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苏培盛了

穿成苏培盛了 第8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作者有话要说:不要奇怪小苏子怎么突然小气起来了,以前在宫里,吃喝用度都由内务府供应,每年除了打赏基本没处花钱。迁府后,一个院子,上百的奴才,一顿饭就吃掉几十两,太考验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的苏公公了!!!
请大家分清内三旗与外八旗的人哦。内三旗属于内务府,独立于八旗之外,属于皇族的家奴。
四阿哥得封时得了内务府管领各一,这其中就包括老格领着的满洲包衣,马廉领着的汉人包衣,五什领着的辛者库包衣。他们都是贝勒府里伺候人、做杂事的奴才,以后的奴才纷争就不只是太监间的争斗了。当然这分量不会太大,我要以九龙夺嫡为主,握拳!
傅鼐、常赉他们是四阿哥得封的八旗佐领中的人,四阿哥被封镶白旗,得了满洲镶白旗第三参领下的三个佐领,汉军镶白旗下的一个佐领,另还有蒙军旗的一个佐领。四爷党的主要人物就是四爷的藩邸旧人,所谓藩邸旧人指的就是这些被封给四阿哥的八旗中人。他们是四阿哥的门人属下,负责出计谋,帮四阿哥在外办事儿,与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完全不同。
第110章 清纯了吧
康熙三十八年
苏伟跟着张起麟刚走出东花园,就听见排房那边吵吵闹闹的声音。
李格格的娘家人共来了十二个,为首的是李格格的庶母兄弟,其余皆是堂表亲,有男有女。苏伟把他们暂时安置在了三排房,想等见过福晋与李格格后再行定夺。只是没想到,这第一晚就闹出事儿了。
“这可是给我们姑奶奶带的梅花酿,七年的酵期呢,你们走路不长眼啊?”
“这里可是四爷府!差你们一瓮梅花酿?再说谁知道是不是你们来时磕破了坛子,凭什么赖在我们身上?”
“你睁着眼睛说瞎话,知道我们是谁吗,等我告诉了姑奶奶,回头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哟,第一天来就大吵大闹,住着人家的屋子一点规矩没有地四处闯,你以为这是你们乡下地方?”
“住嘴!”苏伟站在路口一声怒斥。
“苏公公,”为首的几个慌忙向苏伟俯身行礼,苏伟背着手一步步走到人前。
马廉左右看看,挤过人群,垂手走到苏伟身边,“苏公公,今儿的事儿——”
“身为管事,纵容属下大吵大闹,”苏伟转身看向马廉,“你又以为这是哪儿?”
马廉一愣,扑通跪下,“奴才知错,请苏公公恕罪。”
苏伟冷冰冰地瞥了他一眼,回身看向昂着头,一声不吭的李家公子,“李少爷,这里是贝勒府,能教训奴才的只有主子。这大半夜的,你这般不依不饶,若是扰了贝勒爷休息,李格格那儿怕也不好交代。”
李涵转了转眼珠,向苏伟一拱手,“是我们唐突了,只因这梅花酿实在难制,一路上保存也颇为辛苦。如今贝勒爷和府内的众位贵人还未尝到就——是我们鲁莽了,还望公公向四阿哥好言几句,不要同我等乡野村夫一般见识。”
苏伟弯了弯嘴角,“李公子严重了,您是李格格的兄长,身份到底不一般,也不要和奴才们一般见识。”
“是,是,”李涵频频颔首。
苏伟低头看看跪在一旁的马廉,“起来吧,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咱们贝勒爷用人向来只重才重品,你可别动歪了心思,自持身份,最后弄巧成拙。”
“是,奴才知错,”马廉一个头叩在地上,苏伟没有理他,转身跟张起麟一起走了。
李涵见苏伟他们走远,也不再搭理马廉那帮人,招呼着自己人进了屋子。
马廉被属下扶起来,一张脸涨得通红,看着消失在路口的两人,愤愤地呸了一口,“什么东西,一个没根儿的太监,整天耀武扬威的。”
回东小院的路上,张起麟特高姿态地叹了口气,“这帮包衣奴才是一个省心的都没有啊,老格一副老狐狸的心肠不说,那马廉又是个满肚子小心思的,这李格格的娘家人刚到,就想着下马威了。如今,我看李格格那兄长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以后这府里南帮北派的还能不能安稳过日子了?”
苏伟看看张起麟,抿了抿嘴唇,“以后主子的事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这宅子里的鸡毛蒜皮不能总扰着他。明天跟张保、王钦他们商量商量,咱们宫里出来的人不能一味地躲懒了。若是纵容下去,这后宅失火,也是大事儿啊。”
紫禁城延禧宫
屋里灯火通明,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红绸,惠妃、成嫔坐在一边儿,看卫氏左挑挑、右看看地拿不定主意。
成嫔以帕掩嘴,冲惠妃笑语道,“娘娘你看,这儿子要成亲,额娘先乱了手脚。我啊,还是第一次看卫妹妹这么慌里慌张的。”
惠妃端起茶碗,打趣道,“你啊,七阿哥成亲时,你也没好哪儿去。”
卫氏动作顿了顿,转身走到椅子旁,“两位娘娘就别打趣嫔妾了,嫔妾是真拿不定主意,这事儿还得惠妃娘娘辛苦才行。”
“你看,”惠妃放下茶碗,指着卫氏对成嫔道,“都是你多嘴,本宫这下连偷闲一会儿都不行了。”
卫氏笑笑,坐在惠妃下首,“娘娘蕙质兰心,这些小事儿举手之劳就能办好,何苦为难嫔妾呢。”
惠妃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本宫就受不了你们这抹了蜜似的嘴巴。我看,就那匹合欢花的湖绸吧,既吉祥又有意境,还不失身份。”
“多谢娘娘,”卫氏起身行礼。
成嫔从旁笑笑,“妹妹真是好福气啊,那郭络罗氏可是驸马家的女儿,外祖父又曾是亲王,这般的身份,在咱们成亲的阿哥里可是头一份呢。”
卫氏微微颔首,“还不是得惠妃娘娘和大阿哥的庇护,胤禩才强入了皇上的眼。这以后在宫外的日子,还得仰仗大阿哥呢。”
“应当的,”惠妃刮刮茶沫,“不过,到底也是胤禩自己争气,连皇上都说,这九阿哥、十阿哥都记着胤禩的好。不像胤褆,天天板着个脸,见到弟弟们就知道训斥,活脱脱一个阎王转世的。”
卫氏的脸色变了变,还未言语,就听成嫔接茬道,“娘娘真会说笑,咱们大阿哥日日忙着正事儿,没时间和一帮小阿哥逗乐也是常有的。这回陪同皇上南巡,不是又把迁府的日子延后了?不过,八阿哥这儿倒是正好,可以和婚事一起办,他们兄弟好好聚一聚,回头就能更亲近些了。哎,对了,我听说,八阿哥的府邸跟四阿哥的挨在一块儿?”
“是,”卫氏微微点头。
“那就好了,四阿哥迁府早,到时也能帮八阿哥操持操持。”成嫔轻轻拍手道。
卫氏微微扬了扬嘴角,没再言语。
成嫔想起什么似的冲惠妃道,“娘娘,皇上这次南巡连十四阿哥都跟着去了,怎么却没带四阿哥?还是为着去年的事儿?”
“前朝的事儿,咱们少参合,”惠妃抿了口茶,“太子留京总得有个帮手,四阿哥稳重,是个合适的。”
苏伟回到东小院时,四阿哥歪在榻子上睡着了。
张保拿了毯子递给苏伟,领着屋内伺候的退了出去。
苏伟轻轻地给四阿哥盖上毛毯,却在回身时被人一把揽住腰身,“主子?”
苏伟回头看看四阿哥,四阿哥眯着眼睛冲着他笑,“上来,跟爷坐一会儿。”
苏伟抿抿嘴唇,蹬掉鞋子,蹭到四阿哥怀里坐好。
四阿哥闭着眼睛,把头搭在苏伟肩膀上,半睡不睡地晃着身子。
“胤禛,”苏伟轻轻地叫了一声。
“恩?”
苏伟侧过身子,两只手捧起四阿哥的脸,“以后,我会保护你的。”
“保护吧,”四阿哥眯着眼睛,弯弯嘴角,向苏伟慢慢靠过去。
半晌后,蜡烛燃到一半的内室中,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主子,”不合时宜地某个声音突兀出现,“你晚上是不是吃大蒜啦?”
“闭嘴!”四阿哥一口咬在苏伟脖子上,苏伟扭着身子想躲开,心里暗暗腹诽,做来做去都做不到重点,还皇子呢,清纯了吧……
第111章 孩子
康熙三十八年
四爷府清晨
苏伟正伺候着四阿哥换衣服,张保在门外请示,“主子,福晋请您去用早膳。”
“知道了,一会儿就去,”四阿哥应了一声,张保退下,苏伟正一心一意地给四阿哥系着腰带。
“爷得过去看看了,几个孩子也好几日没见到了,”四阿哥对苏伟轻声道。
苏伟抬起头,不解地眨眨眼睛,“我又没说什么,干嘛跟我解释。”
四阿哥嘴角一斜,“爷快被你系的腰带勒死了。”
四阿哥往福晋院子而去,王朝卿替了苏伟的班跟在后头。
其实,自打分府后,苏伟几乎没见过四阿哥后院的人。
与正三所时不同,院子里的仆从多了,忌讳也多了,福晋的院子连着西配院都设了门房,成为内宅重地,奴才们没有差事是不准随意进入的。
当然,苏伟的回避也是一大原因。他自觉当不了成全人美的正人君子,也不想再日日身负愧疚地扮演一名称职奴才。既然如此,就不如两两相忘,省得事发那天,恶心了别人也恶心了自己。两生一世,也不过短短几十年,他一个无关天命的小人物,能不负那一人,就够了。
正路四进院儿
内厅摆着大圆桌,用过的早膳被丫鬟们撤下。
四阿哥与福晋转至正厅坐着,弘晖被四阿哥抱在怀里逗弄。宋氏、李氏带着大格格茉雅奇、二格格伊尔哈进屋请安。
“姐姐,姐姐”弘晖伸着小手冲两位格格使劲。
伊尔哈甩开李氏的手跑到四阿哥身边,茉雅奇迈了一小步,被宋氏一瞪眼,又站回了原地。
伊尔哈攀着四阿哥的腿,握了握弘晖的小手,仰着一张粉嫩的脸道,“阿玛,咱们都出宫了,你什么时候带我去骑马啊?”
四阿哥笑笑,“再等几日,阿玛巡视过庄子,捡一座最好的带你们去。”
“真的,要去骑马啦,”伊尔哈顿时眉开眼笑,风一样地跑回李氏身边,“额娘,额娘,阿玛要带我去骑马啦。”
“好了,”李氏拍拍伊尔哈的头,“你老实一点儿,一个姑娘家别总这样风风火火的。”
伊尔哈扁扁嘴,回头冲四阿哥怀里啃手指的弘晖做个鬼脸,逗得弘晖咯咯地笑出声,屋子里顿时笑语一片。
福晋以帕子掩嘴,侧头冲四阿哥道,“咱们伊尔哈真是个活泼的姑娘,不知以后得找个什么样的额驸才能管住她。”
四阿哥蹙了蹙眉,本朝公主扶蒙几乎已成定制,他的两个女儿能逃过这一劫吗?
“茉雅奇,到阿玛这儿来,”四阿哥把弘晖递给乳母,向已经六岁的大女儿招招手。
茉雅奇看了一眼宋氏,小步地走到四阿哥身边,举止颇为端庄,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小心,宋氏欣慰地弯弯嘴角,四阿哥却不着意地皱皱眉头,“近来身子怎么样?分府折腾这一通,有没有累着?”
“阿玛放心,女儿身体很好,母亲时常宣太医来看,额娘也日日炖着补品。”
“那就好,”四阿哥点点头,“等过几日天暖和些了,阿玛带你们去郊外转转。你平日也别总闷在屋里,和伊尔哈结伴到东花园逛逛,多走动走动,对身子也有好处。”
“是,女儿知道了,”茉雅奇微微躬身,福晋低头刮了刮茶沫。
王朝卿候在内厅外,诗玥端着托盘走近,“王公公。”
“诗玥姑娘,”王朝卿一躬身。
诗玥左右看看,“今儿个是王公公当班?”
“是,”王朝卿微一俯身,诗玥咬了咬嘴唇,转身进了屋子。
屋内摆上茶点,乳母们带着阿哥、格格行礼后退下。
李氏见孩子们走远,起身冲四阿哥、福晋一行礼,“昨晚的事儿,我也是今早才听说。娘家兄弟不懂规矩,给府里添乱了。”
四阿哥端着茶碗,抿了一口,没说话。
福晋看了看四阿哥,冲李氏道,“远来是客,更何况是你娘家人,也是那帮奴才不懂事儿,你也别往心里去。”


章节目录