以为堪当此任。”
康熙爷略略地点了点头,一双浓眉却蹙在了一起。
巳时退朝,大臣们鱼贯而出,三阿哥赶上走在前头的四阿哥,摇着扇子道,“又白听了一天的热闹,这么一件事儿拖了半个月了。”
四阿哥笑笑,未有言语。
三阿哥歪着头看向四阿哥,语带好奇地道,“四弟就没想过争一争这差事?或者,再向皇阿玛求一个学习的名额?”
“三哥说笑了,”四阿哥弯弯嘴角,“弟弟年轻识浅,怎敢有跟大哥争夺之心?三哥学富五车,这事儿要轮也该先轮到三哥才是。”
“三哥就更没那个资格了,”三阿哥偏头看到身后相携而来的两位权臣,微微一笑道,“这事儿咱们是不好直接开口的,总得有人举荐才行。不过,四弟这儿真是可惜了。也不知佟大人怎么想的,之前那般使力地为四弟请封亲王,如今怎么连个差事都不给四弟说一句呢。”
走在后头的纳兰明珠与佟国维对视了一眼,佟国维的神色不太好,明珠简单一笑道,“今儿个多谢佟老的仗义执言,以后前朝之事有佟老帮衬,老夫也能放心地卸甲归田了。”
“明相客气了,佟谋一向从心做事,实不敢当明相的夸奖,您是肱骨之臣,还得您辛苦才行,”佟国维向明相略一拱手道。
然话音未落,两个乾清宫的太监匆匆而过。
“四阿哥,四阿哥留步!”
两位公公急匆匆地赶上正要下台阶的四阿哥,俯身行礼道,“四阿哥,皇上召您回去。”
四阿哥一愣,垂首道,“胤禛领命,请两位公公带路。”
三阿哥站在原地,看着四阿哥走远。
四阿哥与明相、佟国维擦肩而过,略略地点了点头,佟国维拱了拱手,眉头微蹙。
苏伟等在乾清门外,直到各位大臣都走光了也没见到自家主子。
“苏培盛,”一个颇为熟悉的声音响起。
苏伟循声一看,“浣月姑姑。”
浣月笑笑,拎着个大包袱向苏伟走来,“你怎么一个站在这儿?”
苏伟挠挠后脑勺,“我跟主子来上朝,可主子到现在也没出来,可能是被皇上召见了。”
“原来如此,对了,”浣月将手里的包袱打开,拿出两双鞋垫递给苏伟,“天热了,这鞋里总是汗津津的,我特地托成衣局的姐妹做些麻布鞋垫。你也拿两双去,换着穿。这本来是是给刘裕的,大小不合适你就减一减。”
“谢谢浣月姑姑,”苏伟接过鞋垫,又看看浣月拎着的大包裹,略有不安地左右看看道,“唉,府里的奴才都在神武门等着呢,我又不能走开,要不送您回去了。您拎这么重的东西,怎么也不带个人呢?”
浣月笑笑,“没事儿,我都习惯了。小主现在是庶妃,屋里人本来就少,我和刘裕不能都离开。再说,我这腿也应该多锻炼锻炼,拎这点儿东西不算什么。”
苏伟抿着嘴,点了点头,略略地压低声音道,“出了上次的事儿,主子实在不放心,特地托了德妃娘娘照顾小主,这一阵,小主过得可舒心些了?”
“放心吧,”浣月弯弯唇角,“有了德妃娘娘的庇护,没人再敢光明正大地找我们麻烦了。只不过,这在宫里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靠别人,德妃娘娘能关照的有限,我们还是得靠自己才行。也还请你转告四阿哥,不要再为我们费心了,若是自己站不住脚,靠谁庇护都没有用。”
佟国维坐在回府的马车上,门人姜明开口道,“大人说皇上召了四阿哥,莫不是皇上有意将东岳庙之事交给四阿哥?”
佟国维叹了口气,缓慢地摇摇头,“不一定,若是皇上已下决议,朝堂之上直接下令就是,何必再费周章。”
马车在佟府门口停下,佟国维迈入大门,没走几步,就听到一阵锣鼓喧天的闹声,“怎么回事?”佟国维皱着眉问一旁的随从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